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伞套的折叠雨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71495发布日期:2021-02-26 15:31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具有伞套的折叠雨伞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到具有自带伞套的可折叠雨伞。


背景技术:

[0002]
雨伞是一种遮挡雨雪的工具,在雨伞实际使用中,人们往往需要在降雨区和非降雨区场景中需要多次转换,例如人们使用雨伞去上班,需要从家到公交车或地铁,此过程有降雨区和非降雨区场景转换,再从公交车或地铁到公司,此过程有非降雨区和降雨区场景转换;可见雨伞的实际使用中,存在多次无雨拥挤环境下携带,在使用后雨伞会带有大量的雨水,为了避免雨伞上的雨水侵湿使用者自身,需要使用者手持雨伞,并将雨伞与身体保持一定距离,同时也需要雨伞与周围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因此雨伞实际生活中的使用需要雨伞携带者保持一定注意力,花费在雨伞使用后与自身以及周围事物人员距离关系上,造成雨伞使用者的不便。
[0003]
针对雨伞在使用后会带有大量的雨水,人们提出在伞布表面使用疏水材料,可以一定程度减少雨伞在使用后残留雨水,但不能解决雨伞在使用后残留雨水侵湿使用者自身或周围事物人员问题;人们提出了在伞布表面设置纳米结构涂层,产生荷叶表面的疏水特性,纳米结构涂层可以达到荷叶表面的疏水特性,但有时间和使用次数限制,雨伞经过几次使用后,产生荷叶表面的疏水特性就会消失,考虑到雨伞本身的使用寿命,伞布表面设置纳米疏水涂层不能根本解决雨伞在使用后残留雨水问题。
[0004]
针对雨伞在使用后会带有大量的雨水,人们可以采用雨伞套来放置雨伞;但是伞套一般与雨伞是分体式,很容易丢失或者忘记携带,造成使用不便;同时从上述可知,雨伞在实际使用中经常需要多次打开使用和收纳,雨伞在一次使用收纳后,伞套内存有雨水,在后续雨伞打开使用中,伞套存放带来问题,因伞套内存有雨水不能放入衣兜包内,另外如果伞套内雨水侵湿伞套外表面,再次存放雨伞时伞套失去了本身防水功效。
[0005]
为此人们提出在雨伞伞柄上加入一体式伞套,具有硬质材料圆筒结构,加重了雨伞重量,提高了雨伞制造难度和成本,同时因为伞柄上加入硬质圆筒伞套,将雨伞收纳在圆筒伞套中后,需要圆筒伞套上加入盖子,引出雨伞在防雨时盖子存放问题和雨伞在使用后收纳时盖子密封不好漏水情况;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具有一体结构伞套的雨伞没有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人们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0006]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类具有伞套的折叠雨伞。
[0007]
第一种具有伞套的折叠雨伞,包括折叠雨伞,包括由伞柄、伞杆、滑行套、可折叠支架和伞面构成;其中可折叠支架与伞杆顶端相铰接,可折叠支架与滑行套相铰接;伞杆为可伸缩结构;伞杆包括顶部伞帽;伞柄位于伞杆下部,滑行套套在伞杆上,可以在伞杆上滑动;折叠雨伞可折叠支架为多折结构;可折叠支架可以为三折、四折、五折等;折叠雨伞包括为自动折叠雨伞或手动折叠雨伞,雨伞的开关包括位于伞柄或滑行套上;伞面由柔性防水材
料构成,包括为柔性塑料、防雨布、防雨丝绸等。
[0008]
伞套,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包括为柔性塑料、防雨布、防雨丝绸等,伞套包括与伞面为同种材料,伞套上端为开口,下端为闭口,伞套内可以放置吸水材料,伞套上可以设置多个硬材料,伞套具有防水功能,伞套用于存放折叠雨伞或雨水。
[0009]
固定线,包括为弹性线或非弹性线,固定线可以为带状结构线,固定线包括与伞套为同种材料,固定线为尼龙线、橡皮筋、丝绸带等;固定线一端与伞套相连,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的滑行套上部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支架相连,用于雨伞打开后将伞套悬挂于雨伞内,其中固定线与伞杆相连位置位于滑行套上部,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不可移动,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可移动,固定线通过环套取在伞杆上;固定线与伞套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的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
[0010]
伞套固定装置,设置于伞套上,为磁吸材料、可开合环或挂钩,伞套固定装置位于伞套上,用于在雨伞打开时将伞套依附固定于伞杆上不晃动;其中伞套固定装置为磁吸材料时伞杆为具有可磁性化金属材料,如铁、镍、钴及相应合金等,磁吸材料为磁铁片、单个磁扣、磁贴条等,磁吸材料用于与伞杆相吸附;其中可开合环为环扣、挂环等,可开合环可以由设置有可开合装置的伞套本身构成,如表面设置有魔术贴、按扣、磁扣等可开合装置的伞套,通过可开合装置将伞套包裹缠绕在伞杆上收纳,可开合环将伞套固定于伞杆上;其中挂钩可以包括为挂环,挂钩将伞套挂靠在伞柄挂绳或伞杆上,挂钩也可以挂靠在缠绕在伞杆的伞套上,挂钩用于将伞套依附在伞杆上。固定线在伞套上相连位置位于伞套固定装置在伞套上位置的上部。
[0011]
第二种具有伞套的折叠雨伞,包括折叠雨伞,包括由伞柄、伞杆、滑行套、可折叠支架和伞面构成;其中可折叠支架与伞杆顶端相铰接,可折叠支架与滑行套相铰接;伞杆为可伸缩结构;伞杆包括顶部伞帽;伞柄位于伞杆下部,滑行套套在伞杆上,可以在伞杆上滑动;折叠雨伞可折叠支架为多折结构;可折叠支架可以为三折、四折、五折等;折叠雨伞包括为自动折叠雨伞或手动折叠雨伞,雨伞的开关包括位于伞柄或滑行套上;伞面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包括为柔性塑料、防雨布、防雨丝绸等。
[0012]
伞套,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包括为柔性塑料、防雨布、防雨丝绸等,伞套包括与伞面为同种材料,伞套上端为开口,下端为闭口,伞套内可以放置吸水材料,伞套上可以设置多个硬材料,伞套具有防水功能,伞套用于存放折叠雨伞或雨水。
[0013]
固定线,包括为弹性线或非弹性线,固定线可以为带状结构线,固定线包括与伞套为同种材料,固定线为尼龙线、橡皮筋、丝绸带等;固定线一端与折叠雨伞的滑行套上部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支架相连,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的伞柄、滑行套下部伞杆相连,固定线两端与折叠雨伞相连位置不同,伞套与固定线相连,固定线在伞套上相连位置的上部位于伞套上半部,固定线在伞套上相连位置可以具有一定长度,固定线在伞套上相连位置的上部为离伞套口端最近的位置,伞套在固定线上相连位置不位于固定线末端,固定线用于雨伞打开后将伞套悬挂于雨伞内。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不可移动,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可移动,固定线通过环套取在伞杆上;固定线与伞套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固定线与折叠雨伞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
[0014]
第三种具有伞套的折叠雨伞,包括折叠雨伞,包括由伞柄、伞杆、滑行套、可折叠支架和伞面构成;其中可折叠支架与伞杆顶端相铰接,可折叠支架与滑行套相铰接;伞杆为可
伸缩结构;伞杆包括顶部伞帽;伞柄位于伞杆下部,滑行套套在伞杆上,可以在伞杆上滑动;折叠雨伞可折叠支架为多折结构;可折叠支架可以为三折、四折、五折等;折叠雨伞包括为自动折叠雨伞或手动折叠雨伞,雨伞的开关包括位于伞柄或滑行套上;伞面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包括为柔性塑料、防雨布、防雨丝绸等。
[0015]
伞套,由柔性防水材料构成,包括为柔性塑料、防雨布、防雨丝绸等,伞套包括与伞布为同种材料,伞套上端为开口,下端为闭口,伞套内可以放置吸水材料,伞套上可以设置多个硬材料,伞套具有防水功能,伞套用于存放折叠雨伞或雨水。
[0016]
第一固定线,第一固定线一端与伞套相连,第一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的滑行套上部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支架相连,用于雨伞打开后将伞套悬挂于雨伞内;第一固定线包括为弹性线或非弹性线,可以为带状结构线,可以与伞套为同种材料,第一固定线为尼龙线、橡皮筋、丝绸带等;第一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不可移动,第一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可移动,第一固定线通过环套取在伞杆上;第一固定线与伞套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第一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第二固定线,第二固定线一端与伞套相连,第二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的伞柄或滑行套下部伞杆相连,用于雨伞打开后将伞套依附在伞杆上;第二固定线包括为弹性线或非弹性线,可以为带状结构线,可以与伞套为同种材料,第二固定线为尼龙线、橡皮筋、丝绸带等;第二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不可移动,第二固定线与伞杆固定位置包括可移动,固定线通过环套取在伞杆上;第二固定线与伞套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第二固定线另一端与折叠雨伞相连为不可开合或可开合。第二固定线包括为伞柄上挂绳本身,或者包括第二固定线本身一部分为伞柄上挂绳。第一固定线和折叠雨伞相连位置与第二固定线和折叠雨伞相连位置不同;第一固定线和伞套相连位置位于第二固定线和伞套相连位置上部。
[0017]
上述结构三种结构雨伞的伞套上设置有挂钩、挂扣等伞套可开合装置,用于在伞套套取在雨伞上时将固定线挂靠在伞套可开合装置上,以此通过固定线将伞套悬挂于使用者身上,如裤带、包带、手腕等位置,避免佩带者手持雨伞。上述三种结构雨伞的固定线上可以设置挂钩或挂扣,挂扣为可开合的环,通过挂钩或挂扣回挂在固定线上,将固定线挂靠在腰带、包带上。上述三种结构雨伞的固定线上可以设置线长度调节装置,如弹簧扣、双孔扣等,用于用于在伞套套取在雨伞上时收紧固定线。上述三种结构雨伞的伞柄内包括含有卡槽,卡槽用于收纳雨伞时,卡扣滑行套;上述三种结构雨伞的伞柄包括设置有雨伞的挂绳;上述三种结构雨伞的伞套,在雨伞打开后,伞套可以螺旋缠绕在伞杆上,用于收紧伞套减少占用空间;上述三种结构雨伞固定线与伞套口相连端包括为环线结构,环线与伞套口卷边串通相连且可收紧,用于打开雨伞时通过固定线收紧伞套减少占用空间;上述三种结构雨伞固定线与伞套相连端包括为多段线与伞套相连,用于打开雨伞时通过固定线收紧伞套减少占用空间。上述第二和第三种结构雨伞的固定线可以通过伞柄上的孔从伞柄凹槽内引出;上述第二和第三种结构雨伞的固定线可以通过伞柄上的孔从伞柄外表面引出。上述三种结构雨伞的伞套可以设置把手带,把手带两端固定于伞套表面,用于手持或挂靠,其中把手带包括为开合结构,用于将收纳雨伞的伞套挂靠在裤带包带等位置上,避免使用者手持收纳后的雨伞。上述第二种和第三种结构雨伞的伞套上可以设置磁吸材料,同时伞杆为可磁性化的金属材料构成,如铁、铝、铜等;上述三种结构的伞套开口端的可以设置小段开口或斜开口,用于方便收纳后雨伞的装入,上述三种结构的伞套开口端可以设置粗开口或喇
叭口,用于方便收纳后雨伞的装入。
[0018]
雨伞的实际使用中,存在侵湿的雨伞在无雨拥挤环境下携带,例如雨天乘用工交地铁,在使用后雨伞会带有大量的雨水,为了避免雨伞将雨水侵湿使用者自身或周围人物,需要使用者手持雨伞,并将雨伞与自身及周围人物保持一定距离,因此雨伞实际使用中,需要雨伞携带者保持大量时间和注意力,花费在雨伞使用后与自身以及周围事物人员距离关系上,造成雨伞使用者的不便及困扰;针对雨伞在使用后会带有大量的雨水,人们采用雨伞套来放置雨伞;但是雨伞套一般与雨伞是分体式,雨伞套很容易丢失或者忘记携带,此问题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伞套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使用。
[0019]
本发明上述结构雨伞,设置有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将伞套连接在雨伞上,防止了伞套在使用存放中与雨伞分离;同时可以完全实现伞套收纳侵湿的雨伞,避免被侵湿雨伞的携带者,花费时间和注意力在雨伞与自身以及周围事物人员距离关系上。
[0020]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在伞套收纳雨伞时,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本身可以作为雨伞悬挂绳,方便雨伞使用者对于雨伞存放或携带。
[0021]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固定线连接雨伞和伞套,在雨伞收纳时,将折叠后雨伞装入伞套,可以通过雨伞、伞套和固定线实现可开合环结构,以此可以通过固定线本身将雨伞挂靠在携带者的肩部、腰带、包带上,避免雨伞携带者手持雨伞。
[0022]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连接伞套和雨伞,在雨伞收纳时,将折叠后雨伞装入伞套,可以通过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在雨伞的伞杆上缠绕形成双线活结绳环,并卡靠在伞柄上,以此将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变成雨伞收纳后的可开合的挂绳,通过可开合的挂绳,将雨伞挂靠在雨伞携带者的腰带、裤带、包带、肩带上,避免雨伞携带者手持雨伞。同时可以降低固定线的挂靠长度,实现雨伞挂靠在包带等位置上而不过分晃动。
[0023]
在雨天人们出行使用雨伞实际活动中,例如从家出行乘用工交或地铁到公司等,往往需要在降雨区和非降雨区场景中进行多次转换,打伞同时又需要保存侵湿的伞套是经常出现场景,如果简单将伞套放于包内或兜内,伞套雨水会侵蚀包内物品和衣兜,如果将伞套手持,在已经需要手持雨伞情况,更会会限制了雨伞使用者手的使用,因此打伞同时又需要保存侵湿的伞套是雨伞使用者一个很重要痛苦的点,此问题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伞套在人们实际生活中的使用。可见在打伞时,已经被侵湿伞套的保存收纳显得尤为重要。
[0024]
本发明设置有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连接伞套,雨伞打开状态下,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将伞套连接在滑行套上部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伞架上,自动将侵湿伞套悬挂于雨伞内下部,避免雨水淋湿伞套,同时也避免了侵湿伞套上述存放收纳问题,避免手持已经存放过雨伞被侵湿的伞套。
[0025]
本发明设置有伞套固定装置、固定线或第二固定线,可以将伞套固定依附于伞柄或伞杆上,避免伞套在打开的雨伞内下部晃动,同时通过连接位置设置,实现伞套闭口端向下伞套开口端区域向上,抑制伞套内的存水向外滴落侵湿周围人和物,抑制已经侵湿伞套将雨水侵湿伞套外表面的问题。
[0026]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设置有柔性材料的伞套,相对于硬质材料伞套成本低、易生产、重量轻、空间占用小和不易破裂。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设置有柔性材料的伞套,相对于硬质材料伞套对固定线长度要求小。
[0027]
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伞套和雨伞通过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相连,如上述具有
不同方式将收纳雨伞挂靠在雨伞携带者身体或包带上,也为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的设计实现更大长度余量。本发明的上述结构雨伞,伞套与雨伞通过固定线或第一固定线相连,也具有更大的伞套截面大小设计余量,相对于传统分离伞套,无需为伞套相对过大易脱落丢失而困扰。
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伞套进行收纳后的雨伞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固定线固定于滑行套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种固定线固定于伞杆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固定线固定于可折叠支架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伞套进行收纳后的雨伞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第二种固定线固定于滑行套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第二种固定线固定于伞杆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第二种固定线固定于可折叠支架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11为本发明第三种伞套进行收纳后的雨伞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第三种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第三种固定线固定于滑行套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第三种固定线固定于伞杆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15为本发明第三种固定线固定于可折叠支架的雨伞展开后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第三种雨伞进行收纳中设置可开合绳环的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第三种雨伞进行收纳后设置可开合绳环的示意图。其中,1、伞柄;2、伞杆;3、可折叠支架;4、滑行套;5、伞面;6、伞套;7、固定线;8、第一固定线;9、第二固定线;10、磁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实施例1
[0030]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伞套进行收纳后的雨伞示意图,伞套6套取在收纳后的雨伞上,伞套6由透明柔性塑料构成,固定线7从伞套口引出,可以作为雨伞的挂绳,固定线7为尼龙线,其中固定线7也可以为具有弹性的线。伞面5为防雨绸,为非透明材料。
[0031]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雨伞展开后示意图,伞套6通过固定线7悬挂于雨伞内下部,固定线7上端相连于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支架上,固定线7下端固定于伞套6上部;在伞套6下部设置有磁贴10,磁贴10将伞套6吸附于铁材料的可伸缩伞杆2上,其中磁贴可以设置一对或多对,通过磁贴对相互吸附将伞套包裹在伞杆上。其中伞套6上可以设置可开合环或挂钩,通过可开合环或挂钩将伞套包裹缠绕在伞杆上收纳。
[0032]
图3到图5为画出可折叠支架3展开后的雨伞示意图,可折叠支架3为三折支架,其中伞面未画出,用于展示固定线7在雨伞上的固定位置,其中图3示出了固定线7固定于滑行套4上,其中图4示出了固定线7套取在滑行套4上部伞杆2上,其中图5示出了固定线7连接在可折叠支架3上。
[0033]
实施例2
[0034]
图6为本发明第二种伞套进行收纳后的雨伞示意图,伞套6套取在收纳后的雨伞上,伞套6由透明柔性塑料构成,固定线7从伞套口引出,可以作为雨伞的挂绳,固定线7为尼龙线,其中固定线7也可以为具有弹性的线;固定线7可以上部为非弹性线,下部为弹性线,其中非弹性线可用于雨伞挂绳,弹性线用于伞套套取雨伞时,收紧伞套抑制脱落。伞面5为
防雨绸,为非透明材料。
[0035]
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雨伞展开后示意图,伞套6通过固定线7悬挂于雨伞内下部,固定线7上端相连于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支架上,固定线7下端与伞柄1内相连,通过将固定线7穿过伞柄1上的孔后打结相连;伞套6与固定线7相连,相连位置位于固定线7中部,伞套6开口向上。其中固定线7下端也可以与滑行套下部伞杆2相连,包括设置环套取在滑行套下部伞杆2上。
[0036]
图8到图10为画出可折叠支架3展开后的雨伞示意图,可折叠支架3为三折支架,其中伞面未画出,用于展示固定线7在雨伞的固定位置,其中图8示出了固定线7固定于滑行套4上,其中图9示出了固定线7套取在滑行套4上部伞杆2上,其中图10示出了固定线7连接在可折叠支架3上。
[0037]
实施例3
[0038]
图11为本发明第三种伞套进行收纳后的雨伞示意图,伞套6套取在收纳后的雨伞上,伞套6由透明柔性塑料构成,第一固定线8和第二固定线9从伞套口引出,第一固定线8为尼龙绳,其可以作为雨伞的挂绳,其中第二固定线9为具有弹性的线橡皮筋,用于伞套套取雨伞时,收紧伞套抑制脱落。伞面5为防雨绸,为非透明材料。
[0039]
图12为本发明第二种雨伞展开后示意图,伞套6通过第一固定线8悬挂于雨伞内下部,第一固定线8上端相连于伞杆、滑行套或可折叠支架上,第一固定线8下端与伞套6内相连,第二固定线9上端相连伞套6上,第二固定线9下端相连于伞柄1上,通过将固定线7穿过伞柄1上的孔后打结相连;第一固定线8与伞套6相连位置高于第二固定线9与伞套6相连位置。其中第二固定线9下端也可以与滑行套下部伞杆2相连,包括设置环套取在滑行套下部伞杆2上。
[0040]
图13到图15为画出可折叠支架3展开后的雨伞示意图,可折叠支架3为三折支架,其中伞面未画出,用于展示第一固定线8在雨伞上的固定位置,其中图13示出了第一固定线8固定于滑行套4上,其中图14示出了第一固定线8套取在滑行套4上部的伞杆2上,其中图15示出了第一固定线8连接在可折叠支架3上。
[0041]
图16为本发明第三种具有固定线雨伞进行收纳中设置可开合绳环的示意图,第一固定线8通过双线活结缠绕在伞杆2上,以此形成双绳结构可开合绳环,其中第一固定线8与滑行套4上部伞杆2套取相连,第一固定线8可在滑形套4上部伞杆2上滑动;图17示出雨伞在图16结构后,将伞杆2完全收缩临靠伞柄1情况;图16和图17结构中的伞柄包括为具有凹槽结构,凹槽内设置滑行套卡扣,在图17结构中将滑行套卡靠在滑行套卡扣内,同时将部分可折叠支架压入伞柄凹槽内;图16和图17收纳结构,可以应用于将雨伞第一固定线8挂靠在雨伞携带者的腰带、包带等部位,避免雨伞携带者手持雨伞;图16和图17收纳结构可以减少第一固定线8挂靠长度,抑制雨伞的摆动;图16和图17收纳方法可以在雨伞收纳在伞套中后,再进行对雨伞挂靠放置。在这里指出图16和图17收纳挂靠方法,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同样可以适用实施。
[0042]
通过上述实例阐述了本发明,同时也可以采用其它实例实现本发明,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例,因此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范围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