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及应用此皮带扣的皮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58292发布日期:2021-03-23 10:49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及应用此皮带扣的皮带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扣领域,尤其是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及应用此皮带扣的皮带组件。



背景技术:

皮带扣,也可以称为皮带头或皮带扣头,皮带扣即为皮带前端的一个配件,用于固定和装饰整个皮带,通常为金属材质制成。现有的皮带中皮带多是从皮带扣的上方穿过,这种结构的皮带的自由端是露在外面的,较为得体的皮带长度应位于第一裤绊和第二裤绊之间,长于或短于此长度的皮带都会影响整体美观;此外,外露的皮带在长时间穿戴后容易发生尾端翘起甚至从裤绊中掉出的现象,影响了使用皮带的体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一类皮带扣可以让皮带从皮带扣的内部穿过,使得皮带的尾端被隐藏在内,皮带的尾端的长度不容易再对外观造成影响,且尾端不会翘起。但是这类皮带扣存在着一些缺陷,结构过于简单的皮带扣在解除对皮带的限位时不太方便,或对皮带的固定本身就不够稳定;结构复杂的皮带扣拥有较好的隐藏固定效果,但是结构复杂,体积较大,对皮带扣的生产制造与外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利于生产者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及应用此皮带扣的皮带组件,其可以有效固定和隐藏皮带,避免皮带尾端外露翘起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有效,更加便于制造使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

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包括本体、卡接件和定位件,所述卡接件和定位件位于所述本体内侧的两端,所述定位件与本体内侧之间设有皮带尾入口,

所述本体在设置定位件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第一转动座;

所述卡接件包括牙盖,所述牙盖的一端转折伸出排齿,所述牙盖两侧还具有第一转动轴与所述第一转动座转动相连;所述牙盖与本体内侧之间具有皮带头卡口,所述排齿至少具有伸入和离开所述皮带头卡口的两个转动位置。

现有技术中的皮带扣存在着一些缺陷,本实用新型对此做出了改进。其中本体是皮带扣的主要支撑部件,本体外侧主要是装饰面,在使用时朝外,本体内侧朝向人体;卡接件用于固定皮带头,定位件用于在皮带穿入后在不同的位置定位,从而得到不同直径的环形以符合不同身材的需要。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用于伸入皮带头的皮带头卡口是卡接件与本体共同形成的而非单独设置在卡接件上,共同利用了卡接件和本体,使得卡接件的结构更加精简。当需要穿入皮带头时,先转动卡接件,使得排齿离开皮带头卡口,再反向转动使得排齿伸入皮带头卡口,这时排齿甚至可能会插入皮带中,从而将皮带牢牢地与皮带扣固定连接起来;当需要将皮带拆走时,反向操作即可。这种结构的皮带扣结构可以在使用时将皮带隐藏皮在内,且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尤其是卡接件,在保证卡住皮带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了不必要的结构,有利于生产厂家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当卡接件转动至所述排齿伸入所述皮带头卡口时,所述牙盖远离所述排齿的一端覆盖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这种结构阻挡了排齿和皮带头卡口,方便皮带的尾端从皮带尾入口伸入之后不会错误地碰到排齿或者固定在卡接件上的皮带头。

进一步地,所述牙盖包括引导面,所述牙盖覆盖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时,所述引导面朝向所述皮带尾入口,所述引导面呈逐渐倾斜的斜坡状。斜坡状使得从皮带尾入口伸入的皮带尾端可以被更好地引导避开卡接件,穿皮带的过程更加流畅。

进一步地,所述卡接件还包括固定环,所述固定环设于所述牙盖上与所述排齿的相反面,所述牙盖覆盖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时,所述引导面一端靠近所述本体,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环的开口。固定环为伸入皮带扣的皮带提供了双重固定,在进入裤绊之前也能得到导向,不容易搞错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还设有挡条,所述挡条凸设于所述本体内侧,且正对于与所述皮带头卡口。当需要固定皮带时,皮带头从皮带头卡口伸入到皮带扣中,但是具体需要伸入的长度难以把握,挡条可以为伸入的最长长度提供了定位处提示,使用者可以得知皮带抵触于挡条上即为较佳的固定位置和固定长度。

进一步地,当所述牙盖转动覆盖于所述本体内侧面上时,所述挡条位于所述牙盖的覆盖范围内。保证了挡条不会影响皮带尾端的伸入,穿皮带过程的顺畅度也得以保证。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还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第二转动座;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二转轴和定位片,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座上,所述第二转轴与本体内侧形成所述皮带尾入口;所述定位片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上并向所述皮带尾入口弹性伸出。当皮带尾端从皮带尾入口伸入皮带扣时,定位片可以抵触在皮带上,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在多个位置固定皮带。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片通过扭簧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扭簧结构为较为成熟的结构,可以提供稳定的弹力,便于定位片的弹性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件还包括锁止盖和转扣,所述锁止盖盖设于所述第二转轴外,所述定位片向外转动的最大幅度为所述锁止盖处;所述转扣在所述第二转动座外连接所述第二转轴。锁止盖将第二转轴和定位片保护在内,且限定了定位片向外转动的最大范围;转扣便于使用者从外侧转动第二转轴从而克服扭簧的弹力从而解除定位片对皮带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皮带组件,包括所述的皮带扣,以及皮带,所述皮带包括皮带头和皮带尾,所述排齿将所述皮带头卡置于所述皮带头卡口中,所述皮带尾从所述皮带尾入口伸入所述皮带扣中,所述皮带上还设有与所述定位件匹配的多个定位凸起。这种皮带组件可以实现快速简便的内穿式结构,使用起来没有皮带尾外翘的问题,更加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所述皮带扣的皮带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及应用此皮带扣的皮带组件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种内穿式的皮带扣,包括本体11、卡接件12和定位件13,所述卡接件12和定位件13位于所述本体11内侧的两端,所述定位件13与本体11内侧之间设有皮带尾入口14,

所述本体11在设置定位件13的另一端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第一转动座111;

所述卡接件12包括牙盖121,所述牙盖121的一端转折伸出排齿122,所述牙盖121两侧还具有第一转动轴123与所述第一转动座111转动相连;所述牙盖121与本体11内侧之间具有皮带头卡口15,所述排齿122至少具有伸入和离开所述皮带头卡口15的两个转动位置。

现有技术中的皮带扣存在着一些缺陷,本实用新型对此做出了改进。其中本体11是皮带扣的主要支撑部件,本体11外侧主要是装饰面,在使用时朝外,本体11内侧朝向人体;卡接件12用于固定皮带头,定位件13用于在皮带穿入后在不同的位置定位,从而得到不同直径的环形以符合不同身材的需要。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方案中用于伸入皮带头的皮带头卡口15是卡接件12与本体11共同形成的而非单独设置在卡接件12上,共同利用了卡接件12和本体11,使得卡接件12的结构更加精简。当需要穿入皮带头时,先转动卡接件12,使得排齿122离开皮带头卡口15,再反向转动使得排齿122伸入皮带头卡口15,这时排齿122甚至可能会插入皮带中,从而将皮带牢牢地与皮带扣固定连接起来;当需要将皮带拆走时,反向操作即可。这种结构的皮带扣结构可以在使用时将皮带隐藏皮在内,且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尤其是卡接件12,在保证卡住皮带的前提下,尽量避免了不必要的结构,有利于生产厂家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卡接件12的优选实施方式,当卡接件12转动至所述排齿122伸入所述皮带头卡口15时,所述牙盖121远离所述排齿122的一端覆盖于所述本体11内侧面上,这种结构阻挡了排齿122和皮带头卡口15,方便皮带的尾端从皮带尾入口14伸入之后不会错误地碰到排齿122或者固定在卡接件12上的皮带头。所述牙盖121包括引导面124,所述牙盖121覆盖于所述本体11内侧面上时,所述引导面124朝向所述皮带尾入口14,所述引导面124呈逐渐倾斜的斜坡状。斜坡状使得从皮带尾入口14伸入的皮带尾端可以被更好地引导避开卡接件12,穿皮带的过程更加流畅。所述卡接件12还包括固定环125,所述固定环125设于所述牙盖121上与所述排齿122的相反面,所述牙盖121覆盖于所述本体11内侧面上时,所述引导面124一端靠近所述本体11,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固定环125的开口。固定环125为伸入皮带扣的皮带提供了双重固定,在进入裤绊之前也能得到导向,不容易搞错方向。

作为本体11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本体11上还设有挡条112,所述挡条112凸设于所述本体11内侧,且正对于与所述皮带头卡口15。当需要固定皮带时,皮带头从皮带头卡口15伸入到皮带扣中,但是具体需要伸入的长度难以把握,挡条112可以为伸入的最长长度提供了定位处提示,使用者可以得知皮带抵触于挡条112上即为较佳的固定位置和固定长度。当所述牙盖121转动覆盖于所述本体11内侧面上时,所述挡条112位于所述牙盖121的覆盖范围内。保证了挡条112不会影响皮带尾端的伸入,穿皮带过程的顺畅度也得以保证。

排齿122与所述牙盖121的转折处的弯折角可以为多个角度,本实施例中优选为90度。90度的弯折可以实现转动90度即可实现排齿122伸入或离开皮带头卡口15的动作,使用方便,且便于观察判断是否转动到位。

在定位件13的固定上,所述本体11还设有向内侧凸起的第二转动座113;所述定位件13优选包括第二转轴131和定位片132,所述第二转轴131连接于所述第二转动座113上,所述第二转轴131与本体11内侧形成所述皮带尾入口14;所述定位片132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131上并向所述皮带尾入口14弹性伸出。当皮带尾端从皮带尾入口14伸入皮带扣时,定位片132可以抵触在皮带上,起到限位的作用,便于在多个位置固定皮带。所述定位片132通过扭簧固定于所述第二转轴131上;扭簧结构为较为成熟的结构,可以提供稳定的弹力,便于定位片132的弹性伸出。

此外,所述定位件13还包括锁止盖133和转扣134,所述锁止盖133盖设于所述第二转轴131外,所述定位片132向外转动的最大幅度为所述锁止盖133处;所述转扣134在所述第二转动座113外连接所述第二转轴131。锁止盖133将第二转轴131和定位片132保护在内,且限定了定位片132向外转动的最大范围;转扣134便于使用者从外侧转动第二转轴131从而克服扭簧的弹力从而解除定位片132对皮带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皮带组件,包括所述的皮带扣1,以及皮带2,所述皮带2包括皮带头21和皮带尾22,所述排齿122将所述皮带头21卡置于所述皮带头卡口15中,所述皮带尾22从所述皮带尾入口14伸入所述皮带扣1中,所述皮带2上还设有与所述定位件13匹配的多个定位凸起23。这种皮带组件可以实现快速简便的内穿式结构,使用起来没有皮带尾22外翘的问题,更加美观大方。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