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表表带以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61566发布日期:2021-06-08 15:41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表表带以及手表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表表带以及手表。


背景技术:

2.手表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种计时设备,应用广泛。目前,为了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下佩戴手表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石英表、防水表、机械表、电子表等等不同类型的手表。各种手表都是由表盘和手表表带构成的,表盘显示时间,手表表带将表盘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传统的手表表带采用挖孔和针扣的方式,手表表带上有一定数量的调节孔,能够粗略调整手表表带长度。
3.但是,现有的手表通过调节孔的位置来调整固定的长度,能够调节的幅度有限,比如儿童款的手表表带很难调整到成人可用的长度,成人款的手表又很难缩短到儿童可用的程度,很难做到通用,所以手表表带的调整不方便导致了手表的适用对象受限。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表表带以及手表,旨在解决手表表带调整能力有限导致手表的适用对象受限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手表表带,其中,所述手表表带包括若干个头尾相连的组装部件,相邻的所述组装部件之间可拆卸连接。
8.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组装部件包括前端件和后端件,所述后端件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用于与相邻所述组装部件的前端件插接。
9.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卡槽的插入方向与所述后端件的宽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为3
‑9°

10.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卡槽侧向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后端件的侧壁上;所述前端件与所述后端件上背离所述开口的一侧侧壁连接;所述后端件上还形成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连通至所述卡槽内;所述前端件包括弹扣和保护块,所述保护块连接在所述后端件上,且所述保护块的侧边形成有安装孔,所述弹扣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扣用于与相邻所述组装部件的固定孔卡接。
11.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后端件上凸出设有一块弹性板,所述弹性板设置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弹性板上背离所述后端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相邻所述组装部件的固定孔可拆卸卡接配合的卡凸,所述卡凸与所述弹性板形成所述弹扣。
12.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后端件上还形成有按压凹槽,所述按压凹槽的底部连通所述固定孔背离所述卡槽的一侧。
13.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按压凹槽的半径沿背离所述固定孔的方向逐渐增大。
14.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保护块的形状与所述卡槽的形状相同;和/或,所述保
护块与所述卡槽均设置于所述组装部件的中轴线上,且所述弹扣与所述固定孔也设置于所述组装部件的中轴线上。
15.所述的手表表带,其中,所述前端件和所述后端件一体成型。
16.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手表,其中,所述手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手表表带。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18.本发明申请中的手表表带使用时将多个组装部件头尾相连,从而连成一串,形成有足够长度的手表表带,通过使各个组装部件都能可拆卸连接,使手表表带的长度调节没有限制,用户可以根据手腕的粗细自行调整组装部件的数量,灵活进行组装,这样就可以做到通用,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同一款手表,而且调整长度后多余的组装部件可以从手表表带上取下,使手表表带整体上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本发明中手表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中手表表带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中手表表带上的组装部件的装配图;
23.图4为图3中沿aa`处的截面图;
24.图5为本发明中组装后的组装部件的侧视图。
25.其中,10、组装部件;11、前端件;111、弹扣;1111、弹性板;1112、卡凸;112、保护块;1121、安装孔;12、后端件;121、卡槽;1211、开口;122、固定孔;123、按压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目前,手表的种类繁多,作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品,人们最看重的就是手表的准确度,其次就是佩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了。现在的手表都是用两条手表表带分别连接在表盘的两侧,其中一根手表表带上设有针扣,另一根手表表带上设置一排穿孔,佩戴时两根手表表带从两侧绕过使用者的手腕,然后将针扣扣入合适的穿孔中,使手表表带和表盘形成闭合的环形,固定在使用者的手腕上,使手表不会从手腕上滑下来,也不会勒的太紧,然后将剩余长度的手表表带再固定在外围。
28.相比于传统的手表,现在也有些新式的手表采用折叠式的手表表带,通过折叠手表表带来改变手表表带的长度,以适应使用者的手腕大小。但是,现在的手表仍然存在手表表带具有最短长度和最长长度的情况,可调节的长度也是有限的,所以每款手表的可适用人群受限,通用性较差。
29.参阅图1,本发明申请的一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手表表带,其中,所述手表表带包括若干个头尾相连的组装部件10,相邻的所述组装部件10之间可拆卸连接。
30.本发明申请中的手表表带使用时将多个组装部件10头尾相连,从而连成一串,形成有足够长度的手表表带,通过使各个组装部件10都能可拆卸连接,使手表表带的长度调节没有限制,用户可以根据手腕的粗细自行调整组装部件10的数量,灵活进行组装,这样就可以做到提高通用性,不管男女老少、高矮胖瘦都可以佩戴同一款手表,而且每次调整长度都是按需调整,即如果需要增加较短长度,只需要增加较少数量的组装部件10,如果需要增加较长长度,就需要增加较多数量的组装部件10;如果需要缩短,可以按照需求取下一定数量的组装部件10,并且多余的组装部件10可以从手表表带上取下,使手表表带整体上更加美观;所以本申请公开的手表表带可以灵活调整长度,且没有长短限制。
31.如图1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组装部件10包括前端件11和后端件12,所述后端件12上设有卡槽121,所述卡槽121用于与相邻所述组装部件10的前端件11插接。本申请的单个组装部件10构成了一个重复单元,每个组装部件10的前端件11和后端件12都可以与相邻的组装部件10的前端件11和后端件12配合,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将多个组装部件10依次排列,前一个组装部件10的后端件12对准后一个组装部件10的前端件11,然后将后一个组装部件10的前端件11插入到前一个组装部件10的后端件12上的卡槽121内进行固定,这样进行头尾相连的装配,就将两个组装部件10连接成一体了;通过多次循环,将一定数量的组装部件10连接到一起之后沿着装配的方向就具有了一定的长度,即形成一根长条形的手表表带;特别的是,本实施例中组装部件10的结构简单,只有两部分,所以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做得较窄,这样手表表带上可调节的最小长度更小,便于手表表带进行更加精细、准确的调整。
32.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卡槽121的插入方向与所述后端件12的宽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大小为3
‑9°
。因为手表是要戴在使用者的手腕上的,人类的手腕是圆的,所以手表表带和表盘构成的圆环也应该是圆形的,当卡槽121的插入方向与后端件12的宽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时,相邻的组装部件10上的前端部是倾斜插入后端件12的,这样相邻的两个组装部件10之间自然形成一定的弧度,每个组装部件10都与前一个组装部件10之间形成一个夹角,最后形成的手表表带在自然状态下就是弯曲的,不用特意弯折就能较好地贴合人的皮肤,使用者在佩戴手表的时候会更加舒适;同时,减少手表与人手腕之间的间隙,手表与使用者的手腕贴合地越紧密,就越稳定,当使用者的手臂在一定程度内摆动或者晃动,手表都不会在手腕上前后滑动,减少手表磕碰人的手臂,防止受伤,同时也防止碰撞导致手表损坏;另外,多个组装部件10共同连接构成环形的手表表带后,整根手表表带是向外拱起的曲面,所以各个组装部件10之间互相都是有一定支撑的,整体形成的结构非常稳定,降低了在使用过程中组装部件10之间解离的风险,使手表可正常使用。
33.进一步的,相邻两个组装部件10之间的夹角不能太小,如果卡槽121倾斜插入后端件12的角度太小,也就是说相邻组装部件10之间形成的夹角太小,这样手表表带形成环形需要的组装部件10数量增加,会导致增加成本,而且增加安装步骤和安装时间,使手表表带的调整变得复杂,不方便使用,还会导致相邻两个组装部件10之间的影响力减小,减弱手表表带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当然,卡槽121倾斜插入后端件12的角度也不能太大,如果角度太
大,容易导致相邻两个组装部件10之间形成过于明显的较大夹角而不够圆滑,最后就会降低形成的手表表带与使用者手腕之间的贴合度,容易造成佩戴不舒服,容易松动、容易碰撞等等缺陷。所以卡槽121的插入方向与后端件12的宽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的大小控制在3
‑9°
之内较好;优选的,卡槽121的插入方向与后端件12的宽度方向之间形成夹角的大小最好为6
°

34.如图2和图4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卡槽121侧向开口1211,所述开口1211位于所述后端件12的侧壁上;所述前端件11与所述后端件12上背离所述开口1211的一侧侧壁连接;所述后端件12上还形成有固定孔122,所述固定孔122连通至所述卡槽121内;所述前端件11包括弹扣111和保护块112,所述保护块112连接在所述后端件12上,且所述保护块112的侧边形成有安装孔1121,所述弹扣111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121内,所述弹扣111用于与相邻所述组装部件10的固定孔122卡接。本申请的后端件12大致上呈扁平的长方体形状,将开口1211设置在后端件12的侧壁上,可以沿后端件12的宽度方向向内镂空形成卡槽121,这样当相邻组装部件10的前端件11插入卡槽121后只剩下两个后端件12相互接触,卡槽121的开口1211设置在侧面,隐蔽性很好,可以很好地隐藏住前端件11与后端件12的连接,保护连接处,避免碰撞,避免连接处断裂,同时相邻的两个后端件12的顶面和底面都维持平坦,多个组装部件10组装之后从外观上看不出不平整的地方,佩戴手表表带时都是组装部件10上的后端件12的底面与使用者的皮肤接触,接触表面光滑平坦,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35.进一步的,设置固定孔122可以增加前一组装部件10与后一组装部件10之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固定孔122与卡槽121是联通的,弹扣111和保护块112同步从开口1211插入到卡槽121内,弹扣111的位置可设置地高于保护块112一点,这样弹扣111进入卡槽121时不得不下压一点,产生弹性形变,当完全进入卡槽121后弹扣111正对固定孔122,弹扣111不再受到压力后回弹,卡入固定孔122内,从而弹扣111受到固定孔122的侧壁限制,卡接固定在固定孔122内,而且前端件11插入卡槽121后卡槽121内壁对前端件11限制,使前端件11不会从其他方向滑出卡槽121,只能从开口1211处进入,从开口1211处抽出,又因为手表表带是头尾依次连接的,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手表表带只存在沿插接方向脱落的风险,固定孔122的侧壁刚好限制了弹扣111沿插接方向的前后移动,进而使相邻的整个后一组装部件10都实现与前一组装部件10的稳定连接;拆卸时只需要使固定孔122内的弹扣111弹出(具体弹出办法如后文所述),即可解除连接关系,将弹扣111从卡槽121中抽出,迅速将相邻的组装部件10分开,调整手表表带的步骤少,操作简单,大人小孩都方便操作。
36.再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申请中涉及的弹扣111为长条形,这样才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量,使得在插入和抽出的过程中弹扣111可以发生一定形变,顺利进出卡槽121,所以从组装部件10的后端件12上凸出的弹扣111存在一定的碰撞风险,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被撞断或者产生裂缝,还有就是在对接的过程中可能对准的过程中会碰撞前一个组装部件10的后端件12,造成损伤,所以设置保护块112,在保护块112上形成安装孔1121,将弹扣111设置在安装孔1121内,第一方面,保护块112围绕弹扣111的侧面形成保护,避免弹扣111受到侧面力量的撞击,减少与弹扣111侧面的接触,而弹扣111的正面和背面本就处于弹性形变的方向上,所以相较于侧面具有更好的承受能力,可以承受一定程度的碰撞;第二方面,设置保护块112也有一定的定位作用,弹扣111的尺寸比卡槽121的尺寸小,所以如果只
有弹扣111进入卡槽121,那么很难直接对准固定孔122,所以对接起来会更加费时费力,而且在卡槽121中移动弹扣111增加弹扣111与卡槽121内壁的碰撞,甚至可能导致弹扣111损坏,保护块112可以设置为与卡槽121相同的形状,使得每次保护块112插入卡槽121的时候都在固定的位置,对应的弹扣111每次都可以直接对准到固定孔122上,实现快速对接固定,减少手表表带调整需要的时间;第三方面,保护块112的形状与卡槽121的形状相同时,保护块112可以完全填满卡槽121,这样在后的前端件11就无法在在前的卡槽121内移动了,也就是说增加了前一组装部件10与后一组装部件1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组装部件10完成对接后不会左右摇摆,减少手表表带使用过程中的形变;以及第四方面,保护块112的侧面与卡槽121的侧面抵接,同时也会产生相互的支撑力,进一步避免相邻的组装部件10连接时产生晃动。
3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将保护块112的各个侧壁上都设置了倒角,可以是倒圆角也可以是倒斜角,因为保护块112的形状大小与卡槽121相同时,只要保护块112的拐角处有一点点没对齐就会卡住,无法对接,所以设置倒角的第一个好处是降低对接要求,实现快速对接;在保护块112和弹扣111一起插入卡槽121的时候保护块112容易与卡槽121之间产生摩擦,拐角处摩擦更是大,所以设置倒角的第二个好处就是减少拐角处的摩擦,进一步实现快速对接。
38.参阅图4和图5,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后端件12上凸出设有一块弹性板1111,所述弹性板1111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121内,所述弹性板1111上背离所述后端件12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相邻所述组装部件10的固定孔122可拆卸卡接配合的卡凸1112,所述卡凸1112与所述弹性板1111形成所述弹扣111。设置弹性板1111,并且将卡凸1112设置在弹性板1111背离后端件12的一端,是使后一组装部件10上的弹扣111与前一组装部件10上的后端件12连接的位置更深,使卡凸1112与固定孔122连接时不易分离,连接更加稳定和牢固。进一步的,卡凸1112和弹性板1111可使用模具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结构更加稳定,没有接触缝隙的存在,避免卡凸1112在装卸过程中从弹性板1111上掉落的情况发生,同时当卡凸1112固定在固定孔122内时,弹性板1111可以更好地传递阻力,使前后两个组装部件10不会发生相对位移。另外还可以在卡凸1112朝向固定孔122的顶端设置倒角,倒圆角或者倒斜角都可以,设置倒角更方便卡凸1112对准固定孔122后插入固定孔122,减小摩擦。还有,卡凸1112可以设置为圆柱形,固定孔122设置为圆形孔,因为圆形没有拐角,设置圆形柱与圆形孔之间配合更加容易,不容易卡住,而且碰撞也少,所以设置卡凸1112为圆柱形对应固定孔122为圆形孔有利于顺利进行卡接固定,便于快速装配和调整手表表带。
39.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卡凸1112的厚度可设为0.45mm,所述固定孔122的深度也为0.45mm,所述卡凸1112和所述弹性板1111的总厚度也为0.55mm,所述卡槽121的高度大于或等于0.55mm。弹性板1111和卡凸1112刚好可以插入到卡槽121内,并且完全进入卡槽121后卡凸1112回弹,向固定孔122内移动,弹性板1111也向卡槽121一侧移动,弹性板1111贴合到卡槽121的壁面上时,卡凸1112完全卡入固定孔122,并且卡凸1112伸入到固定孔122的底部,当后续通过设置按压凹槽123的底部与固定孔122的底部对接时,使用者通过手指只要穿过按压凹槽123就可以立马接触到卡凸1112,对卡凸1112进行挤压。
40.进一步的,为了进一步增加固定孔122与弹扣111的适配性,增加连接稳定性,本申
请中设置固定孔122的半径为4.2mm,卡凸1112的半径为4.0mm,也就是说,在较小加工误差允许情况下弹扣111几乎与固定孔122贴合接触,使得弹扣111无法在固定孔122内移动,那么后一组装部件10的弹扣111插入前一组装部件10的后端件12内完成连接之后,就会稳定地抵接连接,不存在产生前后位移的情况。
41.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保护块112与所述卡槽121均设置于所述组装部件10的中轴线上,且所述弹扣111与所述固定孔122也设置于所述组装部件10的中轴线上。当每个组装部件10的卡槽121、保护块112、弹扣111和固定孔122都设置在组装部件10的中轴线上时,每个组装部件10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位置都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每个组装部件10都不分先后,可以作为重复单元进行连接;另外,前后对接的两个组装部件10之间的对接可以尽可能地避免横向偏差,保持正面对接,而多个正面对接的组装部件10更有利于组装成在同一中轴线上延审的手表表带,减少手表表带的倾斜。
42.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后端件12上还形成有按压凹槽123,所述按压凹槽123的底部连通所述固定孔122背离所述卡槽121的一侧。设置按压凹槽123是为了方便拆卸组装部件10的时候通过手指穿过按压凹槽123将固定孔122内的弹扣111挤出固定孔122,然后再从前一组装部件10的卡槽121中抽出后一组装部件10,直接设置按压凹槽123通过手指挤压,不用其他工具,增加了手表表带的便携性,操作简单,并且方便控制力度,使用者在按压过程中直接接触弹扣111,可以通过手指清楚感觉到弹扣111是否完全离开固定孔122,进而可以迅速调整力度,做到快速抽离组装部件10。
43.优选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公开了固定孔122和按压凹槽123均设置于后端件12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在手表佩戴使用的过程中,手表表带上朝向人体皮肤的一侧与使用者皮肤贴合,将按压凹槽123和固定孔122朝向人体皮肤设置就可以隐藏它们,这样暴露在按压凹槽123底部的弹扣111也被隐藏起来了,减少弹扣111被接触的风险,换句话说,按压凹槽123设置在手表表带的隐藏面,当要主动解除相邻的组装部件10的连接的时候使用者需要用手指伸到手表表带的隐藏面去触摸和挤压弹扣111才能进行拆卸,使用过程中的其他情况可以避免外力碰撞到弹扣111,防止弹扣111意外从固定孔122中脱出,避免手表表带解体的情况产生;而且按压凹槽123设置在手表表带的隐藏面,手表表带上的暴露在另一侧的平面平坦且光滑,所以实现了隐藏手表表带上粗糙的表面,而手表表带暴露的表面都比较平滑,保持外观美观。
44.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按压凹槽123的半径沿背离所述固定孔122的方向逐渐增大。因为手表表带的尺寸相对于人手来说一般比较小,所以使用者用手指去触摸弹扣111的时候,需要穿过按压凹槽123,设置按压凹槽123为喇叭形的,背离弹扣111越远的位置半径越大,这样方便用手指找到按压凹槽123,并且有更多的空间容纳手指,使手指更容易深入按压凹槽123,接触到按压凹槽123的底部去按压弹扣111。
45.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公开了所述前端件11和所述后端件12一体成型。一体成型有利于获得稳定的结构,本实施例的组装部件10通过一个模具单次加工制成,前端件11和后端件12之间没有连接缝隙,所以组装部件10整体的结构稳定,不易破损,力学性能较好,弹扣111发生弹性形变时,连接在后端件12的一端固定牢靠,可以长期有效使用。为了方便加工,可以选择使用塑料材质的组装部件10组装成手表表带,这样的选择有多种好处,第一,塑料的原料是石油中提取的各种单体,通过聚合反应聚合而成高分子化
合物,原料易得,而且单价便宜,可以节省手表表带的成本;第二,塑料的熔点不高,几百度就会融化,便于加工,可以通过膜压、层压、注射、挤出、吹塑、浇铸塑料和反应注射塑料等多种方法加工,以获得各种各样形状的零件;第三塑料手表表带在使用过程中的抗氧化性较好,化学性质稳定,有效使用寿命长,而且比较亲肤,佩戴在手上时使用者的皮肤几乎没有伤害,适合人们日常使用;第四,塑料在加工过程中可以添加多种添加剂,比如增塑剂、稳定剂、着色剂、润滑剂、抗氧剂等等,以此对塑料改性,使得改性后的塑料可以在各种场合下适用,以此灵活设计表带的使用性能;第五,如果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成表带,还可以在表带使用过后进行降解,做到绿色环保;第六,塑料属于轻质材料,所以塑料材质的手表表带有利于减少手表的总重量,使手表佩戴在手腕上时更加轻松,不会有太大的压迫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金属材料的组装部件10组装表带,金属材料的硬度大,质感好,制成的表带不易损坏,而且连接牢固,可承受较大的拉扯力。
46.其次,如图3所示,本申请的表带上为了方便每一节组装部件10的单独拆装,可以在后端件12的两侧设置凸台,多个组装部件10连接在一起之后,相邻组装部件10上的凸台之间有空隙,所以使用者调整手表表带的时候就可以用手指从两侧接触并夹住两个凸台,从而固定操作单个组装部件10,不会接触到相邻的组装部件10,准确进行拆装。因为凸台要接触使用者的皮肤,所以凸台的顶面和侧面的棱角处都可以设置倒角,减少凸台与人体皮肤之间产生尖锐的摩擦,避免刮伤使用者的皮肤。还有,在后端件12背向使用者手腕的一侧还可以设置装饰块,设置装饰块为凸出于后端件12的圆柱,多个组装部件10组装在一起之后多个组装部件10上的后端件12沿表带的长度方向规整排列,使表带的外表更加美观,同时增加表带表面的粗糙程度,使用者握持手表表带进行调整时更加容易固定住手表表带,减少滑动。进一步的可以在一个组装部件10的后端件12上设置多个装饰块,多个装饰块沿着后端件12的长度方向排列,使组装后的手表表带表面更加粗糙,增加与手指接触可产生的摩擦力,方便固定表带。
47.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手表,其中,所述手表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手表表带。本申请的手表可以作为通用款,既适合儿童佩戴也适合成人佩戴,通过快速、方便地调节手表表带上组装部件10的数量就可以调整整个手表表带的长度,使得大人或小孩佩戴时都能比较舒服,不易滑落。
48.特别的是,本申请公开的实施例中的手表不需要另外设计表扣。常规的手表在一条表带的端部需要设计表扣,与另一条表带上的穿孔或者卡槽121对接,从而实现手表的固定和拆除,而本申请中公开的手表表带每两个相邻的组装部件10都是可拆卸的,所以佩戴过程中可以从任何位置解除连接,从而打开表带,用以顺利取下手表,不仅节省了表扣,而且解除表带的位置不受限制,使用者佩戴和取下手表时都不受手表的位置影响,使用更加方便。对于儿童来说,本实施例公开的手表佩戴起来更加方便,而且相较于普通的固定长度表带的手表更加具有趣味性,孩子在进行多个组装部件10之间的配合组装时还可以提高动手能力。
49.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5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