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翻型五折雨伞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5623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翻型五折雨伞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伞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外翻型五折雨伞骨。



背景技术:

如今市面上具有各种各样的伞,雨伞、阳伞、直柄伞、三折伞、五折伞等,伞面也越做越大。但是纵观各种伞可以发现有个问题,就是伞面大的伞通常为直柄伞或三折伞,使用的伞骨粗硬,重量较重,不适用于便于携带的阳伞。现有技术较为死板,五折伞通常做成阳伞,但是五折伞的伞边通常为内翻型,伞骨之间并未完全实现连接,一方面使得折叠之后占空间比还是较大,一方面则会出现时间一长由于伞骨之间固定不稳经常出现自己弹出或者难以弹出的情况,使得携带与使用起来都极为不便,造成成本消耗增加,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外翻型、伞骨之间可以固定稳定、伞骨之间合并可以最小化空间占比、使得折叠起来更为便捷携带、降低成本消耗的外翻型五折雨伞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翻型五折雨伞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外翻型五折雨伞骨,包括主伞骨和第一伞骨,所述主伞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骨,所述第一伞骨远离主伞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骨,所述第二伞骨远离主伞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伞骨,所述第三伞骨远离主伞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四伞骨,所述第四伞骨远离主伞骨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五伞骨,所述主伞骨的底部安装有相对称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弧形卡槽和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伞骨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连接块靠近主伞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主伞骨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固定块使用的第一弧形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伞骨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三伞骨使用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体积均要大于第三伞骨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第四伞骨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五伞骨使用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体积均要大于第五伞骨的体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卡槽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软垫。

优选的,所述第二伞骨的一侧均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固定块相同结构的第二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四伞骨的一侧均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固定块相同结构的第三固定块。

优选的,所述第三伞骨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弧形卡槽相同结构且配合第三固定块使用的的第二弧形卡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置有固定组件、第二固定块、连接块和第二弧形卡槽,实现了在进行收伞时,可以使得几个伞骨之间固定起来更为稳定,连接块和其内部的弹簧则起到了辅助弹出的作用,避免了时间一长出现自行弹出或者难以弹出的情况,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使得在进行收伞时,实现了最大化节省空间占比的效果,使得折叠之后更便捷携带,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省了成本消耗,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固定组件放大图。

图中:1、主伞骨;2、第一伞骨;3、第二伞骨;4、第三伞骨;5、第四伞骨;6、第五伞骨;7、第一滑槽;8、第二滑槽;9、固定组件;10、第一弧形卡槽;11、第一固定块;12、连接块;13、第二固定块;14、第二弧形卡槽;15、第三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外翻型五折雨伞骨,包括主伞骨1和第一伞骨2,主伞骨1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伞骨2,第一伞骨2远离主伞骨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伞骨3,第二伞骨3远离主伞骨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三伞骨4,第三伞骨4远离主伞骨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四伞骨5,第四伞骨5远离主伞骨1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五伞骨6,主伞骨1的底部安装有相对称的两个固定组件9,使得伞骨之间固定更为稳定,固定组件9包括第一弧形卡槽10和第一固定块11,第一伞骨2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连接块12,连接块12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弹簧,实现了辅助弹出的效果,连接块12靠近主伞骨1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11,主伞骨1的两侧均开设有配合第一固定块11使用的第一弧形卡槽10,实现了配合最大化节省空间占比的效果,使得折叠之后更便捷携带。

进一步的,第二伞骨3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三伞骨4使用的第一滑槽7,第一滑槽7的体积均要大于第三伞骨4的体积,实现了正常进行转动进入滑槽内部,实现了空间占比减小。

进一步的,第四伞骨5的内部均开设有配合第五伞骨6使用的第二滑槽8,第二滑槽8的体积均要大于第五伞骨6的体积,实现了正常进行转动进入滑槽内部,实现了空间占比减小。

进一步的,第一弧形卡槽10的表面均固定安装有缓冲软垫,实现了对整体结构的防护作用,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成本消耗。

进一步的,第二伞骨3的一侧均通过连接块12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固定块11相同结构的第二固定块13,实现了最大化节省空间占比的效果,使得折叠之后更便捷携带。

进一步的,第四伞骨5的一侧均通过连接块12固定安装有与第一固定块11相同结构的第三固定块15,实现了最大化节省空间占比的效果,使得折叠之后更便捷携带。

进一步的,第三伞骨4的一侧均开设有与第一弧形卡槽10相同结构且配合第三固定块15使用的的第二弧形卡槽14,实现了配合最大化节省空间占比的效果,使得折叠之后更便捷携带。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当需要进收伞时,第五伞骨6向主伞骨1方向转动,直至完全进入第二滑槽8内部,实现了节省空间占比,第四伞骨5向主伞骨1方向转动,直至第三固定块15进入第二弧形卡槽14内部,实现了一次固定效果,第三伞骨4向主伞骨1方向转动,直至完全进入第一滑槽7内部,实现了节省空间占比,第二伞骨3向主伞骨1方向转动,直至第二固定块13进入第一弧形卡槽10内部,实现了二次固定效果,第一伞骨2向主伞骨1方向转动,直至第一固定块11进入第一弧形卡槽10内部,实现了三次固定效果,从而实现了在进行收伞时,可以使得几个伞骨之间固定起来更为稳定,实现了最大化节省空间占比的效果,使得折叠之后更便捷携带,当需要打开伞时,连接块12内部的弹簧均开始进行复位运动,使得产生推力,加速了弹开速度,整体结构简单易操作,节省了成本消耗,提高了整体的使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