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7816发布日期:2021-05-25 12:15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子大都是一体式的,在使用者在对鞋子进行清理或洗刷时,鞋子内部的鞋顶位置很难被清理或刷洗,专利号为cn20514363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记载了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其中的拉链上并未设置防水结构,使用者在雨天时穿戴容易让水顺着拉链缝隙进入鞋子内,影响使用者脚部的舒适感,而且在拉链拉合后,其内部并没设置有遮挡拉链的防护结构,使用者在行走时脚部容易与拉链接触并产生摩擦,多次的摩擦则容易对使用者的脚部造成损伤,不利于使用者的长期穿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部、鞋面部和拉链头,所述鞋底部与所述鞋面部能够分离或组合,所述鞋底部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鞋面部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边缘上设有第一链条,所述第二连接部边缘上设有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分别贯穿所述拉链头,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防水条,所述第一防水条紧贴在所述第一链条上,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防水条,所述第二防水条紧贴在所述第二链条上,拉动所述拉链头使得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时,所述第一防水条与所述第二防水条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遮挡环,当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时,所述遮挡环收容在所述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内,所述遮挡环遮挡所述第一链条和所述第二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凸设有提拉部。

进一步的,所述提拉部上设有第一粘合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粘合位,所述第一粘合位与所述第二粘合位粘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水条上设有第一抵接条,所述第一抵接条紧贴第一链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水条上设有第二抵接条,所述第二抵接条紧贴第二链条,当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第二链条啮合时,所述第一抵接条与所述第二抵接条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部、鞋面部和拉链头,鞋底部与鞋面部能够分离或组合,鞋底部上设有第一连接部,鞋面部上设有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边缘上设有第一链条,第二连接部边缘上设有第二链条,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分别贯穿拉链头,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一防水条,第一防水条紧贴在第一链条上,第二连接部上设有第二防水条,第二防水条紧贴在第二链条上,拉动拉链头使得第一链条与第二链条啮合时,第一防水条与第二防水条抵接;第一防水条与第二防水条抵接后能够有效防止水滴沿着拉链缝隙进入鞋内,而遮挡环则能够防止使用者在行走时其脚部与拉链产生摩擦从而造成损伤,综上所述,本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提高了使用者的穿戴舒适度,更加便于使用者长期穿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在鞋底部和鞋面部通过外部拉链拉合时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的鞋面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完整的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包括鞋底部1、鞋面部2和拉链头3,鞋底部1与鞋面部2能够分离或组合,鞋底部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1,鞋面部2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1,第一连接部11边缘上设有第一链条111,第二连接部21边缘上设有第二链条211,第一链条111和第二链条211分别贯穿拉链头3,第一连接部11上设有第一防水条112,第一防水条112紧贴在第一链条111上,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第二防水条212,第二防水条112紧贴在第二链条211上,拉动拉链头3使得第一链条111与第二链条211啮合时,第一防水条112与第二防水条212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

鞋底部1为鞋底;

第一连接部11用于为使用者的脚部提供一个遮挡以及保护的结构;

第一链条111为拉链的链齿,用于与第二链条211啮合;

第一防水条112用于遮挡第一链条111的缝隙,防止水滴进入;

鞋面部2为鞋面,其有多种款式,使用者能够自由与鞋底部1组合;

第二连接部21用于为为使用者的脚部提供一个遮挡以及保护的结构;

第二链条211为拉链的链齿,用于与第一链条111啮合;

第二防水条212用于遮挡第二链条211的缝隙,防止水滴进入;

具体的,使用者选取合适款式的鞋面部2,通过拉动拉链头3使得第一链条111与第二链条211啮合,此时则完成鞋面部2与鞋底部1的组合,拉链拉合后第一防水条112则与第二防水条212抵接,此时拉链则完全被遮挡住,水滴在不破坏第一防水条112与第二防水条212抵接结构的情况下无法进入鞋内,减少了使用者脚部被外部水渗入而导致潮湿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提高了使用者的穿戴舒适度,更加便于使用者长期穿戴。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遮挡环213,当第一链条111与第二链条211啮合时,遮挡环213收容在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内,遮挡环213遮挡第一链条111和第二链条211。

在本实施方式中:

遮挡环213为软性厚尺寸布料,其位于本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的内部,用于在使用者穿戴本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时避免使用者的脚部与外部拉链产生摩擦;

具体的,使用者在穿戴本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时,遮挡环213一面与使用者的脚部接触,另一面则与拉链抵接,这样则避免了使用者的脚部与拉链的接触,进而保护了使用者的脚部。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部11上凸设有提拉部12;提拉部12上设有第一粘合位121,第二连接部21上设有第二粘合位214,第一粘合位121与第二粘合位214粘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

提拉部12用于为使用者在穿本能够更换鞋面的鞋子时提供一个拉动鞋根的拉手位;

第一粘合位121为魔术贴的正面;

第二粘合位214为魔术贴的反面;

具体的,使用者在使用外部拉链将鞋底部1与鞋面部2拉合后,将第一粘合位121粘合在第二粘合位214上,这样则避免了使用者行走的过程中外部拉链逐渐反向滑动使得鞋底部1与鞋面部2逐步产生开口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防水条112上设有第一抵接条1121,第一抵接条1121紧贴外部拉链的链齿;第二防水条212上设有第二抵接条2121,第二抵接条2121紧贴外部拉链的链齿,当外部拉链拉合时,第一抵接条1121与第二抵接条2121抵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

第一抵接条1121为涂有胶层的布料,具备一定的弹性;

第二抵接条2121为涂有胶层的布料,具备一定的弹性;

具体的,当第一抵接条1121与第二抵接条2121抵接后则完全将外部拉链遮挡,水滴则难以通过拉链的缝隙进入鞋内部。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基于本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