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风散热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54990发布日期:2021-05-14 13:49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风散热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防疫用品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通风散热防护服。


背景技术:

2.防护服在医疗、消防、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普通防护服内部温度高,使用者体感闷热、呼吸不畅,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医护人员的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3.专利申请2019103680391公开了一种便于穿戴的智能医用防护服,包括头套、松紧带和衣物本体,所述头套的前侧设置有面罩,且头套的下方连接有上衣,所述上衣的下方连接有下裤,上衣的前侧设置有身份牌,所述上衣的后侧设置有拉链,且拉链的顶端连接有锁头,所述松紧带设置在上衣和下裤的连接处,且松紧带的外侧设置有物料包,所述衣物本体由头套、上衣和下裤构成,所述衣物本体的外侧开设有透气孔,且透气孔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衣物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套,且固定套的内部放置有蓬松棉。
4.像上述防护服虽然有透气功能,但由于现有的防护服密封性能好,医护人员容易感觉憋闷,不透气,高温环境下容易中暑。因此,提供一种具有防毒、通风、净化和散热功能的防护服是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带有新风装置和分布式净风管以及过滤式排气口的防护服,以维护防护服内环境空气清新、温度适宜,提高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后的舒适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散热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本体内布设有分布式净风管,净风管外接新风装置,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排气装置。
7.所述净风管是由双层布料制成的简易通风管道,该双层布料分为底层和表层,其底层为不透气布料,如涤纶面料、聚酯纤维面料等;其表层为具有细孔的透气布料,如网格布、薄棉布等;将底层和表层缝制后在底层和表层之间构成的管道即为净风管,制作时将净风管的底层不透气布料粘贴或缝制在防护服本体内表面上即可。
8.所述净风管的边端口是封闭的。
9.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过滤箱、新风箱和出风口,所述过滤箱内塞满有病毒过滤进气滤网,所述病毒过滤进气滤网是能够过滤病毒的进气隔离网;所述新风箱内设有微型风扇,所述新风箱与过滤箱一体相连,所述出风口连通新风箱,所述出风口紧贴设置在防护服内,所述新风箱和过滤箱紧贴设置在防护服外;所述出风口与净风管直接相连通。
10.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风箱,排风箱内设有排风扇和病毒过滤出气滤网,排风扇安装在内侧,病毒过滤出气滤网安装在外侧。
11.所述新风装置安装在防护服本体的背腰部,并设有腰带或背带,穿着时可结合腰
带或背带绑接或承重;所述净风管的布设路线是从背腰部出发,接通新风装置的出风口后,在侧腰分流,一端向下从裤腿外侧面延伸至裤脚,另一端向上从腋下延伸至肩胛部位再分流,然后一端向下从袖臂外侧面延伸至袖腕,另一端向上沿颈部向头顶位置延伸。
12.所述新风装置的出风口设有两个,在新风箱的左右内侧方各一个,每个出风口均连通净风管,构成左右对称的布设线路,最后在头顶位置连通。
13.所述排气装置可以安装在防护服本体上的任何位置,优选安装在后颈部、手肘内侧、或小腿内侧。
14.最佳方案是所述排气装置仅安装在裤腿小腿位置的内侧,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排出气体对他人造成影响。由于使用时新风装置向防护服内部输入过滤后的新鲜空气,通过布设在内部的防护服内部基本处于鼓胀状态,如仅在裤腿小腿内侧安装排气装置,则可使内部的气体全部流通至小腿部再排出,这样可使头部的空气始终保持新鲜状态,使医护人员更加舒适。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防护服本体上设置了新风装置、分布式净风管和排气装置,新风装置和排气装置上均设有可过滤病毒的过滤网,新风装置内设有微型风扇,可向防护服内部鼓入过滤病毒后的新鲜空气,这样可使防护服内部始终处于鼓胀状态,由于还设有排气装置,可使防护服内部空气始终保持流动状态,这样既可通风透气,又可散热,可以很好地提高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后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透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侧位透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净风管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新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防护服本体、2.分布式净风管、3.新风装置、4.排气装置、5.底层即不透气布料、6.表层即透气布料、7.净风管、8.过滤箱、9.新风箱、10.出风口、11.病毒过滤进气滤网、12.微型风扇、13.排风箱、14.排风扇、15.病毒过滤出气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所示,制作一种通风散热防护服,即在现有的防护服的基础上,在防护服本体1上加设分布式净风管2,所述分布式净风管2外接新风装置3,并在防护服本体1上另外设置排气装置4。
24.其中所述分布式净风管2是由净风管7在防护服本体1内部布设而成,所述净风管7是由双层布料制成的简易通风管道,该双层布料分为底层5和表层6,其底层5为不透气布料,如涤纶面料、聚酯纤维面料等;其表层6为具有细孔的透气布料,如网格布、薄棉布等;将底层5和表层6缝制后在底层5和表层6之间构成的管道即为净风管7,在在防护服本体1内布设制作时将净风管7的底层不透气布料5粘贴或缝制在防护服本体1的内表面上即可。
25.所述新风装置3包括过滤箱8、新风箱9和出风口10,所述过滤箱8内塞满有病毒过
滤进气滤网11,所述病毒过滤进气滤网11是能够过滤病毒的进气隔离过滤网;所述新风箱9内设有微型风扇12,所述微型风扇12包括扇片叶、电机、蓄电池和电源开关,扇片叶安装在电机上,电机、蓄电池和开关通过导线相连接,扇片叶、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新风箱9内,开关安装在新风箱9的箱壁外表面上,需要打开或关闭开关时,穿戴者可请他人协助;所述新风箱9与过滤箱8一体相连,所述出风口10连通新风箱9,所述出风口10为管状出口并紧贴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的内壁上,所述新风箱9和过滤箱8紧贴设置在防护服本体1的外壁上;所述出风口10与净风管7直接相连通。
26.所述排气装置4包括排风箱13,排风箱13内设有排风扇14和病毒过滤出气滤网15;所述排风扇14包括扇片叶、电机、蓄电池和电源开关,扇片叶安装在电机上,电机、蓄电池和开关通过导线相连接,扇片叶、电机和蓄电池安装在排风箱13内,开关安装在排风箱13的箱壁外表面上,需要打开或关闭开关时,穿戴者可请他人协助,所述病毒过滤出气滤网15是能够过滤病毒的出气隔离过滤网;所述排气装置4在安装好后穿过防护服本体1,在该种状态下,所述排风扇14安装在防护服本体1的内侧,所述病毒过滤出气滤网以及排风扇开关安装在防护服本体1的外侧。
27.所述新风装置3安装在防护服本体1的背腰部,并设有腰带或背带,穿着时可结合腰带或背带进行绑接或承重;所述净风管7的布设路线是从背腰部出发,接通新风装置3的出风口10后,在侧腰分流,一端向下从裤腿外侧面延伸至裤脚,另一端向上从腋下延伸至肩胛部位再分流,然后一端向下从袖臂外侧面延伸至袖腕,另一端向上沿颈部向头顶位置延伸。
28.所述新风装置3的出风口10设有两个,在新风箱9的左右内侧方各设一个,每个出风口10均连通净风管7,构成左右对称的布设线路,最后在头顶位置连通;所述净风管7的边端口是封闭的。
29.所述排气装置4可以安装在防护服本体1上的后颈部、手肘内侧、或小腿内侧,本实施例仅将所述排气装置4安装在裤腿小腿位置的内侧。
30.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通风散热防护服穿戴好后,开启新风装置3,然后开启排气装置4,由于新风装置3中的微型风扇12的开关是安装在新风箱9的箱壁外表面的,排气装置4中的排气扇14的开关是安装在排风箱13的箱壁外表面的,同时也是安装在防护服本体外侧的,当请他人操作开关时,不会有病菌进入到防护服内部;新风装置3和排气装置4开启后,外界空气经过病毒过滤进气滤网11后的新鲜空气被微型风扇12吹入到净风管7中,由于净风管7在防护服本体1内被布设成分布式净风管2,净风管表层6为透气布料,可以将新鲜空气经过分布式净风管2鼓入到防护服内部各处,使防护服内部鼓胀,充满新鲜空气,医护人员能够感觉空气清新。同时,由于开启了排气装置4,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在排风扇14的作用下经过病毒过滤出气滤网15排出到防护服之外,使防护服内部空气不断流动,带出热量,实现散热功能,使医护人员觉得凉爽舒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