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病人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7242发布日期:2021-07-09 14:11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病人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病人服。


背景技术:

2.目前,医院普遍使用的病人服都是宽松、肥大的普通病人服,危重患者特别是昏迷、气管切开或大小便失禁瘫痪的患者,各种输液管道、引流管、有创置管和导联线繁多,导致患者无法穿衣或更换病人服困难。而且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检查和护理时脱掉病人服,容易使患者着凉,尤其是对于患者的特定部位进行治疗或护理时,并不需要脱除病人服。具体表现如:

、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时,往往在暴露局部治疗部位时,需脱去整件病人服,易使患者着凉,诱发其他并发症。

、无主动活动能力,在穿脱过程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费时费力,且还极易发生输液导管、尿导管的扭折和脱落,带来安全隐患。

、危重症患者,为治疗和各项操作的方便常直接脱去病人的上衣和或下装,患者隐私得不到保护,无意损伤了患者的尊严。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病人服,解决了现有病人服功能单一、穿脱不便且不能满足患者身心及治疗的需要的技术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病人服,包括:衣体;第一拉链,两条,分别设置于所述衣体左右两侧的衣袖外侧;第二拉链,竖向设置于所述衣体后背部;心电监护开口,设置于所述衣体前胸部;第一固定带,设置于所述衣体前部底端;第二固定带,设置于所述衣体肩部位置处;其中,所述第一拉链从所述衣袖的袖口末端延伸至所述衣袖的肩部位置处;所述第二拉链沿所述衣体中轴线从衣体底端延伸至衣体顶端。
6.可选的,所述衣体前部具有若干纽扣;所述衣体上端具有衣领及领口,所述领口为深圆领,所述衣领呈翻领状。
7.可选的,所述心电监护开口为两个,分别竖向设置于所述衣体的左、右胸前部处。
8.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采用两条,竖向设置于所述衣体左侧或右侧,用于腹腔及胸腔引流袋固定。
9.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采用两条,设置于所述衣体的左肩或右肩正中处。
10.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为2cm
×
5cm的长方形。
11.可选的,该病人服还包括:裤体;第三拉链,两条,分别设置于所述裤体的两侧裤腿外侧;其中,所述第三拉链从裤腿的底端延伸至大腿根部处。
12.可选的,所述裤体前部开设有尿管开口,所述尿管开口竖向设置于左裤体或右裤腿的大腿处外侧。
13.可选的,所述尿管开口的同一侧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竖向设置
于膝关节处外侧。
14.可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及第三固定带上均安装有纽扣。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16.1、胃管、腹引管、胸腔引流管及导尿管被对应的固定带进行固定,通过在病人服背面有一竖型拉链,使得拉开方便快捷,便于医生换药和观察管道情况以及利于治疗及护理工作。心电监护仪的导线只需从上衣前襟心电监护开口通过,就能与电极片相连,导线不接触皮肤,既美观又减少心电监护仪导线对病人身体造成的不适,且可有效避免因安放心电监护仪而暴露胸部,保护了病人的隐私。
17.2、本实用新型具有多功能性,便于穿脱,利于护理、抢救、治疗活动的开展,降低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需要暴露局部的治疗,可不脱整体衣服进行,方便治疗;有利于进行心电监护等医疗操作,同时方便为留置各种导管的患者进行观察护理,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18.3、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不影响医疗检查、不影响外观的美观,制作过程简单,功能完善,且其成本不高。
19.4、本实用新型可缩短更换时间,穿脱更为方便、快捷,能有效避免患者着凉。更加人性化设计,能尊重患者的隐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维护患者的自尊。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衣体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衣体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裤体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衣体;10、衣袖;11、衣领;12、领口;13、纽扣;2、第一拉链;3、第二拉链;4、心电监护开口;5、第一固定带;6、第二固定带;7、裤体;70、尿管开口;8、第三拉链;9、第三固定带。
具体实施方式
25.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6.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顶”、“底”、“内”、“外”、“端”、“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2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8.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29.在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32.急诊外科是医院外伤病人最集中的治疗单元之一,头部外伤、上下肢骨折、腹部开放性及闭合性损伤术前术后、并同时进行心电监护的病人以及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及各种腹腔引流管、胃管、留置导尿管的病人较多,并且大多数病人无主动活动能力在穿脱过程中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操作难度,同时在翻身、清洁、移动过程中,极易发生输液管道、导尿管的扭折和脱落,带来安全隐患。临床上通常采用两种穿衣方法,以保证治疗、护理的顺利完成。一种方法是让病人反穿普通病人服上衣,这种穿法的不足之处是衣服易遮盖气管切开处,影响病人呼吸,妨碍吸痰及更换敷料等操作;另一种是直接脱去病人服上衣或上下衣,这种做法让病人有着凉感冒的危险且不利于病人隐私的保护。甚至有的医院为了操作方便,昏迷卧床患者是不穿衣服的,使得患者的隐私得不到保护,缺少人文关怀,给患者心理带来很大负担,从而间接影响病情恢复。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病人服,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33.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病人服,包括衣体1,第一拉链2,第二拉链3,心电监护开口4,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6,裤体7,第三拉链8,第三固定带9。
34.所述衣体1具有两衣袖10;衣体1上方具有衣领11,衣领11呈向外的小翻领状,衣领11与衣体1可缝织为一体;所述衣体1的上端具有领口12,该领口12为深圆领,通过深圆领,在为患者更换气切敷料、系带以及吸痰操作时,无需解开上衣即可操作。可以避免衣领11上移堵塞气管套管口而引起窒息,便于进行气管切开护理及吸痰等操作。
35.第一拉链2为两条,分别设置于衣体1左右两侧的衣袖10外侧,该第一拉链2从衣袖
10的袖口末端延伸到衣袖10的肩部位置处,从而通过第一拉链2使得两衣袖10由袖口末端到肩部位置处可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段位的开合。如前臂静脉输液、肘部静脉采血、picc置管时,通过将衣袖10的第一拉链2从袖口打开,长度约达肘正中的袖子,就能充分暴露上肢,即可操作。如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术者,只需将内瘘侧袖口的第一拉链2打开至内瘘上端5cm处,常规消毒穿刺即可。从而避免了将衣服全部脱掉,便于治疗。
36.所述衣体1前部设有若干纽扣13,所述衣体1后背部竖向设置有第二拉链3,第二拉链3从衣体1底端延伸到衣体1顶端,所述第二拉链3位于衣体1后背部的中轴线处。当需要更换病人服时,可将第二拉链3完全打开,衣体1即可变成左右两片。疼痛科需进行硬膜外神经阻滞、椎旁阻滞及射频介入手术的病人其治疗部位多位于病人的后背部,治疗时需采用俯卧位或侧卧位,若病人穿着普通病人服不能充分暴露手术部位,而穿上本实用新型病人服只需将上衣后背部的第二拉链3拉开就能充分暴露手术部位,前胸不受影响,利于治疗与护理工作。当需要更换病服时,只需解开前部衣片纽扣13和或背部衣片第二拉链3,且还可根据需要,只更换污染的前部衣片或后部衣片,可缩短更换时间,方便快捷,有效避免患者着凉。
37.心电监护开口4为两个,分别开设于所述衣体1左右胸前部处,对气管切开并同时进行心电监护的病人,穿好上衣后,在使用心电监护前,先将心电监护仪的导线从衣服心电监护开口4穿入,然后在衣服内接好电极,贴附到身体的相应部位。心电监护开口4长度可为10cm,竖直设置于衣体1前部左右胸处,心电监护开口4上可设置防水尼龙粘贴扣,拆卸地与衣体1连接。在进行心电图或电除颤操作时,打开胸部相应的粘贴扣,暴露胸部即可按要求行相关操作。通过衣体1胸部的心电监护开口4可有效避免因安放心电监护仪而暴露胸部皮肤引起的不便。
38.第一固定带5设置于衣体1前部底端,用于腹腔和或胸腔引流袋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带5采用两条,为长方形,竖向设置于衣体1前部的左侧或右侧,两条第一固定带5间隔设置,可分别用于腹腔及胸腔引流袋固定。所述第一固定带5的上活口安装有小纽扣。在胸腹部术后引流时,打开胸、腹部纽扣常规消毒,即可接引流管道,并将引流管从引流管出口引出。
39.第二固定带6设置于所述衣体1的肩部位置处,用于胃管固定。所述第二固定带6为2cm
×
5cm的长方形,所述第二固定带6的上活口安装小纽扣,所述第二固定带6可采用多条。具体的,第二固定带6可采用2条,两第二固定带6间隔设置于左肩或右肩正中处;第二固定带6也可采用四条,分别在衣体1的左右两肩设置两条,左肩和右肩的两条第二固定带6位于衣体1肩部的正中处。
40.该病人服还包括裤体7,所述裤体7的两侧裤腿分别设有第三拉链8,所述第三拉链8从裤腿底端延伸至大腿根部,拉开第三拉链8即可将裤体7分为前后两片。在进行膀胱冲洗、尿道口擦洗及更换引流袋时,只需拉开裤子两侧的第三拉链8至大腿根部即可操作,无需脱下病人服。通过裤腿两侧的第三拉链8,即方便医生和护士为病人进行骶尾部及会阴部的治疗、护理,又方便因下肢骨折、石膏固定及长期卧床患者引发的穿着不便。
41.所述裤体7前部开设有一尿管开口70,该尿管开口长度可为10cm,竖直设置于左裤腿或右裤腿的大腿外侧。在裤腿里面设置有尿袋放置口,在尿管开口70的同一侧还设置第三固定带9,用于尿袋固定。所述第三固定带9也为长方形,竖向设置在膝关节外侧,所述第
一固定带5的上活口安装有小纽扣。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可将导尿管裤体7的洞口穿出固定在膝关节外侧的第三固定带9上。
42.所述衣体的可采用柔软、吸汗、透气的棉布,根据季节选择厚薄布料。所述第一拉链2、第二拉链3、第三拉链8均为隐性拉链。
43.根据病人体型选择合适型号的病人服,使用时先穿患侧,再穿健侧,更换时先脱健侧,再脱患侧。在病人服背面有一竖型第二拉链3,拉开方便快捷,便于医生换药和观察管道情况,同时胃管、腹引管、胸腔引流管及导尿管被衣体1上对应的固定带进行固定,起到双重固定的作用。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的病人穿好病人服上衣后,再根据留置胸腔引流管的位置高低以及病人的舒适度,分别从制作好的病人服腋侧上、中、下段延伸出来,再把竖带扣系好扣好无需使用别针。心电监护开口4可有效避免因安放心电监护仪而暴露胸部皮肤引起的不便,尿管开口70可安放留置尿管维护了病人的尊严,保护了病人的隐私,同时也避免病人着凉。该多功能病人服适合多个科室多种特殊病人使用,如喉癌术后及重症监护室病人使用。病人服用纯棉布制成,一件病员衣的成本在50元左右,还可以反复清洗消毒使用,节约了成本。该多功能病人服实用性的功能设计,有利于护理、抢救、治疗活动的开展,适用于老年病房、干部病房、重症监护室、急诊等科室,有效的提高临床工作效率,与人文护理相呼应,更好地促进了疾病的康复,具有实用推广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