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暖型大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30973发布日期:2021-09-04 11:42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暖型大衣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服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保暖型大衣。


背景技术:

2.保暖大衣在北方较为寒冷的地区深受喜爱,具有较好的保暖作用,使人们的出行、工作时保持温暖,但目前的保暖大衣穿着时都比较笨重、臃肿,给人们带来一定的不便。
3.针对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7252820u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舒适性保暖大衣,包括后片、一对前片和一对侧片,一对前片上均缝制侧片,其中一片侧片与后片的一侧缝制在一起,一对前片中的其中一片缝制有多个纽扣,另一片前片上开设有与纽扣相匹配的扣眼,后片的端部缝制衣领,且衣领与两片前片缝制在一起,侧片上均缝制衣袖,前片。侧片和后片的内侧均缝制有内衬,内衬的中部靠近衣领的一侧设置有活裥,在穿着时较为宽松,减轻了束缚感,提升大衣的舒适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上述大衣的保暖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大衣的保暖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保暖型大衣。
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暖型大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保暖型大衣,包括衣身本体、衣领和衣袖,衣身本体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衬层、透气吸湿层、热反射层和防风层,内衬层、透气吸湿层和热反射层缝合在一起形成衣身内里,衣身内里可拆卸连接在防风层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衬层与人体贴合,具有较好保暖作用,热反射层从可以将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和一部分热量反射回去,在衣身内里与人体之间形成循环,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透气吸湿层可以增强大衣的透气性,提升穿着舒适度,衣身内里层与层之间间隔有空气,减少热传递作用,防风层可以减少外界冷的空气进入大衣内,降低大衣内部与外界的热交换,大大提升了大衣的保暖性能。
9.可选的,所述衣身本体上开设有后衩,后衩包括后衩里襟和后衩门襟,后衩里襟和后衩门襟上均固定有磁性条,且后衩里襟与后衩门襟上的磁性条磁极相反。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穿着者在行走时,腿部会不断移动,并对衣身本体施加推力,后衩里襟与后衩门襟会被撑开,当穿着者静止站立时,后衩里襟和后衩门襟上的磁性条会互相吸引并贴合在一起,使后衩里襟与后衩门襟之间的缝隙闭合,减少大衣内部热量的散失,进而提高大衣的保暖性,同时也提高了大衣的穿着便利性和舒适性。
11.可选的,所述衣袖袖肘处设有保温垫,保温垫包覆在衣袖袖肘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穿着时,手肘会经常活动,袖肘也会经常与外界物体接触,与外界热交换的程度较高,保温垫可以对手肘进行保护,减少衣袖袖肘处的热量散失量,提升衣袖的保暖性能。
13.可选的,所述衣袖袖口上缝制有保温袖套,保温袖套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保
温层和耐磨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袖套可以对人手进行包裹,减少人手与外界的热交换量,保温层可以降低人手的热量散失,耐磨层可以增加保温袖套的耐磨性,延长保温袖套的使用寿命。
15.可选的,所述保温袖套的形状为喇叭状,保温袖套直径较大的一端朝向背离衣袖的方向。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喇叭状的保温袖套可以在对人手起到保温作用的同时,也为人手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方便工作和运动,提高大衣的穿着舒适性。
17.可选的,所述衣领可拆卸连接在衣身本体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衣领进行清洗时,无需将大衣与衣领一起清洗,比较方便快捷。
19.可选的,所述衣领沿装翻领线固定设置有抗污条。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抗污条可以减少人体分泌的油脂污渍对衣领的污染程度,减少衣领的清洗次数,延长大衣的穿着时间。
21.可选的,所述衣身本体的腰线处固定有束腰,束腰一端设有若干扣眼,束腰另一端配合扣眼设有纽扣。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束腰可以使衣身本体与人体贴合的更加紧密,减少人体热量的流失,进一步提升大衣的保暖性能。
23.可选的,所述束腰上固定有弹性带。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带可以调节束腰的长度,使束腰可以更好的匹配人体曲线,增加大衣与人体的贴合程度,提高大衣的穿着舒适感和保暖作用。
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内衬层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热反射层将人体散发的热能再次利用,进一步减少大衣内的热量损失,提高大衣的保暖性能;
27.2.通过在后衩门襟和后衩里襟上设置磁性条,使后衩门襟能及时盖合在后衩里襟上,减少人体热量的流速,进一步提高大衣的保暖性能;
28.3.通过在衣袖上设置保温垫31和保温袖套32,对胳膊和人手进行保温,提高大衣的保暖性能和穿着舒适度。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申请后衩的结构示意图。
32.图4是图1中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衣身本体;11、衣身内里;111、内衬层;112、透气吸湿层;113、热反射层;12、防风层;13、后衩;131、后衩里襟;132、后衩门襟;133、磁性条;14、衫脚;15、耐磨边;2、衣领;21、抗污条;3、衣袖;31、保温垫;32、保温袖套;321、保温层;322、耐磨层;323、收束绳;4、束腰;41、扣眼;42、纽扣;43、弹性带。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保暖型大衣。参照图1和图2,保暖型大衣包括衣身本体1、衣领2和衣袖3,衣袖3一体连接在衣身本体1上,衣领2可拆卸连接在衣身本体1上。衣身本体1采用复合面料制成,由内至外分别为内衬层111、透气吸湿层112、热反射层113和防风层12,其中内衬层111、透气吸湿层112和热反射层113经缝纫机缝合在一起形成衣身内里11,衣身内里11可拆卸连接在防风层12上,可以方便对衣身内里11进行清洗。内衬层111采用羊毛面料制成,透气吸湿层112采用粘胶纤维面料制成,热反射层113采用热反射面料制成,防风层12采用防风面料制成。通过防风层12减少温度较低的空气进入大衣内,减少热交换,内衬层111减少热量损失,透气吸湿层112提高大衣的透气性,提升穿着舒适度,热反射层113可以将人体的热辐射反射回去,大大提高了大衣的保暖性能。
36.参照图3,衣身本体1的下摆处开设有后衩13,后衩13的开设长度为衣身本体1的长度的至多四分之一,后衩13由后衩里襟131和后衩门襟132组成,后衩门襟132盖合在后衩里襟131上。后衩里襟131上缝制有磁性条133,磁性条133的长度与后衩13的开设长度一致。后衩门襟132上缝制有与后衩里襟131磁极相反的磁性条133,两个磁性条133可在磁力作用下相互吸引,使后衩里襟131紧密贴合到后衩门襟132上,在穿着者行走时,后衩里襟131与后衩门襟132可以分开,提供一定的活动空间,在穿着者静立时,后衩13两边的磁性条133相互吸引,使后衩里襟131与后衩门襟132贴合在一起,减少大衣内的热量从后衩13的开衩处流失量,保持大衣内的温度,提高大衣的保暖性能。
37.参照图3和图4,衣袖3的袖肘处缝制有保温垫31,保温垫31为椭圆形并包覆在袖肘外侧,保温垫31内填充有保温棉,保温垫31的面料采用耐磨面料制成,耐磨面料为涤棉混纺面料。衣袖3的袖口处一体缝制有保温袖套32,保温袖套32为喇叭状,保温袖套32的喇叭口朝向背离衣袖3袖口的方向设置。保温袖套32由内至外包括保温层321和耐磨层322,保温层321采用绒布面料制成,耐磨层322采用涤棉混纺面料制成,保温层321与耐磨层322通过缝纫机缝制在一起。喇叭状的保温袖套32可以为人手提供一定活动空间,并对人手进行保暖。保温袖套32背离衣袖3袖口的一端缝制有收束绳323,收束绳323伸出保温袖套32并连接有快速紧固件,快速紧固件为双孔弹簧扣,收束绳323伸出保温袖套32的一端穿设在双孔弹簧扣的孔内。
38.参照图1,衣领2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在衣身本体1上,可以方便对衣领2进行清洗,衣领2的装翻领线上缝制有抗污条21,抗污条21采用特氟龙面料制成,可以减少衣领2被人体携带的污渍污染的程度,减少大衣的清洗次数。
39.参照图1,衣身本体1沿腰线缝制有束腰4,束腰4为矩形长条状,束腰4沿腰线贴合在衣身本体1上,束腰4的两个自由端位于衣身本体1的前侧。束腰4的一个自由端开设有多个扣眼41,多个扣眼41沿束腰4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束腰4的另一个自由端上配合扣眼41缝制有纽扣42。束腰4上还缝制有弹性带43,弹性带43为矩形长条状且弹性带43沿束腰4的长度方向延伸。
40.参照图1,衣身本体1的衫脚14底边处缝制有耐磨边15,耐磨边15包覆在衣身本体1的衫脚14底边上,耐磨边15采用耐磨pu革制成,大衣在穿着时衫脚14底边会经常触碰到各种物体,耐磨边15可以对衫脚14底边进行保护,减少衫脚14底边的磨损,延长大衣的使用寿
命。
41.本申请实施例一种保暖型大衣的实施原理为:衣身本体1采用多层面料进行复合,羊毛面料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透气吸湿层112可以提升皮衣的透气性,增加穿着舒适性,热反射面料可以将人体辐射出的热量反射回去,减少大衣内热量的散失,进一步提高大衣的保暖性能,防风面料可以降低热交换,此外衣袖3上的保温垫31和保温袖套32可以对胳膊和手进行保温,提升大衣的保暖性能,束腰4可以使大衣与人体贴合的较为紧密,进一步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
42.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