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1512发布日期:2020-10-17 00:37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滑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防滑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一种申请号为cn200820159147.5名称为《一种穿孔通风散热按摩鞋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穿孔通风散热按摩鞋底,鞋底体上面设有间隔的透气孔,鞋底体底面设有均布的v形聚风槽沟,这种结构鞋底制成的鞋穿在脚上较普通鞋要凉爽舒服,由于鞋底上间隔的透气孔能透气散热,还能起到按摩作用,鞋底体底面均布的v形聚风糟沟既能聚风又能防滑,从外界涌进的空气通过聚风槽沟直接向上层流动,穿着行走,由于不断向前运动,空气对流加快,使鞋内始终充盈新鲜空气,感觉凉爽,真正起到解除“烧”脚的困扰。然而,该鞋底防滑效果仍然不够理想,而且厚度仍然较大,重量较重,不够轻便,因此该鞋底的结构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穿着轻便且防滑,使用效果好的防滑鞋底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防滑鞋底结构,包括能与鞋面、后帮相连接的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本体,在所述防滑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鞋体相固定的连接凸部,在所述防滑本体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包括横向设置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和竖向设置且横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依次交错而相连接为网格结构。

作为改进,所述防滑本体、连接凸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可优选是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

进一步改进,当鞋底本体应用在沙滩鞋上时,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围成的网格状防滑本体底面上可优选设置有能减轻鞋底本体重量的透气通孔。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凸起的厚度可优选大于第二凸起的厚度,防滑本体的顶面至第一凸起底面的厚度为4~7mm。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的底面可优选为圆弧面,所述第二凸起的底面为平面。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起可优选是中部向鞋底结构前端凸起的第一弧形凸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凸起可优选是中部向鞋底外脚背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凸起。

作为改进,在与脚底弓形部对应的防滑本体上可优选设置有减重通孔。

作为改进,在与脚底脚跟部对应的防滑本体的底面上可优选设置有鞋底凸部。

进一步改进,所述鞋底凸部的底面与防滑凸起的底面可优选相平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滑本体由聚氨酯材料制成,重量轻,韧性强,不易磨损;防滑凸起起到防滑作用,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网格状分布,加强防滑本体的牢固程度,并提高防滑性能,从而得到轻薄,穿着舒适,防滑性好的防滑鞋底结构;防滑凸起不是直线型,而是弧形,能覆盖更多的鞋底面,防滑效果更好,同时交错的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的连接点分布更均匀,能进一步增强鞋底结构的强度,延长鞋底结构的使用寿命;脚底弓形部不直接接触鞋底,因此在脚底弓形部对应的防滑本体上可优选设置减重通孔,进一步减轻防滑本体的重量;鞋底凸部对应脚底脚跟,踩踏舒适,方便行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能与鞋面、后帮相连接的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本体1,在防滑本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鞋体相固定的连接凸部12,在防滑本体1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包括横向设置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13和竖向设置且横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凸起14。所述第一凸起13与第二凸起14依次交错而相连接为网格结构。防滑本体1、连接凸部12、第一凸起13与第二凸起14是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当鞋底本体应用在沙滩鞋上时,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围成的网格状防滑本体底面上设置有能减轻鞋底本体重量的透气通孔11。

第一凸起13的厚度大于第二凸起14的厚度,防滑本体1的顶面至第一凸起13底面的厚度为4~7mm。第一凸起13的底面为圆弧面,第二凸起14的底面为平面。第一凸起13是中部向鞋底结构前端凸起的第一弧形凸起。第二凸起14是中部向鞋底外脚背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凸起。在与脚底弓形部对应的防滑本体1上设置有减重通孔15。在与脚底脚跟部对应的防滑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鞋底凸部16。鞋底凸部16的底面与防滑凸起的底面相平齐。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包括能与鞋面、后帮相连接的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本体(1),在所述防滑本体(1)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鞋体相固定的连接凸部(12),在所述防滑本体(1)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包括横向设置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13)和竖向设置且横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凸起(14),所述第一凸起(13)与第二凸起(14)依次交错而相连接为网格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本体(1)、连接凸部(12)、第一凸起(13)与第二凸起(14)是一体制成的整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当鞋底本体应用在沙滩鞋上时,在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围成的网格状防滑本体底面上设置有能减轻鞋底本体重量的透气通孔(1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3)的厚度大于第二凸起(14)的厚度,防滑本体(1)的顶面至第一凸起(13)底面的厚度为4~7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3)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第二凸起(14)的底面为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3)是中部向鞋底结构前端凸起的第一弧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14)是中部向鞋底外脚背一侧凸起的第二弧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脚底弓形部对应的防滑本体(1)上设置有减重通孔(15)。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在与脚底脚跟部对应的防滑本体(1)的底面上设置有鞋底凸部(1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凸部(16)的底面与防滑凸起的底面相平齐。


技术总结
一种防滑鞋底结构,包括能与鞋面、后帮相连接的鞋底本体,鞋底本体包括由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的防滑本体,在防滑本体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能与鞋体相固定的连接凸部,在防滑本体的底面上分布有防滑凸起,防滑凸起包括横向设置且竖向间隔分布的第一凸起和竖向设置且横向间隔分布的第二凸起,第一凸起与第二凸起依次交错而相连接为网格结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防滑本体重量轻,韧性强,不易磨损;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呈网格状分布,加强防滑本体的牢固程度,并提高防滑性能,从而得到轻薄,穿着舒适,防滑性好的防滑鞋底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汪士杰;胡杰;黄聪杰;陈辉;王淑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金穗橡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5
技术公布日:2020.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