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9510发布日期:2021-02-20 20:0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产品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


背景技术:

[0002]
为了兼顾轻薄与保暖功能,现在一些厂商开发出自发热保暖内衣,采用特殊的自发热纤维材料,吸汗并发热。但是由于这种材料较为光滑,外部再穿有外套后,内衣的衣袖等容易回缩,躯干部分容易折叠,导致穿着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滑效果较好、防止衣袖回缩、提高躯干部的舒展度,进而提高穿着舒适度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
一种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具有躯干部及长袖部,长袖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衣袖防滑区,躯干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躯干防滑区;衣袖防滑区包括对应人体手肘内侧及外侧设置的手肘防滑区,手肘防滑区设置有若干与长袖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防滑凸纹;躯干防滑区包括设置于躯干部正面中部的正面防滑区及设置于躯干部背面中部的背面防滑区,正面防滑区及背面防滑区均水平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纹。
[0005]
进一步地,所述衣袖防滑区还包括对应人体肩部设置的肩部防滑区,肩部防滑区设置有若干与长袖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防滑凸纹。
[0006]
进一步地,所述衣袖防滑区还包括对应人体手腕设置的手腕防滑区,手腕防滑区设置有若干与长袖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防滑凸纹。
[0007]
进一步地,所述正面防滑区的形状为倒三角形。
[0008]
进一步地,所述背面防滑区的形状为梯形。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躯干部的两侧对应人体的腰部上方设置有第一导汗区、对应人体的腰部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汗区,第一导汗区及第二导汗区的上部的宽度均小于下部的宽度。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躯干部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第一导汗区与第二导汗区的第三导汗区,第三导汗区的中部相对两端更靠近衣领口。
[001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汗区、第二导汗区及第三导汗区均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导汗罗纹,导汗罗纹的突出高度小于防滑凸纹的突出高度,相邻的导汗罗纹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防滑凸纹之间的间距。
[0012]
进一步地,所述躯干部的正面于衣领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区,躯干部的背面于衣领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区,第一透气区及第二透气区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具有躯干部及长袖部,长袖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衣袖防滑区,躯干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躯干防滑区;衣袖防滑区包括对应人体手肘内侧及外侧设置的手肘防滑区,手肘防滑区设置有若干与长袖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防滑凸纹;躯干防滑区包括设置于躯干部正面中部的正面防滑区及设置于躯干部背
面中部的背面防滑区,正面防滑区及背面防滑区均水平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纹。如此防滑效果较好、防止衣袖回缩、提高躯干部的舒展度,进而提高穿着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的正面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的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说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8]
请参考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具有躯干部及长袖部,长袖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衣袖防滑区,躯干部的内侧设置有若干躯干防滑区。
[0019]
衣袖防滑区包括对应人体手肘内侧及外侧设置的手肘防滑区11、对应人体肩部设置的肩部防滑区12及对应人体手腕设置的手腕防滑区13。
[0020]
躯干防滑区包括设置于躯干部正面中部的正面防滑区20及设置于躯干部背面中部的背面防滑区30,其中正面防滑区20的形状为倒三角形,背面防滑区30的形状为梯形。如此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
[0021]
手肘防滑区11、肩部防滑区12及手腕防滑区13均设置有若干与长袖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防滑凸纹。手肘防滑区11、肩部防滑区12及手腕防滑区13能够增加摩擦力,防止长袖部向上回缩。
[0022]
正面防滑区20及背面防滑区30均水平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纹。正面防滑区20及背面防滑区30能够防止躯干部折叠,提高舒展度。
[0023]
躯干部的两侧对应人体的腰部上方设置有第一导汗区41、对应人体的腰部下方设置有第二导汗区42,躯干部的背面设置有连接第一导汗区41与第二导汗区42的第三导汗区43。第一导汗区41与第二导汗区42之间具有间隙,便于吸汗。第一导汗区41、第二导汗区42及第三导汗区43均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导汗罗纹,导汗罗纹的突出高度小于防滑凸纹的突出高度。相邻的导汗罗纹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的防滑凸纹之间的间距。
[0024]
第一导汗区41及第二导汗区42的上部的宽度均小于下部的宽度,如此起到较好的导汗、吸汗的作用。
[0025]
第三导汗区43的中部相对两端更靠近衣领口,如此能将汗液向两侧传导至第一导汗区41。
[0026]
躯干部的正面于衣领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透气区51,躯干部的背面于衣领口的下方设置有第二透气区52,第一透气区51及第二透气区52均设置有若干透气孔。如此提高了颈部前后两侧的透气性。
[0027]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采用石墨烯吸汗发热材料,石墨烯具有完美的二维晶体结构,它的晶格是由六个碳原子围成的六边形,厚度为一个原子层。碳原子之间由σ键连接,结合方式为sp2杂化,这些σ键使石墨烯具有极其优异的力学性质和结构刚性。石墨烯的硬度比最好的钢铁强100倍,甚至超过钻石。在石墨烯中,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
键的p电子,这些p电子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且运动速度高达光速的1/300,使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石墨烯吸汗发热材料的发热原理是基于单层石墨烯的特性,首先石墨烯是目前为止导热系数最高的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热传导性能。其次,石墨烯在室温下载流子(导电离子)为15000cm/(v.s),这一数值超出硅材料的十倍,是目前已知载流子迁移率最高的物质锑化铟(insb)的两倍以上,与很多材料不一样,石墨烯的电子迁移率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焦耳定律是定量说明传导电流将电能转换为热能的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成正比。石墨烯吸汗发热材料能够吸收静电,吸汗增加导电性,之后通过石墨烯发热。
[0028]
上述防滑凸纹在增加摩擦力的同时,能够更快、更大量地产生静电,提高自发热的效果。
[0029]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自发热保暖内衣具有躯干部及长袖部,长袖部上设置有若干衣袖防滑区,躯干部上设置有若干躯干防滑区;衣袖防滑区包括对应人体手肘内侧及外侧设置的手肘防滑区11,手肘防滑区11设置有若干与长袖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防滑凸纹;躯干防滑区包括设置于躯干部正面中部的正面防滑区20及设置于躯干部背面中部的背面防滑区30,正面防滑区20及背面防滑区30均水平设置有若干防滑凸纹。如此防滑效果较好、防止衣袖回缩、提高躯干部的舒展度,进而提高穿着舒适度。
[0030]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