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5464发布日期:2021-04-30 09:19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材,尤其是一种排水鞋底。



背景技术:

鞋底从上到下包括中底和大底,是制成鞋的重要部位,它承担了保护脚底和抗震缓冲的作用。

现有的鞋底大多通过具有装饰性的纹路或者凹槽来增加鞋底的摩擦力,起到在干燥路面防滑的作用,但对于鞋底在积水路面的排水及防滑上并没有太多的考虑,在积水路面并不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使得鞋底防滑作用被大幅削弱,地面附着力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排水鞋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水鞋底,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区域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一疏水槽,且第一疏水槽将第一凸块分隔成前凸部和后凸部,所述第一疏水槽沿着前凸部和后凸部交错开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脚掌区域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二疏水槽,且第二疏水槽将第二凸块分隔成前凸块和后凸块,所述鞋底本体的足弓区域设有第三凸块和泄流槽,所述第一导水槽与泄流槽相通,且第二疏水槽开设有与泄流槽相通的第二导水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块沿鞋底本体的高度方向往第一疏水槽内凹陷,所述第二凸块沿鞋底本体的高度方向往第二疏水槽内凹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设有若干条间隔排布的波浪形槽,所述波浪形槽之间设有若干连通两两波浪形槽的块状齿耳,且每个块状齿耳按照金字塔式进行层层堆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凸块上倾斜交叉有若干斜槽,且形成x形槽,所述x形槽之间设有若干个菱形块。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凸块与泄流槽之间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三角形导槽。

作为优选,所述鞋底本体表面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疏水槽、第二疏水槽、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分别将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疏导向足弓处,由于足弓拥有较大的空间容纳积水涌入,使得鞋底底部的表面如果在路过积水区域时,能够将沾染的积水疏导到足弓处与地面接触面小的泄流槽处进行排水,而不影响鞋底底面其它区域的地面附着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排水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排水鞋底的底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前凸部;2、第一疏水槽;3、后凸部;4、泄流槽;5、前凸块;6、第二疏水槽;7、后凸块;8、块状齿耳;9、波浪形槽;10、第三凸块;11、x形槽;12、菱形块;13、三角形导槽;14、第二导水槽;15、第一导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一种排水鞋底,如图1-图2所示,包括鞋底本体,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区域设有第一凸块,第一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一疏水槽2,且第一疏水槽2将第一凸块分隔成前凸部1和后凸部3,第一疏水槽2沿着前凸部1和后凸部3交错开设有第一导水槽15,鞋底本体的后脚掌区域设有第二凸块,第二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二疏水槽6,且第二疏水槽6将第二凸块分隔成前凸块5和后凸块7,鞋底本体的足弓区域设有第三凸块10和泄流槽4,第一导水槽15与泄流槽4相通,且第二疏水槽6开设有与泄流槽4相通的第二导水槽14。

由于第一疏水槽2将第一凸块分隔成前凸部1和后凸部3,且第二疏水槽6将第二凸块分隔成前凸块5和后凸块7,使得鞋底在接触积水路面的时候,积水分别沿着第一疏水槽2和第二疏水槽6流到第一导水槽15和第二导水槽14内,并且由于第一导水槽15和第二导水槽14分别与足弓处的泄流槽4相通,第一凸块沿鞋底本体的高度方向往第一疏水槽2内凹陷,第二凸块沿鞋底本体的高度方向往第二疏水槽6内凹陷,而足弓具有较大的空间容纳积水涌入,使得鞋底底部的表面如果在路过积水区域时,能够将沾染的积水疏导到足弓处与地面接触面小的泄流槽4处进行排水,而不影响鞋底底面其它区域的地面附着力。

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设有若干条间隔排布的波浪形槽9,波浪形槽9之间设有若干连通两两波浪形槽9的块状齿耳8,且每个块状齿耳8按照金字塔式进行层层堆砌。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在鞋底与地面接触时会发生变形,而波浪形槽9也会随之发生扩张变形,使得鞋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从而增强鞋底与地面的摩擦力,增强防滑性能;而每个块状齿耳8按照金字塔式进行层层堆砌,避免碎石卡在块状齿耳8中间,即使卡住,也会慢慢脱落,达到自清洁的目的,防止路面脏污堵塞鞋底的防滑纹路而影响鞋底的防滑效果。

第三凸块10上倾斜交叉有若干斜槽,且形成x形槽11,x形槽11之间设有若干个菱形块12,该处设置斜槽,使积水能够沿着x形槽11向鞋底边沿或足弓处进行疏导,保持第三凸块10的与地面接触时相对干燥,而菱形块12则在保证第三凸块10与地面足够的支撑点的同时增加与地面的摩擦系数,提高抓地效果和防扭效果。

第三凸块10与泄流槽4之间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三角形导槽13,三角形导槽13连通沿着x形槽11流动的积水与足弓处泄流槽4,并且增强导水效果,从而保证鞋底底面与地面接触的大部分区域相对干燥。

鞋底本体表面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并作为涂层涂覆在鞋底表面,具有独特的纳米孔洞结构,表面光滑不吸附,材料的其中一面含高黏性背胶,可黏附在各种产品表面,保护防水透气膜不与水、灰尘、盐分、腐蚀性液体等污染物接触,使防水透气膜暴露于恶劣气候环境中依然能具有可靠的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水鞋底,包括鞋底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区域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一疏水槽(2),且第一疏水槽(2)将第一凸块分隔成前凸部(1)和后凸部(3),所述第一疏水槽(2)沿着前凸部(1)和后凸部(3)交错开设有第一导水槽(15),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脚掌区域设有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二疏水槽(6),且第二疏水槽(6)将第二凸块分隔成前凸块(5)和后凸块(7),所述鞋底本体的足弓区域设有第三凸块(10)和泄流槽(4),所述第一导水槽(15)与泄流槽(4)相通,且第二疏水槽(6)开设有与泄流槽(4)相通的第二导水槽(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沿鞋底本体的高度方向往第一疏水槽(2)内凹陷,所述第二凸块沿鞋底本体的高度方向往第二疏水槽(6)内凹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均设有若干条间隔排布的波浪形槽(9),所述波浪形槽(9)之间设有若干连通两两波浪形槽(9)的块状齿耳(8),且每个块状齿耳(8)按照金字塔式进行层层堆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排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块(10)上倾斜交叉有若干斜槽,且形成x形槽(11),所述x形槽(11)之间设有若干个菱形块(12)。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条所述的一种排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凸块(10)与泄流槽(4)之间设有若干间隔排布的三角形导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本体表面的材料包括聚四氟乙烯。


技术总结
一种排水鞋底,属于鞋材领域,包括鞋底本体,所述鞋底本体的前脚掌区域设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开设有延伸至鞋底本体两侧边沿的第一疏水槽,且第一疏水槽将第一凸块分隔成前凸部和后凸部,所述第一疏水槽沿着前凸部和后凸部交错开设有第一导水槽,所述鞋底本体的后脚掌区域设有第二凸块,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疏水槽、第二疏水槽、第一导水槽、第二导水槽分别将第一凸块和第二凸块疏导向足弓处,由于足弓拥有较大的空间容纳积水涌入,使得鞋底底部的表面如果在路过积水区域时,能够将沾染的积水疏导到足弓处与地面接触面小的泄流槽处进行排水,而不影响鞋底底面其它区域的地面附着力。

技术研发人员:谢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顺天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4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