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97574发布日期:2020-11-27 13:00阅读:443来源:国知局
内衣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文胸、吊带背心等女性为了保持胸部而穿戴的内衣,尤其涉及在睡觉时也适合穿戴的内衣。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那样,针对女性穿戴的文胸提出了将胸部从下方抬起来并使其向中央部聚拢的类型。

但是,这样的文胸是以在日间起身的状态为前提的,在睡觉时等会压迫胸部或者导致变形,睡起来不舒服。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睡觉时的文胸,其在构成左右罩杯部的罩杯主体布的分别两侧的部分具有弹性,并且配置了收紧力较强的网状的弹性织物n。

这是在睡觉时保持侧卧姿势的情况下,抑制左右的胸部以上下重叠的方式接近,由于不与在熟睡期间翻身等身体的动作对应,反而有可能成为压力的原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931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10736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舒适、抑制胸部变形效果优异、并且也适于例如夜用文胸、夜用吊带背心的内衣。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的特征在于,具有:支撑布,从胸部的下部经由左右的腋下部朝向背部侧而设置;包围布,从所述支撑布的两侧的腋下部朝向胸部的上部而设置;以及中心布,位于左右的胸部之间并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

在这里,胸部的下部是指胸部下侧的大致腹部上部周围,胸部的上部是指大致从颈到胸口(デコルテ)的部分。

在使身体处于躺下的状态下,例如在仰卧的状态时,胸部容易处于向左右外侧扩展的状态,由于翻身等会使胸部向各方向动作的力起作用。

因此,本发明通过包围布来包围胸周围并收拢脂肪,使其稳定以防止摇晃,并通过支撑布使从胸部的下侧经由腋下朝向背部侧提起来的力发挥作用,从而使胸前侧的从颈到胸口的部分保持较宽广,因此容易呼吸并减轻了压力。

另外,通过中心布将左右的胸部在中央侧提起来,由于与上述的包围布收拢胸周围脂肪的作用的协同效应,针对各种睡姿使得胸部容易地稳定,并能够抑制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包围布进行包围以收拢胸周围的脂肪,并通过中心布将左右的胸部在中央侧提起来,中心布只要是能够将上部侧直接或间接地缝制于包围布侧,且将下部侧直接或间接地缝制于支撑布的下部的中央部侧即可,对其结构没有特别限制。

也可以是,例如,中心布是由两侧的上端部和中央部的下端部构成的大致y字形状的中心布,所述两侧的上端部与所述包围布缝制在一起,所述下端部与所述支撑布的下部缝制在一起。

也可以是,在将本发明中的上述那样的结构应用于文胸、吊带背心等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包围布在与所述支撑布的下部之间具有胸部的敞开部,并且具有遮盖所述敞开部侧的表面布,也可以是,具有带状布,该带状布从支撑布的胸部的下部两侧朝向背面侧进行环绕配置,在所述支撑布的背部侧的背部与所述带状布之间具有开口部,并且具有遮盖所述开口部侧的背面布。

另外,可以用肩布、肩带等将包围布的上部侧与支撑布的背部侧的背部连接。

发明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通过支撑布将胸的前侧保持较宽,由此上胸围的位置变高并且呼吸变得容易。

在该状态下,由于能够通过包围布和中心布稳定地保持胸部,所以穿着舒适并能够降低压力,虽然不限定于在睡觉时穿戴,但尤其适合于夜用文胸、夜用吊带背心。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应用于文胸的外观例,并且(a)示出主视图,(b)示出侧视图,(c)示出后视图。

图2的(a)示出去除内衣的表面布和背面布后的状态的主视图,(b)示出该状态的侧视图,(c)示出该状态的后视图。

图3的(a)示出从正面观察内衣时的立体图,(b)示出从背面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4的(a)~(f)示出用于说明内衣所具有的功能的图。

图5示出支撑布、包围布以及中心布的展开图。

图6示出中心布的缝合例。

图7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吊带背心的示例,(a)示出正面立体图,(b)示出背面立体图。

图8的(a)示出去除表面布后的状态,(b)示出具有表面布的状态。

图9的(a)示出去除背面布后的状态,(b)示出具有背面布的状态。

附图标记说明

11:表面布;12:背面布;13:支撑布;13a:下部;13b:腋下部;13c:背部;13d:肩布部;14:包围布;14a:敞开部;14b:上部;14c:侧部;15:中心布;15a:下端部;15b:上端部;15c:上端部;16:带状布;17:肩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的结构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此。

图1~图6示出应用于文胸的示例。

图2示出如下的状态:为了示出本发明所涉及的特征性的结构,而从图1所示的外观图去除了表面布11和背面布12。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内衣中,支撑布13、包围布14以及中心布15是特征性的构成要素。

支撑布13具有从位于胸部的下侧的下部13a经由两侧的腋下部13b而延伸到背部侧的背部13c。

如图2的(c)所示,左右的背部13c被相互缝合。

从背部13c的左右上端起形成肩布部13d,并与后述的前侧的肩布17一起缝制。

在从胸部的上侧的上部14b朝向两侧的腋下部使侧部14c、14d延伸的正面观察下,包围布14呈大致逆u字形状。

通过将包围布14的两侧的侧部与支撑布13的腋下部13b缝合,从而在前侧形成了敞开部14a,胸部顶部位于敞开部14a。

中心布15为如下示例,即,位于左右胸部的中央部侧,将下端部15a与支撑布13的下部13a缝合,并且将两侧的上端部15b、15c与包围布14的上端部以及肩布17的下端部重叠缝制,该中心布15形成为大致y字形状。

此外,包围布14的敞开部14a侧与中心布15之间(在图2中由虚线所示的部分)仅是重叠在一起而没有被缝制。

利用图4对支撑布13、包围布14以及中心布15的功能进行说明。

图4的(b)示出从图4的(c)的状态去除表面布11侧后的状态,图4的(d)示出从图4的(f)的状态去除背面布12侧后的状态。

在图4中,a表示将面料相互缝合的部位,b表示将布重叠缝制的部位。

如图4的(b)、(d)中的箭头所示,支撑布13从胸部的下侧起作用有如下的力:从前中心下侧经由腋下朝向背部提起来的力,由此,使得胸的前侧变宽广并且上胸围的位置变高,因此能够保持颈到胸口的部分较宽广。

这时,由于包围布14以从胸部的上侧起包住胸部的侧部的方式来收拢胸周围的脂肪,所以上胸围的位置变高。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4的(b)的箭头所示,由于中心布14从下侧朝向上侧将左右的胸部的中心侧抬起来,所以左右的胸部被稳定地保持,并且难以导致变形。

图5示出展开了支撑布13、包围布14以及中心布15的状态,中心布15为其下部15a拉向中央部侧,且在缝制部13e与支撑布13的下部13a缝制。

利用图6对这样的缝制目的进行说明。

如图6的(a)所示,在裁断状态下的中心布15中,下端部15d以中心线15e为中心以左右的角部以位于下方的方式弯曲。

如图6的(b)所示,将其拉至中心侧,并以下端部15d与带状布16平行的方式进行缝合。

于是,原来面料的由两点划线所示的点15f、15g、15h、15i如图6的(b)中实线所示的115f、115g、115h、115i那样向中心线15e侧偏离,但是通过缝合成回到由两点划线所示的原来的位置,从而胸部的周围部r以沿着其鼓起的方式成为立体的。

图7~图9示出将本发明应用于吊带背心的示例。

由于除了具有裙部18之外基本上与文胸相同,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但是如图8所示,这种情况下也通过包围布14来收拢胸周围的脂肪,并通过中心布15将胸部的中央部从下向上侧抬起来而进行保持。

另外,支撑布13设为从前中心向背部侧提起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