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体积可变的收纳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38436发布日期:2021-05-25 12:1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体积可变的收纳包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体积可变的收纳包,属于收纳用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收纳包中,有的收纳包的容纳体积有限,使得容纳的物品较少,有的收纳包的容纳体积较大,但是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不便于携带外出,有的收纳包虽然可以折叠,但是会影响局部收纳的功能,比如,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练瑜伽,携带瑜伽垫需要用特用的瑜伽袋去收纳瑜伽垫,另外用其它的包,携带换洗的衣物,使得携带的物品相对繁杂,容易丢失物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收纳包,该收纳包设有容纳体积固定的部分和容纳体积可变的部分,当需要收纳的物品较少时,隐藏容纳体积可变的部分,只用容纳体积固定部位即可,当需要收纳较多的物品时,打开容纳体积可变的部分即可,整个收纳包收纳物品较方便灵活。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收纳包,包括第一容纳体和设在第一容纳体下方的第二容纳体,所述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之间设有一袋体,所述袋体的上开口固定连接第一容纳体,袋体的下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纳体,当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相拼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能够形成容纳所述袋体的容纳腔;

所述第一容纳体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容纳体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的容纳体积固定,用于收纳少量的物品。袋体的容纳体积可变,当需要收纳物品较少时,可以压缩袋体使其放置在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相拼接形成的容纳腔内,从而使收纳包整体体积变小,减少其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当需要收纳的物品较多时,可以展开袋体放置大量物品。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和袋体为三个独立的空间,便于分类放置物品,防止物品混淆、不易寻找。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的连接的设置可以使当收纳物品较少,不使用袋体时,固定连接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形成容纳袋体的容纳腔;当需要使用袋体时,拆开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展开袋体即可。

可选地,所述袋体的上开口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体底部的外周边缘,所述袋体的下开口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容纳体顶部的外周边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设在第一容纳体底部的第一磁性连接件,所述的第二连接部为设在第二容纳体顶部的第二磁性连接件,所述第一磁性连接件和第二磁性连接件相互吸引将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相拼接。

第一磁性连接件和第二磁性连接件的设置既保证了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相拼接时的稳定性,又可以方便打开连接件,操作简便。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设在第一容纳体的外周边缘,所述第二连接部设在第二容纳体的外周边缘,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一个为一卡扣,另一个为供卡扣卡接的卡接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袋体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为一拉链。

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的设置能够方便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和袋体放置物品。

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纳体设有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二容纳体设有第二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环和第二连接环通过一连接带相连。第一连接环、第二连接环以及连接带的设置以使收纳包便于携带。

本申请能产生的有益效果包括但不限于:

1.本申请所提供的体积可变的收纳包,设在袋体两端的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为容纳体积固定的部分,袋体为容纳体积可变的部分,当需要收纳的物品较少时,隐藏袋体至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拼接形成的袋体的容纳腔内,只用容纳体积固定部位即可,减少了收纳包的占用空间;当需要收纳较多的物品时,打开袋体即可,整个收纳包收纳物品较方便灵活。2.本申请所提供的体积可变的收纳包,其第一容纳体、第二容纳体和袋体为三个独立的储物空间,便于分类放置物品,防止物品混淆、不易寻找。

3.本申请所提供的体积可变的收纳包,设有第一磁性连接件和第二磁性连接件,既保证了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相拼接时的稳定性,又可以方便打开连接件,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体积可变的收纳包的袋体为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体积可变的收纳包的袋体为隐藏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部件和附图标记列表:

1、第一容纳体,2、第二容纳体,3、袋体,

4、容纳腔,41、第一容纳腔,42、第二容纳腔,43、固定槽

51、第一磁性连接件,52、第二磁性连接件,

61、第一开口,62、第一连接件,

71、第二开口,72、第二连接件,

81、第一连接环,82、第二连接环,9、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申请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参考图1和图2,本申请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体积可变的收纳包,包括第一容纳体1和设在第一容纳体1下方的第二容纳体2,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之间设有一袋体3,袋体3的上开口固定连接第一容纳体1,袋体3的下开口固定连接第二容纳体2,当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相拼接在一起时,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能够形成容纳袋体3的容纳腔4;第一容纳体1设有第一连接部,第二容纳体2设有与第一连接部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的设置可以收纳少量的物品,且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相拼接能够形成容纳袋体3的容纳腔4,从而使收纳包整体体积变小,减少其占用的空间,方便携带;当需要收纳物品较多时,可以展开袋体3放置较多的物品。

第一容纳体1、第二容纳体2和袋体3为三个独立的储物空间,便于分类放置物品,防止物品混淆、不易寻找;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设置可以使当收纳物品较少,不使用袋体3时,固定连接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形成容纳袋体3的容纳腔9;当需要使用袋体3时,分离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展开袋体3即可。

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为设在第一容纳体1底部的第一磁性连接件51,第二连接部为设在第二容纳体2顶部的第二磁性连接件52,第一磁性连接件51和第二磁性连接件52相互吸引将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相拼接。优选地,第一磁性连接件51为设在第一容纳体1底部的环形磁铁,第二磁性连接件52为设在第二容纳体2顶部的环形磁铁,环形磁铁能够增加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两者的磁吸强度。

在另一种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设在第一容纳体1的外周边缘,第二连接部设在第二容纳体2的外周边缘,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一个为一卡扣,另一个为供卡扣卡接的卡接槽,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容纳体1的外周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个卡扣,相应的第二容纳体2的外周边缘设有与卡扣数量相同的卡接槽。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不限于磁性连接和卡扣连接,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连接,只要便于第一容纳体和第二容纳体拆卸和连接即可。

第一容纳体1的底部设有第一容纳腔41,第二容纳体2的顶部设有第二容纳腔42,第一容纳腔41和第二容纳腔42相拼接形成袋体3的容纳腔9,第一容纳腔41的底部开口设有向其内部延伸的固定槽43,袋体3的上开口胶粘在固定槽43内,相应的,第二容纳腔42的顶部也设有相应的固定槽43,袋体3的下开口胶粘在该固定槽43内。袋体3与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2体并不限于胶粘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其它形式的连接,如缝制连接。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前述的环形磁体设在固定槽43的底部。

第一容纳体1和第二容纳体2分别开设有第一开口61,第一开口6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件81。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连接件为一拉链。

袋体3的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71,第二开口7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连接件7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二连接件72为一拉链。

为方便携带,第一容纳体1设有第一连接环81,第二容纳体2设有第二连接环82,第一连接环81和第二连接环82通过一连接带9相连。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