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13570发布日期:2020-08-05 00:5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相关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的延迟与音质问题导致部分人群仍然更倾向于有线耳机,而有线耳机由于线材较长,如果不进行理线很容易打结影响后续使用,但每次使用后进行理线又十分影响使用体验,目前的耳机盒大多只具有容纳功能,一些理线设备则大多体积较大且需要使用电机或其他外置动力驱动,成本较高,不利于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能够克服上述缺陷。

本发明是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包括主体箱,所述主体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耳机腔,所述耳机腔下侧连通设有连通腔,所述连通腔下侧连通设有绕线腔,所述耳机腔,所述连通腔以及所述绕线腔前侧连通设有同一个开口向前且开口向上的线材通腔,所述绕线腔后侧设有棘轮腔,所述棘轮腔右侧连通设有棘爪箱腔,所述棘轮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绕线腔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棘轮腔内的绕线主轴,所述绕线腔内设有与所述绕线主轴固定连接的绕线轮,所述绕线轮上设有开口向外的平移腔,所述平移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平移箱,所述平移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转动块腔,所述转动块腔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头固定箱,所述插头固定箱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插头腔,所述插头腔外侧连通设有夹块腔,所述夹块腔下侧设有第一触发腔,所述第一触发腔外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磁性通腔,所述绕线腔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弹出按钮腔。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夹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外端面与所述夹块腔外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夹块压缩弹簧,所述第一触发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触发磁铁,所述第一触发磁铁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触发腔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弹簧,所述第一触发磁铁上端面与所述夹块外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拉绳,所述绕线腔左侧连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磁性通腔对应的第一感应腔,所述第一感应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感应磁铁,所述第一感应磁铁左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腔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转动块内设有开口向外的转动限位块腔,所述转动限位块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转动限位块,所述转动限位块内端面与所述转动限位块腔内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限位弹簧,所述转动限位块腔内端面与所述夹块外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限位拉绳,所述转动块腔上侧连通设有能够与所述转动限位块腔对应的转动限位腔,所述转动块内端面与所述转动块腔内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蓄力弹簧,所述插头固定箱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磁铁,所述绕线腔后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棘轮腔左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触发磁铁对应的第二感应腔,所述第二感应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感应磁铁,所述第二感应磁铁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弹簧。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平移箱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转动块腔内侧的套筒,所述平移腔后侧设有位于所述绕线轮内的锥齿轮腔,所述锥齿轮腔内侧设有开口向后的平移动力腔,所述锥齿轮腔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且向前延伸至与所述套筒螺纹配合连接的平移转轴,所述锥齿轮腔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平移动力腔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内的平移传动轴,所述平移转轴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平移传动轴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的第一锥齿轮,所述平移传动轴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平移动力齿轮,所述绕线腔后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绕线主轴外侧且与所述平移动力齿轮啮合的环形齿条。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棘轮腔内设有与所述绕线主轴固定连接的棘轮,所述绕线主轴后端面与所述棘轮腔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蓄力弹簧,所述棘爪箱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棘爪箱,所述棘爪箱内设有开口向左的棘爪腔,所述棘爪腔前后端壁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爪转轴,所述棘爪转轴上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棘轮进行限位的棘爪,所述棘爪箱右端面与所述棘爪箱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棘爪压缩弹簧,所述棘爪箱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磁铁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拉绳,所述棘爪箱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磁铁后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拉绳。

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弹出按钮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弹出按钮,所述弹出按钮右端面与所述弹出按钮腔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出压缩弹簧,所述耳机腔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下端面与所述耳机腔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压缩弹簧,所述推板压缩弹簧下端面与所述弹出按钮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出拉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绕线蓄力弹簧为自动绕线提供动力,在插头固定箱内插入插头并向上拨动后自动开始绕线,且耳机头会被自动收入耳机腔内,避免了繁琐的理线的同时避免耳机头碰撞损坏,按动弹出按钮弹出耳机头后即可拉动其完成放线,放线同时为绕线蓄力弹簧重新蓄力,从而无需外置动力源,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5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为叙述方便,现对下文所说的方位规定如下:下文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与图1本身投影关系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一致。

如图1-5所示,本发明装置的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包括主体箱10,所述主体箱10内设有开口向上的耳机腔12,所述耳机腔12下侧连通设有连通腔13,所述连通腔13下侧连通设有绕线腔21,所述耳机腔12,所述连通腔13以及所述绕线腔21前侧连通设有同一个开口向前且开口向上的线材通腔26,所述绕线腔21后侧设有棘轮腔30,所述棘轮腔30右侧连通设有棘爪箱腔63,所述棘轮腔30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前延伸至所述绕线腔21内且向后延伸至所述棘轮腔30内的绕线主轴19,所述绕线腔21内设有与所述绕线主轴19固定连接的绕线轮20,所述绕线轮20上设有开口向外的平移腔58,所述平移腔58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平移箱27,所述平移箱27内设有开口向左的转动块腔46,所述转动块腔46内转动配合连接有转动块45,所述转动块45左端面固定连接有插头固定箱25,所述插头固定箱25内设有开口向上的插头腔44,所述插头腔44外侧连通设有夹块腔54,所述夹块腔54下侧设有第一触发腔36,所述第一触发腔36外侧连通设有开口向左的磁性通腔42,所述绕线腔21左侧设有开口向左的弹出按钮腔15。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块腔54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夹块53,所述夹块53外端面与所述夹块腔54外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夹块压缩弹簧34,所述第一触发腔36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触发磁铁43,所述第一触发磁铁43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触发腔36上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弹簧37,所述第一触发磁铁43上端面与所述夹块53外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触发拉绳35,所述绕线腔21左侧连通设有能够与所述磁性通腔42对应的第一感应腔38,所述第一感应腔38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一感应磁铁41,所述第一感应磁铁41左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腔38左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弹簧40。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块45内设有开口向外的转动限位块腔50,所述转动限位块腔50内滑动配合连接有转动限位块51,所述转动限位块51内端面与所述转动限位块腔50内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限位弹簧49,所述转动限位块腔50内端面与所述夹块53外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限位拉绳48,所述转动块腔46上侧连通设有能够与所述转动限位块腔50对应的转动限位腔52,所述转动块45内端面与所述转动块腔46内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转动蓄力弹簧47,所述插头固定箱25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磁铁24,所述绕线腔21后侧连通设有位于所述棘轮腔30左侧且能够与所述第二触发磁铁24对应的第二感应腔22,所述第二感应腔2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第二感应磁铁23,所述第二感应磁铁23后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腔22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弹簧33。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平移箱27后端壁内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转动块腔46内侧的套筒28,所述平移腔58后侧设有位于所述绕线轮20内的锥齿轮腔56,所述锥齿轮腔56内侧设有开口向后的平移动力腔62,所述锥齿轮腔56前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后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56内且向前延伸至与所述套筒28螺纹配合连接的平移转轴59,所述锥齿轮腔56右端壁内转动配合连接有向右延伸至所述平移动力腔62内且向左延伸至所述锥齿轮腔56内的平移传动轴60,所述平移转轴59后侧末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57,所述平移传动轴60左侧末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锥齿轮57啮合的第一锥齿轮55,所述平移传动轴60右侧末端固定连接有平移动力齿轮61,所述绕线腔21后端壁固定连接有位于所述绕线主轴19外侧且与所述平移动力齿轮61啮合的环形齿条69。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棘轮腔30内设有与所述绕线主轴19固定连接的棘轮29,所述绕线主轴19后端面与所述棘轮腔30后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绕线蓄力弹簧31,所述棘爪箱腔63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棘爪箱64,所述棘爪箱64内设有开口向左的棘爪腔66,所述棘爪腔66前后端壁间转动配合连接有棘爪转轴67,所述棘爪转轴67上固定连接有能够抵接棘轮29进行限位的棘爪68,所述棘爪箱64右端面与所述棘爪箱腔63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棘爪压缩弹簧65,所述棘爪箱64右端面与所述第一感应磁铁41左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感应拉绳39,所述棘爪箱64右端面与所述第二感应磁铁23后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感应拉绳32。

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出按钮腔15内滑动配合连接有弹出按钮16,所述弹出按钮16右端面与所述弹出按钮腔15右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出压缩弹簧17,所述耳机腔12内滑动配合连接有推板11,所述推板11下端面与所述耳机腔12下端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板压缩弹簧14,所述推板压缩弹簧14下端面与所述弹出按钮16右端面之间固定连接有弹出拉绳18。

下面,申请人将会参考附图1-5以及上面描述来具体的介绍本申请的一种有线入耳式耳机用自动收线耳机盒:初始状态下,平移箱27位于平移腔58后侧末端,插头固定箱25与绕线主轴19平行且插头腔44开口端面与主体箱10前端面处于同一平面,棘爪68与棘轮29抵接,绕线蓄力弹簧31处于扭转状态;开始工作时,将耳机插头插入插头腔44内,夹块53在插头推力作用下克服夹块压缩弹簧34的推力向外运动,从而使第一触发磁铁43失去第一触发拉绳35的拉力后在第一触发弹簧37的推力作用下向磁性通腔42方向运动,同时转动限位块51失去转动限位拉绳48的拉力后在转动限位弹簧49的推力作用下向外运动至与转动块腔46侧壁抵接,向上拨动耳机插头从而带动插头固定箱25以转动块45为中心克服转动蓄力弹簧47的弹力转动,并使耳机线沿线材通腔26进入连通腔13和耳机腔12内,至插头固定箱25与绕线主轴19垂直时转动限位块51在转动限位弹簧49推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至部分位于转动限位腔52内,从而完成对转动块45和插头固定箱25的转动限位,此时第一触发磁铁43恰好与第一感应磁铁41正对且第二触发磁铁24恰好与第二感应磁铁23正对,第二触发磁铁24与第二感应磁铁23之间的吸力带动第二感应磁铁23克服第二感应拉绳32的拉力向前运动,第一触发磁铁43与第一感应磁铁41之间的吸力带动第一感应磁铁41克服第一感应拉绳39的拉力向右运动,且两边的吸力之和恰好大于棘爪压缩弹簧65的推力,从而通过第二感应拉绳32和第一感应拉绳39带动棘爪箱64克服棘爪压缩弹簧65的拉力向右运动至棘爪68脱离棘轮29,棘轮29和绕线主轴19失去限制后在绕线蓄力弹簧31弹力作用下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轮20转动,绕线轮20转动通过环形齿条69带动平移动力齿轮61转动,从而通过平移传动轴60带动第一锥齿轮55转动,第一锥齿轮55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57带动平移转轴59转动,从而带动套筒28和平移箱27向前运动,从而带动插头固定箱25向前运动,即使插头固定箱25在转动的同时缓慢向前运动,从而将耳机线均匀缠绕在插头固定箱25以及绕线轮20上,当收线至耳机头被拉入耳机腔12后,由于耳机头与推板11抵接,绕线主轴19无法继续转动;当需要取出耳机时,向右按动克服弹出压缩弹簧17的推力弹出按钮16,从而使推板11失去弹出拉绳18的拉力后在推板压缩弹簧14的推力作用下推动耳机头向上运动,从而使耳机头部分露出于主体箱10上侧,从而便于使用者向外拉动耳机,当使用者向外拉动耳机时,绕线主轴19克服绕线蓄力弹簧31的弹力反转,从而带动平移箱27向后运动至复位,当耳机线被全部拉出时,插头固定箱25恰好转动至初始位置,继续拉动耳机线使耳机插头从插头腔44内脱离,夹块53在夹块压缩弹簧34推力作用下复位,从而带动第一触发磁铁43和转动限位块51复位,转动块45失去转动限位块51限制转动后在转动蓄力弹簧47的弹力作用下反转复位,从而使第二触发磁铁24不再与第二感应磁铁23正对,从而使棘爪箱64失去第二感应拉绳32和第一感应拉绳39的拉力后在棘爪压缩弹簧65的推力作用下向左运动至重新限制棘轮29,从而在取出耳机的同时完成装置的复位与蓄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绕线蓄力弹簧为自动绕线提供动力,在插头固定箱内插入插头并向上拨动后自动开始绕线,且耳机头会被自动收入耳机腔内,避免了繁琐的理线的同时避免耳机头碰撞损坏,按动弹出按钮弹出耳机头后即可拉动其完成放线,放线同时为绕线蓄力弹簧重新蓄力,从而无需外置动力源,节省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