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护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59344发布日期:2021-12-24 18:39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卫生防护品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用于卫生用口罩和面部防护罩等的卫生防护品。


背景技术:

2.从以往就熟知例如卫生用口罩和面部防护罩等那样的卫生防护品。以往已知使用布制原料和无纺布而形成的卫生用口罩,且以往已知使用如聚碳酸酯等那样的具有强度的透明树脂板而形成的面部防护罩。通常,卫生用口罩从以往开始就主要在如医院和看护设施等那样的医疗领域、食品领域等内广泛利用,但近年来,作为针对病毒和杂菌、细菌的感染预防,变得不分领域地被日常利用。但是,以往已知的卫生用口罩由于大多无纺布和薄纱会接触佩戴者的嘴部和鼻子,所以存在难以呼吸、或因声音被压抑而难以交谈的问题。另外,这种卫生用口罩由于使用不透明的原料等来形成,所以存在看不到佩戴者的口部、无法确认表情而难以有效沟通的问题。
3.为了解决这种问题,而具有如下所述的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他人保护用的卫生口罩、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树脂口罩。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他人保护用的卫生口罩构成为,能够在使佩戴者的嘴和鼻子露出的状态下,减轻从嘴和鼻子飞散的唾液和包括杂菌、病毒等的飞沫向大范围扩散。该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卫生口罩构成为,具有:沿着佩戴者的颚部形成的树脂制的主体;和能够拆装地形成于该主体的前方上侧并由主体支承的罩体,当佩戴时罩体配置于佩戴者的嘴和鼻子的前方。另外,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树脂口罩是通过使横长形状的树脂板弯曲为茄形或u字形而形成的。另外,该树脂口罩构成为,以具有恢复力的方式形成,佩戴者通过将两端扩展而佩戴,能够与该佩戴者的脸颊紧密接触地佩戴,以使片主体位于口部和鼻子的前方的方式配置,能够遮挡从口部等飞散的飞沫等的扩散。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096632号公报
7.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16995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然而,在这些专利文献1、2中公开的卫生口罩和树脂口罩等口罩均是以多次使用为前提形成的,不得不在使用之后进行拂拭等来去除口罩上附着的唾液等飞沫和食物残渣等污浊的飞散物。这样地,若以在使用后进行拂拭为前提,则拂拭口罩这一麻烦作业变得必要,并且担心人与附着有飞散物等的口罩接触而导致被病毒或杂菌、细菌感染的风险也会增加。另外,这种口罩当反复进行飞散物的拂拭之中会损伤表面,导致透明的罩体和片主体的透明性降低,并且在伤痕处易于蓄存杂菌等。因此,在多次反复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口罩自身变成不卫生状态,存在即使对于佩戴者也无法在卫生状态下使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种问题,防止佩戴不卫生状态的口罩,希望不长期使用口罩。但是,仅短期使用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口罩就将其更换为新的,会导致使用成本大幅增加的风险变高,无法说是一种优
选方案。
9.另外,这些专利文献1、2所公开的口罩由于使针对佩戴者的面部构成树脂制的主体和面罩的树脂片会直接接触佩戴者的面部,所以作为佩戴者,皮肤接触感差,易于感到不舒服。另外,不仅如此,由于在佩戴时不吸汗,所以还存在产生潮热、或由透明树脂片形成的口罩整体起雾而从视觉观察上感觉不卫生的问题。
10.本发明是鉴于这种问题点而做出的,目的为,提供一种使用便捷性高的卫生防护品,其能够大幅降低使用成本,且即使不进行口罩的清理、消毒等麻烦作业也能够在卫生状态下长期使用,且能够大幅降低飞散物从佩戴者的口部等向周围扩散。
11.本发明的要旨为:
12.(1)一种卫生防护品,其以能够佩戴于佩戴者的面部的方式形成,该卫生防护品的特征在于,具有:用于佩戴于所述佩戴者的面部的佩戴部;和安装于所述佩戴部并在佩戴时配置于所述佩戴者的口部周边前方的接挡部,所述接挡部以使具有透光性的多个膜部件相互能够剥离地重合的方式形成,所述佩戴部由在薄膜体之间接合弹性体而赋予了伸缩性的伸缩性片形成;
13.(2)在上述(1)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所述伸缩性片中的薄膜体由树脂膜、纸、无纺布中的某一种或这些的复合体构成;
14.(3)在上述(1)或(2)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当缩回时,在所述伸缩性片的表面形成有褶皱;
15.(4)在上述(1)至(3)中任一项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在所述佩戴部形成有与所述佩戴者的面部相接触的面部触碰部;
16.(5)在上述(4)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所述面部触碰部以能够佩戴于所述佩戴者的下颚部的方式形成;
17.(6)在上述(4)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所述面部触碰部形成于与所述佩戴者的额头相接触的位置;
18.(7)在上述(1)至(6)中任一项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所述接挡部的膜部件由天然分解性材料形成;
19.(8)在上述(1)至(7)中任一项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所述接挡部以在佩戴时不接触所述面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佩戴部;
20.(9)在上述(1)至(8)中任一项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具有支承所述接挡部的支承体,所述支承体与所述佩戴部连接,所述接挡部安装于所述佩戴部;
21.(10)在上述(9)记载的卫生防护品中,所述支承体在能够相对于所述佩戴部转动的状态下安装。
22.发明效果
23.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以能够佩戴于佩戴者的面部的方式形成,具有:用于佩戴于所述佩戴者的面部的佩戴部;和安装于所述佩戴部并在佩戴时配置于所述佩戴者的口部周边前方的接挡部,所述接挡部以使具有透光性的多个膜部件相互能够剥离地重合的方式形成,所述佩戴部由在薄膜体之间接合弹性体而赋予了伸缩性的伸缩性片形成,能够由接挡部阻挡从佩戴者的口部和鼻子等飞散的飞散物,由此能够大幅降低飞散物向周围扩散而对周围的人造成的病毒等飞沫感染的隐患。
24.另外,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由于使多个薄的膜部件相互能够剥离地重合而形成接挡部,所以在附着有飞沫等的膜部件的污浊少的情况下拂拭表面而再使用,在污浊变严重的情况下将膜部件剥离除去,由此能够保持卫生状态。另外,对于取掉的膜部件,通过将附着有飞沫等飞散物的面向着内侧折叠而废弃,能够容易且安全地处理。因此,针对为了保持卫生性而需要擦拭取掉等作业的口罩,能够大幅降低擦拭取掉作业时的感染风险。
25.另外,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由于通过将附着有飞散物等的膜部件剥离,当接着使用该卫生防护品时使未使用状态的膜部件与佩戴者的面部相对,所以能够边维持卫生状态边反复使用。另外,在使用直到最后的膜部件之后,能够将卫生防护品直接废弃,因此能够直到最后都简单且卫生地使用。
26.而且,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由于由在薄膜体之间接合弹性体而赋予了伸缩性的伸缩性片形成佩戴部,所以汗等湿气难以积存,对佩戴者皮肤的佩戴感优异,由此能舒服地佩戴。尤其,在伸缩性片由具有通气性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够更加提高佩戴性。另外,通过使用该佩戴部,例如在将该佩戴部挂在耳朵上来使用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耳朵的皮肤触感,因此即使长时间连续佩戴卫生防护品,也能够不会感到因戴在耳朵上导致的不舒服感和疼痛地连续使用。
27.另外,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由于使用廉价的材料形成,所以能够将购入时的成本抑制得低,且因为能够直到将多个膜部件全部使用完为止重复使用,所以也能够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28.图1是表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第1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29.图2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的侧视图。
30.图3是佩戴有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31.图4是表示佩戴部的截面构成的剖视图。
32.图5是表示佩戴部的截面构成的剖视图。
33.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变形例的概要图。
34.图7是表示卫生防护品的第2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35.图8是佩戴有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36.图9是用于说明卫生用口罩的构成的说明图。
37.图10是表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第3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38.图11是第3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分解立体图。
39.图12是佩戴有第3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40.图13是表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第4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41.图14是佩戴有第4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42.图15是佩戴有第4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43.图16是表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第5实施方式的外观立体图。
44.图17是佩戴有第5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45.图18是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外观立体图。
46.图19是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侧视图。
47.图20是佩戴有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48.图21是佩戴有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49.图22是第7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外观立体图。
50.图23是佩戴有第7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的状态的说明图。
51.图24是第8实施方式的卫生防护品的外观立体图。
52.图25是佩戴有第8实施方式的卫生防护品的状态的说明图。
53.附图标记说明
[0054]1ꢀꢀ
卫生用口罩
[0055]3ꢀꢀ
第一纸类片
[0056]4ꢀꢀ
第二纸类片
[0057]5ꢀꢀ
线状弹性体
[0058]6ꢀꢀ
弹性体层
[0059]7ꢀꢀ
第一无纺布片
[0060]8ꢀꢀ
第二无纺布片
[0061]
9、10
ꢀꢀ
粘接剂层
[0062]
12
ꢀꢀ
接挡部
[0063]
13
ꢀꢀ
支承体
[0064]
14
ꢀꢀ
佩戴部
[0065]
15
ꢀꢀ
膜部件
[0066]
16
ꢀꢀ
挂耳部
[0067]
17
ꢀꢀ
颚承接部
[0068]
18
ꢀꢀ
空间部
[0069]
19
ꢀꢀ
外侧构架
[0070]
20
ꢀꢀ
内侧构架
[0071]
21
ꢀꢀ
非接合部
[0072]
22
ꢀꢀ
夹持部
[0073]
23
ꢀꢀ
立起壁部
[0074]
24
ꢀꢀ
底部
[0075]
60
ꢀꢀ
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76]
使用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的第1实施方式。此外,本说明书中,使用将卫生防护品适用于用于防止飞散物从口部飞散的卫生用口罩的例子来说明,但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并不限定于这种卫生用口罩,只要例如为面罩和眼罩等能够将佩戴者的颜面的至少一部分覆盖的用品,就能够适用。
[0077]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以能够佩戴于佩戴者m(参照图3)的面部的方式形成,具有接挡部12、支承体13和佩戴部14,对接挡部12进行支承的支承体13与佩戴部14连接而构成。
[0078]
接挡部12用于将飞沫等各种飞散物阻挡接收,并构成为当佩戴者m佩戴时能够配
置于佩戴者m的口部周边前方的位置。接挡部12不仅将从佩戴者m的例如口部飞散的飞沫和食物残渣等的飞散物阻挡接收来防止病毒和杂菌、细菌向周围扩散,而且易于将从存在于佩戴者m周围的人飞散来的飞散物阻挡接收,易于防止佩戴者m被飞散物感染。接挡部12以能够与支承体13一起折叠的方式形成,例如能够在流通时成为图2所示的折叠状态,在使用时成为图1所示的从折叠状态展开的状态。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在接挡部12形成有折叠线l1,但可以不使用该折叠线l1地形成为如整体成为u字形状那样的曲线状,也可以形成上述以外的其他形状。该接挡部12形成为,成为能够将从佩戴者m的口部飞散的飞沫等飞散物和从鼻子喷出的异物等阻挡接收的大小以及形状,优选形成为,至少能够将佩戴者m的口部从前方覆盖的大小以及形状,更优选形成为,能够将佩戴者的口部以及鼻子从前方覆盖的大小以及形状。另外,如后述那样,在支承体13由纸类材料形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在纸类材料的表面上涂覆能够基于热封等而接合的涂料等,易于进行接合。
[0079]
另外,接挡部12的下部支承于支承体13。基于支承体13实现的支承的方式能够为,例如通过热封将接挡部12和支承体13接合,或对这些接挡部12和支承体13进行超声波接合、高频接合、低频接合、基于热融粘接剂等的接合、或使用具有如双面胶带等那样的具有粘接性的带状部件以各种方式使接挡部12由支承体13支承。另外,作为支承的方式,不仅仅为这种接合和粘接,也可以为通过由支承体13夹持而将接挡部12支承。另外,在使接挡部12通过熔接等支承于支承体13的情况下,接合的方式可以为如点状接合等那样的局部接合,也可以将接挡部和支承部的抵接部整体接合。此外,如下所述,由于接挡部12是使具有透光性的多个膜部件相互能够剥离地重合而形成的,所以只要使这些多个膜部件能够剥离地支承于支承体13即可。
[0080]
接挡部12是使具有透光性的多个膜部件15(例如3张至5张)相互能够剥离地重合而形成的。这些多个膜部件15只要相互能够剥离,则可以相互接合,也可以不接合。另外,膜部件15例如可以设置打孔线或设置切口等,相互能够剥离地形成。此外,“相互能够剥离”意味着多个膜部件15能够一张张地剥离。
[0081]
膜部件15在使用树脂材料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用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氨酯、聚氯乙烯氰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聚丙烯酸和聚甲基丙烯酸等丙烯类树脂、尼龙、聚碳酸酯;聚己内酯、聚羟基脂肪酸酯、聚羟基丁酸酯、聚乳酸、酯化淀粉等淀粉类树脂、醋酸纤维素、聚醚砜、聚乙烯醇、聚丁醇酸、几丁聚糖/纤维素/淀粉、聚(羟基丁酸酯/羟基己酸酯)、聚(丁二酸酯/己二酸丁二酯)、聚(丁二酸酯/碳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四亚甲基酯/对苯二甲酸酯)等天然分解性树脂混合物;天然生物分解性树脂或天然生物分解性树脂的混合物;氟树脂、硅树脂、紫外线固化树脂、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构成上述树脂的单体的共聚物、由天然树脂、石蜡、明胶、赛璐玢、聚甲基戊烯等组成的薄膜。即便在其中,优选为天然分解性树脂、天然生物分解性树脂、天然树脂等天然分解性树脂薄膜,更优选为疏水性高的材料。另外,在使用薄膜材料的情况下,优选为透光性好的材料,并优选为透明性高的单轴拉伸薄膜、双轴拉伸薄膜,尤其优选双轴拉伸丙烯(opp)薄膜。在半透明的薄膜原材料的情况下,可以为乳白色的材料,也可以为带色的材料。若使用透光性好的薄
膜,则能够容易地视觉观察佩戴者的口部和整体的表情。
[0082]
此外,作为膜部件15,厚度优选为250μm以下,更优选为150μm以下。还优选为,厚度为80μm以下。
[0083]
另外,可以在膜部件15上涂覆涂剂,作为涂剂,能够举出上述的合成树脂、天然分解性树脂、天然生物分解性树脂、天然树脂、和由松脂、漆、琥珀、明胶、干酪素、龟甲、壳多糖、几丁聚糖、牡蛎、胶质物等天然高分子类的溶液和分散液组成的涂料、和例如以水性漆为代表的各种漆。
[0084]
另外,构成接挡部12的多个膜部件15可以全部使用材料和厚度相同的部件,也可以使用不同的部件。另外,接挡部12可以构成为,由比其他膜部件15硬的材料来形成位于最外面的膜部件15,使其作为保护其他膜部件15的保护部件。在该情况下,可以使保护部件的大小形成得比其他膜部件15大,或任意变更形状。并且,接挡部12也可以构成为,在使用直到位于最外侧的膜部件15之后,不用将该膜部件15去除而将卫生用口罩1废弃。
[0085]
支承体13用于将接挡部12支承,在本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中构成为,对接挡部12的下部进行支承。作为支承接挡部12的方式为如上所述的各种方式,以能够在使构成接挡部12的膜部件15相互能够剥离的状态下进行支承的方式构成。支承体13优选由纸类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支承体13的纸类材料,能够举出将纤维原料的浆料抄取为网状并进行干燥或压榨干燥而抄造为片状所得的、所谓的纸、和通过空气流来层压将由纸浆类纤维等构成的原料片由粉碎机粉碎所得的粉碎纸浆等铺展纤维原料并使纤维层压体的纤维相互通过粘合剂固定而得的、所谓的气流成网片(airlaid sheet)等、和将这些层叠多张的材料等。作为纸类材料,除了仅由纸浆构成的材料之外,还可以为包含非纸浆类的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再生纤维等纤维的材料,但包含纸浆的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还优选为80质量%以上,但尤其优选为纸浆100质量%。纸类材料能够使用合成树脂和天然树脂的膜或无纺布、木箔等的木质类材料等,还能够使用与铝箔等材料的复合材料,但在设为复合材料的情况下,作为复合材料整体含有纸浆的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尤其优选为80质量%以上。纸浆含有量越高,纸类材料越易于被分解,由此为优选。
[0086]
作为纸浆能够举出从木材纸浆、非木材纸浆、旧纸纸浆等获得的材料。纸浆能够使用红松、椴松、虾夷松、花旗松、铁杉木(hemlock)、云杉等针叶树纸浆、山毛榉、枹栎、桦树、桉树、白杨、桤木(alder)等阔叶树纸浆、针叶树纸浆和阔叶树纸浆的混合物等木材纸浆、红麻(kenaf)、蔗渣纸浆、竹纸浆、谷物(cereals)纸浆、秸秆纸浆、蕉麻(abaca)纸浆、木棉纸浆等非木材纸浆、旧纸纸浆等。针叶树纸浆由于纤维长度比阔叶树纸浆长,所以使用了针叶树纸浆等纤维长度长的纸浆获得的纸材料提高纤维相互的混合程度,另外,对使用了针叶树纸浆等的原料片进行粉碎后的粉碎纸浆由于纤维长度比对由阔叶树纸浆构成的原料片进行粉碎后的粉碎纸浆长,所以通过纤维相互的混合而提高了纸类材料的强度。
[0087]
作为纸类材料,可以使用耐水纸等预先赋予耐水性的材料,或使用至少在位于支承体13的表面侧(非肌肤侧)的面上设有涂覆层的材料。涂覆层能够通过在纸类材料上粘贴膜或涂覆涂剂而设置。涂覆层能够由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氨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聚乙烯醇、作为丙烯类树脂的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赛璐玢、尼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甲基戊烯酯、聚乙酸乙烯酯、聚乳酸、聚己内酯、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类树脂等形成,
若由聚羟基脂肪酸酯、淀粉类树脂等天然分解性树脂形成,则天然分解性会提高,由此为优选。
[0088]
如图2所示,支承体13在将卫生用口罩1折叠的状态下,相对于佩戴部14的长边方向斜着连接。对于该倾斜的角度可以任意设定,但通过这样地斜着连接,当佩戴者m佩戴卫生用口罩1时能够易于调整,使得位于佩戴者m的口部和鼻子周边的前方(参照图3)。另外,该支承体13中,形成得细长的部件的长边方向两端与佩戴部14的表面连接。这些支承体13和佩戴部14的连接方式可以任意采用以往公知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基于热封的接合或超声波接合、高频接合、低频接合、基于热融粘接剂等各种粘接剂的接合等其他的以往公知的方法。
[0089]
佩戴部14用于将卫生用口罩1佩戴于佩戴者m的面部,并且当佩戴时以使接挡部12位于佩戴者m的面部的前方的方式调整。作为向佩戴者m佩戴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挂到佩戴者m的耳朵上而佩戴的方式、和将佩戴部14的两端部在佩戴者m的头部的任意部位绑住等来佩戴的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以任意采用以往公知的方式。在图1以及图2所示的方式中,以在佩戴部14上形成挂耳部16而挂到佩戴者m的耳朵上来佩戴的方式为例子进行说明。挂耳部16具有开口形成的挂耳孔16a,挂耳孔16a形成为能够供佩戴者m的耳朵e放入且挂到耳朵e上的形状以及大小。
[0090]
另外,在佩戴部14中,作为面部触碰部而具有用于佩戴于佩戴者m的下颚部的颚佩戴部17。颚佩戴部17处于佩戴部14中形成于两端侧的挂耳部16之间,形成于支承体13相对于佩戴部14连接的部位与部位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颚佩戴部17具有:形成于佩戴部14的宽度方向大致中央的开口部17a;形成于该开口部17a的上部的上侧支承体17b;和形成于开口部17a的下侧的下侧支承体17c。开口部17a形成为,当佩戴时能够供佩戴者m的颚部佩戴于上侧支承体17b与下侧支承体17c之间,上侧支承体17a形成为,当佩戴时边位于佩戴者m的下颚前方边佩戴,下侧支承体17b形成为,当佩戴时边位于佩戴者m的下颚下方边佩戴。开口部17a在如图1等所示地形成为长孔形状的情况之外,还可以例如设置线状的切口。另外,在这样地设置长孔形状开口或线状切口的情况下,设置该长孔形状的开口和切口的位置可以为佩戴部14的宽度方向中央,也可以为从佩戴部14的宽度方向中央向上下错开的位置。
[0091]
在佩戴部14上连接支承体13的部位可以任意决定,但优选形成于挂耳部16与颚佩戴部17之间的位置。另外优选为,当佩戴卫生用口罩1时,在颚佩戴部17与接挡部12之间形成有空间部18,并优选为,以形成这种空间部18的方式将支承体13与佩戴部14连接。通过形成该空间部18,当佩戴者m佩戴卫生用口罩1时,能够防止接挡部12与佩戴者m的脸颊等的皮肤面接触而大幅减轻佩戴时的不舒服感。另外,通过形成该空间部18,能够当佩戴着该卫生用口罩1的佩戴者m呼吸时使吐出的气息从空间部18释放,或相反地当佩戴者m吸气时摄取来自卫生用口罩1外的空气。因此,能够在佩戴者m的面部与接挡部12之间难以积存由气息中包含的水分带来的湿气,能够防止接挡部12的膜部件15因湿气而起雾。另外,也可以在支承体13与佩戴部14之间铺设无纺布或口罩原料等,能够在保持向佩戴者m的良好的佩戴性的状态下,更有效地防止飞沫等从空间部18的下侧飞散。
[0092]
如图4所示,佩戴部14由在薄膜体之间接合弹性体而赋予了伸缩性的伸缩性片材料形成。该伸缩性片中的薄膜体由树脂膜、纸、无纺布中的某一种或这些的复合体构成。另
外,当缩回时,在该伸缩性片的表面形成有褶皱。如图4所示,伸缩性片构成为,例如将由多个线状弹性体构成的弹性体层6在将其拉伸的状态下配置于第一纸类片3与第二纸类片4之间,在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的表背面侧分别设置第一无纺布片7和第二无纺布片8,并将各片与线状弹性体5接合,然后通过解除线状弹性体5的拉伸力,而在缩回时形成有褶皱。在第一纸类片3的弹性体层6侧以及第二纸类片4的弹性体层6侧分别设有涂剂涂覆层2。
[0093]
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是以木材纸浆、非木材纸浆、旧纸纸浆等纸浆为主体的纤维片,优选包含50%以上的纸浆,更优选包含70%以上的纸浆,进一步优选包含80%以上的纸浆,尤其优选由100%的纸浆构成的材料。这些第一纸类片3以及第二纸类片4能够使用将纸浆类纤维原料的浆料抄取为网状并进行干燥或压榨干燥而抄造为片状所得的、所谓的湿法抄造纸。此外,作为纸浆类纤维原料的纸浆能够任意选择上述的材料来使用。
[0094]
作为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能够使用基重为5g/m2至120g/m2的材料,但优选为5g/m2至60g/m2的材料,更优选为10g/m2至40g/m2的材料,尤其优选为10g/m2至30g/m2的材料。作为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能够使用例如纸巾纸用的纸等使用了纤维长度长的针叶树纸浆的材料、和例如卫生纸用的纸等使用了纤维长度短的阔叶树纸浆的材料,但优选为以纤维长度长的针叶树为主体的材料,优选使用纸巾纸用的纸。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可以将纸巾纸用的纸等多张重叠或折叠来使用。
[0095]
作为形成涂剂涂覆层2的涂剂,例如能够使用乳液涂料和漆。作为乳液涂料和漆,能够使用将氟树脂、丙烯酸类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丙烯酸-马来酸树脂、丙烯酸-苯乙烯-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等丙烯酸类共聚物等丙烯酸类树脂、醋酸乙烯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的醋酸乙烯类树脂溶解或分散至水中而得的材料等,涂覆层2优选具有疏水性,但通常能够使用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涂料和漆。涂剂能够通过辊涂、反转辊涂、凹版涂覆、旋转涂覆、喷雾涂覆、丝网涂覆等各种涂覆方法来涂覆,能够通过这样地涂覆涂剂来形成涂覆层。涂覆层可以局部也可以全面地形成于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的表面,另外,可以仅形成于表面或背面的某一侧,也可以形成于双面。涂覆层虽然因疏水性涂剂的种类而不同,但在丙烯酸类涂料的情况下,以含固量换算值来算,涂覆量形成为3g/m2至10g/m2,优选为4g/m2至9g/m2,更优选为5g/m2至7g/m2。涂剂涂覆层通过涂覆添加有抗菌性物质的涂剂等而赋予抗菌性。作为抗菌性物质,优选为天然抗菌性物质。例如能够举出野茉莉提取物、茵陈蒿提取物、桧木醇、ε-聚赖氨酸、连翘提取物、无花果叶提取物、牛至提取物、柑橘种子提取物、桑叶提取物、紫苏提取物、肉桂提取物、生姜提取物、蓼提取物、绿茶提取物、葡萄果皮提取物、红曲提取物、葡萄柚提取物、补骨脂提取物、孟宗竹提取物、米糠提取物、溶菌酶、乙醇、大蒜提取物、薄荷油、扇贝粉末和牡蛎粉末等贝壳粉末、煅烧贝壳粉末、壳多糖、几丁聚糖等、和金、银、铜等具有抗菌性的金属和这些金属化合物的粉末等。
[0096]
抗菌性物质不限于在涂剂涂覆层内含有的情况,也可以为,将含有抗菌性物质的药剂涂覆至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第一无纺布片7、第二无纺布片8等的表面而形成抗菌性层,或在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和第一无纺布片7、第二无纺布片8的制造过程等中使其含浸至这些片之中,也可以针对伸缩性片材料涂覆、含浸。
[0097]
弹性体层6通过配置于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之间的多个线状弹性体5而形成。作为线状弹性体5能够使用各种弹性材料,但优选为被称为氨纶纤维的聚氨酯类的线状弹性体5。线状弹性体5能够使用200至950特克斯程度的材料,但优选使用250至800特克斯
的材料,更优选使用280至600特克斯的材料,还优选为使用300至500特克斯的材料。当在弹性体层6中配置多个线状弹性体5时的间隔优选为2mm至10mm,更优选为2mm至8mm,进一步优选为2mm至6mm,尤其优选为3mm至5mm。线状弹性体5通过在线状弹性体5表面涂覆热熔粘接剂等粘接剂,并在使线状弹性体5伸长的状态下在第一纸类片3与第二纸类片4之间接合,而针对纤维片1在线状弹性体5的长度方向上赋予伸缩性。多个线状弹性体5可以为,分别将粗细、弹性力等相同的线状弹性体以均匀的间距配置,但也可以使用粗细、弹性力不同的线状弹性体5,使各线状弹性体5间的间距不同而配置等,由此根据佩戴部14的部位而使拉伸弹性力不同。例如,若使位于佩戴部14的上下端部附近的线状弹性体5的弹性力比其他部分强,则能够更提高佩戴部14的在周边部处的相适性。另外,弹性体层6不限于由多个线状弹性体5构成的情况,也可以使用发泡聚氨酯片等的面状弹性体。
[0098]
佩戴部14具有如下构成:在将第一纸类片3、弹性体层6、第二纸类片4层叠而成的层叠体的、第一纸类片3的表面侧层叠有第一无纺布片7,在第二纸类片4的表面侧层叠有第二无纺布片8。作为无纺布,是在jis l0222中作为无纺布而被定义的“纤维在一个方向或随机地取向,纤维之间通过交叉及/或融合、及/或粘接而结合的产物。但是,纸、织物、编物、簇绒以及收缩毛毡除外。”,例如能够举出纺粘无纺布、化学粘合无纺布、气流成网(airlaid)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热合无纺布、浆粕气流成网无纺布、纳米纤维无纺布等,另外也能够使用熔喷无纺布,但本发明的佩戴部14即使不使用熔喷无纺布等过滤功能高的昂贵材料,也可以发挥优异的过滤功能,由此通常使用比较廉价的纺粘无纺布。作为无纺布片,使用由合成纤维等以非纸浆类纤维为主体的纤维构成的材料。无纺布片包含非纸浆类纤维的量,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7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质量%以上。作为非纸浆类纤维,能够举出羊毛、蚕丝、棉等天然纤维、尼龙、维尼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纤维、聚丙烯、聚乙烯和聚丙烯等聚烯烃、聚氨酯等合成纤维、人造丝等再生纤维、醋酸酯等半合成纤维等,但优选使用合成纤维。
[0099]
第一无纺布片7、第二无纺布片8能够将种类相同或不同的无纺布片重叠来使用,第一无纺布片7和第二无纺布片8也可以使用由不同材料构成的无纺布片。第一无纺布片7以及第二无纺布片8优选为,将基重从8g/m2至30g/m2的无纺布片重叠一张或两张而构成。另外,在第一无纺布片7、第二无纺布片8中,可以含有上述的抗菌性物质,也可以在表面设置包含抗菌性物质的抗菌性层。
[0100]
由第一无纺布片7、第一纸类片3、线状弹性体5构成的弹性体层6、第二纸类片4、第二无纺布片8夹着粘接剂层9、10而接合一体化。作为形成粘接剂层9、10的粘接剂,优选为热融粘接剂。作为热融粘接剂,能够使用乙烯乙酸乙烯类、聚烯烃类、合成橡胶类、聚酰胺类、聚氨酯类、非晶态a-烯烃共聚物类等。热融粘接剂优选为,通过喷射供给等而对纸类片、无纺布片表面实施面状供给并将各片相互接合。构成弹性体层6的线状弹性体5优选为,夹着涂覆于该线状弹性体5的表面的热融粘接剂而接合于第一纸类片3与第二纸类片4之间。热融粘接剂等的粘接剂优选为,对于无纺布片与纸类片之间以面状供给3g/m2至9g/m2,对于纸类片,弹性体层6,纸类片之间的粘接以面状供给5g/m2至13g/m2,而将各片接合。
[0101]
在将纸类片3、4、弹性体层6、无纺布片7、8的相互间由热融粘接剂接合时,若在使线状弹性体5拉伸的状态下夹入至纸类片,将各片接合,则当拉伸状态被解除时,通过线状弹性体5的恢复力而使线状弹性体5收缩,与线状弹性体5接合的第一纸类片3和第二纸类片
跟随线状弹性体5的收缩而在表面产生褶皱,在与第一纸类片3接合的第一无纺布片7、和与第二纸类片4接合的第二无纺布片8的表面也形成褶皱。该结果为,佩戴部14作为整体在线状弹性体5的长度方向上赋予伸缩性,并且在佩戴部14的表面形成微小的凹凸的褶皱,成为使无纺布片和纸片的纤维间隙收缩的状态。
[0102]
作为形成佩戴部14的材料,可以在第一纸类片3与第二纸类片4之间夹持配置吸湿剂。若在这些第一纸类片3与第二纸类片4之间配置吸湿剂,则湿气难以蓄存于佩戴者m的皮肤与佩戴部14的内表面侧之间,能够降低卫生用口罩1使用时的不舒服的潮湿感
[0103]
作为吸湿剂,能够举出高吸水性聚合物(sap)、高吸水性聚合物纤维(saf)、硅胶干燥剂、氯化镁类吸湿剂(drymax(商品名)等)、氯化镁类吸湿剂(kalahari dry(商品名)、ex-dry(商品名)等)、天然沸石、合成沸石、蒙脱石、铝英石等硅铝胶类吸湿剂、膨润土、白土等粘土类吸湿剂等。作为sap和saf,能够举出由丙烯酸类混合物、磺酸类混合物、乙烯醇-丙烯酸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等构成的材料。
[0104]
图5表示构成佩戴部14的其他方式。佩戴部14可以由仅在第一纸类片3、第二纸类片4中一方的表面侧(第一纸类片3的表面侧)具有无纺布片的伸缩性片构成。设有涂覆层2的第一纸类片3、和设有涂覆层2的第二纸类片4夹着在各自的涂覆层2侧之间由热融粘接剂等形成的粘接剂层10而接合,将无纺布片夹着由热融粘接剂等构成的粘接剂层9与第一纸类片3的表面侧接合而形成该佩戴部14。
[0105]
对于该佩戴部14根据需要可以实施基于凹凸压印加工等的柔软化处理。凹凸压印加工可以使用印花辊按压佩戴部14的两面侧来进行,但也可以在印花辊与平辊之间按压佩戴部14来进行。另外,印花辊可以使用在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的辊,也可以使用具有相对于佩戴部14的长边方向的凹凸条的印花辊(纵印花辊)、和具有相对于佩戴部14的宽度方向的凹凸条的印花辊(横印花辊),也可以使这些组合来进行凹凸压印加工。
[0106]
能够在形成佩戴部14的伸缩性片材料的纸类片的表面,容易地施加印刷模样等,若在与无纺布片相接触的一侧的纸类片的表面施加印刷模样,则透过无纺布片透视到印刷模样,能够提高佩戴部14的外观性,进而提高卫生用口罩1的外观性。对纸类片施加的印刷模样可以全面印刷也可以局部印刷。当在拉伸的状态下夹入至纸类片间并接合的弹性体恢复至拉伸前的状态而在纸类片上产生收缩并成为形成多个褶皱的状态时,在纸类片上平面印刷的印刷模样也会作为在弹性体的伸缩方向上收缩的模样而表现。由此,即使在对纸类片的表面施加的印刷模样间稀疏的状态下,在纸类片收缩的状态下,印刷模样也会变密,表现出与平面印刷的印刷模样不同的表情。
[0107]
在由伸缩性片材料形成佩戴部14的情况下,若线状弹性体5的伸缩方向沿着挂耳部16的方向,以使佩戴部14能够在两耳方向上伸缩的方式构成,则与在佩戴部14的表面上形成多个凹凸条的褶皱相辅相成地,会显著提高将卫生防护品佩戴时的对于佩戴者的面部的相适性,卫生用口罩1的佩戴性良好。另外,通过在这样地配置线状弹性体5的状态下形成佩戴部14,即使例如挂耳部16那样比其他部分拉伸得大的部分,也能够大幅降低拉伸后的扭曲变形的发生。
[0108]
作为佩戴部14的层构成,在上述之外还能够举出各种层叠方式。例如,具有由无纺布-橡胶-无纺布构成的层叠方式、由纸-橡胶-纸构成的层叠方式、由无纺布-橡胶-纸构成的层叠方式、由无纺布-橡胶-纸-无纺布构成的层叠方式等各种方式,还具有这种之外的各
种方式。这些层叠方式中的、例如纸-橡胶-纸的层叠方式、无纺布-橡胶-无纺布的层叠方式、和图4所示的无纺布-纸-橡胶-纸-无纺布的层叠方式那样地,设为表背对称的层叠方式,由此能够进一步大幅降低将佩戴部14大幅拉伸后的扭曲变形的发生,在这一点上为优选。
[0109]
图3表示佩戴者m佩戴图1以及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时的例子。佩戴者m在佩戴卫生用口罩1时,一边使佩戴部14拉伸一边将挂耳部16挂到耳朵上,与此一同将颚承接部17的上侧支承体17b佩戴于佩戴者m的下颚上部,将下侧支承体17c佩戴于佩戴者m的下颚下部,由此能够使卫生用口罩1佩戴于佩戴者m的面部。另外,卫生用口罩1在佩戴者m佩戴时若调整颚承接部17的上侧支承体17b以及下侧支承体17c的在颚部分处的佩戴位置,则能够容易地调整接挡部12相对于佩戴者m颜面的佩戴位置,能够提高佩戴位置的自由度。尤其,由于因人不同而导致佩戴者m的面部的大小和轮廓不同,所以通过能够在颚承接部17中调整卫生用口罩1的佩戴位置,能够可靠地使接挡部12位于该佩戴者m的口部和鼻子的前方位置,能够降低飞散物等的扩散等。另外,在飞散物等附着于接挡部12而变脏的情况、和将曾经摘下的卫生用口罩1再次佩戴等的情况下,虽然可以在构成接挡部12的膜部件15中的佩戴时最接近皮肤面的膜部件15的污浊少的情况下,将污浊擦拭掉去除并再使用,但是在如膜部件15的污浊严重、或由擦拭取掉无法去除污浊那样的情况下,通过将皮肤面侧的膜部件15剥离而去除,当下一次使用时使没有附着飞散物等的干净状态的膜部件15最接近皮肤面,能够进行佩戴。因此,佩戴者m佩戴始终处于卫生状态的卫生用口罩1,还能够对周围的人给与卫生印象,或相反地周围的人也易于保持卫生印象。
[0110]
另外,卫生用口罩1形成为如下的大小以及形状,即,能够使由具有透光性的膜部件15构成的接挡部12经由支承体13安装于佩戴部14,且接挡部12位于佩戴时的佩戴者m的口部和鼻子的前方位置。因此,佩戴者m在佩戴卫生用口罩1后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维持良好视野的状态下佩戴,且同时降低飞散物的扩散等。
[0111]
而且,佩戴部14由于在表面形成有多个细小的褶皱,所以对于佩戴者m的肌肤触感非常好。另外,因为在佩戴者m的皮肤面与佩戴部14之间形成有因褶皱产生的多个间隙,所以即使在佩戴时佩戴者m出汗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佩戴者m的肌肤与佩戴部14之间蓄存热气和湿气的风险,能够大幅降低佩戴时感到的不舒服感,能够长时间内舒适地佩戴卫生用口罩1。另外,该佩戴部14由于由在薄膜体之间接合有弹性体的伸缩性片构成,所以与耳朵接触的感触也柔和,与以往的由如橡胶绳等那样的材料形成挂耳部的卫生用口罩相比,能够大幅减轻对佩戴者m的耳朵e的负担。因此,即使长时间佩戴卫生用口罩1,也能够大幅减轻耳发生疼痛或与挂耳部16相接触的部位摩擦受伤的情况。这样地,本发明的卫生用口罩1并非使用一次就废弃,能够在多次使用和长时间的使用之后废弃,所以与如每使一次就废弃那样的卫生用口罩相比,能够大幅降低使用成本。
[0112]
图6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的变形例。该卫生用口罩1使支承体13相对于佩戴部14能够转动地连接。也就是说,该卫生用口罩1对于支承体13与佩戴部14之间的连接部位例如使用了圆眼孔(eyelet),而形成转动部14a。支承体13能够以该转动部14a为中心在图6中的a方向上转动。此外,用于使支承体13转动的构成可以为以往公知的方法,也可以由圆眼孔以外的方法将支承体13与佩戴部14连接。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以如图6所示地使接挡部12位于口部和鼻子的前方位置的方式调整并佩戴,并且能够在佩戴后根据需要使支
承体13以及接挡部12的位置从口部和鼻子的前方位置与佩戴者m的下颚相比位于下方。通过设为这种构成,例如在佩戴者m交谈时将接挡部12配置于口部和鼻子的前方位置而防止飞散物飞散而扩散,在饮食时等能够使支承体13以及接挡部12与佩戴者m的下颚相比位于下方。因此,能够不用根据状态,每次都进行佩戴或取下卫生用口罩1的麻烦动作。
[0113]
图7以及图8表示作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1的第2实施方式。该卫生用口罩1使支承体13由外侧构架19和内侧构架20构成,在这些外侧构架19与内侧构架20之间形成有空间部18。另外,在外侧构架19的内表面侧(卫生用口罩1的佩戴时的佩戴者m的皮肤面侧),通过如热封和基于各种粘接剂的粘接等的以往公知方法而安装有接挡部12(多个膜部件15),在内侧构架20的内表面侧设有佩戴部14。这样地,由外侧构架19和内侧构架20构成支承体13,并且在内侧构架20上设置佩戴部14,由此能够加强佩戴者m佩戴时的颚承接部17部分,能够更牢固地佩戴。另外,因此颚承接部17与佩戴部14一体形成,所以当佩戴时能够保持佩戴者m的面部与接挡部12之间的距离,能够降低接挡部12与佩戴者m的面部碰撞而赋予不舒服感。
[0114]
另外,支承体13中外侧构架19与内侧构架20的构成例如能够举出如下的方式:如图9的(a)所示地内侧构架20的左右两端从外侧构架19的左右两端突出的方式、如图9的(b)所示地内侧构架20的左右两端与外侧构架19的左右两端相比存在于内侧的方式、和如图9的(c)所示地将外侧构架19和内侧构架20一体成形的方式。优选为,在图9的(a)以及图9的(c)所示的方式时,内侧构架20的左右两端形成有不与佩戴部14接合的非接合部21,在图9的(b)所示的方式时,佩戴部14形成直到内侧构架20的左右两端为止,在佩戴部14与外侧构架19的左右两端部之间形成有非接合部21。这样地,通过形成非接合部21,能够使接挡部12与佩戴者m的脸颊(皮肤面)不接触,能够在长时间内维持佩戴时的舒适。另外也可以为,在图9的(c)所示地将外侧构架19和内侧构架20一体成形的情况下,如图9的(c)所示,使形成外侧构架19以及内侧构架20的形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将该重叠部分接合而形成。若这样地形成重叠部分并接合,则会增加该重叠部分处的强度,由此能够提高卫生用口罩1的整体强度和持久性。
[0115]
图10以及图11表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第3实施方式。作为该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1构成为,在支承体13形成有将接挡部12夹持的夹持部22,在该夹持部22中将接挡部12的下部夹持而将其支承。如图11所示,支承体13形成为,截面形成为大致l字形状,在立起壁部23接合有佩戴部14,底部24成为颚承接部17。如图12所示,该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以使支承体13的颚承接部17与佩戴者m的下颚的下部相接触,使立起壁部23与佩戴者的下颚的前部相接触的方式佩戴来使用。
[0116]
图13表示作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1的第4实施方式。该卫生用口罩1在接挡部12的左右方向两端侧分别形成有支承体13,在这些支承体13之间形成有颚承接部17。另外,支承体13折曲形成,与折曲的部位相比位于前侧的前端侧以朝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支承体13设有佩戴部14。对于该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颚承接部17和佩戴部14可以使用与上述具有伸缩性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使用不同材料。在此的不同材料可以是例如具有伸缩性的不同材料,也可以是一方为具有伸缩性的材料而另一方为不具有伸缩性的材料,另外,也可以一方为原材料而另一方为原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树脂性材料等)。该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若如图14所示地佩戴,则难以从前侧视觉观察到支
承体13,因此能够更易于视觉观察佩戴者m的表情。此时,如图15所示,佩戴状态下的卫生用口罩1形成为,支承体13中与接挡部12连接的部位的前端部分成为朝外,接挡部12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分在从佩戴者m的面部分离的位置上支承于支承体13。因此,当卫生用口罩1的佩戴时,在接挡部12与佩戴者m的脸颊(皮肤面)之间形成间隙c。通过这样地构成,能够降低接挡部12相对于佩戴者接触的隐患,能够减少不舒服感地长时间舒适使用。另外,因为在佩戴者m的颜面与接挡部12之间形成有空间18,所以能够确保呼吸通畅性和通气性。
[0117]
图16表示作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1的第5实施方式。该卫生用口罩1在接挡部12的左右方向两端侧分别形成有支承体13,相对于这些支承体13而连接有佩戴部14。另外,以使颚承接部17将佩戴者m的下颚的下部承接的方式形成。这样形成的卫生用口罩1由于如图17所示地颚承接部17配置于佩戴者m的下颚的下部,所以能够难以从下颚的前部视觉观察到颚承接部17。因此,能够更加容易视觉观察佩戴者m的表情,并且佩戴者m也能够降低佩戴卫生用口罩1时的抵触感。
[0118]
图18表示作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1的第6实施方式,图19表示卫生用口罩1的第6实施方式的变更例。如图18以及图19所示,该卫生用口罩1使由如上所述相互能够剥离地层叠的多张膜部件构成的接挡部12在下部通过热封等安装固定于支承体13,另外,该支承体13通过如热封和超声波接合等那样的以往公知的方法连接于佩戴部14的外表面侧(以下将这些支承体13和佩戴部14连接的部位称为连接部60)。如图18所示,该佩戴部14在两端部开口形成有用于与佩戴者的耳朵钩挂的挂耳部16。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在佩戴部14上连接有支承体13的两端部,所以连接部60在两处形成。佩戴部14在形成有两处的连接部60彼此之间的范围内形成,该连接部60与连接部60之间的佩戴部14的长度形成得比连接部60与连接部60之间的支承体13的长度短。这样地连接部60与连接部60之间的佩戴部14成为颚承接部17,佩戴时以配置于佩戴者m的下颚下部的方式形成。另外,也如图19所示,构成接挡部12的多个膜部件15若形成捏持部r1、r2,则当将该膜部件15剥离时能够捏着捏持部r1、r2来进行,因此由于能够提高处理性,所以为优选。另外,该捏持部r1、r2优选为,在多个膜部件15中的一个膜部件15上形成捏持部r1,在另一张膜部件15上形成捏持部r2,以这种方式相对于各个膜部件15而形成。此外,在图19所示的例子中,使用了能够剥离地设有两张具有捏持部的膜部件15的例子,但具有捏持部的膜部件15的设置数量没有限定。另外,捏持部可以在所设置的全部膜部件15的每一个上形成,也可以仅在所设置的膜部件15的一部分上形成,但根据上述的提高处理性的点而优选为,在全部的膜部件15的每一个上形成捏持部。此外,该捏持部并不限定于仅能够适用于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也可以对于其他实施方式和变更例等的卫生用口罩1适用。
[0119]
接下来说明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的作用效果。图20是表示佩戴者m佩戴第6实施方式的卫生用口罩1的样子的图,图21是表示使该卫生用口罩1向佩戴者m的下颚的下方移动时的样子的图。首先,如图20所示,佩戴者m将挂耳部16挂在耳朵上,并且使颚承接部17沿着下颚的下表面配置,由此佩戴卫生用口罩1。此时,颚承接部17与佩戴者m的面部的宽度相比形成得短,由此在佩戴时形成颚承接部17的纤维片成为拉伸的状态。另外,当佩戴后,颚承接部17恢复为原本的长度,由此佩戴部14的皮肤面侧的面沿着佩戴者的面部完美配合。另外,因为如上所述地该佩戴部14在表面形成有多个细小的褶皱,所以肌肤触感非常好,且即使在长时间佩戴的过程中也能够降低以佩戴者的汗等为原因的蒸热等那样的、佩
戴而感到不舒服的情况,由此即使在例如整日佩戴那样的情况下,佩戴者也能够舒服地佩戴。
[0120]
另外,该卫生用口罩1由于佩戴部14由上述的纤维片形成,所以富有柔软性。因此,例如图21所示,即使在将接挡部12向图中的a方向移动并移动到佩戴者m的下颚的下方为止的动作中,也能够柔性地追随。因此,例如在会议中饮用咖啡等饮料、或在屋内边面对他人落座边用餐时等的、因飞沫等飞散物扩散导致的受影响的可能性高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地使接挡部12位于佩戴者m的口部和鼻子的前方,在饮品食物入口等情况下,如图21所示地进行使接挡部12与佩戴者m的下颚相比移动至下方的动作,不用每次都进行卫生用口罩1的戴上取下。因此,能够通过进行简单的动作来大幅降低近年来在多人聚集等情况下产生的风险变高的飞沫感染的隐患。另外,通过调整颚承接部17相对于下颚的位置,能够简单地进行接挡部12的位置调整,因此通用性优异,即使相对于因人导致的大小和轮廓不同的面部也能够使接挡部12位于恰当的位置。另外,该卫生用口罩1在佩戴者m与接挡部12之间形成有空间部18,因此能够不产生在佩戴时口部和鼻子的周围易于变得闷热、和在佩戴时易于感到的将口部和鼻子周边整体覆盖的感觉。
[0121]
图22以及图23表示作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的第7实施方式。该卫生用口罩1使构成接挡部12的相互能够剥离的多个膜部件中的、在佩戴时最靠近非肌肤侧的膜部件与其他的膜部件相比,上下方向上的长度(高度)形成得长。作为该最靠近非肌肤侧的膜部件的保护膜部件41将其他的膜部件42支承,并且形成为在佩戴时不仅保护佩戴者m的口部也能够保护鼻子和眼睛的大小以及形状。另外,该保护膜部件41中,与支承体13接合的下部41a的形状与支承体13同样地,整体上形成为曲面状,上部41b的形状形成为,至少在佩戴时佩戴者m的眼睛所处的部位处成为平面状。当形成该保护膜部件41时,为了以使该保护膜部件41的下部41a和上部41b成为不同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可以在下部41a与上部41b之间例如设置层差等而形成,但优选形成为,从下部41a到上部41b连续地从曲面状转移为平面状。通过这样地将保护膜部件41的上部41b形成为平面状,能够增大长度比支承体13长的保护膜部件41被支承的强度,并且能够防止因佩戴时的反射光等导致视野被遮挡、和在因夹着接挡部12而产生扭曲的状态下进行视觉观察。将保护膜部件41的上部41b形成为平面状的方法例如图22所示地举出如下等的方法:将保护膜部件41的上端部向内侧折曲形成而形成折曲部41c、41d、41e,并将这些折曲部41c和折曲部41d重叠的部位以及折曲部41d和折曲部41e重叠的部位接合。这些折曲部41c、41d、41e彼此的接合方法可以任意选择从以往公知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举出热融合和超声波接合、高频接合、低频接合等。通过这样地形成折曲部41c、41d、41e并将折曲部彼此接合,能够简单地将上部41b形成为平面状。
[0122]
在这样形成的卫生用口罩1的情况下,在飞沫等易于飞散的下部41a中,接挡部12在保护膜部件41的内侧具有其他的膜部件42。通常,飞沫等飞散并附着的膜部件42的表面比其他的部分容易变脏,由此在擦拭清扫污浊的情况下易于损伤。因此,通过设置多个膜部件42,将变脏的膜部件42取掉,能够多次连续使用卫生用口罩1。另一方面,保护膜部件41的上部41a由于比下部41a污染难以飞散,所以即使在假设附着有污浊的情况下,能够通过比对下部41a进行擦拭取掉清理的情况相比轻的擦拭去除程度的清理来去除污浊。因此,上部41b与下部41a相比难以损伤,因此即使仅由保护膜部件41形成也能够多次使用。
[0123]
图24以及图25表示作为本发明卫生防护品的卫生用口罩的第8实施方式。该卫生
用口罩1形成为,接挡部12能够将佩戴者m的面部整体覆盖,额头触碰部51作为面部触碰部而构成。额头触碰部51和佩戴部14与该接挡部12直接连接。该额头触碰部51优选为,形成为与佩戴者m的额头相接触的位置。该额头触碰部1也使用与在皮肤面侧对佩戴部14使用的材料相同的材料而形成,由此能够起到与上述同样的良好的通气性和减轻长时间佩戴的负担等的效果。此外,在这种卫生防护品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不仅设置额头触碰部,例如设置额头触碰部和颚触碰部的双方,当佩戴者m佩戴时使用额头触碰部和颚触碰部的双方来佩戴。通过这样做,能够相对于佩戴者m的颜面牢固地佩戴。此外,在对本实施方式中的额头触碰部51使用的皮肤面侧,可以将佩戴部14直接粘贴等来使用,也可以将与佩戴部14不同的材料设于额头触碰部51的皮肤面侧,但若考虑卫生防护品的制造效率等,优选为,设于额头触碰部51的皮肤面侧的材料由与佩戴部14相同的材料与佩戴部14一体形成。
[0124]
以上,使用卫生用口罩的例子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但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并不限定于卫生用口罩1,例如也可以作为面部防护罩和眼罩等构成。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也可以为由支承体对接挡部的下部进行支承的方式,还可以使用将上述的例子上下颠倒地使用,以使支承体位于接挡部的上部的方式使用。另外,在作为卫生防护品而适用于面部防护罩的情况下,例如佩戴者能够将支承体和佩戴部作为与额头接触的抵接部来使用并佩戴。
[0125]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作为以将口部和鼻子的周边覆盖的方式形成的例子而使用了适用于卫生用口罩的例子以及适用于将佩戴者的面部整体覆盖的面部防护罩的例子来说明了卫生防护品,但并不限定于此,可以为上述以外的构成。
[0126]
另外,上述内容只不过例举了本发明的卫生防护品,也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