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51828发布日期:2021-08-31 13:37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户外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床。



背景技术:

人们在户外活动时经常会携带椅子或者吊床用于休息,现有的吊床结构简陋,只是使用布料和简单的固定工具拴在树上使用,不仅安装使用不方便,用户躺在吊床上时身体卷曲,躺姿别扭,无法获得较为舒适的体验。另外一些可以躺的床具,但是体积较大,携带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吊床,包括床面、床体支架和支撑架,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床面与床体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床体支架或者床面通过吊装组件与支撑架连接,所述床体支架能够从展开状态纵向折叠成半折叠状态,所述床体支架能够从半折叠状态横向折叠成全折叠状态。

作为优选,所述床体支架包括第一后支撑杆、第二后支撑杆、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所述第一后支撑杆的后端和第二后支撑杆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的前端和第二前支撑杆的前端铰接,所述第一后支撑杆的前端与第一前支撑杆的后端通过第一枢接轴枢接,所述第二后支撑杆的前端与第二前支撑杆的后端通过第二枢接轴枢接,当床体支架处于半折叠状态、全折叠状态及之间状态时,第一枢接轴与第二枢接轴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床体支架还包括后连接件和前连接件,所述第一后支撑杆的后端和第二后支撑杆的后端分别通过第三枢接轴和第四枢接轴与后连接件枢接,所述第一前支撑杆的前端和第二前支撑杆的前端分别通过第五枢接轴和第六枢接轴与前连接件枢接,当床体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半折叠状态及之间状态时,所述第三枢接轴与第五枢接轴同轴,所述第四枢接轴与第六枢接轴同轴。

作为优选,当床体支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后连接件的限位部阻止第一后支撑杆和第二后支撑杆相对展开,所述前连接件的限位部阻止第一前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相对展开。

作为优选,床体支架包括第一中部连接件和第二中部连接件,所述第一后支撑杆的前端与第一前支撑杆的后端通过第一枢接轴枢接在第一中部连接件,所述第二后支撑杆的前端与第二前支撑杆的后端通过第二枢接轴枢接在第二中部连接件,当床体支架处于展开状态、半折叠状态及之间状态时,所述第一中部连接件的限位部阻止第一后支撑杆和第一前支撑杆相对展开,所述第二中部连接件的限位部阻止第二后支撑杆和第二前支撑杆相对展开。

在一种吊床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立杆,两个吊装组件分别位于床体支架的两侧并且分别对应两个立杆,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带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吊带的两端之间,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吊带的两端与床体支架或者床面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还包括横向连接组件,两个立杆通过横向连接组件间隔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拉带,所述拉带的前端与床面的前端或者床体支架的前端连接,所述拉带的后端与横向连接组件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床面包括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环绕中间区域并且相对于中间区域鼓起,所述中间区域包括多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单元片,相邻两个单元片拼接,所述单元片在拼接处的边沿长度大于边沿两端点的直线距离。

在另一种吊床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四个立杆,四个吊装组件两个一组分别位于床体支架的两侧并且分别对应四个立杆,所述吊装组件包括吊带和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在吊带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立杆的上端连接,所述吊带的另一端与床体支架或者床面连接;

吊床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拉带,所述拉带的前端与床面的前端或者床体支架的前端连接,所述拉带的后端与横向连接组件连接;

所述床面包括中间区域和边缘区域,所述边缘区域环绕中间区域并且相对于中间区域鼓起,所述中间区域包括多个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单元片,相邻两个单元片拼接,所述单元片在拼接处的边沿长度大于边沿两端点的直线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种吊床的床体部分可以折叠,不仅床面比较大和比较舒适,而且易于携带,当床体展开时不会塌陷,稳定性高,全折叠后结构紧凑,不易松散。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床体支架处于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床体支架处于半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床体支架处于全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a部分的背面放大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另一个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吊床的实施例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面,2、床体支架,3、支撑架,4、第一枢接轴,5、第二枢接轴,6、第三枢接轴,7、第四枢接轴,8、第五枢接轴,9、第六枢接轴,10、吊带,11、第一连接件,12、拉带,101、中间区域,102边缘区域,103、套筒,201、第一中部连接件,202、第二中部连接件,203、后连接件,204、前连接件,205、第一后支撑杆,206、第二后支撑杆,207、第一前支撑杆,208、第二前支撑杆,301、立杆,302、中间撑杆,303、滑动件,304、斜撑杆,305、底部撑杆,306、第二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吊床的实施例,包括床面1、床体支架2和支撑架3,床体支架2包括第一中部连接件201、第二中部连接件202、后连接件203、前连接件204、第一后支撑杆205、第二后支撑杆206、第一前支撑杆207和第二前支撑杆208,第一后支撑杆205的后端和第二后支撑杆206后端朝向后连接件203弯折并分别通过第三枢接轴6和第四枢接轴7与后连接件203枢接,第一前支撑杆207的前端和第二前支撑杆208前端朝向前连接件204弯折并分别通过第五枢接轴8和第六枢接轴9与前连接件204枢接。第一后支撑杆205的前端与第一中部连接件201固定连接,第一前支撑杆207的后端通过第一枢接轴4枢接在第一中部连接件201,第二后支撑杆206的前端与第二中部连接件202固定连接,第二前支撑杆208的后端通过第二枢接轴5枢接在第二中部连接件202。如图3所示,此时床体支架2处于展开状态,第三枢接轴6与第五枢接轴8同轴,第四枢接轴7与第六枢接轴9同轴,则床体支架2的左边的第一前支撑杆207和第一后支撑杆205能够绕第三枢接轴6和第五枢接轴8同步转动,床体支架2的右边的第二前支撑杆208和第二后支撑杆206能够绕第四枢接轴7和第六枢接轴9同步转动,那么床体支架2的左半边和右半边相互靠近,从展开状态过渡到半折叠状态,这一过程中第三枢接轴6与第五枢接轴8始终同轴,第四枢接轴7与第六枢接轴9始终同轴。当床体支架2处于半折叠状态时,如图4所示,第一枢接轴4与第二枢接轴5同轴,此时床体支架2的前半部的第一前支撑杆207和第二前支撑杆208能够绕第一枢接轴4和第二枢接轴5同步向床体支架2的后半部转动,从半折叠状态进入全折叠状态,如图5所示,在此过程中,第一枢接轴4与第二枢接轴5始终同轴。此实例中床体支架2从展开状态到半折叠状态转动了约90°,床体支架2在半折叠状态时,第一枢接轴4与第二枢接轴5同轴,床体支架2展开时第一枢接轴4和第二枢接轴5都会绕其它的枢接轴转动,那么在展开状态时,第一枢接轴4与第二枢接轴5处于平行,此时床体支架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便无法相对转动。当床体支架2从半折叠状态进入展开状态的起始阶段,第一枢接轴4与第二枢接轴5就不再同轴,床体支架2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便无法折叠。同理,当床体支架2从半折叠状态进入全折叠状态的起始,第三枢接轴6与第五枢接轴8不再同轴,第四枢接轴7与第六枢接轴9不再同轴,床体支架2的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也在这一过程中无法相对转动。这样的设计使床体支架2在展开状态时床体不会塌陷,全折叠后结构紧凑,不易松散。

前连接件204和后连接件203都设置有缺口,支撑杆的端部插入缺口中,形成缺口的挡边作为限位部对支撑杆的转动进行限制。举例来说,如图6所示,第一后支撑杆205的后端插入后连接件203的缺口中,第三枢接轴6穿过后连接件203和第一后支撑杆205的后端,第一后支撑杆205能够绕第三枢接轴6转动。后连接件203在缺口处的挡边能够在展开状态时对第一后支撑杆205的后端进行限位,使其无法再进一步转动,使床体支架2保持在稳定的状态。第一中部连接件201和第二中部连接件202上也有缺口,第一前支撑杆207的后端和第二后支撑杆206的后端分别枢接在它们的缺口中,当床体支架2处于展开状态、半折叠状态及之间状态时,第一中部连接件201的形成缺口的挡边阻止第一后支撑杆205和第一前支撑杆207相对展开,第二中部连接件202的形成缺口的挡边阻止第二后支撑杆206和第二前支撑杆208相对展开。

床面1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布、柔性塑料等等。如图7所示,床面1包括中间区域101和边缘区域102,边缘区域102环绕中间区域101并且相对于中间区域101鼓起,中间区域101包括多个单元片,相邻两个单元片拼接,单元片的四周与边缘区域102固定,单元片在拼接处的边沿长度大于边沿两端点的直线距离,这样中间区域101在拼接处形成凹陷,用户躺在上面时会更加舒适。

床面1与床体支架2固定连接,此实例中,床面1的边缘区域102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套筒103,各个套筒103分别包裹在第一后支撑杆205、第二后支撑杆206、第一前支撑杆207和第二前支撑杆208上。

如图8所示,此实例中支撑架3包括两个立杆301和横向连接组件,两个立杆301通过横向连接组件间隔连接。具体来说,横向连接组件包括两根交叉并且铰接的中间撑杆302,立杆301上滑动套设有滑动件303,两根中间撑杆302的上端分别与两个滑动件303铰接,两根中间撑杆302的下段部分分别与两个立杆301的下端铰接,滑动件303上还铰接有两个镜像对称的斜撑杆304,两个斜撑杆304的下端分别铰接一个底部撑杆305,两个底部撑杆305的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306铰接,中间撑杆302的下端也铰接在第二连接件306上,这样整个支撑架3也可以实现收折。

此实例中,每个立杆301配备一个吊装组件,两个吊装组件分别位于床体支架2的一侧。吊装组件包括吊带10和第一连接件11,第一连接件11连接在吊带10的两端之间,第一连接件11与立杆301的上端连接,吊带10的两端固定在床面1的底部。此实例中,第一连接件11上具有凹口,立杆301的上端插入凹口中实现立杆301与第一连接件11可拆卸固定,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螺钉将第一连接件11锁死在立杆301上,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1具有能够插入立杆301上端开口的凸起,也可以实现立杆301与连接件之间可拆卸的固定。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吊带10的两端固定在床体支架2上。

为了防止用户在使用吊床时向后倾翻,吊床还包括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拉带12,拉带12的长度可以通过类似于背包上的调节扣调节长度,拉带12的前端与床面1的前端或者床体支架2的前端连接,拉带12的后端与横向连接组件连接。

根据其它的一些实施方式,立杆301有四个,床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两个立杆301,吊装组件也有四个,第一连接件11连接在立杆301上,第一连接件11固定在吊带10的一端,吊带10的另外一端与床面1或者床体支架2固定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所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