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62436发布日期:2021-09-08 01:3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饰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各类首饰作为消费品快速进入人们的生活。目前在市场上广泛销售的首饰诸如:项链、项链、手镯等等,现吊坠为人们日常生活重要的装饰用品,尤其被女士广泛接受和喜爱。吊坠主要由贵重金属或/ 和其他贵重物品制成,如钻石、翡翠、玛瑙等与铂金或黄金配合。现有吊坠通常都只有一个形状,因此在不同场合更换吊坠时,需要有两个或多个吊坠才能满足需要。并且佩戴者佩戴一段时间后,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且对于消费者而言,单一款式的戒指项链吸引力不足,从而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总的来说,现有项链的装饰和款式均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旨在解决现有项链的装饰和款式均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问题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包括链体、坠座和坠饰,所述坠饰上开设滑槽,所述坠饰具有两个不同的装饰面,两个所述装饰面相对设置,两个所述装饰面分别为第一装饰面和第二装饰面;所述坠座上设置枢轴,所述枢轴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坠座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链体穿过所述安装孔或所述滑槽。
6.优选地,所述坠座弯折延伸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臂、连接段和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相对设置,所述枢轴连接于第一支撑臂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
7.优选地,所述枢轴包括转轴段和分设于所述转轴段两端的两个限位段,所述坠饰套设于所述转轴段上,以使所述坠饰限位于两个限位段之间。
8.优选地,所述坠座的至少一侧形成凸起,所述凸起沿所述坠座的延伸方向布置。
9.优选地,所述凸起的截面为棱形或扇形。
10.优选地,所述坠饰包括第一装饰部和第二装饰部,所述第一装饰部为圆柱形,所述第二装饰部自所述第一装饰部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所述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二装饰部上,所述第一装饰面和所述第二装饰面分别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饰部的相对两侧。
11.优选地,所述坠饰还包括装饰环,所述装饰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饰部的外围。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装饰部的两端面均突出于所述第二装饰部的外侧面。
13.优选地,所述坠饰还包括附设于所述第一装饰面的感温变色层。
14.优选地,所述第二装饰面上嵌设有多颗装饰钻。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坠饰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装饰面和第二装饰面,转动滑动及转动坠饰,使坠饰与坠座之间形成两种不同位置关系;通过改变佩戴方向,即佩戴
时使第一装饰面或第二装饰面朝外,从而形成4种搭配效果,并且通过改变链体的安装位置,即佩戴时链体从安装孔穿过或者从滑槽穿过,由此实现8种完全不同的佩戴效果。由此,一个项链具备多个项链的特性,可当多个项链使用,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项链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坠座和坠饰8种配合方式示意图。
19.附图标号说明:
2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项链3坠饰1链体31滑槽2坠座32第一装饰面21枢轴33第二装饰面212限位段34第一装饰部22安装孔35第二装饰部23第一支撑臂36装饰环24连接段37感温变色层25第二支撑臂38装饰钻26凸起
ꢀꢀ
2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5.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
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6.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100,旨在解决现有项链100的装饰和款式均较为单一,不能满足用户个性化和多样性的需求问题。
2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具有多种佩戴方式的项链 100包括链体1、坠座2和坠饰3,坠饰3上开设滑槽31,坠饰3具有两个不同的装饰面,两个装饰面相对设置,两个装饰面分别为第一装饰面32和第二装饰面33;坠座2上设置枢轴21,枢轴21滑动设置于滑槽31内,坠座2上开设有安装孔22,链体1穿过安装孔22或滑槽31。
29.本实施例中,坠饰3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第一装饰面32和第二装饰面33,转动滑动及转动坠饰3,使坠饰3与坠座2之间形成两种不同位置关系;通过改变佩戴方向,即佩戴时使第一装饰面32或第二装饰面33朝外,从而形成4 种搭配效果,并且通过改变链体1的安装位置,即佩戴时链体1从安装孔22 穿过或者从滑槽31穿过,由此实现如图2中的(a)、(b)、(c)、(d)、 (e)、(f)、(g)、(h)所示的8种完全不同的佩戴效果。由此,一个项链100具备多个项链100的特性,可当多个项链100使用,满足用户多样性的需求。
30.其中,坠座2弯折延伸形成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撑臂23、连接段24和第二支撑臂25,第一支撑臂23和第二支撑臂25相对设置,枢轴21连接于第一支撑臂23与第二支撑臂25之间。枢轴21的一端与第一支撑臂23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支撑臂25连接,坠饰3套设在枢轴21上,则坠饰3设置于第一支撑臂23和第二支撑臂25之间,佩戴时,在重力的作用下,枢轴21位于滑槽 31的端部,并且坠饰3能够相对枢轴21进行转动,增强项链100佩戴时的灵活性。
31.在一实施例中,枢轴21包括转轴段和分设于转轴段两端的两个限位段 212,坠饰3套设于转轴段上,以使坠饰3限位于两个限位段212之间。坠饰 3被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面进行限位,防止坠饰3出现左右方向的晃动,
32.其中,坠座2的至少一侧形成凸起26,凸起26沿坠座2的延伸方向布置。坠座2的前侧或后侧形成凸起26,通过设置凸起26时项链100被佩戴时形成特殊的光泽增强美观度;坠座2的前侧或后侧形成不同形状的凸起26,具体地,凸起26的截面为棱形或扇形。即凸起26面呈弧形或棱形,从而在佩戴时增大前后两侧的差异。当然,也可以采用一侧光面一侧磨砂的方式增大前后两侧的差异。
33.此外,坠饰3还包括附设于第一装饰面32的感温变色层37。通过设置感温变色层37,使项链100被佩戴时随佩戴者的体温出现变化,例如体温较高时呈红色,体温较低时呈橙黄色。感温变色层37可以通过添加敏感活泼的金属元素(变色粉,由稀土材料制作)。实现根据人体温的变化而呈现不同的颜色如:黑、棕、深蓝、绿等等。感温变色层37也可以为有机热敏变色材料,包括三苯甲烷类、荧烷类、螺吡喃类等,根据颜色变化及变色温度不同,组成成分也不同。有机热敏变色材料为粉状微胶囊,其颗粒呈圆球状,内部是有机热敏变色材料,外部是一层厚度约0.2

0.5微米的水不溶性透明外壳,保护感温变色材料免受其他化学物质的侵蚀。
34.第二装饰面33上可以嵌设有多颗装饰钻38,通过装饰钻38不同的排布方式,例如按阵列排布或者排列形成特殊的图案,进一步提高项链100的美观度及可观赏性。装饰钻38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定制,具体可以选择装饰钻38的材质、尺寸、切割工艺等。链体1、坠座2和坠饰3的基材可以是铂金、黄金、白金、玫瑰金、钯金、钛金、银、塑料、树脂、不锈钢中的一种或多种。并且可以通过电镀在外表面形成一层耐磨层,提高项链100的耐磨性、反光性,从而增进美观。
35.在一实施例中,坠饰3包括第一装饰部34和第二装饰部35,第一装饰部34为圆柱形,第二装饰部35自第一装饰部34的外侧壁向外延伸,滑槽31开设于第二装饰部35上,第一装饰面32和第二装饰面33分别形成于第二装饰部35的相对两侧。第一装饰部34的两端也可以点缀装饰材料,并且第一装饰部34和第二装饰部35形成类似温度计的形状,再配合感温变色层37,提高项链100的美观程度。
36.具体地,坠饰3还包括装饰环36,装饰环36设置于第一装饰部34的外围。通过设置装饰环36来进一步突出第一装饰部34的外观。第一装饰部34 的两端面均突出于第二装饰部35的外侧面。装饰环36与第二装饰部35齐平,第二装饰部35的厚度大于第一装饰部34的厚度,进一步突出第一装饰部34 上的图案、文字或装饰品,例如可以在第一装饰部34上嵌设颜色不同或者尺寸更大的装饰钻38来突出佩戴效果。
3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