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码式弹性鞋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77438发布日期:2021-04-30 12:53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码式弹性鞋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套式的鞋子保护装置,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防护鞋子免遭雨水浸湿、尘土污渍的一码式弹性鞋套。



背景技术:

外套式的鞋子保护装置,种类繁多,如防尘用的无纺布鞋套,如雪地防滑用的橡胶鞋套,如雨天防止鞋子浸湿的防雨鞋套等等。

目前市售的防雨鞋套有两类,一类由相互独立的鞋底和鞋面构成的结构型防雨鞋套,有固定的尺码规格,只适合鞋子尺寸大小符合的人在雨天穿戴出行,鞋子大小稍有尺寸不符合,穿戴起来极不舒适,甚至造成鞋套撑破,灵活应用性不强;另一类为以硅橡胶或橡胶为主要材质的一体式一码式弹性鞋套,虽在较小范围内可适应由小到大的尺码变化,但这该类产品在仍存在着诸多缺陷(诸如防滑性能差、易穿孔进水、难穿戴、闷脚不透气、强烈的挤压感、无法灵活应对各种积水情况等缺陷),使得消费者体验差购买意愿不强,造成了雨天使用雨鞋套人群寥寥无几的现象。

为了解决防雨鞋套的尺寸可调和便携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诸多的技术方案,例如:专利文献us1537778a1(rubberovershoe),公开了一种具有人脚长度,外形与人脚相似的一体式橡胶鞋套,该橡胶鞋套由两个相对薄的、轻的和弹性好的平面侧壁构成,解决了便携的问题。专利文献jp2008006235a(footraincover),提供了一种由防水性塑料材料制成袜子形状的防雨鞋套,并在套筒上部设置了可伸缩结构,解决了灵活应对各种积水状况问题。

上述两种一体式一码式弹性鞋套10虽轻巧便携,但在使用过程中,因底部接触地面区域受摩擦和犁削作用而容易出现穿孔致使防水失效的现象,耐用性差大大降低了人们的使用意愿。

为解决防雨鞋套的耐磨和防滑问题,现有技术进一步提供了优化方案,例如:专利文献cn201274800y(便携式防水鞋套),提供了一种弹性收缩的套筒状的防水鞋套,该鞋套设有脚掌开口和后跟开口,并且在开口边缘设置了保护层及加强筋等措施以延长其使用寿命,但该防水鞋套并不能阻止路上积水从脚掌开口处进入并浸湿鞋子。

尽管市售产品和现有技术方案提供了多种防雨鞋套方案来解决不同使用者的尺码问题,但截止目前为止,在于鞋套中,防护、舒适和尺寸的三者兼容问题仍未被解决。

目前,市售的一体式一码式弹性鞋套,形如袜子状,其结构简单,多为一整片材料构成且所用材料大多为高拉伸强度、高抗撕裂强度的弹性橡胶、硅橡胶或者其他热塑性弹性体。这些一体式一码式弹性鞋套因需要兼顾防滑耐磨和塑性变形的要求,通常套体材料多选择为高拉伸强度、高抗撕裂强度和弹性高模量的弹性材料。当使用者使用的防雨鞋套小于该使用者的鞋子尺寸时,通常需要花较大的拉伸力才能将这些高拉伸强度的鞋套拉伸到一定的伸长率,使鞋子套进鞋套中去。这些鞋套具有较高的弹性模量,因而在被鞋子从里面撑开膨胀后的套壁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力。这些收缩力使得套壁紧压在接触鞋子的一面上,从而产生了对鞋面的挤压力,这种挤压力作用于脚部,会使人感到压迫感,从而感到不适。

鞋套舒适性主要包括热湿舒适性、触感舒适性和压感舒适性。在一码式弹性鞋套的实际穿着过程中,压力的产生是鞋套面料多维变形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一码式弹性鞋套的正压力主要与面料的弹性性能、拉伸伸长有关,而拉伸伸长率越大,所受的压力就越大,当压力值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引起压感不适。

不同的人,其穿戴鞋子的尺码可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通常包括鞋子的长宽、鞋围肥瘦等;同一个人,其每次穿戴的鞋子,也可能存在着差异,而这些差异通常包括鞋子的类型(如运动鞋、高跟鞋、皮鞋等)、鞋底的类型(如外翻型、正常型、异形等)、鞋面的厚度等。这些差异都会引起鞋子三维尺寸变化,进而影响一码式弹性鞋套的对鞋子产生正压力的大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鞋帮面荷载状态下正压力呈差异化分布的,兼顾防护性能优越、舒适度高和适用尺寸变化宽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其可根据穿戴者鞋子大小变化进行三维立体适应性包裹,适用鞋子体积范围广,灵活应用性强,耐磨实用,舒适度高。

依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其构成部分至少包括:鞋底3、鞋套帮面1和设置在鞋底上的围条2。所述鞋底3为0.015mm-5mm厚的薄层,其中薄层接触地面的一面为鞋底底面,薄层朝鞋套帮面的一面为鞋底上面。所述鞋底3设有横纵伸缩结构31,使得鞋底可纵横伸缩,以达到适应穿戴者鞋底面大小和形状变化的目的。所述鞋底上面外沿设有围条2,且围条非连接边22的周长不大于鞋底3外沿周长,用于箍住穿戴者的鞋。所述鞋底还设有防护加强结构,增强鞋底底面耐磨防滑和防穿刺性能。所述鞋套帮面1上部设有鞋套帮面开口12,穿戴者通过该开口套入鞋子。所述鞋套帮面1为0.01mm-2mm厚的伸长率不小200%的弹性薄层,能够适应穿戴者鞋子的体积变化。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的鞋底3和鞋套帮面1具有相互独立的弹性形变能力(机制),使得一码式弹性鞋套在荷载的伸展状态下依然保持良好舒适的压力分布。

进一步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荷载120%时,所述鞋底3沿鞋长方向的定伸长负荷不大于所述所述围条2沿鞋长方向的定伸长负荷,使得一码式弹性鞋套10在荷载的伸展状态下保持合理的压力分布,且当所述鞋套帮面1定向伸长至原来的200%,所述鞋套帮面1定伸长负荷小于50n时,能显著减轻穿戴者的压迫感,增加穿戴舒适度的效果;还能进一步扩大适应穿戴者鞋子的体积变化范围。使用围条2箍住穿戴者的的鞋子侧面,能使整个鞋套帮面1处于荷载的伸展状态下,重新分配对穿戴者鞋面及侧面的压力,将大部分压力集中迁移至穿戴者鞋子的侧面,减轻了鞋套帮面1对穿戴者鞋面的挤压,提高了穿戴者的舒适感。

进一步的,沿所述鞋底3的鞋长方向定向伸长至原来的200%时,所述鞋套帮面1定伸长负荷小于所述围条2定伸长负荷。

进一步的,所述鞋套帮面1优选低模量高伸长率、拉伸应力小、可四向拉伸的薄层,主要用于防水透湿和帮面大幅度伸展功能,具体的优选定伸率300%时,定伸强度小于10mpa的聚氨酯皮革、经纬弹力布、弹力薄膜等材料。

鞋底-围条-鞋套帮面的应力结构分布设计,在兼顾舒适度和箍紧性能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扩大了一码式弹性鞋套10对鞋子体积变化的适应范围至500%以上。原因在于:一是需要提供充足的阻力来防止套在鞋子上的鞋套在使用中从鞋子上滑落,而这些阻力主要来源于鞋套对鞋子表面作用压力所产生的摩擦力,作用于鞋子的压力越大,阻力就越大,箍紧效果就越好;二是作用于鞋子表面的压力影响穿戴者的舒适感,压力越大,挤压束缚感就越强,穿戴者的舒适感就越差;三是同一尺码的鞋子也会因鞋底和鞋帮的厚薄变化而引起体积变化,不同尺码不同款式的鞋子的体积变化更是千变万化的,因而鞋套对鞋子体积变化的适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极容易出现撑破鞋套而导致防护性能失效的结果;四是单一的应力结构难以兼顾解决箍紧性能、舒适感和体积适应范围的问题,而鞋底-围条-鞋套帮面的应力结构分布设计可以按需求将一码式弹性鞋套10箍紧结构压力设计作用在穿戴者鞋子小部分侧面或鞋底侧面,并且将需要低模量高伸长率的的弹性鞋套帮面设置在穿戴者鞋子70%以上帮面部分,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鞋底3的横纵弹性伸展结构31具有高伸长率性能,其形为星型、十字型、工字型、t字型、y字型、菱形、网格中的一种,或者是其他可双向拉伸的不规则形状。所述横纵伸展结构为鞋底横向和纵向拉伸伸展的主要的结构,使得鞋底能够适应穿戴者鞋底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变化。所述横纵伸展结构31的面积小于50%鞋底3底面积。所述横纵伸展结构31的工作原理为,同样的鞋底荷载状态下,横纵弹性伸展结构31因弹性形变能力高于鞋底其他部位而最先发生形变,并被拉伸致整体鞋套受力平衡,并使得鞋底适应穿戴者鞋底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变化。所述鞋底3设有防护结构,为片状薄层并设置分布在鞋底的脚掌和后跟区域上。所述防护结构的弹性形变能力小于横纵伸缩结构31的弹性形变能力;即在同一外力作用下,防护结构所产生的形变程度小于横纵伸展结构31所产生的形变程度。鞋底的防护结构与横纵伸展结构相互分开而设置,使鞋底的防护功能和伸展功能模块化,进而解决了鞋底的防护与伸展的矛盾问题。所述防护结构还设有凸起防滑结构33。所述防护结构为耐磨那穿刺材料。所述横纵伸展结构31壁厚为0.01mm-2.5mm。

进一步的,所述围条2设有弹性伸展结构21。所述弹性伸展结构21因弹性形变能力高于围条2其他部位而最先发生形变,并被拉伸致整体鞋套受力平衡,能有效的阻止鞋套帮面1下部边缘被拉伸至穿戴者的鞋子底面,使得鞋底能够贴合覆盖在穿戴者鞋底面的轮廓上,同时还能增加鞋套帮面1的功能稳定性。所述弹性伸展结构壁厚为0.01mm-3mm。当一码式弹性鞋套荷载200%,所述弹性伸展结构21沿鞋长方向定伸长负荷小于95n时,围条2对穿戴者鞋子侧面压感影响较小,从而增加了穿戴者的整体舒适度。

进一步的,为增加围条2的箍紧效果,进一步的,在围条非连接边22上增设半径为0.5mm-3mm的圆条收缩筋23。

进一步的,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处于容纳了400%体积的静荷载且鞋底边缘周长伸长了200%的状态下,鞋套帮面作用于所容纳鞋子的鞋面的压力小于15kpa;围条2区域作用于所容纳鞋子的鞋帮侧面的压力不超过45kpa,作用于所容纳鞋子的鞋底侧面的压力不超过90kpa。这样的正压力呈差异化分布的,进一步兼顾了防护性能优越、舒适度高和适用尺寸变化宽等功能的需求。

进一步的,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的改进,所述鞋套帮面1为低弹性模量高拉伸柔软薄层,伸长率大于600%,最大拉伸力小于60n,筒口压力小于6kpa。所述鞋套帮面1的材料为,定伸率300%时,定伸强度小于10mpa的弹力薄膜以及服装压力小于25kpa的聚氨酯皮革\经纬弹力布。低弹性模量高拉伸柔软的鞋套帮面可使鞋套灵活应对不同深度积水情况,还可以有效防止后跟带起的泥水甩到裤腿上。

进一步的,为使一码式弹性鞋套的适用性更加广泛,所述鞋底设有鞋跟出口34和封口模块35,便于高跟鞋与平底鞋之间的使用切换。鞋跟出口34形状与市面普通高跟鞋的鞋跟截面一样;穿戴者可以通过所述鞋跟出口将高跟鞋鞋跟伸出鞋套外面,使鞋套更加贴合高跟鞋的外形。封口模块35采用可移除式胶粘方法与一码式弹性鞋套鞋底粘接,从而达到高跟鞋与平底鞋之间的使用切换的目的。

所述鞋底3和所述围条2的材料为,定伸率300%时,定伸强度小于30mpa的弹性体材料。例如德国巴斯夫硬度为60a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德国拜耳硬度为55a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市售硬度为50a的低模量高弹耐磨的热塑性弹性体tpe材料等等。

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以及解决人们经常遗忘携带的问题,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收纳至悬挂式收纳体中,且整体重量不大于500g,悬挂于雨伞手柄,与雨伞配合使用,或者与雨衣组合使用。亦可悬挂在书包、行李箱、钥匙扣等处,以便解决不时之需。

进一步的,所述围条与所述鞋底可采用一体成型,或者是剪裁粘接的的方式结合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鞋底3的横纵伸展结构31优选向鞋套内侧如波浪形折叠凸起,以达到增加横纵伸展结构的表面积,从而降低鞋套荷载时鞋套底部的伸长负荷,使所述围条2箍紧效果更加显著。

使用时,穿戴者无需脱鞋,只需将穿着的鞋子通过一码式弹性鞋套10的鞋套帮面开口12处伸入鞋套里面,将围条2箍住穿戴者的鞋子侧面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一码式弹性鞋套10具备结构简单、体积小、轻便、容易携带、适用尺寸范围广、防滑耐磨、穿戴方便、荷载状态下无挤压感、可灵活应对不同鞋体体积变化以及不同积水情况。实现只需一个200mm尺码的鞋套,便可以适用于210-320mm尺码的鞋子的效果。

应理解,在本发明范围内中,本发明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码式弹性鞋套的侧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码式弹性鞋套的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码式弹性鞋套的沿鞋长方向的aa截面图,揭示本发明的基本构造。

图4,是本发明一码式弹性鞋套的鞋套帮面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仰视图。

图8,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沿鞋长方向的bb截面图,揭示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结构功能关系。

图9,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沿垂直鞋长方向的cc截面图,揭示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弹性伸展结构与横纵伸展结构的相接关系。

图10,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沿垂直鞋长方向的dd截面图,揭示鞋底鞋围一体注塑成型的横纵伸展结构向鞋套内侧突起设计。

图11,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侧视图。

图12,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仰视图。

图13,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鞋长方向的ee截面图,揭示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低模量弹性软体与高模量防护硬体的包裹关系。

图14,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沿垂直鞋长方向的ff截面图,揭示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弹性伸展结构与横纵伸展结构的相接关系。

图15,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沿垂直鞋长方向的gg截面图。

图16,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低模量弹性软体的侧视图。

图17,是本发明鞋底鞋围一体式二次注塑成型的高模量防护硬体的侧视图。

图18,是本发明一码式弹性鞋套的鞋跟出口示意图。

附图中序号标记如下:1为鞋套帮面,2为围条,3为鞋底,4为低模量弹性软体,5为高模量防护硬体,10为一码式弹性鞋套,12为鞋套帮面开口,13为鞋套帮面粘接处,21为围条上弹性伸展结构,22为围条非连接边,23为围条非连接边上收缩筋,31为鞋底上的横纵伸展结构,32为鞋底外沿,33为鞋底防滑突起,34为鞋套底部后跟处的鞋跟出口,35为鞋跟出口的封口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术语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所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含义相同。

如本文所用,术语“包括”、“包含”与“含有”可互换使用,不仅包括开放式定义,还包括半封闭式、和封闭式定义。换言之,所述术语包括了“由……构成”、“基本上由……构成”。

如本文所用,术语“上”、“下”、“内”、“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定。

服装压力:人体在穿上衣服后,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约束。这种约束可以分为两种,即服装本身重量形成的垂直负荷和服装形态的水平负荷。服装压力是指人体着装后,服装的形状、尺寸、重量等因素对人体制约时造成的压力,这种压迫感或束缚感称为服装压力。用单位皮肤面积上所受的力来表示。

实施例1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码式弹性鞋套10。进一步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包括正压力差异化分布式的一码式弹性鞋套帮面1、可横纵伸展的鞋底3和起箍紧作用的围条2。本发明提供的一码式弹性鞋套为正压力差异化分布式的,兼顾防护性能优越、舒适度高和适用尺寸变化宽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其可根据穿戴者鞋子大小变化进行三维立体自适应性包裹,适用鞋子体积范围广,灵活应用性强,耐磨实用,舒适度高。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对于鞋具有特定的用途,但也可用于其他用途,例如但不限于防尘、防污或需要专用鞋套的其它用途。

如图1-4所示,一种正压力差异化分布式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其构成部分至少包括:鞋底3、鞋套帮面1和设置在鞋底上的围条2。所述鞋底3上面外沿设有围条2,围条非连接边22的周长为345mm,鞋底外沿32的周长为547mm。所述围条2展开后形似梯形上窄下宽,下边长547mm,与鞋底2外沿周长相同;上边长345mm,平均高36mm。所述围条2的下边绕所述鞋底3的鞋底外沿32一周并缝合,使之形成侧边箍筋,用于箍住穿戴者的鞋。所述鞋套帮面1通过预留的的鞋套帮面粘接处13与所述围条2靠近鞋底一侧粘合。所述鞋套帮面粘接处13的面宽为10mm。所述鞋底3设有横纵伸缩结构31,使得鞋底可纵横伸缩,以达到适应穿戴者鞋底面大小和形状变化的目的。所述横纵伸缩结构31为十字形,厚度为0.7mm的高弹性薄膜。十字形高弹性薄膜纵轴宽10mm,长100mm;横轴宽40mm,长60mm。所述横纵伸缩结构31与所述鞋底3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鞋底3厚度为2mm,鞋底厂200mm,前掌宽85mm,后跟宽60mm。所述鞋套帮面1的材料选用市售的防水四弹复合布,弹力性能:定力20n,定力伸长率227.4%。所述围条2设有弹性伸展结构21,将围条2的伸展形变集中于弹性伸展结构21上,从而兼顾了围条2在前掌后跟处的刚性需求,能有效的阻止鞋套帮面下部边缘被拉伸至穿戴者的鞋子底面,使得鞋底能够贴合覆盖在穿戴者鞋底面的轮廓上,同时还能增加鞋套帮面的功能稳定性。所述弹性伸展结构21为0.5mm厚,25mm宽,45mm长的片状结构。所述弹性伸展结构21分布在所鞋底3两侧。所述围条2厚度为1mm。所述弹性伸展结构21与所述围条2通过一体注塑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围条2以及所述鞋底3均选用柔性防滑高附着力的tpu,塑料牌号:elastollan®c60a10w,巴斯夫basf厂家,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870%,断裂拉伸强度23mpa,硬度61a,抗撕裂强度51kn/m。

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鞋套底部长205mm,前掌宽87mm,后跟宽62mm。将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穿套在市售的同一款式不同尺码以及不同款式相同尺码的鞋子外表面,测试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的适用尺码变化范围以及舒适性。49位测试者反馈结果如下表1:

从上表1可以看出所述一码式弹性鞋套10可根据穿戴者鞋子大小变化进行三维立体自适应性包裹,适用鞋子体积范围广,灵活应用性强。

实施例2

围条鞋底一体化注塑成型。

使用冷粘胶粘工艺制作出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脱胶漏水的问题常常困扰着使用者。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将工艺进一步改进为:围条鞋底一体化注塑成型。

如图5-10所示,将围条鞋底一体化设计,通过模具注塑成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同样材料的弹性带,负载同一伸长负荷,当截面积不同时,所产生的形变程度不一样;截面积越小的弹性带被拉伸得越长。利用这样的原理设计一码式弹性鞋套10,通过在不同区域位置调高或降低壁厚从而达到伸展、箍紧和防护三者兼顾的效果。如图5所示,位于鞋底3两侧,距鞋跟40-80mm处,将平均壁厚为1.2mm的围条2均匀降低至0.5mm的壁厚,使之转变为易形变的弹性伸展结构21。如图8-10,bb截面图所示,鞋底3的中间部分设计为向上拱起的0.6mm厚的薄壁,使之转变为易形变的横纵伸展结构31;横纵伸展结构31两侧则为2mm厚的鞋底防护区域。为增加围条2的箍紧效果,进一步的,在围条非连接边22上增设半径为1mm的圆条收缩筋23。

选用柔性防滑高附着力的tpu,塑料牌号:elastollan®c60a10w,巴斯夫basf厂家,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900%,断裂拉伸强度15mpa,硬度55a,抗撕裂强度40kn/m。

实施例3

围条鞋底一体式二次成型

一种材料难以兼顾各项机械性能优越,因此将一码式弹性鞋套10的围条和鞋底进一步改进,围条鞋底一体式采用二次成型工艺。

如图11-17所示,围条鞋底一体式由低模量弹性软体4和高模量防护硬体5结合,并通过二次注塑而成型。围条鞋底一体式采用二次成型后通过熔接工艺将鞋套帮面1焊接至鞋底外沿与围条下边连接区域,制成一码式弹性鞋套10。此工艺生产出的的一码式弹性鞋套10在耐磨防滑、弹性伸展和压感舒适度等方面有显著的提高。如图13,ee截面图所示,低模量弹性软体4被高模量防护硬体5包裹形成保护层,使低模量弹性软体4被拉伸伸展时不易受到来自尖锐物体的穿刺。另外,高模量防护硬体5具有一定的硬度强度,其鞋底3的防滑突起33部分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滑作用。低模量弹性软体4平均壁厚为1mm,高模量防护硬体5平均壁厚为2mm。低模量弹性软体4选用美国杜邦3078,50a硬度的热塑性弹性体tpe颗粒,力学性能:断裂伸长率1032%,拉伸强度36kgf/cm2,抗撕裂强度25kgf/cm。高模量防护硬体5选用选用市售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tpu的科思创公司(bayermaterialscienceag)ue-83aeu10fr型号材料;材料性能,断裂伸长率650%,断裂拉伸强度20mpa,硬度80a,抗撕裂强度80kn/m。

实施例4

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多数女性尤为钟爱穿着高跟鞋,遇到雨天时,鞋子经常被打湿。为解决这个问题,如图18所示,一码式弹性鞋套进一步在所述鞋底3的后跟处设有鞋跟出口34和封口模块35,便于高跟鞋与平底鞋之间的使用切换。鞋跟出口34形状与市面普通高跟鞋的鞋跟截面一样,并且富有弹性可撑大与收缩箍筋;穿戴者可以通过所述鞋跟出口34将高跟鞋鞋跟伸出鞋套外面,使鞋套更加贴合高跟鞋的外形。封口模块35采用可移除式胶粘方法与一码式弹性鞋套10的鞋底粘接,从而达到高跟鞋与平底鞋之间的使用切换的目的。所述鞋跟出口34边缘涂覆有不干胶或贴上双面软胶贴,将鞋跟出口34边缘与穿戴着鞋跟粘紧,从而防止水从鞋跟出口34处进入鞋套里面。

在本发明提及的所有文献都在本申请中引用作为参考,就如同每一篇文献被单独引用作为参考那样。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的上述讲授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