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703发布日期:2020-05-29 13:0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



背景技术:

头盔,是一种用于保护头部、脸部的穿戴设备。头盔通常用于电动单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驾乘。

现有技术中,头盔的使用直接套接在头部对头部形成完全的包裹,从而形成对头部和脸部的全面保护。

但是,穿戴人员在驾乘电动单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时,由于车辆行驶速度及风本身的速度,使得吹向穿戴人员身上的风速非常快。而现有的头盔仅对头部进行包裹和防护,头盔在脖颈处与脖颈存在空隙。在驾乘过程中,快速的风会通过头盔与脖颈之间的空隙吹入头盔内部(即人的头部、脸部)。同时,快速的风还会通过驾乘人员的脖颈与衣服的空隙吹入人的衣物内。当环境温度较低时(如在冬季),快速的冷风通过头盔与脖颈之间的空隙吹向人的头部、脸部,快速的冷风通过穿戴人员的脖颈与衣服的空隙吹向人的身体,使得穿戴人员遭受冷风侵袭,造成不适。

此外,头盔为了确保其防护作用,具有较重的质量。而穿戴人员较长时间穿戴头盔,会对头部及脖颈造成压力,使得穿戴人员感觉头部和脖颈酸痛不适。长期需要穿戴头盔的人员则容易由于长期受到头盔的压力,而引发头部疾病和颈部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防止风从头盔与脖颈之间的空隙吹向人的头部、脸部,或从脖颈与衣服的空隙吹向人的身体,且将头盔的重量分卸到穿戴人员的肩膀上,减轻脖颈及头部的受力,避免穿戴人员造成不适或疾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包括头盔本体及与所述头盔本体连接的防风支撑件;

所述防风支撑件具有连接部、支撑部及挡风部,所述连接部为环形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盔本体连接,且所述连接部还分别与所述支撑部和挡风部连接;

所述挡风部包括前挡风块及后挡风块,所述前挡风块通过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后挡风块连接;

所述支撑部为刚性金属材质,且所述支撑部具有弧形支撑块,所述弧形支撑块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挡风块为“u”型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挡风块为“u”型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盔本体为可拆卸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头盔本体为套接式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头盔本体上的通风器,所述通风器设置在所述挡风镜的下方;

所述通风器包括:旋钮、阀门及密封件;

所述旋钮设置有若干个凸起,所述阀门开设有若干个凹槽,若干个所述凸起与若干个所述凹槽一一对应且配合;

所述密封件设置有开关柱,所述阀门开设有开关引导槽,所述开关引导槽从靠近所述阀门的顶部向靠近所述阀门的底部倾斜延伸;

所述开关柱卡入所述开关引导槽中;

所述阀门紧密贴合与所述密封件或与所述密封件分离;

所述旋钮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密封件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配合形成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与头盔本体内部连通;

所述通风器还包括过滤件和外盖,所述过滤件套接在所述外盖的内侧壁,所述外盖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口;所述阀门通过弹簧与所述外盖的内顶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钮的外壁具有防滑凸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棱以旋钮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柱为圆柱体。

本发明的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防止风从头盔与脖颈之间的空隙吹向人的头部、脸部,或从脖颈与衣服的空隙吹向人的身体,且将头盔的重量分卸到穿戴人员的肩膀上,减轻脖颈及头部的受力,避免穿戴人员造成不适或疾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防风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防风支撑件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防风支撑件的右视图;

图5为图1中头盔本体的主视图;

图6为图5中头盔本体的右视图;

图7为图1中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的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图8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中通风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通风器的爆炸图;

图12为图11中通风器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一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包括头盔本体20及与头盔本体20连接的防风支撑件30。

请一并参考图2、图3及图4,防风支撑件30具有连接部50、支撑部60及挡风部70,连接部50为环形状,连接部50与头盔本体20连接,且连接部50还分别与支撑部60和挡风部70连接。挡风部70包括前挡风块80及后挡风块90,前挡风块80通过支撑部60与后挡风块90连接。支撑部60为刚性金属材质,且支撑部60具有弧形支撑块61,弧形支撑块61与连接部50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支撑部60的数量为两个,且每一支撑部60具有一弧形支撑块61。穿戴人员穿戴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时,支撑部60的弧形支撑块61扣压在穿戴人员的肩上。弧形支撑块61的形状刚好与人的肩膀的结构形状匹配。这样,弧形支撑块61稳定地扣压在穿戴人员的肩上,一方面使得对防风支撑件30起到限位作用,有效避免强风把防风支撑件30吹到移位而影响防风效果;另一方面,使得防风支撑件30稳定地对头盔本体20起到支撑作用,稳定地将头盔本体20的重量分卸到穿戴人员的肩上,从而减轻穿戴人员头部及颈部的受力。

请继续参考图3及图4,具体的,前挡风块80为“u”型状,后挡风块90为“u”型状。需要说明的是,穿戴人员在驾乘过程中,脖颈处及胸口处容易有空隙,冷风容易从穿戴人员的脖颈处及胸口处侵袭穿戴人员。前挡风块80和后挡风块90设计为“u”型状,一方面使得防风支撑件30具有足够全面的防风功能,且尽可能降低材料成本,同时也最大限度控制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的重量,提高穿戴人员的舒适性。还需要说明的是,前挡风块80设置有风向引导槽801,以使得吹向穿戴人员胸前的风快速地引导到风向引导槽801中并快速地越过穿戴人员,从而实现快速卸掉风的阻力,增加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得舒适性。

请一并参考图1、图2及图4,具体的,连接部50与头盔本体20为可拆卸式连接。作为其中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连接部50与头盔本体20为套接式连接。当然,连接部50与头盔本体20还可以通过拉链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扣子进行扣合连接,还可以通过卡扣进行卡扣式连接。由于头盔本体20为刚性结构、防风支撑件30的支撑部60也为刚性结构,连接部50与头盔本体20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一方面便于收纳保存,另一方面方便穿戴,再一方面,如果在炎热的夏天,不需要防风功能时,也可以直接拆卸下防风支撑件30,单独穿戴头盔本体20。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头盔为了实现对穿戴者头部及脸部的保护,对头部和脸部实行全面的、刚性包裹方式透气性差,穿戴者穿戴头盔时,头盔内部的空气不够流通,穿戴者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因此容易感觉不适。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戴头盔的原因,也是部分穿戴者喜欢将挡风镜40(如图5及图6所示)打开的原因。

但是将挡风镜40打开,在使用过程中又存在对穿戴者保护不全面的问题。例如,在驾乘车辆过程中,一方面打开挡风镜40使得风沙、蚊虫等容易吹入眼睛、鼻子给穿戴者造成不适,严重时还会影响车辆的安全驾驶,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打开挡风镜40,使得风直接吹向穿戴者的脸部。因此,打开挡风镜40虽然解决了呼吸空气流通的问题,但是车辆在高速行驶过程中,急速的风直接吹向穿戴者的脸部,使得穿戴者感觉非常不适,还使得风沙、蚊虫容易吹入眼睛的问题,严重时还会引发交通事故从而影响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头盔透气性差的问题,对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还做了以下的改进,使得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的透气性好,穿戴者可以呼吸到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外部的新鲜空气;同时,还不影响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的防护性能。

请参考图1,具体的,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还包括设置在头盔本体20上的通风器100,通风器100设置在挡风镜40的下方。即通风器100设置在穿戴者穿戴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后的嘴鼻处。如图1及图7所示,通风器100穿设在头盔本体20上。

请一并参考图11及图12,具体的,通风器100包括:旋钮200、阀门300及密封件400。旋钮200设置有若干个凸起210,阀门300开设有若干个凹槽310,若干个凸起210与若干个凹槽310一一对应且配合。密封件400设置有开关柱410,阀门300开设有开关引导槽320,开关引导槽320从靠近阀门300的顶部向靠近阀门300的底部倾斜延伸。开关柱410卡入开关引导槽320中。阀门300紧密贴合与密封件400或与密封件400分离。具体的,开关柱410为圆柱体。旋钮200开设有第一通孔330,密封件400开设有第二通孔420,第一通孔330和第二通孔420配合形成通气通道(图中未示出),通气通道与头盔本体20内部连通。需要说明的是,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并非平滑倾斜结构,而是阶梯式逐级倾斜。这样,在通气过程中,开关柱410不容易在开关引导槽320中产生打滑、晃动,确保通风器100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7、图8、图9及图10,具体的,通风器100还包括过滤件500和外盖600,过滤件500套接在外盖600的内侧壁,外盖600的侧壁开设有若干个通气口610,阀门300通过弹簧620与外盖600的内顶壁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11及图12,具体的,旋钮200的外壁具有防滑凸棱220,防滑凸棱220以旋钮200的中心为圆心呈环形阵列分布,使得旋转旋钮200时不容易打滑。

通风器100可以采用如下方式进行装配(参考图9、图10、图11及图12):

将密封件400与阀门300进行装配,使得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卡进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中;

将阀门300与旋钮200装配,使得密封件400的若干个凸起210一一对应地卡入阀门300的若干个凹槽310中;

将过滤器套接在外盖600的内侧壁。

当然,在通风器100与头盔本体20进行装配时,将过滤器和外盖600压设在头盔本体20的外侧壁上。以使得头盔本体20外部的空气通过通气口610进入通风器100,且头盔本体20外部的空气进入通风器100后首先通过过滤器进行过滤,使得穿戴者穿戴头盔后呼吸的空气保持洁净。

以下对通风器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请一并参考图9、图10、图11及图12):

在头盔不需要进行通气时,由于密封件400的若干个凸起210一一对应地卡入阀门300的若干个凹槽310中,故旋转旋钮200,旋钮200带动阀门300转动,使得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靠近阀门300顶部的一端向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靠近,直至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靠近阀门300顶部的一端抵持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此时阀门300与密封件400紧密压持,依次经过通气口610、过滤件500的空气无法进入通气通道,从而实现通风器100的关闭;

当头盔需要进行通气时,由于密封件400的若干个凸起210一一对应地卡入阀门300的若干个凹槽310中,且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从靠近阀门300的顶部向靠近阀门300的底部倾斜延伸;故旋转旋钮200,旋钮200带动阀门300转动,使得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靠近阀门300底部的一端向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靠近;此时阀门300与密封件400分离;依次经过通气口610、过滤件500的空气从阀门300与密封件400之间的分离空隙进入通气通道,从而实现通风器100的进气;当然,穿戴者呼出的气体在头盔内部也可以依次经过通气通道、阀门300与密封件400之间的分离空隙、过滤件500及通气口610流通到头盔外;由此实现头盔外部和头盔内部的通气;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穿戴者所需通气量的大小,可以通过转动旋钮200,从而调整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在阀门300的开关引导槽320中的位置,以此来达到调整通气量大小的效果;当需要减小通气量时,通过旋转旋钮200,使得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向靠近阀门300顶部的一端,从而使得阀门300与密封件400之间的空隙变小;当需要增大通气量时,通过旋转旋钮200,使得密封件400的开关柱410向靠近阀门300底部的一端,从而使得阀门300与密封件400之间的空隙变大;

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外盖600的通气口610开设在外盖600的侧壁,故头盔外部的空气进入通风器100的空气不是直吹进入的,而是要转向后经过外盖600的侧壁进入;这样,吹入通风器100的空气对通风器100的正面压力大大减小;

再者,通气时,阀门300与密封件400的空隙在阀门300和密封件400的边缘处,而密封件400的第二通孔420开设在密封件400的中部;故,进入外盖600内部的空气进入通气通道的过程中需要先转向到阀门300的边缘处,再在密封件400的边缘处转向到密封件400中部的第二通孔420处;因此,从头盔外部到进入头盔内部,空气在进入的过程中需要经过三次转向,极大减小了流入头盔内部的空气的速度,使得吹入头盔内部的空气缓慢、温柔,极大提高了具有防风及支持功能的头盔10的舒适性;头盔穿戴者呼吸时不会感觉到头盔外部的空气正向直吹到口鼻,不会产生不适;且通风器100相对于具有防风及支持功能的头盔10来说仅是一个较小部件,通风器100穿设在头盔本体20上,不影响头盔本体20的刚性,从而确保了具有防风及支持功能的头盔10的防护性能。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空气中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方面。本发明的通风器100通过设置过滤件500对空气进行过滤,滤掉有害物质、沙子和蚊虫等,确保吹入头盔内部的空气洁净、健康、安全。请一并参考图11及图1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过滤件500包括过滤架体630及可拆卸式设置在过滤架体630上的过滤棉640。过滤件500方便安装和拆卸。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过滤件500拆下进行更换或清洗。

本发明的通风器100极大增加了具有防风及支撑功能的头盔10的舒适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