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生存衣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4954发布日期:2020-11-06 12: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野外生存衣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服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野外生存衣服。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参加野外生存活动,来增长自身的技能,但是在偏僻山区等气候和各方面条件都异常恶劣的地区,穿着一件适合野外生存的衣服是非常重要的。

现有的公布号为cn108041710a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多功能野外生存衣服,包括衣服本体、保温机构和除尘机构,所述衣服本体内部设置有衣服内层,所述衣服内层与所述衣服本体匹配设置,所述衣服本体与所述衣服内层均设置有水气密封拉链;所述保温机构包括加热器、电源、温度调节器、开关,所述除尘机构包括防尘面罩、卡扣和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包括护罩本体、安装口、视野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野外生存衣服,具有保温功能,提高人们在野外生存睡眠的质量,同时带有过滤功能,在恶劣的空气环境中保障人们的呼吸,保护人体的身体健康。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一般使用者在进行野外生存活动时,为了应对突遇的下雨情况,由于防雨的裤子透气性不好,使用者一般为了舒适只会穿防雨的上衣,方便穿脱,但是一旦遇到大雨情况时,使用者的裤子仍然会被雨水打湿,从而影响使用者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野外生存衣服,具有保护使用者被雨水打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野外生存衣服,包括衣服本体,所述衣服本体两侧分别设置有长袖,所述衣服本体上端设置有连体帽,所述衣服本体内部设置有夹层,所述衣服本体下端开设有与夹层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内滑移穿设有挡雨组件,所述衣服本体上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挡雨组件上端设置有用于将挡雨组件限位于夹层内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穿设连接于第二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突遇下雨天时,可将挡雨组件从第一开口内拉出,挡雨组件可将使用者腿部的前面、侧面以及后面遮挡,同时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使用者肩部,使挡雨组件不会从第一开口内掉出,其次由于衣服本体与挡雨组件均由防水布料制成,所以衣服本体与挡雨组件能够防护使用者不会被雨水打湿,避免使用者因受到雨淋而造成身体不适,当雨停时,可一只手拉住衣服本体下端边缘,同时另一只手从第二开口向上拉动固定组件,使挡雨组件从第一开口内进入到夹层内,同时向上移动至挡雨组件全部进入到夹层内时,再将固定组件锁定并挂接在肩部,从而使挡雨组件不会下滑。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挡雨组件包括滑移穿设于第一开口的挡雨布,所述挡雨布滑移连接于夹层,所述挡雨布下端设置有导出带,导出带穿设于第一开口,所述挡雨布上端连接于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雨布位于夹层内时,导出带位于第一开口内,需要将挡雨布拉出时,可通过将从第一开口将导出带拉出,同时导出带带动挡雨布,使挡雨布从夹层内滑移拉出,之后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在肩部,从而防止使用者腿部受到雨淋。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置于挡雨布上边沿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穿设于第二开口,所述固定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挡雨布前后两端,所述固定带靠近挡雨布前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母扣,所述固定带靠近挡雨布后端的一端设置有扣合于第一母扣的第一子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雨布上端抵接第二开口时,第一子扣能够扣合第一母扣同时固定带能挂接于使用者肩部,从而将挡雨布限位于夹层内,进而在不需要使用挡雨布时,挡雨布不会从第一开口内滑出,其次当使用挡雨布时,挡雨布在夹层内向下滑移,固定带的总长度能够使挡雨布从第一开口内滑出后,挡雨布的下端滑移至最低位置时,此时固定带的中段能挂在使用者肩部。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定带中段设置有第二母扣,所述衣服本体的肩部设置有扣合于第二母扣的第二子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雨布从第一开口处滑移出后,可将第二母扣与第二子扣扣合,从而使固定带固定于衣服本体的肩部,进而使固定带不会从肩部脱落,从而避免挡雨布上端的固定带会从使用者肩部滑脱,使挡雨布下端位于过低的位置,影响使用者行走。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服本体肩部设置有软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垫由软性橡胶材质制成,能够避免使用者背行李包时间久了以后,肩膀会很酸痛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服本体设置有第一口袋,所述第一口袋设置有第二拉链,所述第一口袋内设置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设置有用于挂接水杯的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不想手拿水杯时,可将连接带从第一口袋内拿出,并将水杯的杯绳挂接于锁环内,从而可使水杯佩戴于衣服本体,当不需要再佩戴水杯时,将水杯杯绳从锁环内取下,再将连接带连同锁环一起放置于第一口袋内,同时第一口袋内还可放置其他物品。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衣服本体设置有第二口袋,所述衣服本体设置有用于遮住第二口袋上端开口的遮布,所述遮布设置有魔术贴子扣带,所述第二口袋设置有与魔术贴子扣带粘合的魔术贴母扣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在夜里行走,需要手电筒时,可通过拉开遮布,将第二口袋内的手电筒取出,在使用完毕后,只要将手电筒放回第二口袋,再轻轻一按遮布,就可将遮布闭合于第二口袋开口,方便便捷。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长袖设置有反光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防止使用者在夜里行走时,因为野外环境太黑,导致同队队友无法看清使用者的位置,长袖缝合有反光条,方便其他队友看清使用者的位置,从而避免使用者出现掉队的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当突遇下雨天时,可将挡雨组件从第一开口内拉出,挡雨组件可将使用者腿部的前面、侧面以及后面遮挡,同时将固定组件固定在使用者肩部,使挡雨组件不会从第一开口内掉出,其次由于衣服本体与挡雨组件均由防水布料制成,所以衣服本体与挡雨组件能够防护使用者不会被雨水打湿,避免使用者因受到雨淋而造成身体不适,当雨停时,可一只手拉住衣服本体下端边缘,同时另一只手从第二开口向上拉动固定组件,使挡雨组件从第一开口内进入到夹层内,同时向上移动至挡雨组件全部进入到夹层内时,再将固定组件锁定并挂接在肩部,从而使挡雨组件不会下滑。

当使用者不想手拿水杯时,可将连接带从第一口袋内拿出,并将水杯的杯绳挂接于锁环内,从而可使水杯佩戴于衣服本体,当不需要再佩戴水杯时,将水杯杯绳从锁环内取下,再将连接带连同锁环一起放置于第一口袋内,同时第一口袋内还可放置其他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挡雨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口袋与遮布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挡雨布在使用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1、衣服本体;2、长袖;3、第一拉链;4、连体帽;5、夹层;6、第一开口;7、挡雨组件;8、第二开口;9、固定组件;71、挡雨布;72、导出带;91、固定带;92、第一母扣;93、第一子扣;94、第二母扣;95、第二子扣;10、软垫;11、第一口袋;111、第二拉链;12、连接带;121、锁环;13、第二口袋;131、遮布;132、魔术贴子扣带;133、魔术贴母扣带;14、反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野外生存衣服,包括衣服本体1,衣服本体1两侧分别通过缝纫线缝合有长袖2,衣服本体1分别左右两部分,衣服本体1中部缝合有可将左右两部分合并的第一拉链3,衣服本体1上端缝合有连体帽4,衣服本体1内部缝合有夹层5,衣服本体1下端左右两部分分别开设有与夹层5连通的第一开口6,第一开口6的开设轨迹由衣服本体1的前面到衣服本体1的背面沿横向开设,第一开口6内滑移穿设有挡雨组件7,挡雨组件7可在夹层5内滑移,且挡雨组件7环绕于衣服本体1左右两部分内的夹层5,并能够从第一开口6滑出,衣服本体1上端左右前后分别开设有与夹层5连通的第二开口8,挡雨组件7上端缝合有用于将挡雨组件7限位于夹层5内的固定组件9,固定组件9穿设于第二开口8。

当突遇下雨天时,可将挡雨组件7从第一开口6内拉出,挡雨组件7可将使用者腿部的前面、侧面以及后面遮挡,同时将固定组件9固定在使用者肩部,使挡雨组件7不会从第一开口6内掉出,其次由于衣服本体1与挡雨组件7均由防水布料制成,所以衣服本体1与挡雨组件7能够防护使用者不会被雨水打湿,避免使用者因受到雨淋而造成身体不适,当雨停时,可一只手拉住衣服本体1下端边缘,同时另一只手从第二开口8向上拉动固定组件9,使挡雨组件7从第一开口6内进入到夹层5内,同时向上移动至挡雨组件7全部进入到夹层5内时,再将固定组件9锁定并挂接在肩部,从而使挡雨组件7不会下滑。

参照图1和图2,挡雨组件7包括滑移穿设于第一开口6的挡雨布71,挡雨布71由防水布料制成,挡雨布71滑移连接于夹层5,且挡雨布71环绕于衣服本体1左右两部分内的夹层5,挡雨布71的宽度大于第二开口8的开设长度,挡雨布71下端缝合有呈长条状的导出带72,导出带72的两端分别缝合于挡雨布71前后两端,导出带72穿设于第一开口6,挡雨布71上端缝合于固定组件9。当挡雨布71位于夹层5内时,导出带72位于第一开口6内,需要将挡雨布71拉出时,可通过将从第一开口6将导出带72拉出,同时导出带72带动挡雨布71,使挡雨布71从夹层5内滑移拉出,之后通过固定组件9固定在肩部,从而防止使用者腿部受到雨淋。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组件9包括缝合于挡雨布71上边沿的固定带91,固定带91呈长条状,固定带91穿设于第二开口8,固定带91的两端分别缝合于挡雨布71前后两端,固定带91靠近挡雨布71前端的一端缝合有第一母扣92,固定带91靠近挡雨布71后端的一端缝合有扣合于第一母扣92的第一子扣93。当挡雨布71上端抵接第二开口8时,第一子扣93能够扣合第一母扣92同时固定带91能挂接于使用者肩部,从而将挡雨布71限位于夹层5内,进而在不需要使用挡雨布71时,挡雨布71不会从第一开口6内滑出,其次当使用挡雨布71时,挡雨布71在夹层5内向下滑移,固定带91的总长度能够使挡雨布71从第一开口6内滑出后,挡雨布71的下端滑移至最低位置时,此时固定带91的中段能挂在使用者肩部。

参照图1和图4,为了避免在使用挡雨布71时,挡雨布71上端的固定带91会从使用者肩部滑脱,使挡雨布71下端位于过低的位置,影响使用者行走,在固定带91总长的中点位置缝合有第二母扣94,对应衣服本体1的肩部位置缝合有扣合于第二母扣94的第二子扣95。当挡雨布71从第一开口6处滑移出来后,固定带91中部挂接在肩部时,此时可将第二母扣94与第二子扣95扣合,从而使固定带91固定于衣服本体1的肩部,进而使固定带91不会从肩部脱落。

参照图1,使用者在野外进行活动时,一般都会背装很多必需品的行李包,背行李包时间久了以后,肩膀会很酸痛,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衣服本体1内部位于肩部位置缝制有软垫10,软垫10由软质橡胶材质制成。

参照图1,为了方便使用者能在衣服上装带更多的使用品,衣服本体1下端缝制有第一口袋11,第一口袋11缝制有用于闭合第一口袋11开口的第二拉链111,第一口袋11内缝合有连接带12,连接带12可穿设于第一口袋11开口,且连接带12穿设连接有用于挂接水杯的锁环121,连接带12的一端在穿过锁环121后,缝合于连接带12自身,从而将锁环121固定连接于连接带12。当使用者不想手拿水杯时,可将连接带12从第一口袋11内拿出,并将水杯的杯绳挂接于锁环121内,从而可使水杯佩戴于衣服本体1,当不需要再佩戴水杯时,将水杯杯绳从锁环121内取下,再将连接带12连同锁环121一起放置于第一口袋11内,同时第一口袋11内还可放置其他物品。

参照图1和图3,当使用者在野外夜间出行时,通常需要使用手电筒,为了能够方便取放手电筒,衣服本体1上端缝制有可容纳手电筒的第二口袋13,衣服本体1缝合有用于遮住第二口袋13上端开口的遮布131,遮布131贴合第二口袋13的一面缝合有魔术贴子扣带132,第二口袋13外表面缝合有与魔术贴子扣带132粘合的魔术贴母扣带133。魔术贴能够使使用者方便的将遮布131与第二口袋13分离与粘合,从而使使用者取放手电筒非常便捷。

参照图1,为了防止使用者在夜里行走时,因为野外环境太黑,导致同队队友无法看清使用者的位置,长袖2上端缝合有反光条14,方便其他队友看清使用者的位置,从而避免使用者出现掉队的情况。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使用者突遇下雨时,先将第一母扣92与第一子扣93分离,然后拉动导出带72,将挡雨布71从第一开口6内拉出,同时当挡雨布71下端拉到最低位置时,将固定带91的第二母扣94与衣服本体1肩部的第二子扣95扣合,从而防止固定带91从使用者肩部脱落,进而挡雨布71能够遮挡使用者腿部,保护腿部被雨水打湿,当不需要使用挡雨布71时,先将固定带91与衣服本体1分离,然后向上拉动固定带91,从而使挡雨布71在夹层5内向上滑移,当挡雨布71全部收于夹层5内时,可将第一子扣93与第一母扣92扣合,并将固定带91挂接于使用者肩部,进而挡雨布71不会从第一开口6处滑出。其次使用者不想手拿水杯时,可拉开第二拉链111,从第一口袋11内取出连接带12,将水杯杯绳挂接于锁环121,同时还可以将其他小物件放置于第一口袋11内,当使用者在夜里行走,需要手电筒时,可通过拉开遮布131,将第二口袋13内的手电筒取出,在使用完毕后,只要将手电筒放回第二口袋13,再轻轻一按遮布131,就可将遮布131闭合于第二口袋13开口,方便便捷。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