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40210发布日期:2020-11-06 16:39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鞋子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鞋子是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运动时,有的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有的还能防止脚踝受伤。

由于鞋子的使用频率较高,常出现鞋子开胶的现象,有可能是鞋子在生产加工时未有效对鞋子进行粘合造成的,通常鞋子在上胶时,只会对鞋模进行按压,不能充分有效的将鞋子进行贴合,由于鞋子会对按压物进行回弹,现有技术也无法对鞋子进行有效的避免回弹的按压。

综上所述,需要研发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由于鞋子的使用频率较高,常出现鞋子开胶的现象,有可能是鞋子在生产加工时未有效对鞋子进行粘合造成的,通常鞋子在上胶时,只会对鞋模进行按压,不能充分有效的将鞋子进行贴合,由于鞋子会对按压物进行回弹,现有技术也无法对鞋子进行有效的避免回弹的按压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为: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包括有定位传输机构、涂胶加热机构、二次按压机构、侧面按压机构、工作台、控制显示屏和鞋底;工作台与定位传输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涂胶加热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二次按压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侧面按压机构相连接;工作台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定位传输机构与二次按压机构相连接;涂胶加热机构与二次按压机构相连接;二次按压机构与侧面按压机构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定位传输机构还包括有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直齿轮、第一传动杆、第一丝杆、第一滑杆、第一滑板、第一支撑板、第一连接杆、第三连接块、第二连接杆、第二轴承、第二传动杆、第四直齿轮、第五直齿轮、第三传动杆、第一弯臂、第二连接块、第四轴承、第一伸缩杆、第六直齿轮、第一齿条、第一弹簧、第六伸缩杆、第二弹簧、第二弯臂和第一长板;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直齿轮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齿轮与第三直齿轮相啮合;第三直齿轮与第一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丝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板上方与第一支撑板、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相连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一连接杆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与第二连接杆进行焊接;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轴承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杆与第四轴承进行焊接;第二轴承与第二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四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二连接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四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六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与第六伸缩杆相连接;第六伸缩杆与第二弹簧相连接;第二弹簧与第一长板相连接;第六伸缩杆与第一长板相连接;第四直齿轮与第五直齿轮相啮合;第五直齿轮与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三连接块进行插接;第三连接块与第一弯臂进行焊接;第二连接块与第二弯臂进行焊接;第四轴承与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弹簧相连接;第一弹簧与第一长板相连接;第一伸缩杆与第一长板相连接;第一丝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一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一直齿轮与二次按压机构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涂胶加热机构还包括有第七直齿轮、第八直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四传动杆、第九直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二丝杆、第二滑杆、第二齿条、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六传动杆、第十直齿轮、第二滑板、第三连接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二伸缩杆、第三弹簧、第一喷头、第四弹簧、第二喷头、第二滑轨、第二滑块、第七传动杆、第一连杆、第一转轴、第二连杆、第四电动推杆、第三喷头、第五电动推杆和发热盘;第七直齿轮与第八直齿轮相啮合;第八直齿轮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八直齿轮与第九直齿轮相啮合;第九直齿轮与第四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第五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杆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滑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板与第二滑杆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板与第六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与第十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直齿轮与第二齿条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与第一滑块进行焊接;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与第二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一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一侧与第七传动杆进行插接;第一连杆另外一侧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四电动推杆下方与第三喷头相连接;第七传动杆与第二滑块进行焊接;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与第二滑板进行焊接;第二滑板与第三连接杆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杆与第三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三电动推杆与第二伸缩杆进行焊接;第二伸缩杆一侧与第三弹簧和第一喷头相连接;第二伸缩杆另外一侧与第四弹簧和第二喷头相连接;第三弹簧与第一喷头相连接;第四弹簧与第二喷头相连接;第二滑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插接;第五电动推杆下方与发热盘相连接;第一滑轨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齿条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五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滑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四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七直齿轮与二次按压机构相啮合。

更为优选的是,二次按压机构还包括有电机、第八传动杆、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蜗杆、第九传动杆、第十一直齿轮、第十二直齿轮、第六电动推杆、第十三直齿轮、第十传动杆、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十一传动杆、第十二传动杆、第一锤击机构、第二锤击机构、第四连接杆、第十三传动杆、第三伸缩杆和第五弹簧;电机与第八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杆与第三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九传动杆轴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杆与蜗杆进行插接;第九传动杆与第十一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直齿轮与第十二直齿轮相啮合;第十二直齿轮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直齿轮与第十三直齿轮相啮合;第十三直齿轮与第十传动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杆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十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杆一侧与第一锤击机构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杆另一侧与第二锤击机构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锤击机构与第十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杆与第二锤击机构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锤击机构与第四连接杆进行焊接;第四连接杆与第二锤击机构进行焊接;第四连接杆与第十三传动杆进行焊接;第十三传动杆与第三伸缩杆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三传动杆与第五弹簧相连接;第三伸缩杆与第五弹簧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十二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一锤击机构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锤击机构与工作台相连接;电机与工作台相连接;工作台与第九传动杆相连接;第九传动杆与第一直齿轮相连接;第九传动杆与第七直齿轮相连接;蜗杆与侧面按压机构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第一锤击机构还包括有第一锤击块、第一凹形块、三角块、第一限位块、滑动杆、第四连杆、第五连杆、第一连接块、第十四传动杆、圆柱锤、滑槽、第三滑块、第十五传动杆和套环;第一锤击块与第一凹形块进行焊接;第一凹形块与三角块进行焊接;三角块与滑动杆进行传动连接;滑动杆与第一限位块进行滑动连接;滑动杆与第五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杆通过轴杆与第四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杆通过轴杆与第一连接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与第十四传动杆进行插接;第十四传动杆与圆柱锤进行插接;第十四传动杆与滑槽进行焊接;滑槽与第十五传动杆进行焊接;第十五传动杆与套环进行焊接;滑槽内部与第三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通过轴杆与滑动杆进行插接;第四连杆与第十一传动杆相连接;第六套环与第十二传动杆相连接;第一凹形块与第四连接杆相连接;第一限位块与工作台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侧面按压机构还包括有第十六传动杆、蜗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十七传动杆、第十四直齿轮、第十五直齿轮、第七电动推杆、第十六直齿轮、第十七直齿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十八传动杆、第七连杆、第十九传动杆、第二支撑板、第十八直齿轮、第十九直齿轮、第二十传动杆、第一支撑杆、第二十一传动杆、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二十直齿轮、第二十二传动杆、第四滑块、第三弯臂、第四弯臂、第三支撑板、第二十三传动杆、第二十一直齿轮、第二十二直齿轮、第五连接杆、第六连接杆、第五轴承、第四伸缩杆、第六弹簧、第二十三直齿轮、第二长板、第三齿条、第五弯臂、第六弯臂、第七弹簧、第五伸缩杆、第六轴承、圆盘、第二十四传动杆、第四连接块、第二十五传动杆和第五连接块;第十六传动杆与蜗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杆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与第十七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与第十四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直齿轮与第十五直齿轮相啮合;第十五直齿轮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十六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直齿轮与第十七直齿轮相啮合;第十七直齿轮与第二十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与第二十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与第二十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十八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八传动杆与圆盘进行转动连接;圆盘通过轴杆与第七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七连杆通过第十九传动杆与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下方与第一支撑杆相连接;第一支撑杆下方与第四滑块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二十传动杆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与第二十四传动杆相连接;第二支撑板一侧设置有第四弯臂;第二支撑板的另外一侧设置有第三弯臂;第二十传动杆与第十八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杆与第十九直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八直齿轮与第十九直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传动杆与第四弯臂进行焊接;第二十四传动杆与第三弯臂进行焊接;第四弯臂远离第一支撑杆一侧设置有第五弯臂;第五弯臂与第四连接块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接块与第二十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与第五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与第六轴承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轴承与第四伸缩杆进行焊接;第四伸缩杆与第六弹簧相连接;第四伸缩杆与第二长板相连接;第六弹簧与第二长板相连接;第五轴承与第六连接杆相连接;第六连接杆与第三支撑板进行焊接;第六轴承与第五伸缩杆进行焊接;第五伸缩杆与第七弹簧相连接;第五伸缩杆与第二长板相连接;第七弹簧与第二长板相连接;第二长板与第三齿条进行焊接;第六轴承与第五连接杆相连接;第五连接杆与第三支撑板进行焊接;第二十一直齿轮与第二十二直齿轮相啮合;第二十二直齿轮与第二十五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五传动杆与第五连接块相连接;第五连接块与第六弯臂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四滑块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三弯臂与工作台相连接;第四弯臂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十八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二十五传动杆与工作台相连接;第三支撑板与工作台相连接;蜗轮与蜗杆相连接。

更为优选的是,第一锤击机构与第二锤击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锤击机构的第一锤击块比第二锤击机构相同部位高五厘米,其余大小相同。

更为优选的是,第五弯臂、第六弯臂、第三弯臂和第四弯臂外层为金属外壳,内层为海绵材料。

更为优选的是,第二伸缩杆为两段伸缩杆焊接。

更为优选的是,第十一直齿轮外环面的齿牙为四分之一,其余部分无齿。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一、为解决由于鞋子的使用频率较高,常出现鞋子开胶的现象,有可能是鞋子在生产加工时未有效对鞋子进行粘合造成的,通常鞋子在上胶时,只会对鞋模进行按压,不能充分有效的将鞋子进行贴合,由于鞋子会对按压物进行回弹,现有技术也无法对鞋子进行有效的避免回弹的按压的问题;

二、设计了定位传输机构、涂胶加热机构、二次按压机构和侧面按压机构,该装置使用时,由控制显示屏控制各项机构运行,先将鞋底放入工作台上的定位传输机构中,通过涂胶加热机构对鞋底的中部和两侧进行涂胶,并对胶水进行加热,使胶水更有粘性,上胶完后,通过人工将鞋面与鞋底进行粘合,其中鞋面上由鞋模的,粘合完后将鞋子放回定位传输机构中,通过定位传输机构将鞋子输送到二次按压机构中,通过对鞋面上鞋模的二次按压,使鞋子能够完全粘连在一起,后人工将鞋子取出,用注射器往鞋子边缘处进行注液,注液完后将鞋子放入侧面按压机构中对鞋子边缘部分进行按压,后人工将鞋子取出,此时鞋子粘连完毕;

三、本发明实现了对鞋底定位,对鞋底三处方向涂胶的作用,并对组装完后的鞋子进行二次锤击,防止鞋底回弹而造成鞋子粘合不充分现象,避免鞋子在使用时出现脱胶的现象,有利于提高鞋子组装时的质量,还实现了能对鞋子顶部和侧面能一同进行挤压,提高鞋子组装时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定位传输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定位传输机构的a处局部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涂胶加热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二次按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锤击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侧面按压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定位传输机构,2、涂胶加热机构,3、二次按压机构,4、侧面按压机构,5、工作台,6、控制显示屏,7、鞋底,101、第一直齿轮,102、第二直齿轮,103、第一电动推杆,104、第三直齿轮,105、第一传动杆,106、第一丝杆,107、第一滑杆,108、第一滑板,109、第一支撑板,1010、第一连接杆,1011、第三连接块,1012、第二连接杆,1013、第二轴承,1014、第二传动杆,1015、第四直齿轮,1016、第五直齿轮,1017、第三传动杆,1019、第一弯臂,1020、第二连接块,1021、第四轴承,1022、第一伸缩杆,1023、第六直齿轮,1024、第一齿条,1025、第一弹簧,1026、第六伸缩杆,1027、第二弹簧,1028、第二弯臂,1030、第一长板,201、第七直齿轮,202、第八直齿轮,203、第二电动推杆,204、第四传动杆,205、第九直齿轮,206、第一传动轮,207、第二传动轮,208、第五传动杆,209、第二丝杆,2010、第二滑杆,2011、第二齿条,2012、第一滑轨,2013、第一滑块,2014、第六传动杆,2015、第十直齿轮,2016、第二滑板,2017、第三连接杆,2018、第三电动推杆,2019、第二伸缩杆,2020、第三弹簧,2021、第一喷头,2022、第四弹簧,2023、第二喷头,2024、第二滑轨,2025、第二滑块,2026、第七传动杆,2027、第一连杆,2028、第一转轴,2029、第二连杆,2031、第四电动推杆,2032、第三喷头,2033、第五电动推杆,2034、发热盘,301、电机,302、第八传动杆,303、第三传动轮,304、第四传动轮,305、蜗杆,306、第九传动杆,307、第十一直齿轮,308、第十二直齿轮,309、第六电动推杆,3010、第十三直齿轮,3011、第十传动杆,3012、第五传动轮,3013、第六传动轮,3014、第十一传动杆,3015、第十二传动杆,3016、第一锤击机构,3017、第二锤击机构,3018、第四连接杆,3019、第十三传动杆,3020、第三伸缩杆,3021、第五弹簧,301601、第一锤击块,301602、第一凹形块,301603、三角块,301604、第一限位块,301605、滑动杆,301606、第四连杆,301607、第五连杆,301608、第一连接块,301609、第十四传动杆,301610、圆柱锤,301611、滑槽,301612、第三滑块,301613、第十五传动杆,301614、套环,401、第十六传动杆,402、蜗轮,403、第一锥齿轮,404、第二锥齿轮,405、第十七传动杆,406、第十四直齿轮,407、第十五直齿轮,408、第七电动推杆,409、第十六直齿轮,4010、第十七直齿轮,4012、第七传动轮,4013、第八传动轮,4014、第十八传动杆,4015、第七连杆,4016、第十九传动杆,4017、第二支撑板,4018、第十八直齿轮,4019、第十九直齿轮,4020、第二十传动杆,4021、第一支撑杆,4022、第二十一传动杆,4023、第九传动轮,4024、第十传动轮,4025、第二十直齿轮,4026、第二十二传动杆,4027、第四滑块,4028、第三弯臂,4029、第四弯臂,4030、第三支撑板,4031、第二十三传动杆,4032、第二十一直齿轮,4033、第二十二直齿轮,4034、第五连接杆,4035、第六连接杆,4036、第五轴承,4037、第四伸缩杆,4038、第六弹簧,4039、第二十三直齿轮,4040、第二长板,4041、第三齿条,4042、第五弯臂,4043、第六弯臂,4044、第七弹簧,4045、第五伸缩杆,4046、第六轴承,4047、圆盘,4048、第二十四传动杆,4049、第四连接块,4050、第二十五传动杆,4051、第五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如: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鞋子生产加工装置,如图1-9所示,包括有定位传输机构1、涂胶加热机构2、二次按压机构3、侧面按压机构4、工作台5、控制显示屏6和鞋底7;工作台5与定位传输机构1相连接;工作台5与涂胶加热机构2相连接;工作台5与二次按压机构3相连接;工作台5与侧面按压机构4相连接;工作台5与控制显示屏6相连接;定位传输机构1与二次按压机构3相连接;涂胶加热机构2与二次按压机构3相连接;二次按压机构3与侧面按压机构4相连接。该装置使用时,由控制显示屏6控制各项机构运行,先将鞋底7放入工作台5上的定位传输机构1中,通过涂胶加热机构2对鞋底7的中部和两侧进行涂胶,并对胶水进行加热,使胶水更有粘性,上胶完后,通过人工将鞋面与鞋底7进行粘合,其中鞋面上由鞋模的,粘合完后将鞋子放回定位传输机构1中,通过定位传输机构1将鞋子输送到二次按压机构3中,通过对鞋面上鞋模的二次按压,使鞋子能够完全粘连在一起,后人工将鞋子取出,用注射器往鞋子边缘处进行注液,注液完后将鞋子放入侧面按压机构4中对鞋子边缘部分进行按压,后人工将鞋子取出,此时鞋子粘连完毕,该装置实现了对鞋底7定位,对鞋底7三处方向涂胶的作用,并对组装完后的鞋子进行二次锤击,防止鞋底7回弹而造成鞋子粘合不充分现象,避免鞋子在使用时出现脱胶的现象,有利于提高鞋子组装时的质量,还实现了能对鞋子顶部和侧面能一同进行挤压,提高鞋子组装时的工作效率。

所述,定位传输机构1还包括有第一直齿轮101、第二直齿轮102、第一电动推杆103、第三直齿轮104、第一传动杆105、第一丝杆106、第一滑杆107、第一滑板108、第一支撑板109、第一连接杆1010、第三连接块1011、第二连接杆1012、第二轴承1013、第二传动杆1014、第四直齿轮1015、第五直齿轮1016、第三传动杆1017、第一弯臂1019、第二连接块1020、第四轴承1021、第一伸缩杆1022、第六直齿轮1023、第一齿条1024、第一弹簧1025、第六伸缩杆1026、第二弹簧1027、第二弯臂1028和第一长板1030;第一直齿轮101与第二直齿轮102相啮合;第二直齿轮102与第一电动推杆103进行传动连接;第二直齿轮102与第三直齿轮104相啮合;第三直齿轮104与第一传动杆105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杆105与第一丝杆1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丝杆106与第一滑板1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板108上方与第一支撑板109、第二传动杆1014和第三传动杆1017相连接;第一支撑板109与第一连接杆1010进行焊接;第一支撑板109与第二连接杆1012进行焊接;第一连接杆1010与第二轴承1013进行焊接;第二连接杆1012与第四轴承1021进行焊接;第二轴承1013与第二传动杆101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014与第四直齿轮1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014与第二连接块102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014与第四轴承102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1014与第六直齿轮1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轴承1013与第六伸缩杆1026相连接;第六伸缩杆1026与第二弹簧1027相连接;第二弹簧1027与第一长板1030相连接;第六伸缩杆1026与第一长板1030相连接;第四直齿轮1015与第五直齿轮1016相啮合;第五直齿轮1016与第三传动杆1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1017与第三连接块1011进行插接;第三连接块1011与第一弯臂1019进行焊接;第二连接块1020与第二弯臂1028进行焊接;第四轴承1021与第一伸缩杆1022相连接;第一伸缩杆1022与第一弹簧1025相连接;第一弹簧1025与第一长板1030相连接;第一伸缩杆1022与第一长板1030相连接;第一丝杆106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一传动杆105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03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一直齿轮101与二次按压机构3相连接。

当要将鞋底7放入定位传输机构1中时,鞋底7前方先接触第一长板1030,通过对第一长板1030的按压,使第一弹簧1025和第二弹簧1027进行收缩,带动第四轴承1021上的第一伸缩杆1022和第二轴承1013上的第六伸缩杆1026收缩,通过第一长板1030的按压,使第一齿条1024朝远离鞋底7的方向进行移动,通过第一齿条1024的移动,带动第六直齿轮1023进行转动,通过第六直齿轮1023转动,带动第二传动杆1014旋转,带动第二连接杆1012上的第四轴承1021和第一连接杆1010上的第二轴承1013旋转,第二连接杆1012和第一连接杆1010被第一支撑板109固定,通过第二传动杆1014旋转,带动第二连接块1020旋转,带动第二弯臂1028将鞋底7进行夹持,通过第二传动杆1014旋转,带动第四直齿轮1015旋转,带动第五直齿轮1016相反方向旋转,通过第五直齿轮1016反方向旋转,带动第三连接块1011旋转,带动第一弯臂1019对鞋底7进行夹持,当鞋底7与鞋面进行粘连后再次放入定位传输机构1中时,通过第一电动推杆103的伸长,带动第二直齿轮102与第一直齿轮101和第三直齿轮104啮合,通过第一直齿轮101旋转,带动第二直齿轮102转动,通过第二直齿轮102转动,带动第三直齿轮104旋转,通过第三直齿轮104旋转,带动第一传动杆105进行旋转,带动第一丝杆106转动,通过第一丝杆106旋转,带动第一滑板108沿着第一滑杆107方向进行滑动,带动第一滑板108上方第一支撑板109、第二传动杆1014和第三传动杆1017沿着第一滑杆107方向进行滑动,该机构实现了对鞋子的夹紧定位和传输作用。

所述,涂胶加热机构2还包括有第七直齿轮201、第八直齿轮202、第二电动推杆203、第四传动杆204、第九直齿轮205、第一传动轮206、第二传动轮207、第五传动杆208、第二丝杆209、第二滑杆2010、第二齿条2011、第一滑轨2012、第一滑块2013、第六传动杆2014、第十直齿轮2015、第二滑板2016、第三连接杆2017、第三电动推杆2018、第二伸缩杆2019、第三弹簧2020、第一喷头2021、第四弹簧2022、第二喷头2023、第二滑轨2024、第二滑块2025、第七传动杆2026、第一连杆2027、第一转轴2028、第二连杆2029、第四电动推杆2031、第三喷头2032、第五电动推杆2033和发热盘2034;第七直齿轮201与第八直齿轮202相啮合;第八直齿轮202与第二电动推杆203进行转动连接;第八直齿轮202与第九直齿轮205相啮合;第九直齿轮205与第四传动杆204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204与第一传动轮2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206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207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207与第五传动杆208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杆208与第二丝杆2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209与第二滑板201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板2016与第二滑杆2010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板2016与第六传动杆2014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2014与第十直齿轮2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直齿轮2015与第二齿条2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杆2014与第一滑块2013进行焊接;第一滑块2013与第一滑轨2012进行滑动连接;第六传动杆2014与第二连杆2029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2029通过第一转轴2028与第一连杆202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027一侧与第七传动杆2026进行插接;第一连杆2027另外一侧与第四电动推杆2031进行插接;第四电动推杆2031下方与第三喷头2032相连接;第七传动杆2026与第二滑块2025进行焊接;第二滑块2025与第二滑轨2024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2024与第二滑板2016进行焊接;第二滑板2016与第三连接杆2017进行焊接;第三连接杆2017与第三电动推杆2018进行插接;第三电动推杆2018与第二伸缩杆2019进行焊接;第二伸缩杆2019一侧与第三弹簧2020和第一喷头2021相连接;第二伸缩杆2019另外一侧与第四弹簧2022和第二喷头2023相连接;第三弹簧2020与第一喷头2021相连接;第四弹簧2022与第二喷头2023相连接;第二滑板2016与第五电动推杆2033进行插接;第五电动推杆2033下方与发热盘2034相连接;第一滑轨2012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齿条2011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五传动杆208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滑杆2010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四传动杆204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203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七直齿轮201与二次按压机构3相啮合。

当鞋底7被定位传输机构1固定夹紧,要对鞋底7处进行涂胶时,通过第二电动推杆203的伸长,带动第八直齿轮202与第七直齿轮201和第九直齿轮205啮合,通过第七直齿轮201旋转,带动第八直齿轮202旋转,带动第九直齿轮205旋转,通过第九直齿轮205旋转,带动第四传动杆204转动,带动第一传动轮206旋转,通过第一传动轮206旋转,带动第二传动轮207旋转,带动第五传动杆208旋转,通过第五传动杆208旋转,带动第二丝杆209旋转,带动第二滑板2016沿着第二滑杆2010方向移动,通过第二滑板2016移动,带动第六传动杆2014移动,带动第十直齿轮2015移动,通过第十直齿轮2015沿着第二齿条2011移动,联动第十直齿轮2015边移动边旋转,通过第六传动杆2014移动,带动第一滑块2013在第一滑轨2012内移动,通过第二滑板2016移动,带动第三连接杆2017移动,带动第三电动推杆2018移动,第三电动推杆2018进行伸长,使第一喷头2021和第二喷头2023能够触碰到鞋底7边缘位置,通过第三电动推杆2018移动,带动第二伸缩杆2019移动,带动第三弹簧2020和第一喷头2021移动,带动第四弹簧2022和第二喷头2023移动,其中第一喷头2021和第二喷头2023在移动过程中回喷射出胶液,由于鞋子宽度会有变化,通过第二伸缩杆2019、第三弹簧2020和第四弹簧2022的配合,使胶液能够尽可能地贴近边缘位置,此时通过第六传动杆2014边直线运动边旋转,带动第二连杆2029旋转,带动第一转轴2028围绕第六传动杆2014旋转,通过第一转轴2028旋转,带动第一连杆2027旋转,通过第一连杆2027旋转,带动第四电动推杆2031运动,因第一连杆2027远离第四电动推杆2031一侧被第七传动杆2026固定,第七传动杆2026上方与第二滑块2025连接,第二滑块2025被第二滑轨2024限制方向,所以会带动第四电动推杆2031画圆状,通过第四电动推杆2031运动,带动第三喷头2032移动,使第三喷头2032能够在鞋底7中部进行边画圆边移动地喷涂胶液,此时鞋底7三侧均被涂液,之后通过第五电动推杆2033伸长,带动发热盘2034向下运动,通过发热盘2034对胶液加热,短暂加大胶液的粘性,该机构实现了对鞋底7的三侧涂胶,使胶液能够均匀分布,并对胶液进行加热,加大胶液的粘性,降低鞋底7脱胶的可能性。

所述,二次按压机构3还包括有电机301、第八传动杆302、第三传动轮303、第四传动轮304、蜗杆305、第九传动杆306、第十一直齿轮307、第十二直齿轮308、第六电动推杆309、第十三直齿轮3010、第十传动杆3011、第五传动轮3012、第六传动轮3013、第十一传动杆3014、第十二传动杆3015、第一锤击机构3016、第二锤击机构3017、第四连接杆3018、第十三传动杆3019、第三伸缩杆3020和第五弹簧3021;电机301与第八传动杆302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杆302与第三传动轮3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30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304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304与第九传动杆306轴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杆306与蜗杆305进行插接;第九传动杆306与第十一直齿轮307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直齿轮307与第十二直齿轮308相啮合;第十二直齿轮308与第六电动推杆309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二直齿轮308与第十三直齿轮3010相啮合;第十三直齿轮3010与第十传动杆3011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杆3011与第五传动轮3012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3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3013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3013与第十一传动杆301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杆3014一侧与第一锤击机构301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杆3014另一侧与第二锤击机构3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锤击机构3016与第十二传动杆301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二传动杆3015与第二锤击机构3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锤击机构3016与第四连接杆3018进行焊接;第四连接杆3018与第二锤击机构3017进行焊接;第四连接杆3018与第十三传动杆3019进行焊接;第十三传动杆3019与第三伸缩杆3020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三传动杆3019与第五弹簧3021相连接;第三伸缩杆3020与第五弹簧3021相连接;第十一传动杆3014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十二传动杆3015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一锤击机构3016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锤击机构3017与工作台5相连接;电机301与工作台5相连接;工作台5与第九传动杆306相连接;第九传动杆306与第一直齿轮101相连接;第九传动杆306与第七直齿轮201相连接;蜗杆305与侧面按压机构4相连接。

当定位传输机构1将鞋子运输到二次按压机构3时,通过第六电动推杆309的伸长,带动第十二直齿轮308与第十一直齿轮307和第十三直齿轮3010相啮合,此时,通过电机301带动第八传动杆302旋转,带动第三传动轮303旋转,通过第三传动轮303旋转,带动第四传动轮304旋转,带动第九传动杆306旋转,通过第九传动杆306旋转,带动蜗杆305旋转,带动第十一直齿轮307旋转,通过第十一直齿轮307旋转,带动第十二直齿轮308间歇转动,带动第十三直齿轮3010间歇转动,通过第十三直齿轮3010间歇转动,带动第十传动杆3011旋转,带动第五传动轮3012旋转,通过第五传动轮3012旋转,带动第六传动轮3013旋转,带动第十一传动杆3014旋转,通过第十一传动杆3014旋转,带动第一锤击机构3016和第二锤击机构3017一同对鞋子内部的鞋模进行锤击,为避免鞋子出现反弹,而导致胶液粘和不充分,通过带动第十二传动杆3015旋转,联动第一锤击机构3016和第二锤击机构3017进行二次锤击,避免出现反弹,此时控制第六电动推杆309收缩,使机构断开,让第一锤击机构3016和第二锤击机构3017压实鞋模一段时间,之后第六电动推杆309伸长,机构反方向运行,第一锤击机构3016和第二锤击机构3017回到原处,第十三传动杆3019在第三伸缩杆3020和第五弹簧3021的作用下回到原处,该机构实现了对鞋子进行二次锤击,有效的避免了因鞋子反弹而造成的贴合不均匀现象,使鞋子不容易被脱胶。

所述,第一锤击机构3016还包括有第一锤击块301601、第一凹形块301602、三角块301603、第一限位块301604、滑动杆301605、第四连杆301606、第五连杆301607、第一连接块301608、第十四传动杆301609、圆柱锤301610、滑槽301611、第三滑块301612、第十五传动杆301613和套环301614;第一锤击块301601与第一凹形块301602进行焊接;第一凹形块301602与三角块301603进行焊接;三角块301603与滑动杆301605进行传动连接;滑动杆301605与第一限位块301604进行滑动连接;滑动杆301605与第五连杆301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杆301607通过轴杆与第四连杆301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连杆301607通过轴杆与第一连接块3016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连接块301608与第十四传动杆301609进行插接;第十四传动杆301609与圆柱锤301610进行插接;第十四传动杆301609与滑槽301611进行焊接;滑槽301611与第十五传动杆301613进行焊接;第十五传动杆301613与套环301614进行焊接;滑槽301611内部与第三滑块30161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滑块301612通过轴杆与滑动杆301605进行插接;第四连杆301606与第十一传动杆3014相连接;第六套环301614与第十二传动杆3015相连接;第一凹形块301602与第四连接杆3018相连接;第一限位块301604与工作台5相连接。

当第十一传动杆3014旋转带动第四连杆301606旋转时,通过第四连杆301606旋转,带动第五连杆301607传动,带动第一连接块301608围绕套环301614旋转,带动第十五传动杆301613旋转,通过第十五传动杆301613旋转,带动滑槽301611旋转,带动第三滑块301612沿着滑槽301611方向移动,通过第三滑块301612沿着滑槽301611方向移动带动滑动杆301605对三角块301603进行撞击,使第一锤击块301601向下对鞋子进行锤击,由于鞋子底部会有回弹,此时,通过第十五传动杆301613旋转,带动圆柱锤301610对第一凹形块301602进行锤击,并进行压实,该机构实现了鞋底7与鞋面能够完全被胶合,避免出现胶合不均匀出现脱胶的现象。

所述,侧面按压机构4还包括有第十六传动杆401、蜗轮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4、第十七传动杆405、第十四直齿轮406、第十五直齿轮407、第七电动推杆408、第十六直齿轮409、第十七直齿轮4010、第七传动轮4012、第八传动轮4013、第十八传动杆4014、第七连杆4015、第十九传动杆4016、第二支撑板4017、第十八直齿轮4018、第十九直齿轮4019、第二十传动杆4020、第一支撑杆4021、第二十一传动杆4022、第九传动轮4023、第十传动轮4024、第二十直齿轮4025、第二十二传动杆4026、第四滑块4027、第三弯臂4028、第四弯臂4029、第三支撑板4030、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第二十一直齿轮4032、第二十二直齿轮4033、第五连接杆4034、第六连接杆4035、第五轴承4036、第四伸缩杆4037、第六弹簧4038、第二十三直齿轮4039、第二长板4040、第三齿条4041、第五弯臂4042、第六弯臂4043、第七弹簧4044、第五伸缩杆4045、第六轴承4046、圆盘4047、第二十四传动杆4048、第四连接块4049、第二十五传动杆4050和第五连接块4051;第十六传动杆401与蜗轮402进行传动连接;第十六传动杆401与第一锥齿轮40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3与第二锥齿轮404相啮合;第二锥齿轮404与第十七传动杆405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405与第十四直齿轮40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四直齿轮406与第十五直齿轮407相啮合;第十五直齿轮407与第七电动推杆4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电动推杆408与第十六直齿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六直齿轮409与第十七直齿轮4010相啮合;第十七直齿轮4010与第二十一传动杆4022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4022与第九传动轮4023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轮4023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4024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4024与第二十二传动杆402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4026与第二十直齿轮4025进行转动连接;第七电动推杆408与第七传动轮4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4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4013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4013与第十八传动杆4014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八传动杆4014与圆盘4047进行转动连接;圆盘4047通过轴杆与第七连杆4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七连杆4015通过第十九传动杆4016与第二支撑板4017相连接;第二支撑板4017下方与第一支撑杆402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4021下方与第四滑块4027进行焊接;第二支撑板4017与第二十传动杆4020相连接;第二支撑板4017与第二十四传动杆4048相连接;第二支撑板4017一侧设置有第四弯臂4029;第二支撑板4017的另外一侧设置有第三弯臂4028;第二十传动杆4020与第十八直齿轮401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四传动杆4048与第十九直齿轮4019进行转动连接;第十八直齿轮4018与第十九直齿轮4019相啮合;第二十传动杆4020与第四弯臂4029进行焊接;第二十四传动杆4048与第三弯臂4028进行焊接;第四弯臂4029远离第一支撑杆4021一侧设置有第五弯臂4042;第五弯臂4042与第四连接块4049进行传动连接;第四连接块4049与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与第五轴承403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与第六轴承4046进行转动连接;第五轴承4036与第四伸缩杆4037进行焊接;第四伸缩杆4037与第六弹簧4038相连接;第四伸缩杆4037与第二长板4040相连接;第六弹簧4038与第二长板4040相连接;第五轴承4036与第六连接杆4035相连接;第六连接杆4035与第三支撑板4030进行焊接;第六轴承4046与第五伸缩杆4045进行焊接;第五伸缩杆4045与第七弹簧4044相连接;第五伸缩杆4045与第二长板4040相连接;第七弹簧4044与第二长板4040相连接;第二长板4040与第三齿条4041进行焊接;第六轴承4046与第五连接杆4034相连接;第五连接杆4034与第三支撑板4030进行焊接;第二十一直齿轮4032与第二十二直齿轮4033相啮合;第二十二直齿轮4033与第二十五传动杆4050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十五传动杆4050与第五连接块4051相连接;第五连接块4051与第六弯臂4043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七传动杆405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七电动推杆408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十一传动杆4022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四滑块4027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三弯臂4028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四弯臂4029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十二传动杆4026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十八传动杆4014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二十五传动杆4050与工作台5相连接;第三支撑板4030与工作台5相连接;蜗轮402与蜗杆305相连接。

当人工注完胶液将鞋子放入侧面按压机构4中时,通过第七电动推杆408伸长,带动第十五直齿轮407与第十四直齿轮406相啮合,通过蜗轮402旋转,带动第十六传动杆401旋转,带动第一锥齿轮403旋转,通过第一锥齿轮403旋转,带动第二锥齿轮404旋转,带动第十七传动杆405旋转,通过第十七传动杆405旋转,带动第十四直齿轮406与第十五直齿轮407啮合转动,通过第十五直齿轮407旋转,带动第七电动推杆408旋转,带动第十六直齿轮409旋转,通过第十六直齿轮409旋转,带动第十七直齿轮4010旋转,带动第二十一传动杆4022旋转,通过第二十一传动杆4022旋转,带动第九传动轮4023旋转,带动第十传动轮4024旋转,通过第十传动轮4024旋转,带动第二十二传动杆4026旋转,带动第二十直齿轮4025旋转,通过第七电动推杆408旋转,带动第七传动轮4012旋转,带动第八传动轮4013旋转,通过第八传动轮4013旋转,带动第十八传动杆4014旋转,带动圆盘4047旋转,通过圆盘4047旋转,带动第七连杆4015一侧围绕第十八传动杆4014中心旋转,带动第七连杆4015的另外一侧运动,因第七连杆4015的另外一侧与第一支撑杆4021相连接,第一支撑杆4021下方与第四滑块4027相连接,因为第四滑块4027被限定方向,只能朝鞋子方向进行移动,所以第七连杆4015的另外一侧带动第十九传动杆4016朝鞋子方向移动,带动第二支撑板4017朝鞋子方向移动,通过第二支撑板4017移动,带动第二十四传动杆4048上的第三弯臂4028移动,带动第二十传动杆4020上的第四弯臂4029移动,通过第二支撑板4017、第三弯臂4028和第四弯臂4029移动,对鞋子进行推动,通过鞋子对第二长板4040进行挤压,带动第六弹簧4038和第七弹簧4044进行压缩,带动第五轴承4036上的第四伸缩杆4037和第六轴承4046上的第五伸缩杆4045进行收缩,通过第二长板4040的移动,带动第三齿条4041移动,带动第二十三直齿轮4039旋转,通过第二十三直齿轮4039旋转,带动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旋转,通过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旋转,带动第六连接杆4035上的第五轴承4036旋转,带动第五连接杆4034上的第五轴承4036旋转,第六连接杆4035和第五连接杆4034被第三支撑板4030固定,通过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旋转,带动第四连接块4049旋转,带动第五弯臂4042对鞋子进行夹紧,通过第二十三传动杆4031旋转,带动第二十一直齿轮4032旋转,带动第二十五传动杆4050旋转,通过第二十五传动杆4050旋转,带动第五连接块4051旋转,带动第六弯臂4043对鞋子进行夹紧,此时第十九直齿轮4019刚好与第二十直齿轮4025相啮合,使第二十直齿轮4025带动第十九直齿轮4019旋转,通过第十九直齿轮4019旋转,带动第三弯臂4028对鞋子进行夹紧,通过第十九直齿轮4019旋转,带动第十八直齿轮4018旋转,带动第二十传动杆4020旋转,通过第二十传动杆4020旋转,带动第四弯臂4029对鞋子进行夹紧,通过第三弯臂4028、第四弯臂4029、第五弯臂4042和第六弯臂4043对鞋子进行夹紧,将鞋子侧面进行贴合。该机构实现了对鞋子侧面的夹紧,使胶液能够将鞋底7与鞋面的侧面进行胶合。

所述,第一锤击机构3016与第二锤击机构3017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锤击机构3016的第一锤击块301601比第二锤击机构3017相同部位高五厘米,其余大小相同。

因鞋子鞋跟处与鞋头处的高度不一致,锤击时可以联动一同敲击鞋模,通过二次锤击将鞋底7与斜面进行贴合。

所述,第五弯臂4042、第六弯臂4043、第三弯臂4028和第四弯臂4029外层为金属外壳,内层为海绵材料。

当第五弯臂4042、第六弯臂4043、第三弯臂4028和第四弯臂4029对鞋子进行夹紧时,由于海绵材料能够发生形变,能够尽可能的对鞋子进行贴合,使鞋子夹紧时受力均匀,使胶液能够充分将鞋子粘合。

所述,第二伸缩杆2019为两段伸缩杆焊接。

通过第三弹簧2020和第四弹簧2022的压缩,可以调节第二伸缩杆2019的伸缩。

所述,第十一直齿轮307外环面的齿牙为四分之一,其余部分无齿。

通过第十一直齿轮307的旋转,可以使第十二直齿轮308和第十三直齿轮3010间歇转动,带动第一锤击机构3016和第二锤击机构3017能够对鞋子进行二次锤击后有时间对鞋子进行压实,之后有充分的时间调节电机301转向,使第一锤击机构3016和第二锤击机构3017能够返回原处。

尽管已经参照本公开的特定示例性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背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多种改变。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该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应该不仅由所附权利要求来进行确定,还由所附权利要求的等同物来进行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