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45597发布日期:2021-05-07 19:39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口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空气中的病菌、粉尘等可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肺部,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佩戴口罩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口罩包括罩体、耳带、鼻梁线等,其中罩体由多层布料组合形成,合成罩体的多层布料的材质各不相同,例如无纺布,需要提供罩体所需要的多层不同的布料,才能完成口罩的制作,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口罩在生产时,由于不同的工序需要使用到不同的设备,因此会需要多个人力去操控对应环节的设备进行加工,导致口罩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n95口罩,具有节省人力,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所述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包括口罩机送料装置、鼻线安装装置、耳带安装装置、罩体对折装置和口罩切割装置,所述口罩机送料装置、所述鼻线安装装置、所述耳带安装装置、所述罩体对折装置和所述口罩切割装置依次设置在工作台,所述口罩机送料装置包括布料放置部件与布料展平部件,所述布料展平部件设置在布料放置部件的一侧,所述布料展平部件上设有光电开关;所述鼻线安装装置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鼻线夹块依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整线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所述整线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第一侧,至少一轮组固设于第一支架第二侧,所述第一支架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侧为相对侧;所述耳带安装装置包括气缸安装架、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围绕旋转柱体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内,所述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气缸设置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五气缸设置有第五连接柱,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三气缸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柱与第一按压板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五气缸分别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五连接柱与第二按压板连接,所述旋转柱体位于所述第一按压板与所述第二按压板之间;所述罩体对折装置包括对折板,所述对折板包括耳带托架和三角形状的对折板主板,所述耳带托架设于对折板主板的底部,用于托举口罩的耳带;所述口罩切割装置包括传动轴、传动轮和传动齿,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和所述第二传动齿啮合,所述刀轮机构包括刀垫轮和切刀轮,所述刀垫轮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所述切刀轮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机送料装置包括:送料机架、至少一布料放置部件和至少一布料展平部件,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和所述布料展平部件安装在所述送料机架上,所述布料展平部件设置在所述布料放置部件的一侧,所述布料展平部件上设有光电开关;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包括送料轮、送料轮固定部件、送料轮安装杆、安装杆固定部件、送料轮承接轴和调节螺母,所述送料机架包括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所述送料轮为圆柱体,用于承载布料,所述送料轮承接轴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所述送料轮承接轴沿着所述送料轮的轴线穿过所述送料轮;所述送料轮固定部件包括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所述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固定在所述送料轮承接轴上,所述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设于所述送料轮的两端,用于限制所述送料轮移出所述送料轮承接轴,所述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和所述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所述送料轮的高度;所述调节螺母螺接在所述送料轮安装杆上,用于调节所述送料轮承接轴在所述送料轮安装杆上的位置;所述送料轮安装杆表面套接弹簧,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送料轮承接轴的一端和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之间,用于限制所述调节螺母的调节距离;所述安装杆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第二安装杆固定部件和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包括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和所述第三安装面是所述第一安装面相邻的两个侧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与所述送料轮位于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的同一侧;所述送料轮安装杆的一侧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位于所述送料轮安装杆上方,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所述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安装杆固定部件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面上;所述布料展平部件包括第一安装臂和布料承接架,所述第一安装臂的一侧连接所述送料机架,所述布料承接架设于所述第一安装臂上,所述光电开关设于所述布料承接架上。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鼻线安装装置包括:支架、至少一轮组、整线块、鼻线夹块、驱动装置、鼻线放料机构和鼻线推送机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所述鼻线夹块依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整线块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设置,整线块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第一侧,所述至少一轮组固设于第一支架第二侧,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轮组,所述第二支架设置有冲切机构,所述整线块第一端与所述整线块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第一支架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架第二侧为相对侧;所述至少一轮组为传送轮组,所述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与第二传送轮,所述整线块设有整线孔,所述第一传送轮与所述第二传送轮以所述整线孔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架第二侧;所述至少一轮组表面设有锉纹;所述至少一轮组为传送轮组,所述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与第二传送轮,所述第一传送轮与所述第二传送轮之间形成送线通道;所述整线块设有整线孔,所述鼻线夹块设有鼻线输送孔,整线孔第一侧与所述鼻线输送孔对应设置,整线孔第二侧与所述送线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整线孔第一侧与所述整线孔第二侧为相对侧;所述驱动装置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根据预设驱动周期进行转动,所述预设驱动周期由预设鼻线切割长度决定,所述步进电机用于按照所述预设驱动周期驱动所述第一传送轮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用于按照所述预设驱动周期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轮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所述冲切机构包括气缸、切刀连接部与冲切刀,所述气缸与所述第二支架一端固定设置,切刀连接部第一端与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切刀连接部第二端与所述冲切刀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连接部,所述鼻线夹块包括切刀孔,所述切刀孔用于容置所述冲切刀,所述切刀连接部第一端与所述切刀连接部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鼻线推送机构包括安装板、曲柄滑块机构、鼻线推板与鼻线夹块,所述第一安装板固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曲柄滑块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鼻线推板设于所述曲柄滑块机构末端,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所述鼻线夹块内设有鼻线推送孔与鼻线输送孔,所述鼻线推送孔贯穿所述鼻线夹块轴向,所述鼻线推送孔与所述鼻线输送孔相通,所述鼻线推板设于所述鼻线推送孔中,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用于带动所述鼻线推板在所述鼻线推送孔活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件、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与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主动轮为一体化设计,所述第一链轮、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第一从动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主动轮与所述第二从动轮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第二侧面上,所述曲柄滑块机构与所述第二从动轮连接。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耳带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架、圆形固件、方形固件、两根导向柱、两根限位柱、气缸、固定架、电机、气缸安装架、焊接柱体、旋转柱体、旋转板、耳带供料机构和耳带剪断机构,所述圆形固件与所述方形固件依次层叠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第四气缸和第五气缸,所述圆形固件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方形固件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气缸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限位柱,所述安装架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容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限位柱,所述固定架包括四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限位柱孔与焊接柱体孔,所述导向柱固定在所述延伸部上方,所述限位柱孔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气缸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焊接柱体第一端通过所述焊接柱体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焊接柱体位于所述固定架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体运动,所述气缸安装架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与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焊接柱体,所述焊接柱体第二端设有焊接头,所述焊接柱体第一端与所述焊接柱体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柱体转动,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围绕所述旋转柱体布置,所述旋转柱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旋转柱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板连接,所述旋转柱体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板旋转,所述旋转柱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柱体的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第二气缸、所述第三气缸、所述第四气缸和所述第五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内,所述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四气缸设置有第四连接柱,所述第五气缸设置有第五连接柱,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第三气缸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柱与第一按压板连接,所述第四气缸与所述第五气缸分别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五连接柱与第二按压板连接,所述旋转柱体位于所述第一按压板与所述第二按压板之间,所述旋转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钩,所述第一按压板一侧包括两个挡块,所述挡块用于按压所述弹性钩,所述挡块用于将所述弹性钩紧贴在所述旋转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按压板包括按压部主体、两个延伸部和两个凸起部,所述延伸部与所述按压部主体形成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焊接头,所述凸起部用于按压所述弹性钩;所述凸起部用于将所述弹性钩与所述旋转板的侧面脱离;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柱长度一致,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五连接柱长度一致,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三连接柱的长度短于所述第四连接柱与所述第五连接柱的长度;所述第一按压板一侧设置有压线部件,所述压线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按压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板两端分别设有耳带支撑架,所述旋转板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耳带支撑架,所述耳带支撑架与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所述圆形固件设置有角度调节槽,所述方形固件设置有位置调节槽;所述弹性钩包括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凸起部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挡块抵接;所述焊接头下方对应设置超声波换能器。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对折装置包括:对折部件,所述对折部件包括对折板、调节部件和支撑部件,所述对折板包括耳带托架和三角形状的对折板主板,所述耳带托架设于所述对折板主板的底部,用于托举口罩的耳带;所述支撑部件包括支撑板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对折板的底面转动连接;所述对折板向上倾斜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对折板主板为等腰三角形;所述耳带托架位于所述对折板主板的两个底角,从所述对折板主板的底角向下弯折,与支撑板连接;所述耳带托架从所述对折板主板的两个底角沿所述对折板主板向下延伸,与支撑板连接;所述调节部件包括第一调节部件、第二调节部件和第三调节部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和所述第二调节部件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调节部件包括第一手动调节轮、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手动调节轮与所述第一调节螺杆螺接,所述第一调节螺杆穿过所述第一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内部,与所述第一安装板螺接;所述第二调节部件包括第二手动调节轮、第二调节螺杆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手动调节轮与所述第二调节螺杆螺接,所述第二调节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板螺接;所述第三调节部件包括至少一固定块和角度调节杆,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对折板的底部,所述角度调节杆穿过所述固定块,与第一调节螺杆和第二调节螺杆相连。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口罩切割装置包括:刀轮机构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轴、传动轮和传动齿,所述传动齿包括第一传动齿和第二传动齿,所述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和所述第二传动齿啮合,所述刀轮机构包括刀垫轮和切刀轮,所述刀垫轮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所述切刀轮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所述传动轮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啮合;所述第一传动轮穿过并固定在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连接;所述传动轴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齿,所述第一传动齿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齿,所述第二传动齿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轮;包括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和底部设有第一滑块、第二滑块和第三滑块,所述切刀轮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滑块转动连接,所述刀垫轮的两端与所述第三滑块转动连接;包括压力轴,所述压力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二滑块螺接;所述安装框架的顶部和底部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安装框架螺接;所述调节螺杆上设有调节手轮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调节手轮位于所述调节螺杆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紧贴所述第一滑块的端面;包括耳线架板,所述耳线架板位于所述刀垫轮与所述切刀轮之间的间隙的前方,所述耳线架板紧贴所述刀垫轮与所述切刀轮。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包括所述口罩机送料装置的结构、所述鼻线安装装置的结构、所述耳带安装装置的结构、所述罩体对折装置的结构和所述口罩切割装置的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该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包括口罩机送料装置、鼻线安装装置、耳带安装装置、罩体对折装置和口罩切割装置,所述口罩机送料装置、所述鼻线安装装置、所述耳带安装装置、所述罩体对折装置和所述口罩切割装置依次设置在工作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口罩,具有节省人力,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口罩机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放置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布料放置部件和布料展平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线安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线安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线安装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鼻线夹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带安装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带供料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带安装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带安装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带安装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带剪断机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体对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罩体对折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折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拉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口罩切割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高度”、“顶部”、“底部”、“一侧”、“倾斜”、“两侧”、“邻边”、“内侧”“外侧”“一端”“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相接”、“相距”、“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请参阅图1,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进行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包括工作台10,所述工作台内设有安装腔室,所述工作台上依次设有口罩机送料装置90、鼻线安装装置1、熔接装置2、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罩体对折装置5、成型焊接装置6、口罩切割装置7和出料装置8。

请参阅图1-图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机送料装置90。

所述口罩机送料装置90包括送料机架91、至少一布料放置部件92和至少一布料展平部件93,所述布料放置部件92和所述布料展平部件93安装在所述送料机架91上,所述布料展平部件93设置在所述布料放置部件92的一侧,所述布料展平部件93上设有光电开关933。

所述送料机架91用于承载布料放置部件92和布料展平部件93,所述布料放置部件92用于放置制作口罩所需的布料,每个布料放置部件92上放置制作口罩需要用的不同的布料,所述布料展平部件93用于监控从送料轮921穿过布料展平部件93的各层布料是否用完。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料机架91上设置多个布料放置部件92,每个布料放置部件92的一侧都设置一个布料展平部件93,送料机架91上设置的布料展平部件93和布料放置部件92的个数相同,且布料展平部件93和布料放置部件92之间的距离适中,布料展平部件93设置于布料放置部件92的左下方。

可选的,每个布料放置部件92的一侧都设置一个布料展平部件93,布料展平部件93可以设置于布料放置部件92的任意方向,例如正下方、左侧、右侧等,布料展平部件93与布料放置部件92的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

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4,所述布料放置部件92包括送料轮921、送料轮固定部件、送料轮安装杆925、安装杆固定部件、调节螺母926和送料轮承接轴927,所述送料机架包括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所述送料轮固定部件包括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安装杆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9241、第二安装杆固定部件9242和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9243,所述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9243上方设有第一调节旋钮9271,所述送料机架91包括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是一个长方体,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包括第一安装面9111、第二安装面9112和第三安装面9113,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的其中一个侧面是第一安装面9111,所述第一安装面9111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取,第二安装面9112和第三安装面9113分别是第一安装面9111相邻的两个侧面,第二安装面9112与所述送料轮921位于所述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的同一侧,即第二安装面9112与送料轮92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安装面9113与送料轮921之间的距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送料轮921为圆柱体,用于承载布料,所述送料轮承接轴927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925,所述送料轮承接轴927沿着所述送料轮921的轴线穿过所述送料轮921,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固定在送料轮承接轴927上,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设于送料轮921的两端,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送料轮921的高度,既可以限制送料轮921在送料轮安装杆925上前后大幅度移动,又可以给送料轮921预留一段因转动而产生轻微移动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轮921为圆柱体,用于承载布料,所述送料轮承接轴927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925,所述送料轮承接轴927沿着所述送料轮921的轴线穿过所述送料轮921,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固定在送料轮承接轴927上,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设于送料轮921的两端,第一送料轮固定部件9221和第二送料轮固定部件9222之间的距离等于送料轮921的高度,从而限制送料轮921在送料轮安装杆925上前后大幅度移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送料轮安装杆925为较长的圆柱体,送料轮安装杆925的一侧沿着所述送料轮921的轴线穿过所述送料轮承接轴927,并且送料轮承接轴927固定在送料轮安装杆925的一侧,送料轮安装杆925的另一侧固定在送料机架91的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送料轮安装杆925的另一侧放置在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的第一安装面9111上,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9243位于所述送料轮安装杆925上方,利用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面9111上,所述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9241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925,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面9112上,所述第二安装杆固定部件9242穿过所述送料轮安装杆925,固定在所述第三安装面9113上,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9241、第二安装杆固定部件9242和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9243将送料轮安装杆925固定在布料放置部件安装棒911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调节螺母926螺接在送料轮安装杆925上,调节螺母926位于送料轮承接轴927的外侧,第三安装杆固定部件9243上方设有第一调节旋钮9271,第一调节旋钮9271用于限制送料轮承接轴927在送料轮安装杆925上转动的速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送料轮安装杆925表面围绕着弹簧923,所述弹簧923位于送料轮承接轴927的一端和第一安装杆固定部件9241之间,用于限制调节螺母926的调节距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向内转动调节螺母926,调节螺母926提供给送料轮承接轴927向内的压力,送料轮承接轴927向内移动,挤压弹簧923。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向外转动调节螺母926,弹簧923提供给送料轮承接轴927向外的推力,送料轮承接轴927向外移动,使得送料轮承接轴的一端紧贴调节螺母926。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布料展平部件93包括第一安装臂931、布料承接架932和光电开关933,光电开关933设于布料承接架932上,用于感应送料轮921上的布料是否用完,若用完,则光电开关933发出提醒,例如,光电开关933上的提示灯闪烁或光电开关933发出提示音,布料承接架932设于第一安装臂931上,第一安装臂931的一侧连接送料机架91,并且利用螺丝固定在送料机架91上。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将制作口罩所需的不同层的布料分别放置在安装在口罩机送料装置90的送料机架91上的布料放置部件92上,各层布料分别卷放在布料放置部件92包括的送料轮921上,每层布料从送料轮921上穿过每个布料放置部件92一侧设置的布料展平部件93,布料穿过布料展平部件93中的布料承接架932,平铺布料,光电开关933感应布料承接架932上是否有布料穿过,从而判断送料轮921上的布料是否用完,若送料轮921上的布料用完,则光电开关933发出提示,使得可以及时在送料轮921上补充布料,送料轮921利用其他装置提供的拉力转动,从而带动送料轮921上放置的各层布料的转动,使得布料主动向前传送至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的下一个装置,为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制作口罩提供原料,简化口罩机送料装置的结构,避免使用电机等装置驱动口罩机送料装置,节约能源和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5至图9。

请参阅图5、图6与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鼻线安装装置1,所述鼻线安装装置1设于工作台10,所述鼻线安装装置1包括:支架(由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组成)、至少一轮组(由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组成)、整线块114、鼻线夹块133、驱动装置111、鼻线放料机构12和鼻线推送机构13,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01与第二支架102,所述第一支架101、所述第二支架102与所述鼻线夹块133依次固定在所述工作台10,整线块114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架101固定设置,整线块114第二端与所述工作台10固定设置,所述驱动装置111设置在第一支架101第一侧,所述至少一轮组固设于第一支架101第二侧,所述驱动装置111用于驱动所述轮组,所述第二支架102设置有冲切机构,所述整线块114第一端与所述整线块114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第一支架101第一侧与所述第一支架101第二侧为相对侧。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轮组为传送轮组,所述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所述整线块114设有整线孔,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13以所述整线孔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架101第二侧。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送轮组可以为多组,多组传送轮组中的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13以所述整线孔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架101第二侧。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轮组为传送轮组,所述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组与第二传送轮组,所述第一传送轮组设置在靠近所述整线块114一侧,所述第二传送轮组与所述第一传送轮组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所述整线块114设有整线孔,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13以所述整线孔中心线为对称线,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一支架101第二侧;所述第二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112与多个第二传送轮113,所述第二传送轮113围绕所述第一传送轮112布置。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轮组为传送轮组,所述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所述传送轮表面设有花纹,所述花纹可为锉纹,所述锉纹包括主锉纹与辅锉纹,所述主锉纹在传送轮表面上起主要摩擦作用,所述辅锉纹为被主锉纹覆盖着的锉纹,所述主锉纹与辅锉纹交错排布在所述传送轮表面,在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13表面设置锉纹,当鼻线料带经过所述传送轮组时,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表面的锉纹与鼻线料带产生摩擦,从而带动鼻线料带向整线块114一侧移动,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表面的锉纹能够防止鼻线料带在传送时跑偏,掉出所述送线通道。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轮组为传送轮组,所述传送轮组包括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所述第二传送轮113之间形成送线通道,所述送线通道用于容置鼻线料带,所述鼻线料带从所述送线通道中穿过,所述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将所述鼻线料带向鼻线夹块133一侧输送;所述整线块114设有整线孔,所述鼻线夹块133设有鼻线输送孔1332,整线孔第一侧与所述鼻线输送孔1332对应设置,整线孔第二侧与所述送线通道对应设置,所述整线孔第一侧与所述整线孔第二侧为相对侧。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111为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根据预设驱动周期进行转动,所述预设驱动周期由预设鼻线切割长度决定,所述步进电机用于按照所述预设驱动周期驱动所述第一传送轮112按照顺时针方向转动,所述步进电机用于按照所述预设驱动周期驱动所述第二传送轮113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其中,所述预设驱动周期包括预置步进电机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的圈数以及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的间隔时间,所述传送轮转动的圈数由预设鼻线切割长度来决定;例如,所述传送轮周长为3cm,所述预设鼻线切割长度为12cm,所述预设驱动周期包括预置步进电机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的圈数以及带动所述传送轮转动的间隔时间,因此可以设定所述传送轮每次转动的圈数为4圈,所述传送轮转动的间隔时间为5秒。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冲切机构包括气缸115、切刀连接部116与冲切刀117,所述气缸115与所述第二支架102一端固定设置,切刀连接部116第一端与所述气缸115固定连接,切刀连接部116第二端与所述冲切刀117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15用于驱动所述切刀连接部116,所述鼻线夹块133包括切刀孔1333,所述切刀孔1333用于容置所述冲切刀117,所述切刀连接部116第一端与所述切刀连接部116第二端为相对端。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鼻线放料机构12包括龙门架123、安装箱体121、鼻线放卷装置122,所述安装箱体121固设于所述龙门架123上,所述鼻线放卷装置122与所述安装箱体121转动连接,所述安装箱体121上设有旋转臂124,所述旋转臂124与所述安装箱体121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臂124上设有鼻线张紧轮127,所述鼻线张紧轮127与所述旋转臂124转动连接;所述龙门架123上固设有第一安装臂125与第二安装臂126,第一安装臂125上设有鼻线导向轮128,所述鼻线导向轮128与所述第一安装臂12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臂126设置有导向柱129。

请参阅图8与图9,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鼻线推送机构13包括安装板103、曲柄滑块机构131、鼻线推板132与鼻线夹块133,所述第一安装板103固设于所述工作台10上,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103上,所述鼻线推板132设于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末端,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与驱动机构14连接;所述鼻线夹块133内设有鼻线推送孔1331与鼻线输送孔1332,所述鼻线推送孔1331贯穿所述鼻线夹块133轴向,所述鼻线推送孔1331与所述鼻线输送孔1332相通,所述鼻线推板132设于所述鼻线推送孔1331中,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用于带动所述鼻线推板132在所述鼻线推送孔1331活动。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鼻线夹块具体有如下两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可选的,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与驱动机构14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在所述驱动机构14的驱动下,曲柄滑块机构131上的鼻线推板132前后往复运动,此时,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驱动鼻线推板132向曲柄滑块机构131一侧移动,所述气缸115驱动所述冲切刀117经由切刀孔1333迅速向下切断鼻线输送孔1332中的鼻线料带。

可选的,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与驱动机构14连接,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在所述驱动机构14的驱动下,曲柄滑块机构131上的鼻线推板132前后往复运动,此时,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驱动鼻线推板132向鼻线夹块133一侧移动,将冲切刀117切断的鼻线料带向鼻线推送孔1331一侧推动。

请参阅图8,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14包括驱动件、第一链轮141、第二链轮142、第一主动轮143、第一从动轮144、第二主动轮146与第二从动轮145,所述第一链轮141与所述第一主动轮143为一体化设计,所述第一链轮141、所述第二链轮142与所述第一从动轮144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3的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二主动轮146与第二从动轮14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板103的第二侧面上,所述曲柄滑块机构131与所述第二从动轮145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鼻线安装装置1还包括第一布料导向机构、第二布料导向机构。所述第一布料导向机构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工作台10顶面上的两个龙门架以及设于两个所述龙门架之间的多根布料导向辊。所述第二布料导向机构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安装腔室顶面上的两块安装板以及设于两块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多根布料导向辊。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鼻线安装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支架、至少一轮组、整线块、鼻线夹块、驱动装置、鼻线放料机构和鼻线推送机构组成所述鼻线安装装置,实现了口罩鼻线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动送料、切断与推送,以形成口罩生产中的自动化生产,从而简化了口罩生产工序,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鼻线安装装置1的工作原理如下:多层布料进入鼻线安装装置1后,其中,若干层布料从第一布料导向机构中通过,若干层布料从第二布料导向机构中通过。第一支架101设置有驱动装置111、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第一传送轮112、第二传送轮113与驱动装置111驱动连接,鼻线料带穿过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之间,驱动装置111驱动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有规律的间歇性转动,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通过摩擦力推动鼻线料带,从而有规律的向鼻线夹块133输送鼻线料带,第一传送轮112与第二传送轮113通过摩擦力推动鼻线料带,与此同时,鼻线放卷装置122将鼻线料带放卷,鼻线料带穿过整线块114的整线孔,驱动进入鼻线输送孔1332。同时,气缸115驱动与切刀连接部116连接的冲切刀117上下运动,冲切刀117在切刀孔1333中运动时,将鼻线料带切断成一定长度的鼻线料带,继续向前输送的鼻线料带将鼻线顶入鼻线推送孔1331中。驱动机构14上的驱动件驱动第二从动轮145通过传动的方式驱动曲柄滑块机构运动131运动,曲柄滑块机构131上的鼻线推板132前后往复运动,并将鼻线推送孔1331中的鼻线推入两层布料之间。第一布料导向机构上的布料输送至两根过料辊筒之间,第二布料导向机构上的布料通过供料开口输送至两根过料辊筒之间,多层布料层叠后,输出至下一加工装置。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0至图16。

请参阅图1至图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带安装装置,所述耳带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和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所述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和所述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分别设于工作台10,所述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和所述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分别包括:安装架101、圆形固件1011、方形固件1012、两根导向柱312a、两根限位柱312b、气缸311、固定架313、电机314、气缸安装架315、焊接柱体316、旋转柱体317、旋转板318、耳带供料机构32和耳带剪断机构33,所述圆形固件1011与所述方形固件1012依次层叠在所述安装架101上,所述气缸311包括第一气缸3111、第二气缸3112、第三气缸3113、第四气缸3114和第五气缸3115,所述圆形固件1011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方形固件1012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气缸3111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101上,所述第一气缸3111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柱312a与所述限位柱312b,所述安装架101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容置所述导向柱312a与所述限位柱312b,所述固定架313包括四个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限位柱321b孔与焊接柱体孔,所述导向柱312a固定在所述延伸部上方,所述限位柱孔用于容置所述限位柱321b,所述限位柱321b与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固定连接,所述焊接柱体316第一端通过所述焊接柱体孔与所述固定架313连接,所述焊接柱体316位于所述固定架下方,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体316运动,所述气缸安装架315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与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用于容置所述焊接柱体316,所述焊接柱体316第二端设有焊接头3161,所述焊接柱体316第一端与所述焊接柱体316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电机314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315上,所述电机314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柱体317转动,所述第二气缸3112、第三气缸3113、第四气缸3114和第五气缸3115围绕所述旋转柱体317布置,所述旋转柱体317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314连接,所述旋转柱体317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板318连接,所述旋转柱体317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板318旋转,所述旋转柱体317的第一端与所述旋转柱体317的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第二气缸3112、第三气缸3113、第四气缸3114和第五气缸3115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内,所述第二气缸3112设置有第二连接柱3112a,所述第三气缸3113设置有第三连接柱3113a,所述第四气缸3114设置有第四连接柱3114a,所述第五气缸3115设置有第五连接柱3115a,所述第二气缸3112与第三气缸3113分别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3112a与所述第三连接柱3113a与第一按压板3191连接,所述第四气缸3114与第五气缸3115分别通过所述第四连接柱3114a与所述第五连接柱3115a与第二按压板3192连接,所述旋转柱体317位于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与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之间,所述旋转板318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钩3181,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一侧包括两个挡块3191a,所述挡块3191a用于按压所述旋转板318的第一侧的所述弹性钩3181,所述挡块3191a用于将所述弹性钩3181紧贴在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包括按压部主体、两个延伸部和两个凸起部3192a,所述延伸部与主体形成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焊接头3161,所述凸起部3192a用于按压所述旋转板318的第二侧的所述弹性钩3181;所述凸起部3192a用于将所述弹性钩3181与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脱离;其中,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位于所述旋转板318的第一侧的所述弹性钩3181上方,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位于所述旋转板318的第二侧的所述弹性钩3181上方。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312a包括导向管和金属柱体,所述导向管用于容置所述金属柱体,所述金属柱体与所述固定架313连接,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架313上;所述限位柱312b包括导向管和金属柱体,所述限位柱312b用于容置所述金属柱体,所述金属柱体与所述固定架313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包括按压部主体、两个延伸部和两个凸起部3192a,所述延伸部与主体形成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焊接头3161,所述凸起部3192a用于与所述弹性钩3181抵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柱3112a为从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底部到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之间的柱体,所述第二连接柱3112a与所述第二气缸31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柱3113a为从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底部到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之间的柱体为所述第三连接柱3113a,所述第三连接柱3113a与所述第三气缸3113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连接柱3114a为从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底部到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之间的柱体,所述第四连接柱3114a与所述第四气缸3114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连接柱3115a为从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底部到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之间的柱体,所述第五连接柱3115a与所述第五气缸3115固定连接。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柱3112a与所述第三连接柱3113a长度一致,所述第四连接柱3114a与所述第五连接柱3115a长度一致,所述第二连接柱3112a与所述第三连接柱3113a的长度短于所述第四连接柱3114a与所述第五连接柱3115a的长度。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靠近第二气缸3112一侧设置有压线部件3191b,所述压线部件3191b通过连接件3191c与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3111用于驱动所述压线部件3191b按压耳带料,所述第一气缸3111驱动所述压线部件3191b上下运动,当所述第一气缸3111驱动所述压线部件3191b向下运动时,所述压线部件3191b按压耳带料。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313上设有旋钮313a,所述旋钮313a与所述焊接柱体316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旋钮313a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体316运动,所述旋钮313a的数量与所述焊接柱体316的数量一致。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板318两端分别设有耳带支撑架3182,所述旋转板318设置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用于容置所述耳带支撑架3182,所述耳带支撑架3182与所述第二凹槽滑动连接;所述旋转板318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钩3181。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钩包括第一抵接部31811和第二抵接部31812,所述第一抵接部31811用于与所述凸起部3192a抵接,当所述第一抵接部31811与所述凸起部3192a抵接时,所述凸起部3192a向下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31811,所述第二抵接部31812向上翘起,所述凸起部3192a将所述第二抵接部31812与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脱离;所述第二抵接部31812用于与所述挡块3191a抵接,当所述第二抵接部31812与所述挡块3191a抵接时,所述挡块3191a向下按压所述第二抵接部31812,所述第一抵接部31811向上翘起,所述挡块3191a将所述第二抵接部31812紧贴在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上。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圆形固件1011设置有角度调节槽1011a,所述角度调节槽1011a可以为多个角度调节槽1011a,例如,所述角度调节槽1011a数量可以为4个;所述方形固件1012设置有位置调节槽1012a,所述位置调节槽1012a可以为多个位置调节槽1012a,例如,所述位置调节槽1012a数量可以为4个。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电机314设置于所述上盖,所述第二气缸3112、所述第三气缸3113、所述第四气缸3114和所述第五气缸3115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气缸3112、所述第三气缸3113、所述第四气缸3114和所述第五气缸3115位于所述气缸安装架315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旋转板抵接的一侧侧面为接触侧面,所述接触侧面为斜面设置,所述弹性钩可以用抵接件进行替换,所述抵接件包括第一抵接部与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用于与所述凸起部抵接,当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凸起部抵接时,所述凸起部向下按压所述第一抵接部,所述第二抵接部向上翘起,所述凸起部将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旋转板的所述接触侧面脱离;所述第二抵接部用于与所述挡块抵接,当所述第二抵接部与所述挡块抵接时,所述挡块向下按压所述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向上翘起,所述挡块将所述第二抵接部紧贴在所述旋转板的所述接触侧面上,所述第二抵接部将耳料带按压在所述接触侧面上。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与所述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分别用于在布料上焊接左耳带和右耳带。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柱312a为两个导向柱312a,所述导向柱312a用于驱动下方整体机构上下活动;所述限位柱312b为两个限位柱312b,所述限位柱312b可以用于驱动下方整体机构上下活动,同时所述限位柱312b可以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气缸3111下方机构上下活动的高度范围。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一侧设置有两个挡块3191a,所述挡块3191a,所述挡块3191a通过所述第二气缸3112与所述第三气缸3113驱动上下活动,所述挡块3191a用于将所述弹性钩3181紧贴在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上,所述挡块3191a在所述第二气缸3112与所述第三气缸3113驱动向下运动时将驱动所述弹性钩3181紧贴在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上。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安装架101设有料带导向轮,所述料带导向轮用于将耳带料输出至旋转板318。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头3161下方对应设置超声波换能器,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利用换能器产生的超声振动,通过上焊件把超声振动能量传送到焊区,由于焊区即上焊件与焊接头3161交界处声阻大,所以会产生局部高温使加工材料局部塑料熔化,通过焊接头3161向下按压加工,加工布料在接触压力的作用下完成耳带料与加工布料的焊接工作。

请参阅图11,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耳带供料机构32包括安装板321、供料电机322、供料驱动轮323、供料从动轮324、耳带导向轮325与耳带张紧机构326,所述供料电机322设于所述安装板321的第一侧,所述供料驱动轮323、供料从动轮324、耳带导向轮325与耳带张紧机构326设于所述安装板321的第二侧,所述供料电机322用于驱动所述供料驱动轮323,所述供料驱动轮323用于驱动所述供料从动轮324,所述供料驱动轮323和供料从动轮324用于输送耳带料。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耳带张紧机构316包括第一导柱3161与耳带张紧轮3162。

请参阅图16,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耳带剪断机构33包括剪刀安装板331、剪刀驱动气缸332与气动剪刀3321,所述剪刀安装板331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台10上,所述剪刀驱动气缸332固定设置在所述剪刀安装板331,所述剪刀驱动气缸332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设有气动剪刀3321,所述气动剪刀3321用于伸入/退出两个相对应的所述弹性钩3181中间。

所述耳带安装装置3的工作原理如下:耳带料从所述供料驱动轮323和所述供料从动轮324中穿过,所述供料电机322驱动所述供料驱动轮323转动,所述供料驱动轮323驱动所述耳带料向前送料,耳带料依次通过所述耳带张紧轮和所述耳带导向轮325,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焊接安装架101的所述料带导向轮输出至所述旋转板318。所述耳带料环绕在所述旋转板318和所述耳带支撑架3182上,所述弹性钩3181将耳带料钩住。所述第二气缸3112与第三气缸3113驱动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向下运动,所述第一按压板3191向下运动带动两个挡块3191a向下运动,两个挡块3191a向下运动时驱动两个弹性钩3181紧贴在旋转板318的侧面上,并将耳带料压紧在旋转板318的表面上,同时,所述剪刀驱动气缸332驱动所述气动剪刀3321伸入两个相对应的所述弹性钩3181中间,所述气动剪刀3321将耳带料剪断,剪断后耳带具有两个线头。然后第一气缸3111驱动所述压线部件3191a向下运动将耳线压住,同时,所述第四气缸3114与第五气缸3115驱动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向下运动,所述第二按压板3192的两个凸起部3192a按压所述弹性钩3181,将所述弹性钩3181与所述旋转板318的侧面脱离,所述第一气缸3111向下运动同时也分别同时驱动两个焊接头3161向下运动,焊接头3161通过所述超声波换能器将耳带的两个线头焊接在布料的一边。焊接完成后,所述第一气缸3111驱动所述压线部件3191a向上运动,所述第一气缸3111向上运动的同时驱动两个焊接头3161向上运动,焊接完成后,耳带料的线头勾在所述弹性钩3181上,所述电机314驱动所述旋转板318旋转一周并通过所述弹性钩3181扯动耳带料,所述耳带安装装置3继续下一个耳带安装循环,已经安装好耳带的口罩布料则通过工作台10上设置的拖布装置将口罩布料向下一装配装置输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带安装装置,所述耳带安装装置包括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和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所述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和所述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分别设于工作台10,所述第一耳带安装装置3和所述第二耳带安装装置4分别包括:安装架、圆形固件、方形固件、两根导向柱、两根限位柱、至少三个气缸、固定架、电机、气缸安装架、焊接柱体、旋转柱体、旋转板、耳带供料机构和耳带剪断机构,所述圆形固件与所述方形固件依次层叠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至少三个气缸包括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所述圆形固件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方形固件设置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一气缸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所述第二开孔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限位柱,所述安装架设有多个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容置所述导向柱与所述限位柱,所述固定架上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与所述焊接柱体的第一端驱动连接,所述旋钮用于驱动所述焊接柱体运动,所述焊接柱体的第二端设有焊接头,所述焊接柱体与所述焊接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上,所述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柱体转动,所述旋转柱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旋转柱体的第二端与所述旋转板连接,所述旋转柱体用于驱动所述旋转板旋转,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为相对端,所述第二气缸和第三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架内,所述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三气缸设置有第三连接柱,所述第二气缸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柱与第一按压板连接,所述第三气缸通过所述第三连接柱与第二按压板连接,所述旋转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弹性钩,所述第一按压板一侧设置有两个挡块,所述挡块与所述第二按压板分别用于按压所述旋转板的两侧的所述弹性钩,所述挡块用于将所述弹性钩紧贴在所述旋转板的侧面上,所述第二按压板用于将所述弹性钩与所述旋转板的侧面脱离;所述第二按压板包括按压部主体、两个延伸部和两个凸起部,所述延伸部与主体形成第一凹槽用于容置所述焊接头,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所述弹性钩抵接;所述第二连接柱的长度短于所述第三连接柱的长度,所述第一按压板靠近第二气缸一侧设置有压线部件,所述压线部件通过连接件与所述第一按压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压线部件按压耳线,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压线部件上下运动,当所述第一气缸驱动所述压线部件向下运动时,所述压线部件按压耳带料。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带安装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安装架、多个导向柱、气缸、电机、固定架、焊接安装架、焊接柱体、旋转柱体、旋转板、耳带供料机构和耳带剪断机构组成所述耳带安装装置,实现了口罩耳线在生产过程中的自动送料、切断与推送,以形成口罩生产中的自动化生产,从而简化了口罩生产工序,提高口罩的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请一并参阅图17、图18和图1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罩体对折装置5。

所述罩体对折装置5包括对折部件51,所述对折部件51包括对折板511、调节部件513和支撑部件514,所述对折板511包括三角形状的对折板主板5111和耳带托架5112,所述耳带托架5112设于所述对折板主板5111的底部,用于托举口罩的耳带。

其中,三角形状的对折板主板5111指对折板主板5111的形状在外观上为一个三角形,对折板主板5111的形状包含三角形,但对折板主板5111不是一个标准的三角形。

所述罩体对折装置5还包括拉布装置53,所述拉布装置53包括第一拉布装置531和第二拉布装置532,所述调节部件513包括第一调节部件5131、第二调节部件5132和第三调节部件,所述第一调节部件5131包括第一手动调节轮51311、第一调节螺杆51312和第一安装板51313,所述第二调节部件5132包括第二手动调节轮51321、第二调节螺杆51322和第二安装板51323,所述支撑部件514包括支撑板5141和支撑杆5142。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9和图20,支撑部件514中的支撑杆5142的一端与支撑板5141连接,支撑杆5142与支撑板5141的连接处可以旋转,支撑部件514中的支撑杆5142的另一端与对折板511的底面连接,支撑杆5142与对折板511的连接处可以旋转,对折板511向上倾斜的设置在支撑部件514包括的支撑板5141上,对折板主板5111的形状大概为等腰三角形,对折板511包括对折板主板5111和耳带托架5112,耳带托架5112位于对折板主板5111的两个底角,耳带托架5112从对折板主板5111的底角向下弯折,耳带托架5112与支撑板5141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耳带托架5112从对折板主板5111的两个底角沿对折板主板5111向下延伸,与支撑板5141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耳带托架5112的材质为金属、塑料等。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514中的支撑杆5142的一端与支撑板5141连接,支撑杆5142与支撑板5141的连接处可以旋转,支撑部件514中的支撑杆5142的另一端与对折板511的底面连接,支撑杆5142与对折板511的连接处可以旋转,对折板511向上倾斜的设置在支撑部件514包括的支撑板5141上,对折板主板5111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对折板511包括对折板主板5111和对折板侧翼,对折板侧翼设于对折板主板5111的两腰,对折板侧翼从对折板主板5111的顶点沿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向对折板主板5111的底边方向延伸,对折板侧翼与对折板主板5111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折板侧翼的形状为梯形,对折板侧翼的一个顶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顶点重合,对折板侧翼的下底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连接,对折板侧翼的上底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平行,对折板侧翼的下底边的长度小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折板侧翼的形状为梯形,对折板侧翼的一个顶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顶点重合,对折板侧翼的下底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连接,对折板侧翼的上底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平行,对折板侧翼的下底边的长度等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折板侧翼的形状为任意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对折板侧翼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对折板侧翼的一个顶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顶点重合,对折板侧翼的一条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连接,对折板侧翼与对折板主板5111连接的边的长度小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折板侧翼的形状为任意多边形,例如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对折板侧翼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对折板侧翼的一个顶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顶点重合,对折板侧翼的一条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连接,对折板侧翼与对折板主板5111连接的边的长度等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的长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折板侧翼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对折板侧翼的斜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连接,对折板侧翼斜边的长度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腰的长度相同,对折板侧翼的斜边上的一个顶点与对折板主板5111的顶点重合,对折板侧翼的一条直角边与支撑板5141连接,对折板侧翼垂直于支撑板514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9,第一调节部件5131和第二调节部件5132对称设置于支撑板5141上,第一调节部件5131中的第一手动调节轮51311与第一调节螺杆51312螺接,第一调节螺杆51312与第一安装板51313螺接,第二调节部件5132中的第二手动调节轮51321与第二调节螺杆51322螺接,第二调节螺杆51322与第二安装板51323螺接,第三调节部件包括至少一固定块和角度调节杆,固定块设于对折板511的底面,并且固定在对折板511的底面,角度调节杆穿过固定块与第一调节螺杆51312和第二调节螺杆51322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动调节第一手动调节轮51311,带动第一调节螺杆51312转动并上下移动,手动调节第二手动调节轮51321,带动第二调节螺杆51322转动并上下移动,第一调节螺杆51312和第二调节螺杆51322向上移动,则带动角度调节杆向上移动,角度调节杆带动固定块的向上转动,从而增大对折板511向上倾斜的角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手动调节第一手动调节轮51311,带动第一调节螺杆51312转动并上下移动,手动调节第二手动调节轮51321,带动第二调节螺杆51322转动并上下移动,第一调节螺杆51312和第二调节螺杆51322向下移动,则带动角度调节杆向下移动,角度调节杆带动固定块的向下转动,从而减小对折板511向上倾斜的角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8,罩体对折装置5还包括传送部件52,传送部件52包括第一传送轮521、第二传送轮522和传送轮安装架523,传送轮安装架523设置在支撑部件514包括的支撑板5141上,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安装在传送轮安装架523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8和图19,口罩布料依次经过传送部件52上的第一传送轮521和第二传送轮522,使口罩布料传输至对折部件51包括的对折板511的底边,口罩的长度与对折板511的底边长度相等,口罩布料从对折板511的底边沿着对折板511向上传输,口罩的耳带被耳带托架5112托举起来,直至传输至对折板511的顶角,从而实现口罩的罩体对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1,第一拉布装置531包括第一拉布轮5311、第二拉布轮5312、对称设置的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第一驱动件5314、第一从动件5315、第二从动件5316、对称设置在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的两个第一滑块5317、对称的两个第一弹簧座53171、对称的两个第一弹簧53172、第一卡块5318、两个对称设置在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的两个第三调节螺杆5319和第一调节轴532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1,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依次从下至上的安装在两个对称设置的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第一拉布轮5311的两端转动连接在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对称设置两个第一滑块5317,两个第一滑块5317分别滑动连接在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第二拉布轮5312的两端转动连接在两块第一滑块5317上,在第一拉布轮531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从动件5315,第一从动件5315用于驱动第一拉布轮5311转动,在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第一从动件5315的下方设有第一驱动件5314,第一驱动件5314和第一从动件5315相互啮合,第一驱动件5314可以通过电机等外部因素自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件5315转动,在第二拉布轮5312的一端设有第二从动件5316,第二从动件5316用于驱动第二拉布轮5312转动,第二从动件5316和第一从动件5315相互啮合,第一从动件5315被第一驱动件5314带动而转动时,第一从动件5315会带动第二从动件5316转动,一根第一调节轴5320的两端分别穿过设置在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的两个第一滑块5317,第一调节轴5320位于第二拉布轮的上方,第一调节轴5320的两端都设有一个第一缺口,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卡块5318,两个第一卡块5318分别嵌入两个第一缺口,两个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都设置一个第三调节螺杆5319,两个第三调节螺杆5319分别螺接在两块拉布轮安装板5313的顶部,拉布轮安装板5313上滑动连接的两个第一滑块5317的顶端都设有一个第一弹簧座53171,两个第三调节螺杆5319的底部都设有一第二弹簧底座53191,两个第一弹簧底座53171和两个第二弹簧底座53191之间分别设置一个第一弹簧53172,从而缓冲两个第三调节螺杆5319转动给第一调节轴5320带来压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1,口罩的布料穿过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之间,第一驱动件5314利用外力自行转动,从而带动第一从动件5315转动,第一从动件53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拉布轮5311顺时针转动,第一从动件5315带动第二从动件5316转动,第二从动件5316带动第二拉布轮5312逆时针转动,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拉动穿过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之间的口罩布料向前传输。若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之间的间隙过宽,则可以调节两个第三调节螺杆5319减小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之间的间隙,给穿过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之间的口罩布料更大的摩擦力,从而更好的驱动口罩布料向前传输。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第二拉布装置532包括拉布安装框架5320、第二滑块5321、第二卡块5322、第二弹簧5323、调节把手5324、第三拉布轮5325、第四拉布轮5326、第五拉布轮5327、第六拉布轮5328和第二调节轴5329。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第三拉布轮5325、第四拉布轮5326、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安装在拉布安装框架5320上,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并排设置,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并排设置,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连接对折板511,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紧贴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的形状、体积相同,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的形状、体积相同,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的体积小于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的体积,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之间的间隙与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之间的间隙在同一平面上,第六拉布轮5328的两端分别与拉布安装框架5320的顶部和底部转动连接,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的末端分别设有拉布轮驱动轴,该拉布轮驱动轴借助外力驱动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转动,拉布安装框架5320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滑块5321,第二滑块5321滑动连接在拉布安装框架5320上,第六拉布轮5328的两端分别与对称设置的两块第二滑块5321转动连接,顶部的第二滑块5321上设有第三弹簧座和第四弹簧座,第三弹簧座和第四弹簧座之间设有第二弹簧5323,第二调节轴5329的两端分别穿过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滑块5321,拉布安装框架5320的顶部和底部还分别设有对称的两个第二卡块5322,第二调节轴5329的两端都设有一个第二缺口,两个第二卡块5322分别嵌入第二调节轴5329的两端的第二缺口中,拉布安装框架5320的一侧还设有两个调节把手532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17和图18,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借助外力向同时相反方向转动,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也同时向相反方向转动,口罩经过对折装置21后,对折后的口罩穿过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之间的间隙,进而再穿过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之间的间隙,第二拉布装置532通过摩擦力拉动口罩布料向前传输至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的其他装置。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第一拉布装置531利用第一拉布轮5311和第二拉布轮5312的相反方向的转动带动口罩布料向前传输,口罩布料传输至传送部件52,经过传送部件52后传输至对折部件51,调节对折部件51,使对折部件51的顶角处对准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之间的间隙,口罩布料从对折部件51的对折板511的底边沿着对折板511向上传输,口罩的耳带被对折板511的耳带托架5112托举,直至传输至对折板511的顶角,从而实现口罩的罩体对折,耳带托架5112有效的避免了因对折板511底部的尖锐而对口罩的耳带产生牵绊,从而损坏口罩耳带的问题,对折后的口罩穿过第三拉布轮5325和第四拉布轮5326之间的间隙,进而再穿过第五拉布轮5327和第六拉布轮5328之间的间隙,第二拉布装置532通过摩擦力拉动口罩布料向前传输至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的其他装置。

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口罩切割装置7。

所述口罩切割装置7包括刀轮机构71和传动机构72,所述传动机构72包括传动轴721、传动轮722和传动齿723,所述传动齿723包括第一传动齿7231和第二传动齿7232,所述传动轮722与所述第一传动齿7231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7231和所述第二传动齿7232啮合,所述刀轮机构71包括刀垫轮711和切刀轮712,所述刀垫轮711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齿7231,所述切刀轮712的底端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齿7232。

所述传动轮722包括第一传动轮7221和第二传动轮7222,第一传动轮7221和第二传动轮7222相互啮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所述口罩切割装置7包括压力轴73、耳线架板74、第一滑块75、第二滑块76、第三滑块77、压力传感器78、调节螺杆79、调节手轮791和安装框架7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框架720的顶端和底端对称设置了第一滑块75、第二滑块76和第三滑块77,第一滑块75、第二滑块76和第三滑块77与安装框架720滑动连接,第一滑块75和第二滑块76螺接,刀轮机构71包括的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安装在安装框架720中,切刀轮71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框架720的顶端与底端连接,刀垫轮71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框架720的顶端与底端连接,压力轴73的两端也分别与安装框架720的顶端与底端连接,刀轮机构71包括的切刀轮71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框架720的顶端与底端对称设置的两块第二滑块76转动连接,切刀轮712的顶端与安装框架720顶端设置的第二滑块76转动连接,切刀轮712的底端与安装框架720底端设置的第二滑块76转动连接,刀轮机构71包括的刀垫轮711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框架720的顶端与底端对称设置的两块第三滑块77转动连接,刀垫轮711的顶端与安装框架720顶端设置的第三滑块77转动连接,刀垫轮711的底端与安装框架720底端设置的第三滑块77转动连接,压力轴73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框架720的顶端与底端对称设置的两块第一滑块75转动连接,压力轴73的顶端与安装框架720顶端设置的第一滑块75转动连接,压力轴73的底端与安装框架720底端设置的第一滑块75转动连接,随着第一滑块75的移动,压力轴73也会移动,随着第二滑块76的移动,切刀轮712也会移动,随着第三滑块77的移动,刀垫轮711也会移动,随着第二滑块76和第三滑块77的移动,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的距离会发生改变,以适应口罩布料的薄厚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切刀轮712上具有凸起的纹路,用于切断口罩多余的部分,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的形状相同,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安装框架720的顶端和底端对称设置了两根调节螺杆79,两根调节螺杆79分别螺接在安装框架720的顶端和底端,每根调节螺杆79上都设置了压力传感器78和调节手轮791,调节手轮791设置在调节螺杆79一端,压力传感器78安装在调节手轮19上,并且紧贴第一滑块75的一个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手动转动调节手轮791,从而带动调节螺杆79,调节螺杆79会驱动压力传感器78,压力传感器78紧贴于第一滑块75的一个端面,则压力传感器78会向第一滑块75产生压力,第一滑块75与第二滑块76螺接,故第一滑块75会将压力传感器78产生的压力传向第二滑块76,驱使第二滑块76向靠近第三滑块77的方向移动,缩短第二滑块76和第三滑块77之间的距离,第二滑块76移动的同时带动切刀轮712的移动,使得切刀轮712靠近刀垫轮711,缩短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较薄的口罩布料,以便在口罩经过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时,切刀轮712能更好的切断口罩多余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手动转动调节手轮791,从而带动调节螺杆79,调节螺杆79会驱动压力传感器78,压力传感器78紧贴于第一滑块75的一个端面,则压力传感器78会向第一滑块75产生吸引力,第一滑块75与第二滑块76螺接,故第一滑块75会将压力传感器78产生的吸引力传向第二滑块76,驱使第二滑块76向远离第三滑块77的方向移动,增大第二滑块76和第三滑块77之间的距离,第二滑块76移动的同时带动切刀轮712的移动,使得切刀轮712远离刀垫轮711,增大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较厚的口罩布料,以便在口罩经过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时,切刀轮712能更好的切断口罩多余的部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安装框架720的底部设有传动机构72,刀垫轮711的底端与传动齿723包括的第一传动齿7231连接,切刀轮712的底端与传动齿723包括的第二传动齿7232连接,第一传动齿7231和第二传动齿7232啮合,第一传动齿7231与第二传动轮7222连接第二传动轮7222与第一传动轮7221啮合,第一传动轮7221安装在传动轴72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轮7221与第二传动轮7222相互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传动齿7231和第二传动齿7232的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一传动齿7231和第二传动齿7232的大小可以随意设置,根基第一传动齿7231和第二传动齿7232的大小可以调整对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的驱动力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一并参阅图22和图23,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借助电机等外力驱动传动轴721转动,传动轴721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传动轴721上的第一传动轮7221转动,第一传动轮7221与第二传动轮7222啮合,故第一传动轮7221带动第二传动轮7222转动,第二传动轮7222与第一传动齿7231连接,故第二传动轮7222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7231转动,第一传动齿7231与第二传动齿7232啮合,故第一传动齿7231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齿7232转动,第二传动齿7232与切刀轮712连接,故第二传动齿7232带动切刀轮712转动,口罩经过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由于切刀轮712转动,会利用摩擦力带动刀垫轮711转动,然后利用切刀轮712上的纹路切断口罩上的多余部分。

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借助电机等外力驱动传动轴721转动,传动轴721转动从而带动安装在传动轴721上的第一传动轮7221转动,第一传动轮7221与第二传动轮7222啮合,故第一传动轮7221带动第二传动轮7222转动,第二传动轮7222与第一传动齿7231连接,故第二传动轮7222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7231转动,第一传动齿7231与第二传动齿7232啮合,故第一传动齿7231转动,带动第二传动齿7232转动,第二传动齿7232与切刀轮712连接,故第二传动齿7232带动切刀轮712转动,口罩经过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由于切刀轮712转动,利用切刀轮712上的纹路切断口罩上的多余部分,手动转动调节手轮791,从而带动调节螺杆79,调节螺杆79会驱动压力传感器78,压力传感器78紧贴于第一滑块75的一个端面,则压力传感器78会向第一滑块75产生压力或吸引力,第一滑块75与第二滑块76螺接,故第一滑块75会将压力传感器78产生的压力或吸引力传向第二滑块76,驱使第二滑块76向靠近或远离第三滑块77的方向移动,调节第二滑块76和第三滑块77之间的距离,第二滑块76移动的同时带动切刀轮712的移动,使得切刀轮712靠近或远离刀垫轮711,调整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的距离,以适应口罩布料的薄厚程度,以便在口罩经过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之间时,切刀轮712能更好的切断口罩多余的部分,调整第一传动齿7231和第二传动齿7232的大小,从而调整切刀轮712和刀垫轮711的驱动力,提升口罩切割的精准度。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除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与本申请实施例方案一致的此类设计,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全自动n95口罩生产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