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244398发布日期:2021-06-01 23:21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片盒,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



背景技术:

目前,药片盒即用于储放药片的盒体,将片状的药品放置于小巧的盒体中以便于携带和随时取用。药片盒通常为规则的方形盒体结构,取用药片时,需要将盒盖完全打开,取用。针对一下突发病区使用的急救药片,在突发病情前开启服用,可减少病情的加重。争取抢救的时机。针对心脏的药入硝酸甘油、硝酸戊四醇酯、亚硝酸异戊酯、心痛定、心得安、安定等药。降压药物包括络活喜,代文,康欣等。以及中毒有机磷类农药解毒药物,如碘解磷定,氯解磷定;金属类中毒解毒药物,如依地酸钙钠,对钴、铜、镉、锰等都有解毒作用;氰化物中毒解毒药物,如硫代硫酸钠,亚硝酸钠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解毒药,如亚甲蓝;还比如有胆碱酯酶复活剂,抗胆碱药物,中枢神经抑制剂解毒药物以及其他解毒药物等。

上述多种急救状况中,有些症状的语音或手控意识难以控制无法立刻求救,进一步造成病情的恶化。

目前虽然用于随身携带的药盒、存储盒非常多,但是均有缺缺陷:体积过大,随身携带并不方便;材质安全盒避光存放方面存在缺陷,不适用于药品的存放;没法记录用户个人信息,遇到紧急情况,没法第一时间了解用户的基本信息,不利于应急处置盒协助。

通过对随身盒的外观设计技术、电子二维码应用技术、信息互联及安全防控技术的应用,结合安全材料、避光材料技术的应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解决急救病情后,服药并通过二维码发出求救信号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包括铰链连接的前盒体、后盒体以及设置在前盒体、后盒体之间的标签体,其特征在于:前盒体、后盒体紧合后上部位置设置铰链连接的铰链轴,在后盒体中设置放置药片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以及提示签放置槽,所述的前盒体的内面设置放置药片外承托槽结构,所述的后盒体下端设有卡合槽、前盒体的下端设有卡合块,所述的前盒体、后盒体为亚克力材质制成。

具体的,所述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为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后放置槽,所述的药片外承托槽结构为在前盒体中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前放置槽,所述的后放置槽中设置固定药片的硅胶圈,所述的前放置槽中设置限位卡圈。

具体的,所述的后盒体的正面设置矩形的封口内接槽。

进一步,所述的封口内接槽对应的前盒体后面设有匹配封口内接槽槽型的封口内接边。

具体的,所述的标签体上设有文字提示区以及二维码扫描区。

作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结构: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包括第二前盒体、第二后盒体以及设置在第二前盒体、第二后盒体之间的第二标签体,第二前盒体、第二后盒体的顶端设置前端卡接槽,后端卡接槽,前端卡接槽,后端卡接槽之间连接与前端卡接槽,后端卡接槽槽型匹配的内镶插接块,在第二后盒体中设置放置药片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以及第二提示签放置槽,所述的第二前盒体的内面设置放置药片外承托槽结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为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第二后放置槽,所述的药片外承托槽结构为在第二前盒体中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第二前放置槽,所述的第二前放置槽中设置第二限位卡圈,所述的第二前盒体、第二后盒体为亚克力材质制成。

具体的,所述的第二后盒体中设置对接凸起,所述的第二前盒体的后面设置对接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后盒体的正面设置矩形的第二封口内接槽,所述的第二封口内接槽对应的第二前盒体后面设有匹配第二封口内接槽槽型的第二封口内接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急救要药片盒可单手开启,并具并二维码扫码报警,并且取用时,可避免出现药片散落的情况,直接手指扣出已经避免了破坏药片的现象。

由于有更小的体积和可供悬挂的孔结构,使得应急随身盒比目前市场上的各种随身药盒,要更适合于应急应用的场景,加上个人应急信息二维码技术的加入,使得外观小巧的随身应急盒能承载更多的应急信息。在各种应急场景: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理、急救、失智老人和小孩防走丢等领域,有了更有效的应用。让一个应急随身盒能适用于更多的应急处置场景,而不单单只是随身存储物品的功能。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前盒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盒体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的构造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结构的立体图。

图6为第二种实施结构中的第二后盒体正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种实施结构中的第二前盒体后面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盒体、2.后盒体、3.标签体、4.铰链轴、5.提示签放置槽、6.卡合槽、7.卡合块、8.后放置槽、9.前放置槽、10.限位卡圈、11.封口内接槽、12.封口内接边、13.文字提示区、14.二维码扫描区、15.前端卡接槽、16.后端卡接槽、17.内镶插接块、18.第二提示签放置槽、19.第二后放置槽、20.第二前放置槽、21.第二限位卡圈、22.对接凸起、23.对接凹槽、24.第二封口内接槽、25.第二封口内接边、26.第二前盒体、27.第二后盒体、28.硅胶圈、29.第二硅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申请文本中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包括铰链连接的前盒体1、后盒体2以及设置在前盒体1、后盒体2之间的标签体3,所述的标签体3上设有文字提示区13以及二维码扫描区14。前盒体1、后盒体2紧合后上部位置设置铰链连接的铰链轴4,在后盒体中设置放置药片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以及提示签放置槽5,所述的前盒体的内面设置放置药片外承托槽结构,所述的后盒体下端设有卡合槽6、前盒体的下端设有卡合块7,所述的前盒体1、后盒体2为亚克力材质制成。所述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为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后放置槽8,所述的后放置槽8中设置固定药片的硅胶圈28,所述的药片外承托槽结构为在前盒体中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前放置槽9,所述的前放置槽中设置限位卡圈10。所述的后盒体2的正面设置矩形的封口内接槽11。所述的封口内接槽11对应的前盒体1后面设有匹配封口内接槽11槽型的封口内接边12。

上述的实施中,前盒体1、后盒体2以及设在前盒体1、后盒体连接的卡合槽6、前盒体的下端设有卡合块7进行开合,药片放置在后放置槽8中固定药片的硅胶圈28,再通过前盒体1上的限位卡圈10进行卡合,药片在开启后不会从后放置槽8中滑落,保证患者即时服用。尤其是外出时药瓶、药板占用旅行包较大的空间,取药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药片盒以方便药片的存取。并且密封严密与外界物品接触容易造成药片受污染。并且通过二维码扫描区14进行二维码扫描后发出病人信息的情况以及位置、联系人方式。

实施例2,如图4-7所示,一种新型随身应急盒,包括第二前盒体26、第二后盒体27以及设置在第二前盒体、第二后盒体之间的第二标签体28,第二前盒体26、第二后盒体27的顶端设置前端卡接槽15,后端卡接槽16,前端卡接槽,后端卡接槽之间连接与前端卡接槽15,后端卡接槽14槽型匹配的内镶插接块17,在第二后盒体中设置放置药片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以及第二提示签放置槽18,所述的第二前盒体的内面设置放置药片外承托槽结构,药片内放置槽结构为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第二后放置槽19,所述的第二后放置槽19中设置固定药片的第二硅胶圈29,所述的药片外承托槽结构为在第二前盒体26中设置与药片形状匹配的第二前放置槽20,所述的第二前放置槽中设置第二限位卡圈21,所述的第二前盒体26、第二后盒体27为亚克力材质。

所述的第二后盒体27中设置对接凸起22,所述的第二前盒体1的后面设置对接凹槽23。

所述的第二后盒体27的正面设置矩形的第二封口内接槽24,所述的第二封口内接槽对应的第二前盒体后面设有匹配第二封口内接槽槽型的第二封口内接边25。

上述的实施中,第二前盒体26、第二后盒体27设在后端卡接槽之间连接与前端卡接槽15,后端卡接槽14槽型匹配的内镶插接块17,进行主合,以及设在第二后盒体27中设置对接凸起22,所述的第二前盒体1的后面设置对接凹槽23进行端部连接,并通过第二后盒体27的正面设置矩形的第二封口内接槽24,第二前盒体26后面设有匹配第二封口内接槽槽型的第二封口内接边25进行密封连接。药片放置在第二后放置槽19中固定药片的第二硅胶圈29,药片在开启后不会从第二后放置槽19中滑落,保证患者即时服用。尤其是外出时药瓶、药板占用旅行包较大的空间,取药不方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药片盒以方便药片的存取。并且密封严密与外界物品接触容易造成药片受污染。并且通过二维码扫描区14进行二维码扫描后发出病人信息的情况以及位置、联系人方式。

该急救要药片盒可单手开启,并具并二维码扫码报警,并且取用时,可避免出现药片散落的情况,直接手指扣出已经避免了破坏药片的现象。

上述2个实施例中,为了克服现有的随身应急盒不够便携的问题,为随身盒设计可悬挂在手机、钥匙扣、随身背包上等物品上的结构,尤其是现在人们一直随身携带的手机上,增加突发状况下,可以更快发现随身处置盒。

为了解决随身盒无法记录更多信息的问题,应用电子二维码及信息互联技术,在随身盒上设置个人应急信息二维码,通过二维码记录用户基本资料、疾病史、应急联系电话等信息,实现应急情况下的扫码获取信息,并直接拨打应急处置电话。

考虑到一般应急急救药物的使用可能需要1-2粒急救药物,设计一个可以容纳2粒急救药品的应急盒,并且在应急盒的内部采用避光、食品级安全材料,来保障存储安全。

再在结构上,为随身盒设计出一个可供悬挂的孔,用于悬挂在手机等随身物品上。随身盒整体大小控制在3cmx2cmx0.5cm的大小范围内。方便携带。

并且,采用明亮的颜色作为主色调,使得随身盒更加显眼盒醒目。

在随身盒上设置个人信息二维码。二维码上记录有个人唯一识别的加密串号。当然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直接连接在线服务器,查询到用户的基本资料、基本健康

身盒所放药品信息和紧急联系人信息。用户可通过手机应用自行编辑修改资料。其他人则可查看用户相关信息(信息对联系人真实姓名预已加密)。并且可以第一时间联系紧急联系人,进行紧急处置。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