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29493849发布日期:2022-04-06 14:2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涉及鞋业产品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远红外线是太阳光谱的一部分,远红外能量光谱已被科学证明为“声明光波”。远红外线渗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共振,并使人体的微血管扩张,进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加速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细胞老化,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之目的。
3.许多产品利用电子仪器发射远红外波,并利用一定的材料介质,制成远红外理疗产品,但在穿戴设备上,则实现起来即为不便利。一些日常产品虽然也使用了远红外技术,但是功效的长久性以及使用的便捷性成为一个技术难点。
4.现有的鞋垫产品在制备过程中,通常很少引入远红外线提高保健性能,且鞋垫的整体抗菌及耐磨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也有部分公开专利公开了利用远红外线进行保健的鞋垫,例如:申请号为201620756878.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远红外保健鞋垫,这种鞋垫通过在网布上涂覆纳米远红外材料,并结合鞋垫的结构进行设计,方便远红外线通过通孔照射人体足底,实现保健效果。但是,该专利存在一定缺陷,比如一旦网布被破坏,则保健功能则可能受影响,且鞋垫没有考虑抗菌效果及鞋垫的整体耐用性。
5.因此,基于上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鞋垫的结构、制备工艺以及研磨方法等进行改进设计,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对鞋垫的结构、制备工艺以及研磨方法等进行改进设计,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抗菌层、编织层、内混有远红外发光材料的发泡层、加强层以及耐磨层;所述发泡层的上表面阵列设置有阵列柱以及弧形凸起,所述阵列柱以及弧形凸起相互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编织层内开设有与阵列柱相匹配的阵列孔以及与弧形凸起相匹配的弧形凹槽;编织层与发泡层之间通过阵列柱嵌入阵列孔以及弧形凸起嵌入弧形凹槽进行配合;所述发泡层的底面设置有向鞋垫后部倾斜排布的阵列齿。
9.优选的,所述植绒层的厚度为0.1mm~0.2mm,植绒层与抗菌层之间为固定缝制连接;所述抗菌层为香蕉纤维、甲壳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以及涤纶长丝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层,且抗菌层的厚度为0.2mm~0.3mm;所述植绒层以及抗菌层上均开设有用于方便远红外光透过的透光网孔。
10.优选的,所述编织层为构树皮纤维、亚麻纤维、竹炭纤维、香蕉纤维、氨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混纺层;所述编织层的厚度为1mm~2mm,编织层上开设的阵列孔直径为2mm~3mm,所述弧形凹槽的外形为直径2mm~3mm圆柱孔形状,且弧形凹槽的凹槽底部为球形弧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加强层为内嵌编织网的弹性橡胶层结构,加强层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阵列齿相匹配的配合齿,加强层与发泡层之间通过阵列齿与配合齿进行相互嵌入并固定粘接为一体;加强层与耐磨层之间为固定缝制连接;所述耐磨层为聚酯纤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考拉尼龙纤维以及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层。
12.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3.步骤一:发泡材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准备聚乙烯20~30份、滑石粉10~15份、交联剂0.5~1份、交联助剂5~10份、发泡剂3~5份、发泡助剂1~3份、润滑剂1~2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0.5~1.5份;
14.步骤二:混炼研磨:将步骤一准备的发泡材料依次投入温度为140℃~150℃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获得发泡混合料;将该发泡混合料放入研磨机研磨成混合发泡粉;
15.步骤三:保健鞋垫制备: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发泡粉与远红外纳米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发泡机加磁模具内进行模压发泡,形成鞋垫发泡层;
16.步骤四:按照质量份数取构树皮纤维30份、亚麻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份、香蕉纤维10份、氨纶纤维20份以及锦纶纤维10份进行混纺,形成编织层;
17.步骤五:在发泡层上表面固定粘接编织层,编织层外表面固定粘接抗菌层,抗菌层外表面固定缝制植绒层;所述发泡层下表面固定粘接加强层,加强层下表面固定缝制耐磨层。
18.优选的,所述构树皮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步骤s1:割取新鲜的构树皮,将构树皮内层纤维与外层皮质剥离;步骤s2:将内层纤维放入醋酸内部浸泡5~10小时,取出之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内层纤维含水率降低至30%~40%;步骤s3:将内层纤维梳理细分为直径0.2mm~0.3mm的纤维线;步骤s4:将纤维线揉捻形成顺时针旋扭的铰绳线结构,每根铰绳线采用2~3根纤维线揉捻成型;步骤s5:按照质量份数准备酒精20份、松油5份、醋酸10份、润滑油2份以及乳酸5份,将含有指定质量份数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设为2000r/min~2500r/min;依次将指定质量份数的松油、醋酸、润滑油以及乳酸滴加入烧杯中,混合成后处理液;步骤s6:将后处理液加热至60℃~80℃,将铰绳线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10min-20min,取出晾干形成构树皮纤维。
19.优选的,所述步骤s5所用的酒精为无水乙醇,且所述后处理液在磁力搅拌器上的混合搅拌时间为20min~30min。
2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编织层,按照经线和纬线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所述编织层的经线按照构树皮纤维、亚麻纤维、竹炭纤维的间隔排布方式进行排布;所述编织层的纬线按照香蕉纤维、氨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
21.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研磨机包括进料斗、研磨室、研磨头、驱动电机以及收集槽;所述研磨室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研磨齿,所述研磨头位于研磨室内部,且研磨头的外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二研磨齿;所述研磨头底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电机轴相互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垂直固定安装在收集槽内部,且驱动电机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罩;所述研磨室的四
周阵列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端与收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22.优选的,所述进料斗以及研磨室的整体外形均为锥形结构;进料斗的直径小端与研磨室上部的直径小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头的外形为锥形头结构,研磨头与研磨室的内壁之间留有漏料间隙,且该漏料间隙从上到下逐渐从宽到窄变化;所述电机轴通过轴承穿过电机罩的顶壁进行配合安装。
23.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鞋垫具体功能及作用描述如下:通过加强层与发泡层之间的锯齿形相互嵌套粘接配合,利于保证发泡垫与加强层之间的粘接老固性。同时,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并且将阵列齿的倾斜方向面向脚后跟方向倾斜,加强层上的齿型向脚尖方向倾斜,如此可以避免在人体行走过程中引起加强层与发泡垫之间的相对滑移,利于鞋垫的稳定。
24.通过植绒层的设置,利于人体穿戴舒适。植绒层的设置,方便人体脚底接触鞋垫之后,脚底感到舒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远红外材料发射的远红外线对人体足底进行照射,使人体的微血管扩张,进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加速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细胞老化,达到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之目的。将远红外材料加入发泡材料内,使发泡垫内部具有远红外材料,此时可以避免由于局部磨损影响远红外线的产生,利于保证鞋垫保健效果的稳定性。通过弧形凹槽和弧形凸起的结构设置,利于编织层与发泡层之间的稳定牢固连接,再通过阵列柱嵌入阵列孔中,可以有效避免编织层与发泡层之间发生相对滑移。此时,远红外线可以通过阵列柱内的远红外材料进行发射,如此可以避免照射过度,实现远红外线的分散照射和足底保健理疗。
25.通过抗菌层的设置,利于提高鞋垫的整体抗菌效果,避免由于长时间的鞋垫放置引起细菌滋生等情况发生。该抗菌层为经过抗菌处理的面料层,并且结合抗菌层的香蕉纤维、亚麻纤维等材料,均可以保证抗菌效果,发挥鞋垫抗菌功能。
26.耐磨层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鞋垫底部的耐磨性,避免鞋垫与鞋内底面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磨损破坏,利于保证鞋垫的使用寿命。
27.通过研磨机的设计,可以方便发泡材料的研磨制粉。当发泡材料干燥变硬之后,首先将其制成小块,然后放入到研磨室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带动电机轴旋转,电机轴带动研磨头进行转动,此时第一研磨齿和第二研磨齿发生相对移动,放入研磨室的发泡材料块体通过由宽变窄的漏料间隙不断被研磨破碎,直至发泡材料被研磨成细小颗粒或粉状之后再从漏料间隙的底部小端流出。此时研磨颗粒通过收集槽进行收集,等待下一步的发泡处理。
28.通过连接柱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将研磨室进行固定,此时研磨室不动,研磨头进行旋转,方便对发泡材料进行研磨处理。构树皮内用具有利尿消肿,祛风湿的功效;构树皮外用则具有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的效果。因此,在本技术中加入构树皮成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其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的药用功效,解决现有鞋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2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0.一方面,本技术的鞋垫具备远红外线理疗保健功能。当远红外线渗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共振,并使人体的微血管扩张,进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加速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细胞老化,实现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之目的。从而为鞋垫的保健效果提供保证。
31.另一方面,本技术的鞋垫还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及底部耐磨效果,利于保证鞋垫
的使用寿命。通过发泡层以及编织层、加强层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鞋垫的整体连接稳定性。在编织层中使用构树皮纤维进行编织成型,利于使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及癣症的药用功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药用价值。
32.再一方面,本技术公布了一种研磨机设备,该研磨机通过直接将材料放入,便可以实现待研磨材料的破碎及一次性排放漏料。该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且经济适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33.图1为本发明的鞋垫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发明的研磨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发明的研磨机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中:1、植绒层;2、抗菌层;3、编织层;4、发泡层;5、加强层;6、耐磨层;7、阵列孔;8、阵列柱;9、弧形凹槽;10、弧形凸起;11、阵列齿;12、进料斗;13、研磨室;14、第一研磨齿;15、研磨头;16、第二研磨齿;17、电机轴;18、轴承;19、驱动电机;20、电机罩;21、收集槽;22、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实施例1,如图1-3所示:
39.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植绒层1、抗菌层2、编织层3、内混有远红外发光材料的发泡层4、加强层5以及耐磨层6;所述发泡层4的上表面阵列设置有阵列柱8以及弧形凸起10,所述阵列柱8以及弧形凸起10相互间隔排布设置;所述编织层3内开设有与阵列柱8相匹配的阵列孔7以及与弧形凸起10相匹配的弧形凹槽9;编织层3与发泡层4之间通过阵列柱8嵌入阵列孔7以及弧形凸起10嵌入弧形凹槽9进行配合;所述发泡层4的底面设置有向鞋垫后部倾斜排布的阵列齿11。
40.优选的,所述植绒层1的厚度为0.1mm~0.2mm,植绒层1与抗菌层2之间为固定缝制连接;所述抗菌层2为香蕉纤维、甲壳素纤维、竹炭纤维、亚麻纤维以及涤纶长丝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层,且抗菌层2的厚度为0.2mm~0.3mm;所述植绒层1以及抗菌层2上均开设有用于方便远红外光透过的透光网孔。
41.优选的,所述编织层3为构树皮纤维、亚麻纤维、竹炭纤维、香蕉纤维、氨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混纺而成的混纺层;所述编织层3的厚度为1mm~2mm,编织层3上开设的阵列孔7直径为2mm~3mm,所述弧形凹槽9的外形为直径2mm~3mm圆柱孔形状,且弧形凹槽9的凹槽底部为球形弧面结构。
42.优选的,所述加强层5为内嵌编织网的弹性橡胶层结构,加强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阵列齿11相匹配的配合齿,加强层5与发泡层4之间通过阵列齿11与配合齿进行相互嵌入并固定粘接为一体;加强层5与耐磨层6之间为固定缝制连接;所述耐磨层6为聚酯纤
维、锦纶纤维、氨纶纤维、考拉尼龙纤维以及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的面料层。
43.如上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44.步骤一:发泡材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准备聚乙烯20~30份、滑石粉10~15份、交联剂0.5~1份、交联助剂5~10份、发泡剂3~5份、发泡助剂1~3份、润滑剂1~2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0.5~1.5份;
45.步骤二:混炼研磨:将步骤一准备的发泡材料依次投入温度为140℃~150℃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获得发泡混合料;将该发泡混合料放入研磨机研磨成混合发泡粉;
46.步骤三:保健鞋垫制备: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发泡粉与远红外纳米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发泡机加磁模具内进行模压发泡,形成鞋垫发泡层4;
47.步骤四:按照质量份数取构树皮纤维30份、亚麻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份、香蕉纤维10份、氨纶纤维20份以及锦纶纤维10份进行混纺,形成编织层3;
48.步骤五:在发泡层4上表面固定粘接编织层3,编织层3外表面固定粘接抗菌层2,抗菌层2外表面固定缝制植绒层1;所述发泡层4下表面固定粘接加强层5,加强层5下表面固定缝制耐磨层6。
49.优选的,所述构树皮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步骤s1:割取新鲜的构树皮,将构树皮内层纤维与外层皮质剥离;步骤s2:将内层纤维放入醋酸内部浸泡5~10小时,取出之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内层纤维含水率降低至30%~40%;步骤s3:将内层纤维梳理细分为直径0.2mm~0.3mm的纤维线;步骤s4:将纤维线揉捻形成顺时针旋扭的铰绳线结构,每根铰绳线采用2~3根纤维线揉捻成型;步骤s5:按照质量份数准备酒精20份、松油5份、醋酸10份、润滑油2份以及乳酸5份,将含有指定质量份数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设为2000r/min~2500r/min;依次将指定质量份数的松油、醋酸、润滑油以及乳酸滴加入烧杯中,混合成后处理液;步骤s6:将后处理液加热至60℃~80℃,将铰绳线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10min-20min,取出晾干形成构树皮纤维。
50.优选的,所述步骤s5所用的酒精为无水乙醇,且所述后处理液在磁力搅拌器上的混合搅拌时间为20min~30min。
5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的编织层3,按照经线和纬线编织的方式进行编织;所述编织层3的经线按照构树皮纤维、亚麻纤维、竹炭纤维的间隔排布方式进行排布;所述编织层3的纬线按照香蕉纤维、氨纶纤维以及锦纶纤维的方式进行排布。
52.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的研磨机包括进料斗12、研磨室13、研磨头15、驱动电机19以及收集槽21;所述研磨室13的内壁设置有第一研磨齿14,所述研磨头15位于研磨室13内部,且研磨头15的外表面阵列设置有第二研磨齿16;所述研磨头15底端与驱动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电机轴17相互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9垂直固定安装在收集槽21内部,且驱动电机19的外部设置有电机罩20;所述研磨室13的四周阵列设置有连接柱22,所述连接柱22的外端与收集槽21的内壁固定连接。
53.优选的,所述进料斗12以及研磨室13的整体外形均为锥形结构;进料斗12的直径小端与研磨室13上部的直径小端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研磨头15的外形为锥形头结构,研磨头15与研磨室13的内壁之间留有漏料间隙,且该漏料间隙从上到下逐渐从宽到窄变化;所述电机轴17通过轴承18穿过电机罩20的顶壁进行配合安装。
54.进一步地,本技术的鞋垫具体功能及作用描述如下:通过加强层5与发泡层4之间
的锯齿形相互嵌套粘接配合,利于保证发泡垫与加强层5之间的粘接老固性。同时,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并且将阵列齿11的倾斜方向面向脚后跟方向倾斜,加强层5上的齿型向脚尖方向倾斜,如此可以避免在人体行走过程中引起加强层5与发泡垫之间的相对滑移,利于鞋垫的稳定。
55.通过植绒层1的设置,利于人体穿戴舒适。植绒层1的设置,方便人体脚底接触鞋垫之后,脚底感到舒适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远红外材料发射的远红外线对人体足底进行照射,使人体的微血管扩张,进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加速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细胞老化,达到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之目的。将远红外材料加入发泡材料内,使发泡垫内部具有远红外材料,此时可以避免由于局部磨损影响远红外线的产生,利于保证鞋垫保健效果的稳定性。通过弧形凹槽9和弧形凸起10的结构设置,利于编织层3与发泡层4之间的稳定牢固连接,再通过阵列柱8嵌入阵列孔7中,可以有效避免编织层3与发泡层4之间发生相对滑移。此时,远红外线可以通过阵列柱8内的远红外材料进行发射,如此可以避免照射过度,实现远红外线的分散照射和足底保健理疗。
56.通过抗菌层2的设置,利于提高鞋垫的整体抗菌效果,避免由于长时间的鞋垫放置引起细菌滋生等情况发生。该抗菌层2为经过抗菌处理的面料层,并且结合抗菌层2的香蕉纤维、亚麻纤维等材料,均可以保证抗菌效果,发挥鞋垫抗菌功能。
57.耐磨层6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提高鞋垫底部的耐磨性,避免鞋垫与鞋内底面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磨损破坏,利于保证鞋垫的使用寿命。
58.通过研磨机的设计,可以方便发泡材料的研磨制粉。当发泡材料干燥变硬之后,首先将其制成小块,然后放入到研磨室13内部。此时启动驱动电机19带动电机轴17旋转,电机轴17带动研磨头15进行转动,此时第一研磨齿14和第二研磨齿16发生相对移动,放入研磨室13的发泡材料块体通过由宽变窄的漏料间隙不断被研磨破碎,直至发泡材料被研磨成细小颗粒或粉状之后再从漏料间隙的底部小端流出。此时研磨颗粒通过收集槽21进行收集,等待下一步的发泡处理。
59.通过连接柱22的设置,主要目的在于将研磨室13进行固定,此时研磨室13不动,研磨头15进行旋转,方便对发泡材料进行研磨处理。构树皮内用具有利尿消肿,祛风湿的功效;构树皮外用则具有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的效果。因此,在本技术中加入构树皮成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其治神经性皮炎及癣症的药用功效,解决现有鞋垫存在的不足和缺陷。
6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61.一方面,本技术的鞋垫具备远红外线理疗保健功能。当远红外线渗入人体后,会引起人体细胞的原子和分子共振,并使人体的微血管扩张,进而达到活化组织细胞,加速血液循环,防止组织细胞老化,实现加强人体的免疫系统之目的。从而为鞋垫的保健效果提供保证。
62.另一方面,本技术的鞋垫还具有较好的抗菌效果及底部耐磨效果,利于保证鞋垫的使用寿命。通过发泡层4以及编织层3、加强层5的结构设计,能够保证鞋垫的整体连接稳定性。在编织层3中使用构树皮纤维进行编织成型,利于使用其治疗神经性皮炎及癣症的药用功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药用价值。
63.再一方面,本技术公布了一种研磨机设备,该研磨机通过直接将材料放入,便可以实现待研磨材料的破碎及一次性排放漏料。该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且经济适
用,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64.实施例2:
65.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6.步骤一:发泡材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准备聚乙烯20份、滑石粉10份、交联剂0.5份、交联助剂5份、发泡剂3份、发泡助剂1份、润滑剂1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0.5份;
67.步骤二:混炼研磨:将步骤一准备的发泡材料依次投入温度为140℃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获得发泡混合料;将该发泡混合料放入研磨机研磨成混合发泡粉;
68.步骤三:保健鞋垫制备: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发泡粉与远红外纳米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发泡机加磁模具内进行模压发泡,形成鞋垫发泡层4;
69.步骤四:按照质量份数取构树皮纤维30份、亚麻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份、香蕉纤维10份、氨纶纤维20份以及锦纶纤维10份进行混纺,形成编织层3;
70.步骤五:在发泡层4上表面固定粘接编织层3,编织层3外表面固定粘接抗菌层2,抗菌层2外表面固定缝制植绒层1;所述发泡层4下表面固定粘接加强层5,加强层5下表面固定缝制耐磨层6。
71.优选的,所述构树皮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步骤s1:割取新鲜的构树皮,将构树皮内层纤维与外层皮质剥离;步骤s2:将内层纤维放入醋酸内部浸泡5小时,取出之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内层纤维含水率降低至30%~40%;步骤s3:将内层纤维梳理细分为直径0.2mm的纤维线;步骤s4:将纤维线揉捻形成顺时针旋扭的铰绳线结构,每根铰绳线采用2根纤维线揉捻成型;步骤s5:按照质量份数准备酒精20份、松油5份、醋酸10份、润滑油2份以及乳酸5份,将含有指定质量份数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设为2000r/min~2500r/min;依次将指定质量份数的松油、醋酸、润滑油以及乳酸滴加入烧杯中,混合成后处理液;步骤s6:将后处理液加热至60℃,将铰绳线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10min,取出晾干形成构树皮纤维。
72.该技术方案具备较好的远红外保健理疗效果及较好的抗菌性能。
73.实施例3:
74.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75.步骤一:发泡材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准备聚乙烯25份、滑石粉12份、交联剂0.8份、交联助剂8份、发泡剂4份、发泡助剂2份、润滑剂1.5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1份;
76.步骤二:混炼研磨:将步骤一准备的发泡材料依次投入温度为145℃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获得发泡混合料;将该发泡混合料放入研磨机研磨成混合发泡粉;
77.步骤三:保健鞋垫制备: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发泡粉与远红外纳米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发泡机加磁模具内进行模压发泡,形成鞋垫发泡层4;
78.步骤四:按照质量份数取构树皮纤维30份、亚麻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份、香蕉纤维10份、氨纶纤维20份以及锦纶纤维10份进行混纺,形成编织层3;
79.步骤五:在发泡层4上表面固定粘接编织层3,编织层3外表面固定粘接抗菌层2,抗菌层2外表面固定缝制植绒层1;所述发泡层4下表面固定粘接加强层5,加强层5下表面固定缝制耐磨层6。
80.优选的,所述构树皮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步骤s1:割取新鲜的构树皮,将构树皮内层纤维与外层皮质剥离;步骤s2:将内层纤维放入醋酸内部浸泡8小时,取出之后进行脱水
处理,使内层纤维含水率降低至35%;步骤s3:将内层纤维梳理细分为直径0.2mm的纤维线;步骤s4:将纤维线揉捻形成顺时针旋扭的铰绳线结构,每根铰绳线采用2根纤维线揉捻成型;步骤s5:按照质量份数准备酒精20份、松油5份、醋酸10份、润滑油2份以及乳酸5份,将含有指定质量份数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设为2200r/min;依次将指定质量份数的松油、醋酸、润滑油以及乳酸滴加入烧杯中,混合成后处理液;步骤s6:将后处理液加热至70℃,将铰绳线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15min,取出晾干形成构树皮纤维。
81.该技术方案制备的鞋垫具有较好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采用构树皮纤维,利于提高鞋垫的神经性皮炎及癣症药用功效。
82.实施例4:
83.一种基于红外原理的保健鞋垫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84.步骤一:发泡材料准备:按照质量份数准备聚乙烯30份、滑石粉15份、交联剂1份、交联助剂10份、发泡剂5份、发泡助剂3份、润滑剂2份、纳米二氧化硅颗粒1.5份;
85.步骤二:混炼研磨:将步骤一准备的发泡材料依次投入温度为150℃的混炼机中进行混炼处理,获得发泡混合料;将该发泡混合料放入研磨机研磨成混合发泡粉;
86.步骤三:保健鞋垫制备:将步骤二制备的混合发泡粉与远红外纳米材料按照质量比为10:1的比例混合均匀,倒入发泡机加磁模具内进行模压发泡,形成鞋垫发泡层4;
87.步骤四:按照质量份数取构树皮纤维30份、亚麻纤维20份、竹炭纤维20份、香蕉纤维10份、氨纶纤维20份以及锦纶纤维10份进行混纺,形成编织层3;
88.步骤五:在发泡层4上表面固定粘接编织层3,编织层3外表面固定粘接抗菌层2,抗菌层2外表面固定缝制植绒层1;所述发泡层4下表面固定粘接加强层5,加强层5下表面固定缝制耐磨层6。
89.优选的,所述构树皮纤维的制备工艺为:步骤s1:割取新鲜的构树皮,将构树皮内层纤维与外层皮质剥离;步骤s2:将内层纤维放入醋酸内部浸泡10小时,取出之后进行脱水处理,使内层纤维含水率降低至40%;步骤s3:将内层纤维梳理细分为直径0.3mm的纤维线;步骤s4:将纤维线揉捻形成顺时针旋扭的铰绳线结构,每根铰绳线采用3根纤维线揉捻成型;步骤s5:按照质量份数准备酒精20份、松油5份、醋酸10份、润滑油2份以及乳酸5份,将含有指定质量份数的烧杯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转速设为2500r/min;依次将指定质量份数的松油、醋酸、润滑油以及乳酸滴加入烧杯中,混合成后处理液;步骤s6:将后处理液加热至80℃,将铰绳线放入后处理液中浸泡20min,取出晾干形成构树皮纤维。
90.该技术方案制备的鞋垫具有较好的远红外线理疗效果,具备较好的实用价值及推广价值。
9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