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02776发布日期:2020-08-11 20:58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日用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拉头。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



背景技术:

拉头通常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现有技术中常规拉头的上底板和下底板为一体式结构,也即,上底板与下底板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一体压铸成型。

拉链组装时,将拉头从拉链布带的一端插入,使拉头安装到拉链的链齿上,然后,在拉链布带的两端分别安装上止和下止,以防止拉头拉出。

这种拉头应用到拉链上,在成衣上使用时,是无法随意更换的,因此,在拉头使用过程中,一旦其内腔发生变形或损坏等,则将导致整条拉链的功能失效,使得拉链无法拉合。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便随时更换的拉头,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头,可以随时更换。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其拉头可随时更换,因此可增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拉头,包括上底板和下底板,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中的一者设有机芯,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所述机芯配合的插槽,所述机芯和所述插槽可拆卸的插接。

优选地,所述机芯的端部设有凸出于所述机芯侧面的凸起部,所述插槽包括用于与所述机芯配合的第一插槽和用于与所述凸起部配合的第二插槽。

优选地,所述凸起部分别凸出于所述机芯的两侧侧面,所述插槽为倒t型槽。

优选地,所述拉头的马勾分别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马勾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所述上底板设有用于防止所述马勾脱离所述上底板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卡扣活动配合,以使所述马勾能够被所述拉头的拉片抬起。

优选地,所述上底板设有朝向与所述第一卡扣相反的第二卡扣,所述马勾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二卡扣相扣合的第二卡槽,所述拉片套设于所述马勾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和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部分。

优选地,所述马勾远离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所述下底板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三卡槽相扣合的第三卡扣,以防止所述马勾脱离所述下底板。

一种拉链,包括拉头,所述拉头为上述任意一种拉头。

本发明提供的拉头,通过机芯和插槽可拆卸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上底板与下底板的可拆卸连接。当上底板和下底板装配时,将机芯对准插槽并插入插槽内,即可实现上底板与下底板的连接;当需要拆卸拉头时,只需要沿着相反的方向,使机芯脱离插槽,即可实现上底板与下底板的分离。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拉头应用到拉链上,在成衣上使用时,当拉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形或损坏时,可以随时将破损的拉头从拉链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拉头,也即,该拉头可以随时更换,且不会导致整条拉链的功能失效,使得拉链无法拉合,从而可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提供的拉链,包括上述拉头,由于拉头可随时更换,因此,该拉链的使用寿命较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拉头的爆炸图;

图2为图1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上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下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上底板与下底板的装配过程示意图;

图9为图1中马勾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上底板、下底板和马勾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11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为上底板、11为机芯、111为凸起部、12为第一卡扣、13为第二卡扣、2为下底板、21为插槽、22为第三卡扣、3为马勾、31为第一卡槽、32为第二卡槽、33为第三卡槽、34为锁针、4为拉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拉头,可以随时更换。本发明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拉头的拉链,其拉头可随时更换,因此可增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请参考图1-图11,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拉头的爆炸图;图2为图1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上底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下底板2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上底板1与下底板2的装配过程示意图;图9为马勾3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上底板1、下底板2和马勾3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头,包括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中的一者设有机芯11,另一者设有用于与机芯11配合的插槽21,机芯11和插槽21可拆卸的插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所示,机芯11固设于上底板1,插槽21固设于下底板2。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主体结构分别与现有技术中常规上底板1和常规下底板2的结构对应相同,本文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机芯11主要起到连接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作用,本发明的重点在于,机芯11的一端固设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中的一者上,机芯11的另一端通过与插槽21的配合连接,实现机芯11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中的另一者的固定,从而实现上底板1与下底板2的连接。

更为重要的是,机芯11与插槽21可拆卸的插接。

优选地,机芯11与插槽21沿拉头的长度方向(或者说拉头使用时的活动方向)可拆卸,以避免机芯11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两侧边缘的弯折部干涉,无法实现装配。

具体地,当上底板1和下底板2装配时,将机芯11对准插槽21并插入插槽21内,即可实现上底板1与下底板2的连接;当需要拆卸拉头时,只需要沿着相反的方向,使机芯11脱离插槽21,即可实现上底板1与下底板2的分离。

由此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拉头,通过机芯11和插槽21可拆卸插接的连接方式,实现上底板1与下底板2的可拆卸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拉头应用到拉链上,在成衣上使用时,当拉头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发生变形或损坏时,可以随时将破损的拉头从拉链上拆卸下来,更换新的拉头,也即,该拉头可以随时更换,且不会导致整条拉链的功能失效,使得拉链无法拉合,从而可延长拉链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拉头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为了避免机芯11与插槽21配合连接后,上底板1和下底板2沿拉头的厚度方向相互脱离,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机芯11的端部设有凸出于机芯11侧面的凸起部111,插槽21包括用于与机芯11配合的第一插槽和用于与凸起部111配合的第二插槽。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凸起部111与第二插槽的配合,来对上底板1和下底板2沿拉头厚度方向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形成阶梯槽,两者的连接处形成台阶端面,以阻挡凸起部111沿拉头厚度方向运动,从而可防止上底板1和下底板2沿拉头的厚度方向相互脱离。

优选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凸起部111分别凸出于机芯11的两侧侧面,插槽21为倒t型槽,如图6所示,以确保结构的对称性及受力的均衡性。

需要说明的是,机芯11与插槽21之间可以为过渡配合,以通过机芯11与插槽21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当需要拆卸拉头时,需要借助外力来克服机芯11与插槽21之间的摩擦力,使上底板1与下底板2分离。

当然,机芯11与插槽21之间也可以为间隙配合,以确保机芯11与插槽21连接的方便性,同时,通过固定结构使上底板1和下底板2可拆卸的固定。

进一步地,考虑到拉头的马勾3的具体设置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拉头的马勾3分别与上底板1和下底板2可拆卸连接。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马勾3分别与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连接,来提高拉头整体的稳固性,以通过马勾3来限制上底板1和下底板2之间的活动,当需要拆卸拉头时,首先将马勾3分别从上底板1和下底板2上拆卸下来后,再使机芯11与插槽21分离,即可实现上底板1和下底板2的分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马勾3与上底板1之间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考虑到结构的简单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马勾3的一端设有第一卡槽31,上底板1设有用于防止马勾3脱离上底板1的第一卡扣12,第一卡槽31与第一卡扣12活动配合,以使马勾3能够被拉头的拉片4抬起。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卡槽31沿马勾3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卡扣12的厚度,以当外力作用于拉片4时,使拉片4能够带动马勾3被抬起一定的距离,以便于使拉头解锁。

另外,当马勾3被抬起到一定距离时,第一卡槽31的内侧槽壁与第一卡扣12相抵,第一卡扣12能够阻挡马勾3继续运动而脱离上底板1。

由于马勾3具有弹性,当松开拉片4时,马勾3在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复位,使马勾3的锁针34插入拉链的链齿之间,使拉头锁死。

可以理解的是,当安装马勾3或者拆卸马勾3时,可以通过对马勾3施加外力,使马勾3产生弹性形变,实现第一卡槽31与第一卡扣12的扣合或脱离。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上底板1设有朝向与第一卡扣12相反的第二卡扣13,马勾3设有用于与第二卡扣13相扣合的第二卡槽32,拉片4套设于马勾3位于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之间的部分。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卡扣12与第一卡槽31的扣合以及第二卡扣13与第二卡槽32的扣合,来实现马勾3与上底板1的连接,以使马勾3与上底板1之间形成用于容纳拉片4端部的间隙。

也即,拉片4的安装孔可穿过马勾3位于第一卡槽31和第二卡槽32之间的部分,实现拉片4的自由活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拉片4施加外力时,第二卡槽32的内侧槽壁与第二卡扣13相抵,第二卡扣13能够阻挡马勾3脱离上底板1。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马勾3与下底板2之间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做限定,考虑到结构的简单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之上,马勾3远离第一卡槽31的一端设有第三卡槽33,下底板2设有用于与第三卡槽33相扣合的第三卡扣22,以防止马勾3脱离下底板2。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通过马勾3两端的第一卡槽31和第三卡槽33分别与上底板1的第一卡扣12和下底板2的第三卡扣22的扣合连接,使上底板1和下底板2更牢固的连接在一起,也即,马勾3对上底板1和下底板2起到牵制作用,以防止上底板1和下底板2轻易地脱离。

如上所述,当安装马勾3或者拆卸马勾3时,可以通过对马勾3施加外力,使马勾3产生弹性形变,实现第二卡槽32与第二卡扣13以及第三卡槽33与第三卡扣22的扣合或脱离。

除了上述拉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拉头的拉链,该拉链的其他各部分的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