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女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5573发布日期:2021-05-19 01:33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女鞋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鞋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女鞋。


背景技术:

2.目前,鞋子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非常的广泛,主要是人们保护脚不受伤的一种工具。
3.现有的公告号为cn210203530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女鞋,包括鞋底以及设于鞋底上方的鞋面,所述鞋面包括鞋帮面以及后跟面。
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上述女鞋整体密闭,在使用者穿着并行走后,鞋子内部会产生湿气,从而使鞋子内部易滋生细菌,影响人体健康,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鞋子内部细菌滋生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女鞋。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女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女鞋,包括鞋帮,所述鞋帮下方设置有鞋底,所述鞋底的后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鞋子内部的固定孔,所述鞋底上设置有密封固定孔的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移动的操作结构,所述活动板的上端面与固定槽的上端面贴合,所述活动板的下端面与固定槽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所述活动板上开设置有与固定孔对应的活动孔,所述鞋底侧边开设有连通固定槽的操作孔,所述活动板沿操作孔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固定槽沿操作孔轴线方向的长度,所述操作结构包括穿设于操作孔内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活动板可拆卸连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鞋子需要通风时,驱动操作杆使活动板移动,使固定孔与活动孔对齐,使鞋子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对鞋子内部散热,防止鞋子内部细菌滋生;鞋子不要通风时,驱动操作杆使活动板移动,使固定孔与活动孔错开,使鞋子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不流通;当活动板损坏或需要清洗时,将活动板与操作杆分离,对活动板表面清洗或者将活动板进行更换。
9.优选的,所述操作杆朝向活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活动板朝向操作孔的一端开设有与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和螺纹杆可以方便将活动板与操作杆连接或分离,从而便于对活动板表面清洗或者对活动板进行更换。
11.优选的,所述操作结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操作结构以固定槽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操作结构,方便穿着者推动不同的操作杆,将固定孔密封或打开,使得操作更加便捷。
13.优选的,所述操作杆远离活动板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盘。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操作盘可以增加操作结构与人手指之间的接触面
积,从而方便穿着者驱动操作杆移动。
15.优选的,所述操作盘远离操作杆的开设有六角槽。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六角扳手可以方便驱动操作盘和操作杆转动,使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或分离,从而将操作杆与活动板连接或分离。
17.优选的,所述鞋底的侧壁开设有供操作盘嵌入的操作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操作槽具有隐藏操作盘的效果,使得操作盘隐藏在操作槽内,避免穿着者行走时刮到操作盘。
19.优选的,所述固定槽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上端面与活动板的下端面贴合。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支撑条对活动板支撑,防止活动板与固定槽的下端面贴合,另外方便穿着者将螺纹孔与操作孔对齐。
21.优选的,所述鞋底远离鞋帮的一端设置有pu摩擦条。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pu摩擦条,可以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增加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防止穿戴者滑倒。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鞋子需要通风时,驱动操作杆使活动板移动,使固定孔与活动孔对齐,使鞋子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流通,对鞋子内部散热,防止鞋子内部细菌滋生;鞋子不要通风时,驱动操作杆使活动板移动,使固定孔与活动孔错开,使鞋子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不流通;当活动板损坏或需要清洗时,将活动板与操作杆分离,对活动板表面清洗或者将活动板进行更换;
25.2.设置操作盘,增加操作结构与人手的接触面积,便于人驱动活动板移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凸显操作结构的剖视图;
28.图3是凸显支撑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1、鞋底;11、固定槽;12、固定孔;13、操作槽;14、操作孔;15、支撑条;16、pu摩擦条;2、鞋帮;3、活动板;31、活动孔;4、操作结构;41、操作杆;42、螺纹杆;43、操作盘;431、六角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女鞋,参照图1和图2所示,鞋帮2下方设置有鞋底1。鞋底1的后端开设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上端面开设有连通鞋子内部的固定孔12。鞋底1上设置有密封固定孔12的活动板3以及两个驱动活动板3移动的操作结构4。两个操作结构4以固定槽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32.参照图2和图3所示,活动板3的上端面与固定槽11的上端面贴合,活动板3的下端面与固定槽11的下端面之间留有间隙。活动板3上开设置有与固定孔12对应的活动孔31。鞋底1的两个侧壁均开设有操作槽13。操作槽13远离开口的端面开设有连通固定槽11的操作孔14。活动板3沿操作孔14轴线方向的长度小于固定槽11沿操作孔14轴线方向的长度。
33.参照图2和图3所示,当活动板3与固定槽11的左端贴合时,活动孔31与固定孔12对齐,从而便于鞋子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起到散热的效果;当活动板3与固定槽11的右端面贴合时,活动孔31与固定孔12错开,从而将固定孔12密封。
34.参照图2和图3所示,操作结构4包括穿设于操作孔14内的操作杆41,操作杆41与活动板3可拆卸连接。操作杆41朝向活动板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2,活动板3朝向操作孔14的一端开设有与螺纹杆42配合的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螺纹杆42的配合,将操作杆41与活动板3连接或分离,从而方便穿着者对活动板3和操作杆41进行清洗或更换。
35.参照图2和图3所示,操作杆41远离活动板3的端面固定连接有操作盘43,操作盘43远离操作杆41的开设有六角槽431。操作盘43嵌入到操作槽13内。通过六角扳手可以方便驱动操作盘43转动,将操作杆41与活动板3连接或分离,并防止操作盘43从鞋底1露出,当鞋子与异物刮擦时,避免异物接触操作盘43。
36.参照图2和图3所示,固定槽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条15,支撑条15的上端面与活动板3的下端面贴合。在连接操作杆41与活动板3时,支撑条15可以支撑活动板3,使活动板3的上端面与固定槽11的上端面贴合,再将活动板3与固定槽11远离开口的端面贴合,使螺纹孔与操作孔14对齐,从而方便穿着者将操作杆41与活动板3连接。
37.参照图1和图3所示,鞋底1远离鞋帮2的一端设置有pu摩擦条16,通过pu摩擦条16,增加鞋底1与地面的摩擦力,防止穿着者滑倒。
38.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对左边的操作盘43施加作用力,使活动板3与固定槽11的右端面贴合时,活动孔31与固定孔12错开,将固定孔12密封。对右边的操作盘43施加作用力,使活动板3与固定槽11的左端面贴合时,使活动孔31与固定孔12对齐,使鞋子内部空气与外界空气相互流通。
39.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