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凉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3754发布日期:2021-06-01 23:20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两用凉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两用凉鞋。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1820172483.7公开了一种隔热凉鞋,属于拖鞋技术领域,包括凉鞋底和凉鞋帮,其特征在于:所述凉鞋帮位于凉鞋底的上方,且和凉鞋底固定连接,所述凉鞋帮呈x字形,所述凉鞋底的下端设有耐热层,所述凉鞋底的内部设有容腔,所述容腔的截面形状和凉鞋底的截面形状相同,所述容腔的一侧设有弹性活塞,所述凉鞋底的一侧设有通孔,所述弹性活塞的外端凸出凉鞋底的侧表面,所述弹性活塞和通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所述弹性活塞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所述凉鞋底的上端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形状、大小均相同,本实用能阻隔炎热地面对脚部的伤害,起到保护作用,且能对脚底进行保健,促进人体健康。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功能单一,实用性不足,很多使用者将凉鞋的跟带踩在脚下当拖鞋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两用凉鞋,其解决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功能单一,实用性不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两用凉鞋,其结构包括鞋底、第一绑带、连接条、连接部、后部连接部、鞋跟带、第二绑带,所述鞋底与第一绑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绑带的一侧与连接条连接,所述连接条的另一端与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与后部连接部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后部连接部与第二绑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带通过魔术贴与后部连接部的上部粘合,所述连接部与鞋跟带可拆卸连接,所述鞋底还包括防滑凸起、连接孔、卡置槽,所述后部连接部包括外层、静电吸附层、内层、内层粘合魔术贴,所述静电吸附层与外层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所述内层与内层粘合魔术贴固定连接,所述鞋跟带包括鞋跟带静电吸附片及鞋跟带主体,所述静电吸附层与鞋跟带静电吸附片贴合,所述鞋跟带静电吸附片与鞋跟带主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起设于鞋底的底面,其凸起的高度为1-2mm,其间隔为2-4mm,所述连接孔的下端设置卡置槽,所述卡置槽的比连接孔宽2-3mm。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凸起、连接孔、卡置槽与鞋底的主体为一体结构,每两个连接孔、卡置槽组合的结构为一组。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连接段和凸起卡置体,所述连接段和凸起卡置体与对应位置的连接孔、卡置槽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条的前端设有连接带魔术贴,所述连接带通过连接带魔术贴与第一绑带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鞋跟带主体的另一侧设置鞋跟带粘合魔术贴,所述鞋跟带粘合魔术贴与内层粘合魔术贴粘接。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两用凉鞋通过设置鞋子的各个部分可拆卸的结构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功能单一,实用性不足,很多使用者将凉鞋的跟带踩在脚下当拖鞋穿的情况,使用过程中,使用者需要鞋跟带时,可以把鞋跟带安装上,当做普通的凉鞋进行穿着和使用,当使用场景改变或者使用者想要穿拖鞋时,可以将鞋跟带主体拆卸下来,或者将连接条、连接部、后部连接部、鞋跟带、第二绑带等结构一起拆卸下来,只保留鞋底和第一绑带,形成包覆面较小的拖鞋,以适应使用者的各种需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可以适合多种场景穿着,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部连接部和鞋跟带的粘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拖鞋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拖鞋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鞋底;2、第一绑带;3、连接条;4、连接部;5、后部连接部;6、鞋跟带;7、第二绑带;11、防滑凸起;12、连接孔;13、卡置槽;41、连接段;42、凸起卡置体;51、外层;52、静电吸附层;53、内层;54、内层粘合魔术贴;61、鞋跟带静电吸附片;62、鞋跟带主体;63、鞋跟带粘合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考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两用凉鞋,其结构包括鞋底1、第一绑带2、连接条3、连接部4、后部连接部5、鞋跟带6、第二绑带7,所述鞋底1与第一绑带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绑带2的一侧与连接条3连接,所述连接条3的另一端与连接部4连接,所述连接部4与后部连接部5通过魔术贴粘接,所述后部连接部5与第二绑带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绑带7通过魔术贴与后部连接部5的上部粘合,所述连接部4与鞋跟带6可拆卸连接,所述鞋底1还包括防滑凸起11、连接孔12、卡置槽13,所述后部连接部5包括外层51、静电吸附层52、内层53、内层粘合魔术贴54,所述静电吸附层52与外层51通过胶水粘合在一起,所述内层53与内层粘合魔术贴54固定连接,所述鞋跟带6包括鞋跟带静电吸附片61、鞋跟带主体62、鞋跟带粘合魔术贴63,所述静电吸附层52与鞋跟带静电吸附片61贴合,所述鞋跟带静电吸附片61与鞋跟带主体62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凸起11设于鞋底1的底面,其凸起的高度为1mm,其间隔为2mm,所述连接孔12的下端设置卡置槽13,所述卡置槽13的比连接孔12宽3mm。

所述防滑凸起11、连接孔12、卡置槽13与鞋底1的主体为一体结构,每两个连接孔12、卡置槽13组合的结构为一组。

所述连接条3的前端设有连接带魔术贴,所述连接带通过连接带魔术贴与第一绑带2贴合。

所述连接部4还包括连接段41和凸起卡置体42,所述连接段41和凸起卡置体42与对应位置的连接孔12、卡置槽13配合。

所述鞋跟带主体62的另一侧设置鞋跟带粘合魔术贴63,所述鞋跟带粘合魔术贴63与内层粘合魔术贴54粘接。

使用者需要根部时,可以把鞋跟带6安装上,当做普通的凉鞋进行穿着和使用,当使用场景改变或者使用者想要穿拖鞋时,可以将鞋跟带主体62拆卸下来,或者将连接条3、连接部4、后部连接部5、鞋跟带6、第二绑带7等结构一起拆卸下来,只保留鞋底1和第一绑带2,形成包覆面较小的拖鞋,以适应使用者的各种需求,提高使用的舒适度,可以适合多种场景穿着,提高使用的便利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