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13618发布日期:2020-12-01 10:46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个人防护口罩通常由口罩主体、鼻梁条、拉紧带等组成,其中,针对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能够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的口罩是在指定气流量(85l/min)条件下,能够过滤掉超过95%的非油性颗粒物的口罩,包括中国国标kn95、美标n95、欧标ffp2等。

当疫情发生时,口罩是防止病毒传播和扩散的最有效手段,此时,口罩需求数量极大。现有的口罩大多为一次性的,难以重复利用。同时,现有的口罩仅设置了鼻梁条来提高口罩与面部的贴合程度,但是对于其他部位难以保证贴合程度,从而影响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具有可重复使用、防护效果好的特点。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和设于口罩主体的紧固带,口罩主体包括外层、隔离过滤层和内层,隔离过滤层位于外层和内层之间;

外层与内层两者的三侧边缘相贴合,两者的第四边缘处具有开口,开口用于供隔离过滤层安装和拆卸;

隔离过滤层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定型条。

进一步的,定型条为化学片港宝。

进一步的,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还包括pp处理剂存储器,pp处理剂存储器用于存储pp处理剂,pp处理剂用于软化化学片港宝,隔离过滤层装入外层与内层之间前采用pp处理剂处理化学片港宝。

进一步的,定型条通过胶黏剂固定于隔离过滤层。

进一步的,定型条的宽度为1-2mm。

进一步的,内层第四边缘的内侧面和外层第四边缘的外侧面均涂覆形成有压敏胶层,内层的第四边缘翻折后与外层第四边缘的外侧面粘合。

进一步的,外层三侧边缘的外侧和内层三侧边缘的内侧均涂覆形成有无三苯油性万能胶层,内层的三侧边缘翻折后与外层的三侧边缘相贴合。

进一步的,外层的外侧面边缘涂刷形成有处理剂层,无三苯油性万能胶层位于处理剂层上。

进一步的,隔离过滤层为静电熔喷层或e-ptfe微滤膜。

进一步的,外层为防飞沫层,内层为亲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口罩的隔离过滤层可替换,达到可重复使用的效果。当隔离过滤层需更换时,打开外层和内层第四边缘处的开口,取出隔离过滤层,然后将新的隔离过滤层自开口放入外层和内层之间,关闭开口,完成隔离过滤层的更换,该防护口罩可继续使用。

定型条位于隔离过滤层的四周边缘,防护口罩在使用时,定型条能使隔离过滤层完全贴合面部,在提高防护效果的同时,还能防止口罩移位,方便佩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防护口罩的口罩主体的截面图;

图3是图1所示防护口罩的隔离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口罩主体1、紧固带2、外层11、隔离过滤层12、内层13、开口14、定型条15、压敏胶层16、无三苯油性万能胶层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和设于口罩主体1的紧固带2,口罩主体1包括外层11、隔离过滤层12和内层13,隔离过滤层12位于外层11和内层13之间;

外层11与内层13两者的三侧边缘相贴合,两者的第四边缘处具有开口14,开口用于供隔离过滤层12安装和拆卸;

隔离过滤层12的四周边缘设置有定型条15。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口罩的隔离过滤层可替换,达到可重复使用的效果。当隔离过滤层12需更换时,打开外层11和内层13第四边缘处的开口14,取出隔离过滤层12,然后将新的隔离过滤层12(已贴好定型条)自开口14放入外层11和内层13之间,关闭开口14,完成隔离过滤层12的更换,该防护口罩可继续使用。

定型条15位于隔离过滤层12的四周边缘,防护口罩在使用时,定型条15能使隔离过滤层12完全贴合面部,在提高防护效果的同时,还能防止口罩移位,方便佩戴。

本实用新型中,隔离过滤层12为静电熔喷层或e-ptfe微滤膜。外层11为防飞沫层,内层13为亲肤层。其中,内层13可采用医用纱布。紧固带2采用棉质材料,可以用免钉胶或湿固化服装胶采用点胶方式固定于口罩本体。

进一步的,定型条15为化学片港宝。化学片港宝能被处理剂软化,软化后的化学片港宝能被弯曲使其与佩戴者面部贴合,当处理剂的溶剂挥发完全后,化学片港宝硬化定型,使用者佩戴该款防护口罩能达到很好的防移位效果。

进一步的,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还包括pp处理剂存储器,pp处理剂存储器用于存储pp处理剂,pp处理剂用于软化化学片港宝,隔离过滤层12装入外层11与内层13之间前采用pp处理剂处理化学片港宝。本实用新型的pp处理剂是环保型处理剂,其中的溶剂为环保溶剂。其中,所述软化剂除pp处理剂外有多种可替换方案:化学片港宝可采用普通的化学片港宝,pp处理剂采用无三苯pp处理剂,如多正公司的产品hn-266c;化学片港宝亦可采用醇溶性的化学片港宝,软化过程可用hn-266c,也可不用pp处理剂而直接使用医用酒精。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口罩为组件产品,包括口罩本体、紧固件和pp处理剂存储器,防护口罩在佩戴前,将pp处理剂薄涂在隔离过滤层12上的化学片港宝上,然后将隔离过滤层12自开口14装入外层11与内层13之间,关闭开口14;在内层13垫上临时内衬布进行试戴,通过软化的化学片港宝将口罩本体1调整至最合适的鼻梁高度和面部形状,之后取下口罩和临时内衬布,待化学片港宝干燥硬化,即可佩戴使用。

进一步的,定型条15通过胶黏剂固定于隔离过滤层12。该定型条15的固定方式简单快捷,可靠性高。

进一步的,定型条15的宽度为1-2mm。该宽度范围的定型条15能更好的使口罩本体1跟使用者面部贴合。

进一步的,内层13第四边缘的内侧面和外层11第四边缘的外侧面均涂覆形成有压敏胶层16,内层的13第四边缘翻折后与外层11第四边缘的外侧面粘合。该压敏胶层16是不干压敏胶,可重复黏贴,方便隔离过滤层12更换。具体的,压敏胶层16是无三苯压敏胶。

进一步的,外层11三侧边缘的外侧和内层13三侧边缘的内侧均涂覆形成有无三苯油性万能胶层17,内层13的三侧边缘翻折后与外层11的三侧边缘相贴合。无三苯油性万能胶层17可采用专利201210367763.0公开的胶黏剂涂覆形成。

进一步的,外层11的外侧面边缘涂刷形成有处理剂层,无三苯油性万能胶层17位于处理剂层上。外层11通常为pp材质且经过防水处理,在外层11先涂覆处理剂后再涂刷胶黏剂,能保证较好的黏贴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处理剂和胶黏剂的涂覆范围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可重复使用的防护口罩可用于批量生产,也可以居家制备。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口罩结构简单、材料易得,易于居家制备。

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口罩的居家制备步骤如下:

s1、裁片:将内层13按照比外层11的尺寸长和宽各大16-20mm,隔离过滤层12略小于外层11(差值2mm内)的尺寸分别进行裁剪;

s2、粘合前预处理:使用处理剂沿外层11的四周边沿8-10mm处先刷涂一层,涂刷工具可采用软毛笔;

s3、内层13/外层11的粘合:步骤s2涂刷的处理剂表干后,在外层11的三侧边缘的处理剂层之上以及内层13的三侧边缘分别刷涂一道无三苯油性万能胶17(三侧边缘是指外层/内层的左右两侧和上侧),约5-10分钟后待胶黏剂表干即可实施粘合作业,粘合方法是将内层13多预留的边缘翻折至外层11表面,将涂胶层对贴封边粘合,先封好三条边,形成下开口袋状结构;贴合过程中将四个对角位重叠多余的内层13布料直接修剪掉;内层13和外层11剩下的一条边(即第四边缘)分别刷涂无三苯压敏胶;

s4、将两条约180-200mm长的紧固带2的两端,用免钉胶或湿固化服装胶采用点胶方式分别固定于口罩本体的四个边角处;

s5、将化学片港宝裁成约1-2mm宽的窄条,刷胶围边粘合在隔离过滤层12的四条边上;

s6、在贴好的化学片港宝上薄涂一道pp处理剂,装入经步骤s3制作好的下开口袋状结构中;将口罩本体1最后一边已预涂压敏胶的内层13翻折,与外层11的胶层对贴,完成封口;

s7、试戴及整理:在完成封口的口罩本体的内层13垫上临时内衬布进行试戴,通过软化的化学片港宝将口罩本体1调整至最合适的鼻梁高度和面部形状;

s8、取下口罩本体及临时内衬布,待港宝条自然干燥硬化定型后即可佩戴使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