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切割服及其针织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3858发布日期:2020-05-22 16:37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切割服及其针织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服装,具体涉及一种防切割服。

本发明还涉及纱线包覆、面料织造、以及针织织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切割服的针织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玻璃、石材、陶瓷、金属等行业中,为了防止伤及工作的身体,避免工人受皮肉之苦,通常都会采用一种防切割防刺功能的产品对工人进行安全防护。目前的产品如防割手套、围裙、防割衣服仍然采用在织物中嵌入不锈钢丝等方法来制作,这类产品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操作不方便,灵活性很差。

基于这一现状,目前已经研发出了旨在针对防割伤害提供保护的特殊防护产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这些防护产品起了相应的效果,但是大多都通过增加厚度来实现,较为笨重,缺乏灵活性和柔软性,无法完全令人满意。

现有的防切割服装大多是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或在服装表面涂橡塑层的结构,以提高服装的防切割性能,但这两种防切割服装都有明显的缺陷,前者虽具有较高强度的防切割能力,其不足之处是聚乙烯不具备抗熔滴功能,穿着既笨重硬挺、重量重、灵活性差,而硬质的表面还易损伤旁人;后者防切割的强度处在较低水平,当遇到刀割或带棱角物体刮蹭起不到有效的防护作用,易使人体受到损伤,与此同时,还存在透气性差,难以洗涤,穿着有闷热感,很不舒服,既影响工人的工作效率,又不利于人体的健康,因而达不到理想的防护措施。

因此,有必要设计研发一种新的防切割服及其针织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防切割服及其针织制备方法。

一种防切割服,所述防切割服包括防切割上衣和防切割裤,所述防切割上衣包括领口、前襟、后襟、上衣袖、下衣袖、袖口,所述防切割裤包括裤腰、裤脚,所述上衣袖的防切割等级低于下衣袖,所述前襟上半部分的防切割等级低于前襟下半部分,所述袖口处增加大拇指洞,袖口内胆缝制定位绳,所述领口内侧、裤腰、裤脚设置有亲肤层。

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领口的正前方处设置有可打开领口的拉链。

进一步的,所述拉链内侧设置有防切割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后襟具有优于防切割服其它部位的透气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还公开一种防切割服的针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合捻纱的制备:将单根或多根的辅助纱ⅰ与钨丝、钢丝、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短纤、芳纶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石英纤维等其中的1种或多种进行合捻缠绕,捻度为400-700捻/米,制备得到合捻纱;

2)防切割服用包覆纱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合捻纱配以单根或多根的辅助纱ⅱ在其外层包覆,捻度为300-600捻/米,制备得到防切割服用包覆纱;

3)防切割服用面料的制备: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防切割服用包覆纱搭配氨纶弹力纱,在针织横机上针织做成各部位单片面料;

4)防切割服各部件针织半成品的制备:在领口、裤腰或裤脚部位的面料中添加亲肤纱线ⅳ,制备防切割服各部件针织半成品;

5)防切割服的制备:对防切割服的各部件针织半成品进行套口缝制作业,制成最终的防切割面料及防切割服。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辅助纱ⅰ选自锦纶、涤纶、coolmax、腈纶、棉纱、涤棉纱、竹纤维、天丝、芳纶、聚乙烯长丝纤维、迪尼玛、聚乙烯短纤、雪尼尔纱、蜈蚣纱、花式纱、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中的一种,所述辅助纱ⅰ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40d、50d、75d、100d、150d,所述辅助纱ⅰ在合捻纱中占比为7-15%。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钨丝或钢丝在合捻纱中占比为5-20%;所述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短纤或芳纶纤维在合捻纱中占比为55-70%;所述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石英纤维在合捻纱中占比为0-15%。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钨丝直径优选为0.01mm、0.015mm、0.02mm、0.025mm、0.03mm,所述钢丝直径优选为0.03mm、0.035mm、0.04mm、0.05mm,所述聚乙烯纤维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100d、200d、300d、400d,所述聚乙烯短纤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20s/1、20s/2、24s/2、30s/2、40s/1,所述芳纶纤维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20s/1、20s/2、24s/2、30s/2、40s/2,所述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的线密度的规格均优选为50d、100d、150d、200d,所述石英纤维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50d、95d、135d、200d。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辅助纱ⅱ选自锦纶、涤纶、coolmax、腈纶、棉纱、涤棉纱、竹纤维、天丝、芳纶、聚乙烯长丝纤维、迪尼玛、聚乙烯短纤、雪尼尔纱、蜈蚣纱、花式纱、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的一种,所述辅助纱ⅱ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40d、50d、70d、100d或140d,在防切割服用包覆纱中占比为5-15%,所述合捻纱在防切割服用包覆纱中占比为85-95%。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氨纶弹力纱选自锦纶包氨纶、涤纶包氨纶、coolmax包氨纶、聚乙烯纤维包氨纶、棉纱包氨纶中的一种,拉比为1.5-2.8,所述氨纶弹力纱由规格为20-100d的氨纶丝和规格为50-200d的辅助纱ⅲ以180-580捻/米的捻度制备而成。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面料风格优选为平针、1×1罗纹、网眼布、四平空转、三平空转、抽条等单独或两种以上的复合针法;所述针织横机的种类选择范围包括9针、12针、14针、16针、18针。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辅助纱ⅲ选择范围包括锦纶、涤纶、coolmax、聚乙烯、棉纱,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50d、70d、100d、140d、200d;所述氨纶丝的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20d、30d、40d、70d、100d,拉比为1.8倍、2倍、2.4倍、2.8倍中的一种。

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亲肤纱线ⅳ选择范围包括涤纶短纤、棉纱、涤棉短纤、竹纤维、coolmax、天丝、粘胶,线密度的规格优选为70d、100d、140d、200d、250d。

进一步的,在所述防切割服各部件针织半成品中,所述防切割服用包覆纱占比为90-98%,所述氨纶弹力纱占比为1-5%,所述亲肤纱线ⅳ占比为0.5-4%。

综上所述,本发明制备的防切割服既克服了笨重硬挺、灵活性差的技术难点,又有很高的防割、防刃性能,还具有轻薄、柔软、透气、优良的导电性能、化学稳定性、耐弯折性、洗涤不易变形性、耐磨性、抗撕裂性、耐穿刺性、防火性、耐热性的优点,使之穿着舒适、轻便、灵活,给予人体的各个部位得到有效的保护,从而提高穿着者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指数,是理想的防护用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防切割上衣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发明的防切割上衣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防切割裤的主视图。

其中:1、领口,2、前襟,3、后襟,4、上衣袖,5、下衣袖,6、袖口,7、拉链,8、裤腰,9、大拇指洞,10、防切割保护层,11、前襟上半部分,12、前襟下半部分,13、定位绳,14、亲肤层,15、裤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先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的防切割服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新型防切割服,包括防切割上衣和防切割裤,防切割上衣包括领口1、前襟2、后襟3、上衣袖4、下衣袖5、袖口6,防切割裤包括裤腰8、裤脚15;袖口6处增加大拇指洞9,袖口6内胆缝制定位绳13;上衣袖4使用不同于正身的颜色进行搭配,以便于美观;袖口6的防切割性能至美标astma9级以上;后襟3增加有效的透气效果的同时,仍然保持优异的防切割性能,提升防护效果至美标astma6级以上;领口1的正前方处设置有可打开领口1的拉链7,便于穿戴及脱卸;拉链7内侧添加防切割保护层10,可以作为因拉链7拉开状态下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升防切割性能至美标astma6级以上;领口1内侧、裤腰8、裤脚15设置有亲肤层14,以便于柔软、舒适,吸湿排汗,抗菌等功效;前襟下方部分12对应着人体腹部,考虑到腹部易受摩擦概率高,对其防切割等级局部加强,优于前襟上半部分11;考虑到下衣袖5易受摩擦概率高,下衣袖5的防切割等级优于于上衣袖4。

上述新型防切割服的针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合捻纱的制备:将单根或多根的40-150d规格的辅助纱ⅰ与钨丝(或钢丝)、聚乙烯纤维(或聚乙烯短纤、芳纶纤维)、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石英纤维)进行合捻缠绕,捻度为400-700捻/米,制备得到合捻纱;

其中辅助纱ⅰ的占比为7-15%,钨丝(或钢丝)的占比为5-20%,聚乙烯纤维(或聚乙烯短纤、芳纶纤维)的占比为55-70%,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石英纤维)的占比为0-15%;辅助纱ⅰ包含含锦纶、涤纶、coolmax、腈纶、棉纱、涤棉纱、竹纤维、天丝、芳纶、聚乙烯长丝纤维、迪尼玛、聚乙烯短纤、雪尼尔纱、蜈蚣纱、花式纱、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等;

钨丝从直径为0.01mm、0.015mm、0.02mm、0.025mm、0.03mm的范围中选用,钢丝从直径为0.03mm、0.035mm、0.04mm、0.05mm的范围中选用;聚乙烯纤维从线密度的规格为100d、200d、300d、400d的范围中选用,聚乙烯短纤从线密度的规格为20s/1、20s/2、24s/2、30s/2、40s/1的范围中选用,芳纶纤维从线密度的规格为20s/1、20s/2、24s/2、30s/2、40s/2的范围中选用;玻璃纤维和玄武岩纤维从线密度的规格为50d、100d、150d、200d的范围中选用,石英纤维从线密度的规格为50d、95d、135d、200d的范围中选用;

2)防切割服用包覆纱的制备:将步骤1)中制备得到的合捻纱配以单根或多根的40-140d规格的辅助纱ⅱ在其外层包覆,捻度为300-600捻/米,制备得到防切割服用包覆纱;其中辅助纱ⅱ的占比为5-15%;辅助纱ⅱ的选择范围包括锦纶、涤纶、coolmax、腈纶、棉纱、涤棉纱、竹纤维、天丝、芳纶、聚乙烯长丝纤维、迪尼玛、聚乙烯短纤、雪尼尔纱、蜈蚣纱、花式纱、碳纤维、铜纤维、银纤维;

3)防切割服用面料的制备:将步骤2)中制备得到的防切割服用包覆纱搭配氨纶弹力纱,在针织横机上针织做成各部位单片面料,面料风格选用平针、1×1罗纹、网眼布、四平空转、三平空转、抽条等单独或两种以上的复合针法;

氨纶弹力纱选用锦纶包氨纶、涤纶包氨纶、coolmax包氨纶、聚乙烯纤维包氨纶、或棉纱包氨纶的一种,针织横机包括9针、12针、14针、16针、18针;氨纶弹力纱的拉比为1.5-2.8,由规格为20-100d的氨纶丝和规格为50-200d的辅助纱ⅲ以180-580捻/米的捻度制备而成;氨纶丝的拉比为1.8倍、2倍、2.4倍、2.8倍中的任一种,辅助纱ⅲ选用锦纶、涤纶、coolmax、聚乙烯、棉纱的一种;

4)防切割服各部件针织半成品的制备:在领口1、裤腰8或裤脚15部位的面料中添加规格为70-250d的亲肤纱线ⅳ,制备防切割服各部件针织半成品,其中,防切割服用包覆纱占比为90-98%,氨纶弹力纱占比为1-5%,亲肤纱线ⅳ占比为0.5-4%;

亲肤纱线ⅳ选用涤纶短纤、棉纱、涤棉短纤、竹纤维、coolmax、天丝、粘胶等的一种;

5)防切割服的制备:对防切割服的各部件针织半成品进行套口缝制作业,制成最终的防切割面料及防切割服,防切割服的各处拼接缝及开孔处,使用缝纫线进行缝制加强,有效降低滑脱风险。

用上述一种针织制备方法制备所述防切割服的四组对比例和十八组实施例数据及检测结果如下:

注:对比例1、实施例1、实施例3、实施例5、实施例8、实施例9、实施例11、实施例13、实施例15、实施例18均未使用玻璃纤维(或玄武岩纤维,或石英纤维);对比例及实施例中部分钨丝使用钢丝代替;对比例及实施例中部分聚乙烯纤维使用聚乙烯短纤或者芳纶纤维代替。

由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知,根据本发明的数据范围制备出的防切割服均能达到美标astm防切割等级a6-a9级。美标astm防切割等级如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