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避噪的便携式出行用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73746发布日期:2020-08-07 19:26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避噪的便携式出行用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出行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能避噪的便携式出行用品。



背景技术:

现有的行李箱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如中国专利cn207693108公开的《一种行李箱》,其包括箱体、设于箱体下部的轮子、设于箱体上的提手及设于箱体侧部的抽屉,该种结构下,虽然方便拿取物品,但存放潮湿的毛巾时还是需要用袋子密封保存,但在长途旅行的过程中,毛巾容易因为密封保存而发臭,也无法对毛巾进行通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保证长途携带后毛巾不糊发臭的节能避噪的便携式出行用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避噪的便携式出行用品,包括

箱体,该箱体侧壁下部具有开口槽,该开口槽内可前后移动的设有滑板,该滑板端部设有可关闭该开口槽的盖板;

万向轮,设于箱体下部;

甩水装置,设于所述滑板上,其包括外筒、可转动的甩水筒、用于驱动该甩水筒转动的驱动件及用于对外筒内的水进行导流收集的蓄水部件;

通风装置,用于在驱动件停止动作之后,通过万向轮的转动实现甩水筒内的空气流通;包括设于所述外筒侧壁上的多个通风口、用于防止甩水过程中水由通风口处向外甩出的挡水罩及用于在驱动件停止动作后将万向轮的动力转动至甩水筒的传动部件。

本发明中通过甩水装置的设置,保证毛巾能够在行李箱内进行甩干而干燥,避免毛巾因为含水量过大在密封空间内放置的时间过长而出现发臭的情况,且也能够有效减小细菌的滋生,保证人们使用时的清洁卫生;由于通风装置的设置,使得甩水完成之后,还能够通过箱子移动过程中轮子的转动带动甩水筒转动实现甩水筒在驱动件停止之后的空气流通,保证甩干后的毛巾能够实现良好的通风,进一步降低毛巾发臭的可能和产生细菌的可能;且驱动件驱动实现甩水,甩水筒转速快,甩干效果好;之后通过轮子传动甩水筒转动,避免了始终通过驱动件驱动甩水筒转动,节约能耗,避免噪音。

所述挡水罩为环形结构设置,该挡水罩包括上部的倾斜段和下部的竖直段,该倾斜段上部与外筒内壁固连,该竖直段与外筒内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间隙的设置,保证甩水筒转动时,能够有空间供空气进行交换、流通,挡水罩的设置,有效避免甩水过程中水由外筒侧壁上的通风口处向外漏出,避免弄湿行李箱内的其他物品;倾斜段具有一定的导水作用,能够保证甩至挡水罩上的水能够更为快速的向下流,从外筒的底部排出,避免水残留在挡水罩上。

所述万向轮包括固连于箱体下部的安装座、可转动的设于该安装座上的旋转接头、可转动的设于该旋转接头上的轮子及固连于该轮子上的中轴。

所述传动部件包括设于所述旋转接头上部的安装腔、可转动的设于该安装腔内的第一斜齿轮和与该第一斜齿轮相啮合的第二斜齿轮、与该第一斜齿轮相连的第一转轴、用于连接该第一转轴和中轴的皮带、与该第二斜齿轮固连的传递轴、设于该传递轴上部的传动组件;通过第一、第二斜齿轮的设置,保证旋转接头在相对安装座转动的过程中,两斜齿轮始终为啮合状态,使得轮子自转和公转时,均能够将动力传递至第二斜齿轮上,以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甩水筒转动;通过将第一、第二斜齿轮安装在安装腔内,有效避免了石子或灰尘等卡入至两斜齿轮啮合位置处的情况,避免发生故障。

所述传递轴上部穿过所述滑板后穿入至开口槽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设于该传递轴上端的第一传动齿轮、固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及设于该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单向止转结构;所述滑板上设有与所述传递轴相配合的活动槽,所述滑板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外筒的凸台,该凸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相配合的容置槽;通过单向止转结构的设置,保证驱动件和轮子同时工作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保证甩水筒的正常工作;当仅有驱动件工作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相互打滑,保证驱动件工作时不会带动轮子发生转动;当仅有轮子转动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止转配合,进而带动甩水筒转动,实现通风。

所述单向止转结构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侧壁上的多个第一棘齿和设于第二传动齿轮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棘齿;通过棘齿的配合,保证打滑状态和止转状态稳定,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故障率低。

所述旋转接头侧壁上固连有挡尘罩,所述中轴的其中一端穿入至该挡尘罩,所述皮带部分位于该挡尘罩内,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内;通过挡尘罩的设置,有效避免行李箱移动过程中地面上的灰尘、小石子等卡入至皮带与中轴的连接处,避免皮带出现脱轨或过度磨损的情况。

所述箱体内设有用于向所述驱动件供电的蓄电池,所述开口槽侧壁上嵌设有与所述滑板相配合的微动开关;当所述盖板关闭所述开口槽时,所述微动开关控制所述蓄电池向驱动件供电;实现甩干筒的自动工作,在着急外出时,只需要将毛巾放入至甩干筒内并将滑板推回至开口槽内,甩干筒即可自行进行甩干,甩干筒可在出行者赶往车站或者旅途过程中对毛巾进行甩干,不会占用出行的准备时间。

所述蓄水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外筒底部的出水管及与该出水管相连的蓄水盒,该蓄水盒上设有与出水管相连的延伸接头;通过出水管对外筒内的水进行收集,有效避免行李箱在横放或平放时水重新流回至外筒内,避免将行李箱内的其他物品弄湿;优选的,外筒底部为倾斜设置,能够将水聚集至一侧后通过出水管向外排出,避免出水筒内有水残留。

本发明保证毛巾能够在行李箱内进行甩干而干燥,避免毛巾发臭和滋生细菌;甩水完成后,能够通过轮子的转动带动甩水筒转动实现甩水筒在驱动件停止之后的空气流通,实现对毛巾的良好通风;且驱动件驱动实现甩水,甩水筒转速快,甩干效果好;之后通过轮子传动甩水筒转动,避免了始终通过驱动件驱动甩水筒转动,节约能耗,避免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除去盖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一。

图4为图3中的部分示意图。

图5为图4为b处的放大图。

图6为图2的纵向剖面示意图二。

图7为图6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放大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2的横向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节能避噪的便携式出行用品,包括箱体1、万向轮2、甩水装置以及通风装置,所述箱体1为合金制成,其具体的结构在cn207693108中以及公开,箱体的侧壁下部向内凹陷形成有一个开口槽11,该开口槽11内可前后移动的设有滑板12,该滑板12的外端上固定连接有一个竖直的盖板13,当滑板完全置入至开口槽内时,该盖板13能够对开口槽进行关闭,盖板通过魔术贴与箱体相连;优选的,所述箱体1内设有蓄电池10,该蓄电池10可有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所述开口槽下部固连有塑料外壳,所述蓄电池10置于该塑料外壳内;所述驱动件通过电线与该蓄电池10相连,所述开口槽11的侧壁上嵌设有微动开关111,该微动开关111可由市面上直接购买得到,微动开关111设于驱动件与蓄电池相连的电路上,且微动开关111的簧片伸出至开口槽的侧壁,当所述滑板12完全滑入至开口槽11内,使得盖板13关闭所述开口槽11时,所述微动开关111启动,实现蓄电池与驱动件之间的连通,使得蓄电池10向驱动件34供电,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上述甩水装置设于所述滑板12上,其包括外筒31、端盖32、可转动的甩水筒33、用于驱动该甩水筒转动的驱动件34及用于对外筒31内的水进行导流收集的蓄水部件;所述驱动件为市面上购买得到的电机,所述滑板12上设有向上凸起形成有凸台122,所述外筒置于该凸台上122,通过该凸台122对外筒进行支撑,所述驱动件嵌设于该凸台122内。

外筒31、端盖32、甩水筒33均为塑料制成,所述甩水筒33包括转动盘331和与该转动盘止转配合的套筒332,该套筒332上间隔均匀的分布有多个漏水孔333,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穿入至所述外筒内与所述驱动件相连;套筒332上部与所述端盖32固连,所述端盖32上设有防漏件35,该防漏件35与端盖直接一体成型制成,当端盖盖至外筒上时,防漏件的外侧壁与外筒的内壁相接触,有效防止水从端盖32与外筒31上端之间的间隙处向外漏出;优选的,防漏件35为环形结构,且该防漏件35具有倾斜设置的挡水段351和呈竖直设置的引流段352,在成型时,所述挡水段可为防漏件上部直接向内弯曲形成的弯折部。

所述套筒332下部侧壁上设有三个条形的止转凸部334,所述转动盘331上设有供套筒下部置入的柱形槽,该柱形槽内壁上设有供该止转凸部插入的3个条形止转槽336;该种结构下可将甩水筒由外筒中取出,在旅馆等休息的地方时,可将甩水筒单独用作沥干的筒,功能多样;且通过止转凸部和止转槽的配合,实现套筒与转动盘之间的稳定配合,避免两者发生打滑,降低故障率。

所述万向轮2设于箱体1下部,该万向轮2包括固连于箱体下部的塑料安装座21、可转动的设于该安装座上的旋转接头22、可转动的设于该旋转接头上的轮子23及固连于该轮子上的中轴24,所述旋转接头上部可转动的嵌入至安装座内,且转动头的上表面上设有与安装座相配合的滚珠,方便组旋转接头相对安装座转动,旋转接头的下部具有缺口,轮子部分置于该缺口内,所述中轴可转动的穿设在旋转接头上,且中轴的两端穿出至旋转接头外;所述通风装置用于在驱动件34停止动作之后,通过万向轮2的转动实现甩水筒内的空气流通;该通风装置包括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外筒31侧壁上的多个通风口41、挡水罩42及传动部件,当甩水筒发生转动时,可通过通风口实现甩水筒内空气与外部空气的交换;

所述挡水罩4用于防止甩水过程中水由通风口处向外甩出,挡水罩42为环形结构设置且为塑料制成,该挡水罩42包括上部的倾斜段421和下部的竖直段422,该倾斜段421上部与外筒31内壁固连,该竖直段422与外筒31内壁之间具有间隙,以便空气通过;倾斜段具有一定的导水作用,能够保证甩至挡水罩上的水能够更为快速的向下流,从外筒的底部排出,避免水残留在挡水罩上。

所述传动部件用于在驱动件停止动作后将万向轮2的动力转动至甩水筒33,具体包括安装腔51、第一斜齿轮52和第二斜齿轮53、第一转轴54、皮带55、传递轴56、传动组件,所述安装腔51设于所述旋转接头上部,所述第一斜齿轮52和第二斜齿轮53位于该安装腔内,且第一斜齿轮52和第二斜齿轮53均能够自由转动并且相互啮合在一起;所述第一转轴54与该第一斜齿轮固连,所述传递轴56与该第二斜齿轮固连,所述皮带55用于连接该第一转轴和中轴,所述传递轴56上部穿过所述滑板后穿入至开口槽11内,传动组件设于该传递轴上部穿入开口槽的端部上;优选的,所述滑板12上设有条形的活动槽121,所述传动轴穿设于该活动槽121内,且能够相对该活动槽121前后移动;通过第一、第二斜齿轮的设置,保证旋转接头在相对安装座转动的过程中,两斜齿轮始终为啮合状态,使得轮子自转和公转时,均能够将动力传递至第二斜齿轮上,以通过传动组件驱动甩水筒转动;通过将第一、第二斜齿轮安装在安装腔内,有效避免了石子或灰尘等卡入至两斜齿轮啮合位置处的情况,避免发生故障。

传动组件具体包括第一传动齿轮57、第二传动齿轮58及单向止转结构,第一传动齿轮57固定连接在该传递轴上端,第二传动齿轮58固设于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上,单向止转结构设于该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通过单向止转结构的设置,保证驱动件和轮子同时工作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不会相互干涉,保证甩水筒的正常工作;当仅有驱动件工作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相互打滑,保证驱动件工作时不会带动轮子发生转动;当仅有轮子转动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止转配合,进而带动甩水筒转动,实现通风。

具体的,单向止转结构包括间隔均匀的设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57侧壁上的多个第一棘齿61和间隔均匀的设于第二传动齿轮58侧壁上的多个第二棘齿62,通过第一、第二棘齿之间的配合实现第一、第二传动齿轮之间的单向止转配合;从而当驱动件工作时,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均发生转动,且朝反向转动,第一第二棘齿之间相互打滑,轮子转动不会影响驱动件驱动甩水筒转动的动作,甩水筒高速转动实现对毛巾的甩水;当驱动件停止转动后,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甩水筒缓慢转动,使得甩干筒内空气流通,避免毛巾发臭;作为优选,凸台122上设有供第二传动齿轮58部分穿入的容置槽123,该容置槽123的形状大小与第二传动齿轮58相配适;其中,第一、第二斜齿轮均为金属斜齿轮,第一、第二传动齿轮均为金属齿轮。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接头22侧壁上固连有塑料制成的挡尘罩221,所述中轴24的其中一端穿入至该挡尘罩221,所述皮带55部分位于该挡尘罩221内,部分位于所述安装腔51内,进而有效避免行李箱移动过程中地面上的灰尘、小石子等卡入至皮带与中轴的连接处,避免皮带出现脱轨或过度磨损的情况。

所述蓄水部件包括出水管311和蓄水盒312,该蓄水盒312为塑料制成,内部中空,且蓄水盒312的中部位置上设有延伸接头313,该出水管311为橡胶软管,出水管一端与外筒底部相连,一端与延伸接头313相连;有效避免行李箱在横放或平放时水重新流回至外筒内,避免将行李箱内的其他物品弄湿;优选的,外筒底部为倾斜设置,能够将水聚集至一侧后通过出水管向外排出,避免出水筒内有水残留。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初始状态下,将滑板从开口槽中拉出,之后将端盖由外筒上取出,之后将湿毛巾放入至甩水筒内,再将端盖盖至外筒上,使得甩水筒下部与转动盘止转;之后将滑板推入至开口槽内,当滑板完全进入至开口槽内之后,微动开关受到挤压,驱动件被启动,驱动甩水筒转动对毛巾实现甩水;在甩水过程中,行李箱可能会移动,第一传动齿轮与第二传动齿轮反向转动,第一传动齿轮的转动并不会对第二传动齿轮造成影响;驱动件启动之后转动3分钟后停止(通过驱动件的编程可直接设置,不再赘述),第二传动齿轮不再受到驱动件驱动而转动,此时第一传动齿轮上的棘齿与第二传动齿轮上的棘齿止转,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二传动齿轮转动,进而驱动甩水筒转动,进而使得甩水筒内的空气能够流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