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护目镜起雾的防护套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42610发布日期:2021-03-02 18:5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护目镜起雾的防护套装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套装,尤其是一种可以避免护目镜起雾的防护套装。


背景技术:

[0002]
抗击病毒一线的医务人员每天都必须“全副武装”,才能抵挡病毒的“偷袭”。其中重要的一步就是使用护目镜和口罩。护目镜是一种用于封闭或保护眼睛周围的护眼装置,主要是用来防止微粒、水、化学物质以及血液、体液等具有感染性物质侵袭眼睛。佩戴护目镜是直接预防血源性职业暴露和职业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口罩用于遮蔽口、鼻呼吸道,更是防护的重中之重。
[0003]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配戴口罩后呼出的气体会从口罩上沿散逸,而口罩的上沿又正对护目镜下沿,使得呼出的水蒸气在镜面上凝结起雾。尽管有的护目镜为全封闭式,能阻挡外来的水蒸气,然而即使没有呼气产生的水蒸气进入,人体皮肤蒸发的水蒸气仍然会在镜面上慢慢凝结。另外全封闭式的护目镜会对眼眶周围的血管形成压迫,佩戴时间过长会使得眼压升高,造成眼花等现象。
[0004]
护目镜起雾会严重影响医护人员视线,增大操作难度,增加污染风险。既影响医护人员操作的准确性,又加大了的心理压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止护目镜起雾的防护套装,能够有效防止护目镜起雾。
[0006]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采用一种防止护目镜起雾的防护套装,包括护目镜和口罩,所述护目镜镜片内侧涂覆有碘伏涂层;所述口罩上沿贴有用于填充口罩与人体之间的间隙的水胶体。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护目镜镜片上涂覆碘伏以及封闭口罩上沿与人体之间的间隙的双重手段来防止护目镜起雾。碘伏涂抹在镜片表面后离子碘变成分子碘,发挥氧化作用形成保护膜,能有效延长起雾时间。而水胶体不仅能封闭间隙避免水蒸气散逸,更重要的是,水胶体敷料是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粘性物混合加工而成,而凝胶中最常见的为羟甲基纤维素,其吸水性极强,可以吸收气体中的水蒸气。
[0007]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胶体为3m水胶体。
[0008]
作为一种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水胶体的厚度为1~3mm,宽度为3~6mm。
[0009]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水胶体上覆盖有不粘层。在启用口罩之前利用不粘层覆盖水胶体,避免水胶体与其他物品或者与自体粘连导致失去粘性。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防护套装,通过在护目镜镜片上涂覆碘伏涂层以及在口罩上沿加装水胶体,从两个方便共同作用抑制水雾的产生。大大延缓了水雾产生的时间,保证使用者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0013]
图中标记:1护目镜、2口罩、3水胶体、4不粘层、11镜框、12镜片、 13碘伏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5]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护目镜1和口罩2,所述护目镜1 包括镜框11和镜片12。所述镜片内侧12上涂覆有碘伏涂层13;所述口罩 2上沿贴有用于填充口罩2与人体之间间隙的水胶体3。水胶体3选用3m 水胶体。水胶体3的厚度为1~3mm,宽度为3~6mm。所述水胶体3上覆盖有不粘层4。
[0016]
碘伏涂层13的制作方法是用碘伏溶液将护目镜内面薄薄的涂一层,不影响视线不染色为宜,涂抹后晾干在使用。水胶体3裁剪成条状,贴于口罩2上沿,其长度于口罩2宽度一致。
[0017]
当然,可在镜片12内外侧均涂覆碘伏涂层13,也可以用水胶体3封闭口罩2四周,但效果提升并不明显。
[0018]
本实用新型的碘伏内涂法加封闭口罩法,最终得出可长达4-5小时镜面不起雾的效果,这对于临床工作4小时交班制,已经可以满足一个班的正常需要,适宜推广。
[0019]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