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童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6567发布日期:2021-05-28 10:4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童鞋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鞋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童鞋。



背景技术:

童鞋是依据儿童脚部生长发育特点而设计的鞋子,讲究轻巧、透气、舒适、适合脚型健康生长等性能。

传统的童鞋包括有鞋底和鞋面,行走时通常人脚的脚后跟先着地,因而鞋底的后跟部相较于其他部位更容易被磨损,而鞋底加工时一般采用一体成型的工艺制成,鞋底的后跟部磨损后只能报废整双鞋子,更换成本大,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小鞋底后跟部磨损后的更换成本,本申请提供一种童鞋。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童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童鞋,包括鞋底和鞋面,所述鞋底的后跟部底面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可拆卸连接有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的一侧固定有定位块,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供定位块伸入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上连接有用于限制定位块从定位槽脱出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块以及与紧固块固定连接的移动杆,所述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紧固槽,所述紧固槽远离定位槽的侧壁上设有移动孔,所述紧固块滑动连接在紧固槽中、所述移动杆穿设在移动孔内且一端伸出鞋底,所述定位块靠近紧固块的端面设有供紧固块伸入的止动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块连接在鞋底的后跟部,行走时会先与地面接触而被磨损。耐磨块磨损后,先将移动杆向外拉动,使得紧固块移出止动槽,此时定位块不再受到紧固块的阻挡并可从定位槽移出,耐磨块可与安装槽分离以便拆换,相较于更换整双鞋子的方式更换成本小、节约资源。

优选的,所述止动槽的侧壁上固定有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圈在紧固块伸入止动槽时受到挤压会产生形变,使得紧固块不易从止动槽脱出,提高了紧固块的稳定性以及对定位块的定位效果。

优选的,所述紧固槽远离定位槽的侧壁上固定有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的端部与紧固块抵接,且紧固弹簧可驱动紧固块的一端伸入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紧固弹簧对紧固块具有朝向定位槽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可将紧固块抵紧在止动槽中,起到进一步防止紧固块与止动槽分离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紧固块靠近定位槽的端面和紧固块靠近安装槽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伸入定位槽的过程中,导向斜面先与定位块接触并使紧固块逐渐收入紧固槽;当定位块移至使止动槽与紧固块对齐时,紧固块会在紧固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伸入止动槽,从而限制定位块移出定位槽。装配耐磨块时无需手动将紧固块移出定位槽,操作方便、装配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移动杆远离紧固块的一端固定有挡块,当所述挡块与鞋底贴合时,挡块的边缘与鞋底存在移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拆除耐磨块时,移动间隙可供人手伸入以拉出移动杆,拉动时人手不易滑脱、操作方便。

优选的,所述耐磨块远离定位块的一端一体成型有卡块,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与卡块配合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块和卡槽卡接配合增大了耐磨块与鞋底的连接面积,进一步提高了耐磨块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耐磨块的内部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内设置有减震气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气囊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鞋底的减震性能和使用者行走时的舒适度。

优选的,所述减震气囊上连接有与鞋底外部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封堵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震气囊受脚底踩踏而压缩形变时,将封堵塞取出后,气管可用于向减震气囊充气,从而保障减震气囊的减震效果。

优选的,所述耐磨块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耐磨性优异、强度高、弹性好和耐化学药品腐蚀等性能,耐磨块采用该材料制成,其自身的耐磨性、韧性和强度高、使用寿命长。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行走时耐磨块会先与地面接触而被磨损,在耐磨块磨损后,先通过挡块驱使紧固块移出止动槽,再将耐磨块从安装槽取出以单独拆换,相较于更换整双鞋子的方式更换成本低、节约资源;

2.定位块伸入定位槽时,导向斜面会先与定位块接触,使得紧固块压缩紧固弹簧并逐步收入紧固槽中;当止动槽与紧固块对齐后,紧固块会在紧固弹簧的作用下自动伸入止动槽内,从而限制定位块移出定位槽,耐磨块安装方便;

3.减震气囊在行走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鞋底的减震性能和舒适度;气管可用于向减震气囊注入气体,保障了减震气囊的减震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耐磨块与鞋底分离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鞋底;11、安装槽;12、定位槽;13、紧固槽;14、移动孔;15、紧固弹簧;16、卡槽;2、鞋面;3、耐磨块;31、定位块;311、止动槽;312、橡胶圈;32、卡块;33、减震腔;4、紧固件;41、紧固块;411、导向斜面;42、移动杆;43、挡块;44、移动间隙;5、减震气囊;51、气管;52、封堵塞。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童鞋。参照图1、图2,童鞋包括鞋底1和鞋面2,鞋面2连接在鞋底1的上侧,鞋底1的后跟部设有侧边开口的安装槽11,安装槽11设置在鞋底1的底面上。安装槽11中可拆卸连接有耐磨块3,耐磨块3的厚度略大于安装槽11的深度,并且耐磨块3采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制成,具有耐磨性好、强度和韧性高的优点。

参照图1、图2,耐磨块3靠近鞋底1前掌部的一侧固定有定位块31,安装槽11靠近鞋底1前掌部的内壁上设有定位槽12,定位槽12与定位块31的形状适配并可供定位块31伸入。定位槽12的下侧壁连接有紧固件4,紧固件4可用于限制定位块31从定位槽12脱出,从而使耐磨块3保持在安装槽11内。

参照图1、图2,紧固件4包括紧固块41和固定连接在紧固块41下侧的移动杆42,定位槽12的下侧内壁设有紧固槽13,紧固槽13沿竖直方向延伸,紧固块41滑动连接在紧固槽13中,且紧固块41的上端面和其靠近安装槽11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导向斜面411。紧固槽13的下侧内壁设有移动孔14,移动杆42穿设在移动孔14中并可沿移动孔14竖向移动。紧固槽13的下侧内壁固定有紧固弹簧15,紧固弹簧15的上端抵接在紧固块41下侧,当紧固弹簧15处于自然状态时,紧固块41的上端伸至定位槽12中。

参照图1、图2,移动杆42的下端伸出鞋底1并固定连接有挡块43,挡块43的横截面积大于移动杆42的横截面积,在挡块43与鞋底1的底面抵接时,挡块43的边缘与鞋底1形成有移动间隙44。人手可伸入该移动间隙44以拨动挡块43,进而驱动移动杆42和紧固块41向下移动。

参照图1、图2,定位块31的下端面设有止动槽311,止动槽311的内壁上固定有橡胶圈312。装配耐磨块3时,先将耐磨块3伸入安装槽11、定位块31伸入定位槽12,紧固块41受到定位块31的推移会挤压紧固弹簧15并收入紧固槽13。当紧固块41与止动槽311对齐时,紧固块41会在紧固弹簧15的作用下自动伸入止动槽311中,从而限制定位块31移出定位槽12,耐磨块3的稳定性高。橡胶圈312由于自身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在紧固块41伸入止动槽311时可将紧固块41夹紧,提高了紧固块41的稳定性。

参照图1、图2,耐磨块3的上端面一体成型有卡块32,卡块32位于耐磨块3远离定位块31的一端,安装槽11的上侧内壁设有与卡块32配合的卡槽16。耐磨块3沿水平方向伸入安装槽11时,卡块32先受到安装槽11上侧壁的挤压而产生形变,定位块31伸入定位槽12后,卡块32不再受到抵挡并可在自身弹性作用伸入卡槽16中,增大了耐磨块3与鞋底1的连接面积,耐磨块3的稳定性高。

参照图1、图2,耐磨块3的内部设有减震腔33,减震腔33中放置有减震气囊5,减震气囊5远离定位块31的一侧连接有气管51,气管51的一端与减震气囊5的内部连通、气管51的另一端与鞋底1的外侧连通,且气管51靠近鞋底1外侧的一端连接有封堵塞52。封堵塞52可防止减震气囊5中的气体外泄,减震气囊5在行走时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鞋底1的减震性能和舒适度。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童鞋的实施原理为:行走时耐磨块3会与地面接触而被磨损,在耐磨块3磨损严重时,先通过挡块43驱使紧固块41移出止动槽311,同时将耐磨块3向远离定位槽12的一侧移动,使得定位块31移出定位槽12、卡块32与卡槽16分离,从而实现耐磨块3的拆除,方便人们更换新的耐磨块3,相较于报废整双鞋子的方式更换成本小、节约资源。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