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收集雨伞中雨水的锥形弹性盛水容器便携定位在伞顶的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21582592发布日期:2020-07-24 16:21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能够收集雨伞中雨水的锥形弹性盛水容器便携定位在伞顶的方法及其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能够收集雨伞中雨水的锥形弹性盛水容器便携定位在伞上的方法及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雨伞,在遮雨使用之后,一旦放置时,其伞面上的雨水将会缓缓地往下滑滴下来,若没有专用的收集该滑滴下来雨水容器或地方位置,如何处理该滑滴下来雨水,将是一件非常令人烦恼的事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之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令人烦恼”的事宜。

本发明本发明的关键在于:力争让雨伞的本身通过增设相当简易且又根本不会丝毫影响雨伞使用功能的附加收集雨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来协助解决上述“令人烦恼”的事宜。——前提是:不能影响雨伞在遮雨时的使用舒适程度以及在收集雨伞往下滑滴雨水的过程中不会外漏雨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的特点:

由于让雨伞上能够便携一种专用于收集伞面上向下滑滴雨水的装置,这就为解决上述的“令人烦恼”的事宜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示意了弹性盛雨水容器实施例的整体结构。

图2示意了弹性盛雨水容器着地收集雨水时的依靠放置状况。

w:由号件1至4构成的弹性盛雨水容器;m:由号件5与6构成的雨伞;v:弹性盛雨水容器的喇叭形对外张口;h:当雨伞展开遮雨使用时构成弹性盛雨水容器的水平褶皱部分的高度;h:构成弹性盛雨水容器的u型套筒伸入至水平褶皱部分衔接后的的深度;p:螺丝;1:u型套筒;2:衔接套环;3:褶皱;4:褶皱面;5:伞面;6: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的本发明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

一、本发明的结构要求:

弹性盛水容器w的结构包括:其壁厚实的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包括似锥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

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向的结构又让其呈外缘逐步拓展的结构形式构成;

所述的容器体,其能够垂直伸缩的结构在自然展开时的高度h大于伸入到弹性盛水容器w内部的u型套筒1部分的深度h,并以此能够致使:

当不使用弹性盛水容器w但是却让雨伞m中位于伞杆6上顶部的伞面5被撑开用于遮雨时,将会迫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并让在上的弹性盛水容器w很自然地将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给牢牢地弹压住;

所述的弹性盛水容器w当它着地位于下方收集雨水使用时,临近向上张口的由褶皱面4所形成的一圈水平仰视线与对应的构成雨伞m的伞面5在松散收拢后由所有的伞面5垂向外褶皱部位所形成的一圈等高度的轮廓位置均处于相互的接触状态,以此确保:

从在下的喇叭形对外或向上的张口v中就能够收集到全部的由伞面5上往下滑滴下来的雨水并予以暂时储存在弹性盛水容器w内;

所述的似锥形轮廓的外形容器体,在这里包括其极限状态的似垂直筒形轮廓的形状,此时的衔接套环2将会拓展扩大成为该垂直筒形的底面,而非原来的环。

作为配用雨伞的专用部件而独立存在时的结构,至少包括:

其壁厚实的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

此外,当让人手稍许用力在伞杆6上撑开伞面5遮雨时,应该不会因为增加了弹性盛水容器w而造成难以依靠手力或很费力才能够实施撑开伞面5的过程。

二、弹性盛水容器w配用雨伞的衔接安装方法:

弹性盛水容器w倒扣在展开的伞面5顶部时,确保它对该伞面3具有弹性压力的前提下的衔接安装方法有两种:

(一)首先,截去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的u型套筒1端部的封口,将构成雨伞m的伞杆6的上顶部段穿越上述的u型套筒1,并通过黏胶或/和横向钉嵌入的钉子将该前述两者的接触部位实施牢固定位。——两者的衔接定位均应该顾及达到防水密封的常规要求。

——长单杆伞的伞杆6外露于伞面5上顶部段一般较长,较适合于上述方法衔接安装,并且,其可靠性很强。

或者:

(二)首先,在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的u型套筒1封口底面对准构成雨伞m的伞杆6的上顶部,通过螺钉(p)以穿越该u型套筒1封口底面的方式再与该伞杆6的上顶部拧紧实施牢固定位。——例如,关键的螺钉(p)可采用不锈钢自攻螺丝来充当。

——折叠伞至少由几根不同粗细的短伞杆6组成,其中在上的粗伞杆6外露于伞面3的上顶部部分极短或者几乎为零(不存在),较适合于上述方法衔接安装如下;由于其粗伞杆6的顶部金属平面较薄,螺丝钉最好采用不锈钢自攻螺丝钉的简单定位方法。——以上的衔接安装方法是对于现有技术的结构与本发明的结构结合而言的。

在此说明一下,涉及本发明配用雨伞m的衔接安装方法可有多种多样,然而,最理想的方案是将本发明与普通伞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设计,或者:

在单独设计普通多杆折叠伞时或长单杆伞时,能够从整体上将本发明的配用结构也能够考虑进去,例如,将本发明作为一个附件来考虑进去,这样,在结构设计上可能会寻求到更合理的方案,对于用户与制造方都是很有利的。例如:可采用配用螺母(必须预埋在伞杆6顶部适当的部位中)的普通螺丝实施牢固定位。

三、弹性盛水容器配用雨伞后的使用方法:

(一)首先,松散地收拢伞面5。——由伞杆6上的自动收拢机构完成。

(二)然后,将位于伞面5顶部的设置有弹性盛水容器w的雨伞m依靠垂直墙面倒置放置,让附着在伞面5上的雨水沿着由松散地收拢伞面5时形成的竖向皱纹缝隙缓缓地滑滴流入着地放置的弹性盛水容器w内并暂时予以存放。

四、本发明有关在结构制造上的取材等要求之建议:

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中的u型套筒与衔接套环2可采用较厚实的约5mm的塑料制取,而构成褶皱3的褶皱面4可采用较薄的0.5至1mm的塑料制取,最好将构成的弹性盛水容器w采用复合磨具一次性塑料成型工艺来制取。



技术特征:

1.一种锥形弹性盛水容器便携定位在雨伞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弹性盛水容器(w)的结构包括:

弹性盛水容器(w)的结构包括:其壁厚实的u型套筒(1),以及通过衔接套环(2)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包括似锥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

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向的结构又让其呈外缘逐步拓展的结构形式构成;

所述的容器体,其能够垂直伸缩的结构在自然展开时的高度(h)大于伸入到弹性盛水容器(w)内部的u型套筒(1)部分的深度(h),并以此能够致使:

当不使用弹性盛水容器(w)时,但是却让雨伞(m)中位于伞杆(6)上顶部的伞面(5)被撑开用于遮雨时,将会迫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并让在上的弹性盛水容器(w)很自然地将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给牢牢地弹压住;

所述的弹性盛水容器(w)当它着地位于下方收集雨水使用时,临近向上张口的由褶皱面(4)所形成的一圈水平仰视线与对应的构成雨伞(m)的伞面(5)在松散收拢后由所有的伞面(5)垂向外褶皱部位所形成的一圈等高度的轮廓位置均处于相互的接触状态,以此确保:

从在下的喇叭形对外或向上张口(v)中就能够收集到全部的由伞面(5)上往下滑滴下来的雨水并予以暂时储存在弹性盛水容器(w)内;

所述的似锥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容器体,在这里包括其极限状态的似垂直筒形轮廓的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容器体的形状,此时的衔接套环(2)将会拓展扩大成为该垂直筒形的底面;

二、定位在雨伞(m)上的方法:

弹性盛水容器(w)倒扣在展开的伞面(5)顶部时,确保它对该伞面(5)具有弹性压力的前提下的定位衔接安装方法有两种:

(一)首先,截去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的u型套筒(1)端部的封口,将构成雨伞(m)的伞杆(6)的上顶部段穿越上述的u型套筒(1),并通过黏胶或/和横向钉嵌入的钉子将该前述两者的接触部位实施牢固定位;

或者:

(二)首先,在构成弹性盛水容器(w)的u型套筒(1)封口底面对准构成雨伞(m)的伞杆(6)的上顶部,通过螺钉(p)以穿越该u型套筒(1)封口底面的方式再与该伞杆(6)的上顶部拧紧实施牢固定位。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弹性盛水容器便携定位在雨伞上的方法最后形成能够收集雨伞上向下滑滴雨水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一)首先,松散地收拢伞面(5);

(二)然后,将位于该伞面(5)顶部的设置有弹性盛水容器(w)的雨伞倒置放置,让附着在伞面(5)上的雨水缓缓地滑滴流入着地放置的弹性盛水容器(w)内并暂时予以存放。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弹性盛水容器便携定位在雨伞上的方法中作为配用雨伞的专用部件而独立存在的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至少包括:

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


技术总结
本发明之特征:锥形弹性盛水容器(W)包括:其壁厚实的U型套筒(1),以及与U型套筒(1)固接的由至少一个褶皱(3)所形成的锥形外缘非平滑壁面的外形结构轮廓容器体,由此造成了该容器体能够垂向伸缩的弹性结构状态;所述的褶皱(3)由水平向的结构又让其呈外缘逐步拓展的结构形式构成;所述的似各种外形轮廓的容器体在当伞面(5)自然展开遮雨时,能够致使:定位在伞杆(6)上顶部的弹性盛水容器(W)垂向压缩,对在下展开着的伞面(5)弹压住;当弹性盛水容器(W)着地处于收集伞面(5)向下滑落的雨水时,向上张口(V)最上的一圈褶皱面(4)也处于展开收集向下滑滴的雨水并将其引向暂时储存的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梁嘉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计量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4.29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