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心式内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11686发布日期:2021-08-27 10:44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心式内衣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女性文胸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心式内衣。



背景技术:

文胸是女性使用的内衣之一,其功能是用以遮蔽以及支撑乳房。女性的乳房大部分是脂肪组织,由人体的一些韧带以及皮肤提供内部支撑,但这些支撑有时候不够支撑乳房或是致使乳房移动摩擦等,造成乳房的疼痛不适。因此,在现有的文胸中,都会设有罩杯,用来固定乳房,使其更为舒适;穿文胸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乳房的外部支撑,增加舒适性与活动力。现有的文胸种类繁多,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例如背心式内衣,运动型内衣等;但现有的背心式内衣或运动型内衣通常为拆分式内衣,其罩杯是以抽插式的方式进入布料内,且罩杯与布料之间没有固定,从而使得内衣在清洗或使用过程中,罩杯会移位。而即便罩杯进行固定,在罩杯的固定方式上,多采用缝线的方式,其固定方式并不十分牢固,使用洗衣机等外力作用较大的洗涤方式,长时间容易发生罩杯移位等问题;且缝线固定的方式,其线条缝制的地方与乳房接触,也会造成摩擦,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穿着不舒适。

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亟需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较好支撑效果、透气轻薄,且罩杯与内衣固定为一体的背心式内衣结构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具有较好支撑效果,舒适无钢圈的罩杯与布料一体式的背心式内衣,该罩杯为w型结构罩杯,对乳房具有较好的支撑效果;且罩杯与内衣固定形成一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背心式内衣,包括连体罩杯和束紧带;束紧带沿胸部方向延伸设有两个用于包覆乳房的相互对称的罩杯袋,由罩杯袋向肩部延伸有两条肩带;所述罩杯袋内用于容置连体罩杯;罩杯袋包括外里布和内里布,其中,内里布为与胸部贴合的一侧,外里布为内里布的相对侧;所述连体罩杯与内里布无缝贴合形成固定,连体罩杯与外里布为非固定状态;

所述连体罩杯包括两个连接形成一体的杯碗;两个杯碗的连接处设置为v型连接处;杯碗周侧凸起,中间内凹,内凹处对应乳头的位置,形成用于容置胸部的容置腔;杯碗下边缘设置为凸弧形,杯碗下边缘与容置腔内壁面形成用于支撑胸部的支撑部,两杯碗形成w型的支撑结构;连体罩杯沿w型的支撑结构下方延伸设置有一条与w型支撑结构平行的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用于对杯碗形成支撑力。

具体的,当女性穿戴内衣时,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乳房,避免乳房长期处于压迫状态而造成乳房变形或产生副乳。通过连体罩杯与罩杯袋的内里布通过无缝贴合的方式固定,使得连体罩杯与罩杯袋内里布形成一体,不会使罩杯在洗涤或者运动过程中发生位移等情况。且采用无缝贴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保证内衣的舒适度,使罩杯与布料形成一体,更加轻便透气。同时,在罩杯的杯碗下边缘设置为凸弧形,以使杯碗下边缘与容置腔内壁面形成支撑部,两个杯碗形成w型的支撑结构,用来对乳房形成较好的支撑力,在无钢圈的情况下,增强包裹性、支撑性及舒适度。同时,在w型支撑结构下方延伸设置有支撑条,支撑条所起的作用,就是进一步对w型支撑结构的两个杯碗进行支撑,使整个结构更为稳定,且对乳房具有更好的塑形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体罩杯与内里布无缝贴合的方式为采用无胶贴合、胶水贴合或胶膜贴合。

具体的,采用无胶贴合、胶水贴合或胶膜贴合方式来对连体罩杯与罩杯袋的内里布形成固定,使罩杯与罩杯袋的连接具有贴合、亲肤的效果,使用上更为舒服。

优选的,所述杯碗下边缘与容置腔内壁面形成一弯曲的托面。

具体的,弯曲的托面,可以使整个乳房的下端被托面托起,对乳房形成良好的支撑,避免乳房下垂等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连体罩杯的顶端设置为尖端状。

具体的,罩杯顶端设置为尖端,使罩杯类似于水滴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优选的,所述杯碗靠近v型连接处的侧边设置为凸弧形。

优选的,所述杯碗远离v型连接处的侧边设置为凹弧形。

具体的,杯碗远离v型连接处的侧边设为凹弧形,可以对乳房侧边进行收拢、包覆,减少副乳的形成。

优选的,所述支撑条的侧边向上延伸,与杯碗的凹弧形侧边形成连接。

具体的,该结构使得整个连体罩杯的结构更为稳定,更具支撑力,支撑条侧边与杯碗凹弧形侧边相连,能对杯碗底部及侧部形成较好地支撑力,使乳房能够更好地被聚拢在杯碗内。

优选的,所述杯碗下边缘朝向杯碗的凹弧形侧边方向向上提起。

具体的,杯碗下边缘设置为朝向杯碗凹弧形侧边方向上提,可以对乳房的下边缘形成一个提拉的作用力,减少乳房下垂及副乳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背心式内衣,其罩杯与罩杯袋的内里布无缝贴合,使罩杯与内衣形成固定,避免在运动或洗涤的情况下发生罩杯移动的情况。同时,该罩杯没有设置钢圈,而是通过设置w型支撑结构及支撑条,来对乳房形成支撑,使内衣具有较高的舒适度、支撑力和聚拢效果。该背心式内衣具有结构简单、透气轻薄、舒适度高、不易变形移位、支撑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心式内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背心式内衣的连体罩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体罩杯,2束紧带,3罩杯袋;

11杯碗,11a杯碗下边缘,11bw型支撑结构,11c凸弧形侧边,11d凹弧形侧边;12v型连接处,13容置腔,14支撑条,14a支撑条侧边,15支撑部;31内里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心式内衣,包括连体罩杯1和束紧带2;束紧带2沿胸部方向延伸设有两个用于包覆乳房的相互对称的罩杯袋3,由罩杯袋3向肩部延伸有两条肩带;所述罩杯袋3内用于容置连体罩杯1;罩杯袋3包括外里布和内里布31,其中,内里布31为与胸部贴合的一侧,外里布为内里布31的相对侧;所述连体罩杯1与内里布31无缝贴合形成固定,连体罩杯1与外里布为非固定状态;所述连体罩杯1包括两个连接形成一体的杯碗11;两个杯碗11的连接处设置为v型连接处12;杯碗11周侧凸起,中间内凹,内凹处对应乳头的位置,形成用于容置胸部的容置腔13;杯碗下边缘11a设置为凸弧形,杯碗下边缘11a与容置腔13内壁面形成用于支撑胸部的支撑部15,两杯碗11形成w型的支撑结构11b;连体罩杯1沿w型的支撑结构11b下方延伸设置有一条与w型支撑结构平行的支撑条14,所述支撑条14用于对杯碗11形成支撑力。

具体的,当女性穿戴内衣时,所述容置腔13用于容置乳房,避免乳房长期处于压迫状态而造成乳房变形或产生副乳。通过连体罩杯1与罩杯袋3的内里布31通过无缝贴合的方式固定,使得连体罩杯1与罩杯袋内里布31形成一体,不会使罩杯在洗涤或者运动过程中发生位移等情况。且采用无缝贴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保证内衣的舒适度,使罩杯与布料形成一体,更加轻便透气。同时,在罩杯的杯碗11下边缘设置为凸弧形,以使杯碗11下边缘与容置腔13内壁面形成支撑部15,两个杯碗11形成w型的支撑结构,用来对乳房形成较好的支撑力,在无钢圈的情况下,增强包裹性、支撑性及舒适度。同时,在w型支撑结构下方延伸设置有支撑条14,支撑条14所起的作用,就是进一步对w型支撑结构的两个杯碗11进行支撑,使整个结构更为稳定,且对乳房具有更好的塑形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体罩杯1与内里布31无缝贴合的方式为采用无胶贴合、胶水贴合或胶膜贴合;采用无胶贴合、胶水贴合或胶膜贴合方式来对连体罩杯1与罩杯袋3的内里布31形成固定,使罩杯与罩杯袋3的连接具有贴合、亲肤的效果,使用上更为舒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碗下边缘11a与容置腔13内壁面形成一弯曲的托面。弯曲的托面设计,可以使整个乳房的下端被托面托起,对乳房形成良好的支撑,避免乳房下垂等情况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体罩杯的顶端设置为尖端状。罩杯顶端设置为尖端,使罩杯类似于水滴状,具有较好的美观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碗11靠近v型连接处12的侧边11c设置为凸弧形;所述杯碗11远离v型连接处12的侧边11d设置为凹弧形。杯碗11远离v型连接处12的侧边设为凹弧形,可以对乳房侧边进行收拢、包覆,减少副乳的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条14的侧边14a向上延伸,与杯碗11的凹弧形侧边形成连接;该结构使得整个连体罩杯1的结构更为稳定,更具支撑力,支撑条14侧边与杯碗11凹弧形侧边相连,能对杯碗11底部及侧部形成较好地支撑力,使乳房能够更好地被聚拢在杯碗11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碗11下边缘朝向杯碗11的凹弧形侧边方向向上提起;杯碗11下边缘设置为朝向杯碗11凹弧形侧边方向上提,可以对乳房的下边缘形成一个提拉的作用力,减少乳房下垂及副乳的情况发生。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