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丢服装

文档序号:24674074发布日期:2021-04-14 02:12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防丢服装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具体地涉及防丢服装。


背景技术:

2.对于儿童或失智成年人,常有走丢的情况发生,他们无法说清楚家人的联系电话号码,发现走失人员的人难以在第一时间联系上家人。
3.市面上有各种电子防丢或定位产品,价格较贵,而且还需要时刻带在身上,容易忘记携带或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丢服装,该防丢服装可以穿在儿童或失智成年人身上,在他们走丢的时候,别人可以第一时间联系上家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丢服装,该防丢服装包括:服装本体,所述服装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框体,所述矩形框体内设置有多个隔断以将所述矩形框体分割形成11个独立框体;
6.每个所述独立框体内均设置有带钩面的第一魔术贴,所以第一魔术贴粘接有号码牌,所述号码牌的背面设置有带毛面的第二魔术贴,所述号码牌的各边不突出于所述独立框体的边缘。
7.优选地,每个所述独立框体内均设置有保护框体,所述保护框体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号码牌的厚度,所述保护框体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独立框体的边缘对齐,所述保护框体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号码牌之间形成有间隙。
8.优选地,所述保护框体为软橡胶,所述保护框体与服装本体之间采用线缝纫连接。
9.优选地,所述保护框体的内、外边缘均设置为圆角。
10.优选地,所述号码牌上的数字为0

9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数字为刺绣数字。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魔术贴通过缝在服装本体上进行固定,每个号码牌上有独立的数字,可以组合成电话号码,当儿童或失智成年人走丢的时候,别人就可以通过组合形成的号码联系到家人。
1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是防丢服装粘贴有号码牌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15.图2是防丢服装未粘贴有号码牌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服装本体
ꢀꢀꢀꢀꢀꢀꢀꢀꢀꢀꢀꢀꢀꢀꢀꢀꢀ
2矩形框体
18.3独立框体
ꢀꢀꢀꢀꢀꢀꢀꢀꢀꢀꢀꢀꢀꢀꢀꢀꢀ
4保护框体
19.5第一魔术贴
ꢀꢀꢀꢀꢀꢀꢀꢀꢀꢀꢀꢀꢀꢀꢀ
6号码牌
20.7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23.参见图1

2所示的防丢服装,该防丢服装包括:服装本体1,所述服装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矩形框体2,所述矩形框体2内设置有多个隔断以将所述矩形框体2分割形成11个独立框体3;
24.每个所述独立框体3内均设置有带钩面的第一魔术贴5,所以第一魔术贴5粘接有号码牌6,所述号码牌6的背面设置有带毛面的第二魔术贴,所述号码牌6的各边不突出于所述独立框体3的边缘。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的实施,第一魔术贴5通过缝在服装本体1上进行固定,每个号码牌6上有独立的数字,可以组合成电话号码,当儿童或失智成年人走丢的时候,别人就可以通过组合形成的号码联系到家人。其中,服装本体1可以为上衣或裤子等穿戴衣物,为了使得儿童或失智成年人自己不能轻易的撕掉号码牌6,可以将矩形框体2设置在身后,如设置在上衣的背面。
26.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号码牌6的边缘在经常无意间触碰其他物品后翘起,优选地,每个所述独立框体3内均设置有保护框体4,所述保护框体4的厚度不小于所述号码牌6的厚度,所述保护框体4的外侧边缘与所述独立框体3的边缘对齐,所述保护框体4的内侧边缘与所述号码牌6之间形成有间隙7。同时,设置间隙7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取下号码牌6进行更换。
27.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加强保护框体4的舒适性,同时确保其与服装本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优选地,所述保护框体4为软橡胶,所述保护框体4与服装本体1之间采用线缝纫连接。
28.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舒适性,优选地,所述保护框体4的内、外边缘均设置为圆角。
29.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避免数字脱落,优选地,所述号码牌6上的数字为0

9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数字为刺绣数字。数字通过针线刺绣的方式设置在号码牌6上。
30.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1.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32.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