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9487发布日期:2021-06-22 15:0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伞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伞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伞。



背景技术:

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为人们挡阳遮雨,而折叠伞则是一种常见的伞具,因其可折叠、便于携带而得到广泛的使用。

目前,在下雨天,人们从户外进入商场时,通常会将折叠伞折叠好并收起来,而刚淋了雨的雨伞由于其伞面上残留大量的雨水,不便于放入包中存放,导致人们需要随手携带,影响人们在商场内行动,不便于人们使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便于携带的折叠伞。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伞,包括伞柄、伞棒和伞面,所述伞棒顶端设置有圆柱形的伞头,所述伞头内部开设有储袋腔,所述储袋腔内设置有上下两端均具有开口的伞袋,所述伞袋顶端固定连接在储袋腔内顶壁上,所述伞头外周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储袋腔相连通的出袋口,所述伞袋底端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弹力线,若干所述弹力线沿伞袋底端内部的圆周方向阵列分布,所述伞头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弹力线远离伞袋的一端贯穿通孔并伸出通孔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收合雨伞时,先将伞面收拢并贴近伞棒,随后自储袋腔内拉出伞袋,由于伞袋顶端固定在储袋腔的内顶壁上,在自出袋口内拉出伞袋后,伞袋能将伞面完整的包裹在其中,从而避免雨水滴落,便于放入包中存放,从而便于人们使用,而在需要使用雨伞时,只需向外拉伸弹力线穿出储袋腔顶壁通孔的一端,由于弹力线具有弹性且一端与伞袋的底端固定,在向外拉出弹力线的过程中,伞袋随之向上拉伸,从而使得伞面逐渐自伞袋的底端开口处露出,直到伞袋底端被拉伸至储袋腔的出袋口处,再松开拉伸弹力线的手,在撤销外力后,弹力线随之恢复原状并收缩,从而完成伞袋的回收操作,操作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力线伸出通孔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弹力线伸出通孔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拉环的设置为拉伸弹力线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人们可以更轻松的通过提拉拉环来拉伸弹力线,并且由于拉环直径大于通孔直径,也避免了弹力线自通孔内部落入储袋腔内,使用更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袋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松紧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伞袋底端设置有松紧带,使得伞袋底端的开口能被松紧带所束紧,在伞袋包裹住伞面后,通过松紧带的束紧作用,使得伞面上残留的雨水不易泄漏,放入包中后避免雨水流出,使用更为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柄外周壁上开设有用于松紧带卡入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伞柄上开设有环形槽,在向下拉出伞袋后,松紧带随之卡入环形槽内,通过环形槽对松紧带的限位,使得松紧带不易晃动,从而使得伞袋对雨伞的包裹更为紧密和牢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松紧带厚度大于出袋口的口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松紧带厚度大于出袋口口径,使得在回缩伞袋后,松紧带在经过出袋口时会被阻挡在出袋口外侧,从而避免了伞袋完全进入储袋腔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袋口远离储袋腔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圆弧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出袋口上开设有圆弧面,从而使得在伞袋自出袋口拉出的过程中,通过圆弧面对伞袋的保护作用,使得伞袋不易被尖锐角所划破,保证了伞袋能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棒由铝合金材料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伞棒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具有质轻强度高的特点,从而使得伞棒质量较轻,人们打伞更为轻松省力,同时强度也更高,不易破损弯折,延长了雨伞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伞袋的材料采用pvc塑料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伞袋由pvc塑料薄膜制成,从而使得伞袋具有出色的防水性能,保证了伞袋对伞面的包覆效果,进一步避免了雨水泄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收合雨伞时,先将伞面收拢并贴近伞棒,随后自储袋腔内拉出伞袋,由于伞袋顶端固定在储袋腔的内顶壁上,在自出袋口内拉出伞袋后,伞袋能将伞面完整的包裹在其中,从而避免雨水滴落,便于放入包中存放,从而便于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伞柄;2、伞棒;3、伞面;4、伞头;5、储袋腔;6、伞袋;7、出袋口;8、弹力线;9、通孔;10、拉环;11、松紧带;12、环形槽;13、圆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于携带的折叠伞,包括伞柄1、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伞棒2和伞面3,伞棒2顶端设置有圆柱形的伞头4,伞头4内部开设有储袋腔5,储袋腔5内设置有上下两端均具有开口的伞袋6,伞袋6的材料采用pvc塑料薄膜,伞袋6顶端固定连接在储袋腔5内顶壁上,伞头4外周壁上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与储袋腔5相连通的出袋口7,出袋口7远离储袋腔5的一端底部开设有圆弧面13,伞袋6底端内部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弹力线8,若干弹力线8沿伞袋6底端内部的圆周方向阵列分布,伞头4顶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9,弹力线8远离伞袋6的一端贯穿通孔9并伸出通孔9外部,弹力线8伸出通孔9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0,伞袋6的底端开口处设置有松紧带11,伞柄1外周壁上开设有用于松紧带11卡入的环形槽12,松紧带11厚度大于出袋口7的口径。

在收合雨伞时,先将伞面3收拢并贴近伞棒2,随后自储袋腔5内拉出伞袋6,由于伞袋6顶端固定在储袋腔5的内顶壁上,在自出袋口7内拉出伞袋6后,伞袋6能将伞面3完整的包裹在其中,从而避免雨水滴落,便于放入包中存放,从而便于人们使用,而在需要使用雨伞时,只需向外拉伸弹力线8穿出储袋腔5顶壁通孔9的一端,由于弹力线8具有弹性且一端与伞袋6的底端固定,在向外拉出弹力线8的过程中,伞袋6随之向上拉伸,从而使得伞面3逐渐自伞袋6的底端开口处露出,直到伞袋6底端被拉伸至储袋腔5的出袋口7处,再松开拉伸弹力线8的手,在撤销外力后,弹力线8随之恢复原状并收缩,从而完成伞袋6的回收操作,操作方便快捷。

由于弹力线8伸出通孔9外部的一端设置有拉环10,拉环10的设置为拉伸弹力线8的操作提供了施力点,使得人们可以更轻松的通过提拉拉环10来拉伸弹力线8,并且由于拉环10直径大于通孔9直径,也避免了弹力线8自通孔9内部落入储袋腔5内,使用更为稳定。

由于伞袋6底端设置有松紧带11,使得伞袋6底端的开口能被松紧带11所束紧,在伞袋6包裹住伞面3后,通过松紧带11的束紧作用,使得伞面3上残留的雨水不易泄漏,放入包中后避免雨水流出,使用更为方便。

由于伞柄1上开设有环形槽12,在向下拉出伞袋6后,松紧带11随之卡入环形槽12内,通过环形槽12对松紧带11的限位,使得松紧带11不易晃动,从而使得伞袋6对雨伞的包裹更为紧密和牢固。

由于松紧带11厚度大于出袋口7口径,使得在回缩伞袋6后,松紧带11在经过出袋口7时会被阻挡在出袋口7外侧,从而避免了伞袋6完全进入储袋腔5的情况发生。

由于出袋口7上开设有圆弧面13,从而使得在伞袋6自出袋口7拉出的过程中,通过圆弧面13对伞袋6的保护作用,使得伞袋6不易被尖锐角所划破,保证了伞袋6能正常使用。

由于伞棒2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铝合金具有质轻强度高的特点,从而使得伞棒2质量较轻,人们打伞更为轻松省力,同时强度也更高,不易破损弯折,延长了雨伞的使用寿命。

由于伞袋6由pvc塑料薄膜制成,从而使得伞袋6具有出色的防水性能,保证了伞袋6对伞面3的包覆效果,进一步避免了雨水泄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