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26604发布日期:2021-05-19 03:43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及穿戴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帽类等穿戴类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应用于服帽类的散热装置及包括该散热装置的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2.帽子,作为戴在头部的装置,可以遮盖阳光。帽子具有遮阳、装饰、增温和防护等作用。例如人们处于高温的阳光环境下时,通常会采用帽子进行遮阳避暑。但是单纯进行遮阳不能完全达到避暑的效果,因此需要足够的风来进行补充。
3.若高温的阳光环境下自然风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避暑需求时,现有技术中,在帽子上设置小风扇吹风来满足避暑需求。目前帽子中增加小风扇通常都是在帽舌上简单的增加一个风扇,让风扇对着人脸吹风,其仅能让脸部降温。现有技术中帽子的顶部和边缘通常紧压着头发,而且没有有效的方式让被帽子压着的地方进行散热,导致其制冷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更好的降温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包括风扇,还包括导风组件,所导风组件包括入风口及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入风口相通;所述通风道至少包括一个排风口;所述风扇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入风口的至少部分对齐。
5.优选地,所述导风组件还包括第一导风件及第二导风件;至少在所述第一导风件及第二导风件之间形成有通风道。
6.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风道。
7.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至少一个上排风口。
8.优选地,还包括安装组件;所述风扇安装于安装组件。
9.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包括穿戴部,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为以上各实施例所述的散热装置。
10.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的导风组件安装于穿戴部。
11.优选地,所述穿戴部包括穿戴空间;所述散热装置的排风口与穿戴空间连通。
12.优选地,穿戴设备还包括安装部;所述散热装置的风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
13.优选地,穿戴设备还包括遮挡部,所述遮挡部覆盖于所述散热装置的风扇。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装置,包括风扇和导风组件,通过导风组件对风扇的气流进行导流,所导风组件包括入风口及通风道;所述通风道与入风口相通;所述通风道至少包括一个排风口;所述风扇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入风口的至少部分对齐。气流可以通过通风道导流,然后通过排风口对气流导出,从而实现较好的降温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该穿戴设备安装有所述散热装置,可通过散热装置进行气流导流,从而实现更好的降温效果,使得该穿戴设备使用时更舒适。
附图说明
16.图1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一种穿戴设备的风扇与穿戴部分离示意图;
17.图2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一种穿戴设备的第一导风件与穿戴部分离示意图;
18.图3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一种穿戴设备的第二导风件与穿戴部分离示意图;
19.图4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一种穿戴设备示意图;
20.图5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一种穿戴设备的安装部示意图;
21.图6为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一种穿戴设备气流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3.参照图1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穿戴设备,包括穿戴部1和散热装置2。所述散热装置2的部分安装于所述穿戴部1。所述穿戴部1形成有穿戴空间10。人体的部分器官或者身体结构。所述穿戴部1可以用于容纳人体的部分器官或者身体结构,以便该穿戴设备使用于人体。所述穿戴设备可以为帽子、背包或者腰包等生活用品。当所述穿戴设备为帽子时,所述穿戴部1可为帽檐、帽顶或者帽舌三者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穿戴设备为背包时,所述穿戴部1可为背带及靠近人体部分的包体中至少一个。当所述穿戴设备为腰包时,所述穿戴部1可为腰带及靠近人体部分的包体中至少一个。当所述穿戴设备为其他类似生活用品时,所述穿戴部1也可以分别为对应的部件,品类较多,此处不再赘述。所述穿戴部1还可以包括安装部12,该安装部12可以用于安装部分散热装置2。
24.所述散热装置2,包括风扇21和导风组件22。所述风扇21包括出风口210。所述风扇21启动之后可以产生风,风可以通过出风口210导流至导风组件22。所导风组件22包括入风口220及通风道221。所述通风道221与入风口220相通。所述出风口210的至少部分与所述入风口220的至少部分对齐。所述风扇21产生的气流部分或者全部通过所述入风口220进入到通风道221。所述通风道221至少包括一个排风口222。所述排风口222的至少部分可以与穿戴空间10连通。因此所述通风道221和排风口222可以将气流导流至穿戴空间10,以便为穿戴空间10进行散热。当所述部分气流通过入风口220进入通风道时,还有部分气流可以被出风口210导流到其他地方,以便为穿戴空间10之外的其他散热。
25.所述散热装置2的导风组件22可以安装于穿戴部1。所述导风组件22还包括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至少在所述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之间可以形成有通风道221。所述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的形状、尺寸至少一个可以不相同,将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配合之后可以形成所述通风道221和排风口222。由于所述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的形状、尺寸至少一个可以不相同,因此通风道221可以为不闭合的通道,允许气流从通风道221经过,从而使得为穿戴空间10散热的效果。
26.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通风道221。例如在第一导风件223或第二导风件224上设置气流导槽,所述气流导槽可以为通风道221的组成部分,也可以作为通风道221使用。可以在所述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至少一个上排风口222。当只有第二导风件224与所述穿戴空间10接触时,则可以在该第二导风件224上设置所述排风口222。当所述通风道221为气流导槽时,该气流导槽其本身就是与穿戴空间10相通时,该实施例中部分所述排风口222则可为流导槽与穿戴空间相通10
的部分。所述第一导风件223及第二导风件224可以采用布料或者塑料等材质制成。
27.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为了更好的安装风扇21,还包括安装组件23。所述风扇21安装于安装组件23。所述安装组件23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穿戴部1。安装组件23可以为风扇21的壳体,该安装组件23可以设置允许气流穿过的孔或者通道,以便在安装风扇时安装组件23可以保护风扇21和为风扇21产生的气流(风)导流。安装组件23和风扇21可以采用超声波压合为一个部件,以便拆卸和安装。所述安装组件23优选采用塑料材质制成。
28.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散热装置2的风扇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安装部12。当所述风扇21安装于所述安装组件23之后,所述风扇21与安装组件23作为一个整体以可以拆卸的方式安装于该安装部12。当所述穿戴设备为帽子时,所述安装部12可为帽檐帽舌中的至少一个。当所述穿戴设备为背包时,所述安装部12可为背带及靠近人体部分的包体中至少一个。当所述穿戴设备为腰包时,所述安装部12可为腰带及靠近人体部分的包体中至少一个。所述安装部12上开设有安装孔120,所述风扇或者风扇21与安装组件23作为一个整体的部分位于所述安装孔120内。
29.作为另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穿戴设备还包括遮挡部3,所述遮挡部3覆盖于所述散热装置2的风扇21。优选地,该遮挡部3位于所述安装孔120,其可以覆盖风扇21或者风扇21与安装组件23作为一个整体的部分,从而实现将风扇21或者风扇21与安装组件23作为一个整体隐藏于穿戴设备。
30.以下以所述穿戴设备为一种帽子对安装有散热装置的穿戴设备及散热装置进行说明:
31.如图1所示,将风扇外壳(安装组件23的一个实施例)和风扇21用超声波压合为一个部件,将帽舌(安装部12的一个实施例)和风扇21挂扣塑胶件通过热压以及超声的方式压合在一起。将帽子第一层布料热压成型和帽舌车缝后形成一整体(穿戴部1的一个实施例),帽子第一层布料热压成型后也可为穿戴部1的一个实施例。
32.如图2所示,将第二层布料热压(第一导风件23的一个实施例)成型后裁好尺寸留出开口位置(入风口220的一个实施例),再和帽舌车缝在一起。将风扇21和安装组件23组成的整体安装于帽舌上。可以在帽舌和安装组件23上分别设置挂扣,通过挂扣将风扇21和安装组件23组成的整体和帽舌扣在一起。优选地,如图5,可以在安装空间120内设置所述挂扣。帽舌上的安装空间内设计硬胶挂扣,风扇模组外壳由硬胶超声压合,并设计相应的挂扣卡座,可通过挂扣装拆风扇模组,模组内部有一块电池和电路板来驱动风扇,通过按键开关控制开启和关闭。
33.如图3,将第二层布料(第二导风件24的一个实施例)和第一层布料缝合,热压成型后的第三层布料与第二层帽沿(遮挡部3的一个实施例)缝合。如图4,将第三层布料和第二层布料缝合,各层布料由于热压造型不同和裁剪形状不同,形成了通风道221和排风口222,使得风扇21的产生的气流可以通过通风道221和排风口222导流至穿戴空间10。风扇21也被第二层帽沿完全遮住。
34.当然所述第一层布料、第二层布料及第三层布料中的至少一个可为所述穿戴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层布料、第二层布料及第三层布料共同组成所述穿戴部。可以在所述第一层布料、第二层布料及第三层布料中的至少一个开设入风口220。当然可以不在第一层布料设置入风口,所述风扇产生是气流是由第二层布料和第三层布料的入风口220进入通风道。
35.在帽子的前额至头顶部设计三层布料结构,分别对单个布料设计不同的形状和弯曲弧度,通过压合车缝的方式,在各布料之间做出镂空的通风道,帽子的穿戴部可以形成两层通风的结构,另外还可在帽子后脑和头顶两侧设计的风道口(排风口222的一个实施例)形成空气流动通道。
36.如图6,风扇由模组上的按键控制开启和关闭,开启时在帽沿下方吸入空气,通过风扇模组上的出风口排风,出风口对着帽子前额里的入风口,风扇开启时吹出的气流经前额和入风口然后进入通风道至头顶后方和两侧的排风口222排出,从而实现降温的效果。所述通风道221中还可以与穿戴空间及排风口相通,所述排风口可进一步为穿戴空间内进行降温。
37.通过此实用新型技术制作的帽子可以有多种用法,不装风扇模组时可以做普通帽子使用,装上风扇模组是一个可以给头顶降温的风扇帽子。通过设计风扇加多层通风的方式,使佩戴风扇帽时,能保持头顶有足够的通风性,让风扇加速空气在帽子内部的空气通道流动,提升佩戴帽子的舒适度及产品稳定性。
3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散热装置2中设置通风道221,通过通风道221对风扇产生的气流进行导流,从而实现更好的散热效果。所述穿戴设备安装该散热装置2之后,可以有效的提高该穿戴设备的散热效果。例如如上实施例中,所述穿戴设备通过三层布料热压和车缝的方式在布料之间形成两层空气通道(通风道),利用风扇加速穿戴空间10内部空气的流通,达到给当该穿戴设备为帽子时,佩戴帽子者头部分位于所述穿戴空间内,从而可以实现为穿戴空内的头部散热的目的。
39.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0.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