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衣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07690发布日期:2021-02-03 12:06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衣裙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衣裙。


背景技术:

[0002]
连衣裙是指上衣和裙子连成一体式的连裙装,是年轻女生较为喜欢的夏装首选。
[0003]
授权公告号为cn207306159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衣裙,包括裙摆;上衣,上衣与裙摆一体成型,上衣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袖口和第二袖口,第一袖口和第二袖口位于上衣的远离裙摆的一端;第一衣袖,第一衣袖包括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第一自由端和第二自由端用于在第一袖口的顶部打结;和第二衣袖,第二衣袖的至少部分和第二袖口的底部可拆卸连接,第二衣袖包括第三自由端和第四自由端,第三自由端和第四自由端用于在第二袖口的顶部顶部打结。该技术方案中第一衣袖与第二衣袖能够方便地与上衣相连或者拆卸,从而方便使用者快速选择合适的着装风格。
[0004]
有些现有的连衣裙在前胸部会设置一些亮片,这些亮片在灯光的照射下会反射灯光,以吸引大家的注意。但是现有的连衣裙的亮片都是通过针线缝制在连衣裙上,连衣裙在清洗的时候会被反复揉搓,使得连衣裙上的亮片容易被折弯甚至从连衣裙上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衣裙,使反光部与上衣可拆卸连接。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
一种连衣裙,包括一体设置的上衣与裙摆,所述上衣的前胸部可拆卸连接有反光部,所述反光部包括若干亮片。
[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连衣裙清洗时,可将带有亮片的反光部拆卸下来,避免连衣裙在清洗时的反复揉搓将亮片折弯或者使亮片掉落。
[000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反光部还包括与上衣可拆卸连接的丝带框与设置于所述丝带框内的若干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两端均与丝带框的框边连接,所述亮片套设于所述连接线外。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线将若干亮片串在一起,使亮片与丝带框连接,又丝带框与上衣可拆卸连接,使得亮片在丝带框的作用下与上衣可拆卸。
[001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带框的框边通过拉链、魔术贴或子母扣与上衣可拆卸连接。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通过拉链、魔术贴、子母扣中任意一种使丝带框与上衣连接;拉链、魔术贴、子母扣均为服装行业常见的连接结构,十分好用且便宜,降低成本。
[001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线纵向与横向交错设置并形成网状结构。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亮片在连接线的作用下均匀分别于丝带框内,使若干亮片尽可能地扩大反光范围,增加反光效果。
[001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亮片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滑移套设于所述连接线且可与所述亮片端面相抵接的限位部。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亮片两端的限位部可限制亮片在连接线上的移动,避免亮片因重力或者惯性力作用堆叠在一起,从而影响亮片的反光效果。同时,限位部可在连接线上滑移,使限位部与亮片之间的距离可调节。限位部与亮片可根据实际情况留有一些间隙,使亮片可在连接线上倾斜,从而增大亮片端面与连衣裙实用者正前方的照射面积,从而使有更多的光从正前方反射出去,提高亮片对正前面光源的反射能力。另外,亮片两端的限位部可与亮片的端面相贴合,通过两个限位部的作用使亮片与连接线保持同轴,避免使用者在移动时带动亮片在两限位部之间移动,从而使亮片与限位部之间发生碰撞并发出声响。
[0017]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由连接线打结而成的限位结,所述限位结位于限位部远离亮片的一侧,且所述限位结与所述限位部之间留有间隙。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结固定在连接线上,且两个限位结位于两个限位部的外侧,使得两个限位部只能在两个限位结之间的间隙内移动,避免亮片两端的限位部滑移过远。
[0019]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外设置有反光层。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涂布反光层的限位部也具有反光能力,从而增强反光部的反光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带框的上框边设置有网纱,所述网纱远离丝带框的一端设置有褶皱。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纱可挡住丝带框与上衣之间的拉链、魔术贴或者子母扣,避免拉链、魔术贴或者子母扣暴露在外侧,提高反光部整体的美观度。
[002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裙摆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裙环,且位于上方裙环的下端始终覆盖位于下方裙环的上端。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裙环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使裙摆的长度不同,具有短裙、中裙、长裙等多个不同款式。
[002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衣裙的前腰部缠绕有织带,所述织带通过缝制点缀有若干珍珠。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织带和珍珠可作为腰部装饰物,从而提高连衣裙的整体美观度;同时珍珠也具有反射光的能力,提高连衣裙整体的反光效果。
[002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0028]
1.亮片与连衣裙可拆卸连接,避免连衣裙在清洗时的反复揉搓将亮片折弯或者使亮片掉落;
[0029]
2.限位结构限制亮片在连接线上移动,避免亮片因重力或者惯性力作用堆叠在一起,从而影响亮片的反光效果;
[0030]
3.两个限位结位于两个限位部的外侧,使得两个限位部只能在两个限位结之间的间隙内移动,避免亮片两端的限位部滑移过远。
附图说明
[0031]
图1为实施例中连衣裙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为实施例中亮片在连接线上的状态示意图;
[0033]
图3为实施例中亮片在连接线上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0034]
图4为实施例中连接群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中,1、上衣;2、裙摆;21、裙环;3、反光部;31、丝带框;32、网纱;321、褶皱;33、连接线;34、亮片;35、限位结构;351、限位部;352、限位结;4、织带;41、珍珠;5、隐形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参见图1,一种连衣裙,包括上衣1与裙摆2,上衣1的前胸部可拆卸连接有反光部3。
[0038]
参见图1与图2,反光部3包括丝带框31、设置于丝带框31内的若干连接线33与若干亮片34,丝带框31为方形,丝带框31由若干丝带头尾依次通过缝制连接而成。丝带框31的框边可通过拉链、魔术贴或子母扣与上衣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拉链。
[0039]
丝带框31的上框边设置有网纱32,网纱32通过缝制与丝带框31连接。网纱32远离丝带框31的一端突出于丝带框31,且网纱32突出于丝带框31的部分设置有褶皱321。
[0040]
参见图2与图3,连接线33的两端分别与丝带框31不同的框边连接,若干连接线33于丝带框31内纵向与横向交错设置并形成网状结构。
[0041]
亮片34为圆环片且由反光材质制成,亮片34套设于连接线33,亮片34与连接线33之间留有间隙,使亮片34可在连接线33上滑动。
[0042]
亮片34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结构35,限位结构35包括限位部351与限位结352,限位部351为带有通孔的圆珠,限位部351滑移套设于连接线33外,且限位部351可与亮片34的端面相抵接。连接线33与限位部351的通孔孔壁之间有接触且有一定的摩擦,限位部351与连接线33的摩擦力大于限位部351自身重力和亮片34重力之和,使限位部351和亮片34不会在重力作用下在连接线33上移动。
[0043]
限位结352由连接线33打结而成,且限位结352位于限位部351远离亮片34的一侧,限位结352的直径大于限位部351的通孔,使限位部351不能穿过限位结352。限位结352与限位部351之间留有间隙,使限位部351可在两限位结352之间移动。
[0044]
参见图1,连衣裙的前腰部缠绕有织带4,织带4的两端通过缝制与连衣裙固定连接。织带4远离连衣裙的侧面通过缝制点缀有若干珍珠41。
[0045]
参见图4,裙摆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接的至少两个裙环21,群环的上端直径小于裙环21的下端直径,位于最上方的裙环21与上衣1一体设置,相邻两个裙环21之间通过拉链、魔术贴或者子母扣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采用拉链。位于上方裙环21的下端始终覆盖位于下方裙环21的上端。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数量的裙环21,使连衣裙形成短裙、中裙、长裙等不同款式。本实施例中裙环21设置有四个。
[0046]
连衣裙的背部设置有隐形拉链5,方便使用者穿上连衣裙。
[004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反光部3制作时,先用四条丝带头尾相连缝制成丝带框31,丝带框31的边框的一侧面缝制有与上衣1连接的拉链,再将连接线33的一端缝制在丝带框31的其中一边框,在连接线33上打结形成限位结352,将连接线33中没有与丝带框31缝制
的端部依次穿过限位部351、亮片34和限位部351,然后在连接线33上再打一个结形成另一个限位结352,两限位结352之间留有供限位结352和亮片34移动的间隙。
[0048]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