一种可临时取放物品的行李箱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95906发布日期:2020-05-12 14:5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临时取放物品的行李箱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行李箱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临时取放物品的行李箱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行李箱,亦称旅行箱、拉杆箱,是出门时所携带用以放置物品的箱子,它是行李的其中一种类型,通常行李箱是用来放置旅途上所需要的衣物、个人护理用品及纪念品。

现有的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107048659a的发明专利,该发明涉及一种锁扣改进结构的行李箱,行李箱上设有用于开合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的拉链,拉链包括至少一个拉链头;还包括锁座和封闭锁盖;锁座和封闭锁盖分别固定于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封闭锁盖由与箱体相固定的固定部、用于覆盖拉链头的封盖罩和与锁座匹配的锁扣件组成,封盖罩包括硬质金属盖体,硬质金属盖体内侧中部设有拉链头容纳腔;位于拉链拉动方向的硬质金属盖体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用于限制拉链头移出的左部封盖和右部封盖。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想要打开行李箱取放物品时,需要将行李箱平躺置放,但在旅行途中将行李箱平躺置放来临时取放物品会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临时取放物品的行李箱及其生产工艺,其具有方便临时取放物品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可临时取放物品的行李箱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主箱体和临时箱体;

所述主箱体包括主左半箱体和主右半箱体,所述主左半箱体与主右半箱体相铰接,所述主箱体上设置有拉链,所述主左半箱体和主右半箱体两者中未铰接的侧边通过拉链连接对合;

所述临时箱体置于主箱体的上方,所述临时箱体包括能相对合的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并且所述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下端面的对合处能与主箱体的上端面相卡接,所述临时左半箱体的上端面设置有能与临时右半箱体连接的锁扣件;

该行李箱还包括万向轮和伸缩杆;

所述万向轮设为四个,四个所述万向轮分成两组并且分别固定连接在主左半箱体和主右半箱体两者的下端面;

所述伸缩杆包含承接支杆和滑动支杆,所述承接支杆置于临时箱体的旁侧并且固定连接在主右半箱体的上端面,所述滑动支杆插设于承接支杆内并与承接支杆的内壁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箱体为常规储物箱,用于放置衣服等不会经常取放的大物件,临时箱体为临时储物箱,用于放置水瓶、充电器等会经常取放的小物件;当需要取放小物件时,在不需要将行李箱平躺放置并且避免打开主箱体的情况下,便可将临时箱体打开,进而将临时箱体内存放的小物件取出,以实现方便临时取放物品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卡接组件包括卡槽和卡接头;

所述卡槽开设于主箱体的上端面,所述卡槽包括分别与主左半箱体和主右半箱体连接的左半槽和右半槽,所述左半槽的槽底开设有缺口,所述右半槽的槽底设有与缺口适配的补缺片,所述左半槽和右半槽两者对合的缝隙与主左半箱体和主右半箱体两者对合的缝隙相吻合,所述左半槽和右半槽两者的槽口处分别设有盖板;

所述卡接头置于临时箱体的下端面,所述卡接头能卡接于卡槽内以使临时箱体能在主箱体上转动,所述卡接头上设有能同临时箱体的转动而旋至盖板下的定位板,所述卡接头包括中联板、与临时左半箱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左接头和与临时右半箱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右接头,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分别连接于中联板的两侧并且分别与左半槽和右半槽对应,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两者与中联板的连街边均设有折痕,以使左接头和右接头两者能进行弯折以带动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相背离打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箱体的上端面开设卡槽,在临时箱体的下端面设置卡接头,卡接头能嵌于卡槽内并使临时箱体能在主箱体上转动,当临时箱体向旋紧方向转动时,卡接头上的定位板能随临时箱体的转动而旋至盖板下,以使临时箱体与主箱体无法分离,达到固定临时箱体的效果,当临时箱体向旋松方向转动时,卡接头上的定位板能脱离盖板并打开临时箱体,实现临时取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半槽和右半槽两者的槽底分别设有与两者对应的盖板相连接并且能抵住定位板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板随临时箱体装懂而旋至盖板下时,限位板能抵住定位板使其无法继续移动,进而限制临时箱体的转动范围,提升临时箱体与主箱体连接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中联板上开设有平衡孔,所述补缺片上固设有能穿射平衡孔的平衡支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相背离打开时,中联板能沿着平衡支杆向上滑动,以实现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更稳定地打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左接头和右接头两者的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平衡支杆适配的安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开启后,左接头和右接头两者的下端面能与平衡支杆抵触,安置槽能使左接头和右接头两者与平衡支杆抵触得更紧密,进而使临时箱体开启得更充分,实现便于取放物品的效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下端面的直角边均开设为圆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相背离打开时,圆角能去掉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下端面的直角边,以使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不仅开启更顺畅,且能避免划伤主箱体。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的空腔内均设置有分隔板以使空腔分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分隔腔,每个所述分隔腔上均设置有盖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临时左半箱体和临时右半箱体两者的空腔内均设置有分隔板,使空腔分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分隔腔,进而便于小物件的分类存放。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箱壳,准备每个行李箱制作所需的材料及设备:abs+pc树脂、挤出机(后置压膜设备)、真空热压成型机、切边打孔一体机;

s2、制备铝框,准备制作所需材料及设备:铝合金型材、箱包铝材弯框机;

s3、组装箱壳,手动组装主箱体和临时箱体两者的箱壳和铝框;

s4、安装万向轮、伸缩杆,所需材料及设备:机器打铆钉机、手持电动打螺丝机;

s5、粘贴内衬,切割内衬面料,箱内涂胶水;

s6、粘贴铝框保护带;所述材料及设备:旋转夹持设备、粘贴条、剪刀;

s7、安装箱锁、把手、铰链,所需材料及设备:手持电动打螺丝机,箱锁、提把、提把背部增强件;

s8、测试行李箱。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主箱体为常规储物箱,用于放置衣服等不会经常取放的大物件,临时箱体为临时储物箱,用于放置水瓶、充电器等会经常取放的小物件;当需要取放小物件时,在不需要将行李箱平躺放置并且避免打开主箱体的情况下,便可将临时箱体打开,进而将临时箱体内存放的小物件取出,以实现方便临时取放物品的效果;

2.在主箱体的上端面开设卡槽,在临时箱体的下端面设置卡接头,卡接头能嵌于卡槽内并使临时箱体能在主箱体上转动,当临时箱体转动时,卡接头上的定位板能随临时箱体的转动而旋至盖板下,以使临时箱体与主箱体无法分离,达到固定临时箱体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突显分隔板和分隔腔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突显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突显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箱体;11、主右半箱体;12、主左半箱体;13、脚撑;14、万向轮;15、合页;16、保护垫;17、拉链;18、横把手;19、伸缩杆;191、承接支杆;192、滑动支杆;2、临时箱体;21、临时右半箱体;22、临时左半箱体;23、圆角;24、分隔板;25、分隔腔;26、盖布;27、锁扣件;3、卡槽;31、右半槽;311、补缺片;32、左半槽;321、缺口;33、盖板;331、限位板;34、平衡支杆;4、卡接头;41、右接头;42、左接头;43、中联板;431、平衡孔;44、定位板;441、安置槽;45、折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可临时取放物品的行李箱及其生产工艺,包括主箱体1和临时箱体2,主箱体1和临时箱体2均为独立密封的箱体,并且临时箱体2置于主箱体1的上方,临时箱体2的下端面与主箱体1的上端面贴合。

主箱体1包括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均开设有开口并且两者的开口能相对合,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在对合处的一侧设置有两个合页15,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通过合页15进行铰接。

参照图1、图2,在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的对合处设置有拉链17,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开口中的下端边以及与合页15所在侧边相对的边能通过拉链17进行对合连接。

在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的下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万向轮14,在主左半箱体12上的两个万向轮14分别置于其背离主右半箱体11的两个端角处,在主右半箱体11上的两个万向轮14分别置于其背离主左半箱体12的两个端角处。

在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与万向轮14分别对应的端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垫16,保护垫16的表面为光滑的圆弧状。

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在合页15所在的端面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两块脚撑13,在主左半箱体12上的两个脚撑13以及在主右半箱体11上的两个脚撑13均沿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对合缝隙的长度方向排列,脚撑13为四棱台形状,在四棱台中面积较大的底面与主箱体1连接。

主左半箱体12在其与脚撑13所在面相对的面上固定连接有横把手18,横把手18沿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对合缝隙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于通过横把手18能将主箱体1横向提起。

在主右半箱体11的上端面设置有伸缩杆19,伸缩杆19包含承接支杆191和滑动支杆192,承接支杆191设为两根并均置于临时箱体2的旁侧,承接支杆191从主右半箱体11的上端面插于主右半箱体11内并与主右半箱体11固定连接,滑动支杆192设为两根且分别与两根承接支杆191相对应,滑动支杆192能插于承接支杆191内并与承接支杆191的内壁滑动连接。

参照图1、图3,临时箱体2包括能相对合的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的空腔内均设置有分隔板24以使空腔分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分隔腔25,每个分隔腔25上均设置有盖布26。

临时左半箱体22的上端面设置有能与临时右半箱体21连接的锁扣件27,而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下端面的对合处设有能与主箱体1的上端面相卡接的卡接组件,进而能将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闭合固定。

参照图1、图4,卡接组件包括开设于主箱体1上端面的卡槽3,卡槽3为圆柱状并且置于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的对接缝处,卡槽3包含左半槽32和右半槽31,左半槽32置于主左半箱体12上,右半槽31置于主右半箱体11上,左半槽32和右半槽31两者对合的缝隙与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对合的缝隙相吻合。

左半槽32在与右半槽31的对接处开设有一处呈半圆状的缺口321,右半槽31在与左半槽32的对接处设置有与左半槽32上的缺口321相适配的补缺片311,补缺片311上固定连接有竖直方向延伸的平衡支杆34,该左半槽32的缺口321与右半槽31的补缺片311的设计,以便于平衡支杆34能置于卡槽3的圆心处且不妨碍主箱体1的打开与闭合。

左半槽32和右半槽31两者的槽口处分别设有一段弧形的盖板33,盖板33与主箱体1的上端面平齐并向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的对接缝处延伸,两段盖板33沿主左半箱体12和主右半箱体11两者的对接缝对称设置,并且两段盖板33在其沿卡槽3圆周逆时针方向的末端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331,左半槽32上的限位板331竖直向左半槽32的槽底延伸并与左半槽32的槽底固定连接,右半槽31上的限位板331竖直向右半槽31的槽底延伸并与右半槽31的槽底固定连接。

参照图1、图5,卡接组件还包括置于临时箱体2下端面的卡接头4,卡接头4为圆柱状并且卡接头4的外圈与盖板33的内圈相适配贴合,卡接头4能卡接于卡槽3内以使临时箱体2能在主箱体1上转动,卡接头4的两侧分别设有能同临时箱体2的转动而旋至盖板33下的定位板44,并且定位板44在转动后能与限位板331抵触而限制临时箱体2的转动范围。

卡接头4包括中联板43、与临时左半箱体22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左接头42和与临时右半箱体2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的右接头41,左接头42和右接头41分别连接于中联板43的两侧并且分别与左半槽32和右半槽31对应。

左接头42和右接头41两者与中联板43的连街边均设有折痕45,以使左接头42和右接头41两者能进行弯折以带动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相背离打开。

中联板43上开设有平衡孔431,平衡孔431与补缺片311上的平衡支杆34(参照图4)适配以使中联板43能套设在平衡支杆34上,当将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相背离打开时,中联板43能沿着平衡支杆34向上滑动,以实现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更稳定地打开。

左接头42和右接头41两者的下端面均开设有与平衡支杆34适配的安置槽441,当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开启后,左接头42和右接头41两者的下端面能与平衡支杆34抵触,安置槽441能使左接头42和右接头41两者与平衡支杆34抵触得更紧密,进而使临时箱体2开启得更充分,实现便于取放物品的效果。

参照图1、图3,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下端面的直角边均开设为圆角23,当将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相背离打开时,圆角23能去掉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下端面的直角边,以使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不仅开启更顺畅,且能避免划伤主箱体1。

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箱壳,准备每个行李箱制作所需的材料及设备:abs+pc树脂、挤出机(后置压膜设备)、真空热压成型机、切边打孔一体机;

将树脂材质板材切割成矩形板,按照主箱体1的长度和宽度以及铝框的宽度切割树脂材质板材,在矩形板上预留锁孔、角孔、连接孔,拉杆孔、把手孔;

s2、制备铝框,准备制作所需材料及设备:铝合金型材、箱包铝材弯框机;

s3、组装箱壳,手动组装主箱体1和临时箱体2两者的箱壳和铝框;箱壳和铝框采用机器“订书机”式连接;

s4、安装万向轮14、伸缩杆19,所需材料及设备:机器打铆钉机、手持电动打螺丝机;

s5、粘贴内衬,切割内衬面料,箱内涂胶水;

s6、粘贴铝框保护带;所述材料及设备:旋转夹持设备、粘贴条、剪刀;

s7、安装箱锁、把手、铰链,所需材料及设备:手持电动打螺丝机,箱锁、提把、提把背部增强件;

s8、测试行李箱。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临时取放小物件时,将滑动支杆192落至最底端以避免其妨碍临时箱体2的转动,然后将临时箱体2顺时针转动90°,使得卡接头4上的定位板44从卡槽3上的盖板33中转出,之后打开锁扣件27,使临时左半箱体22和临时右半箱体21两者相背离开启,便可实现临时取放物品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