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链牙、拉链及一种制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6586发布日期:2023-07-04 20:1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拉链链牙、拉链及一种制品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拉链,具体地,涉及一种拉链链牙、拉链及一种制品。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惯常拉链链牙结构及其构成的拉链拉合后链牙齿头受张开拉力作用时的相互作用图如图1-2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链牙受力示意图;其中,(a)为链牙啮合示意图,(b)为(a)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链牙的结构示意图,其中,(d)为链牙的主视结构示意图,(c)为(d)中的b-b向剖视示意图,01为颈部连接面。可知,目前的拉链两相邻链牙拉合后,其牙头在拉开的时候,所承受的力由一条线承受,能承受的力较小,抗拉开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拉链链牙、拉链及一种制品,以解决现有的拉链链牙在拉开时、相邻链牙的颈部线接触,抗拉开性能差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拉链链牙,包括链牙本体,所述链牙本体包括:

4、牙头、牙尾、颈部连接面和中性面,所述链牙本体沿厚度方向经所述中性面对称设置,所述颈部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牙头和所述牙尾连接;

5、所述颈部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设于所述中性面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相交线设于所述中性面的一侧,所述相交线与所述中性面间设有预设距离;

6、所述预设距离所对应的所述颈部连接面形成咬合作业面,相邻所述链牙本体间经所述咬合作业面进行面面接触。

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沿所述相交线、从内至外斜向下倾斜设置;

8、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面沿所述相交线、从内至外斜向下倾斜设置。

9、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中性面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度≤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中性面间夹角≤89度;

10、和/或,所述第二连接面与所述中性面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度≤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中性面间夹角≤89度。

11、优选地,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范围为:1:10≤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1:3。

12、优选地,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范围为:1:8≤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1:6。

13、优选地,所述链牙本体还包括:

14、卡合槽,所述卡合槽设于所述牙头的前端,所述卡合槽纵向的两端贯通所述牙头;

15、卡合凸起,设于所述颈部连接面和所述牙尾的连接处,所述卡合凸起的中心线设于所述中性面上,且所述卡合凸起的上表面凸出于所述牙尾的表面设置;所述卡合凸起和所述卡合槽配合,以进行相邻所述链牙本体间的咬合。

16、优选地,所述卡合槽包括:

17、第一卡合壁、第二卡合壁和底壁,所述第一卡合壁和所述第二卡合壁经所述中性面对称设置,所述底壁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卡合壁和所述第二卡合壁;

18、所述第一卡合壁和所述第二卡合壁中的一者与所述相交线共面;

19、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卡合壁和所述第二卡合壁中的一者的连接处倒圆角过渡,所述倒圆角远离所述相交线一侧设置;

20、所述底壁与所述第一卡合壁和所述第二卡合壁中的另一者的连接处倒直角过渡。

21、优选地,所述颈部连接面包括:

22、头弧面,设于所述牙头的外壁上;

23、颈弧面,与所述牙尾连接;

24、平面,用于连接所述头弧面和所述颈弧面。

2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拉链链牙,包括链牙本体,链牙本体包括:牙头、牙尾、颈部连接面和中性面,链牙本体沿厚度方向经中性面对称设置,颈部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牙头和牙尾连接;颈部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设于中性面的两侧,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相交线设于中性面的一侧,相交线与中性面间设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所对应的颈部连接面形成咬合作业面,相邻链牙本体间经咬合作业面进行面面接触。

26、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拉链链牙,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7、将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相交线设于中性面的一侧,并使相交线和中心面间设有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所对应的颈部连接面作为咬合作业面,当相邻链牙本体间啮合时,相邻链牙本体的咬合作业面面面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相邻链牙本体间的线接触,本申请中的拉链链牙接触面积增加,受力面积增加,提高拉链链牙的抗拉开能力,提高相邻链牙连接时的稳固度。

28、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拉链,包括拉头,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牙。

2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制品,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拉链。



技术特征:

1.一种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包括链牙本体,所述链牙本体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沿所述相交线、从内至外斜向下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中性面间夹角的取值范围为:80度≤所述第一连接面与所述中性面间夹角≤89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范围为:1:10≤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范围为:1:8≤所述咬合作业面的长度与所述颈部连接面的长度比例≤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链牙本体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槽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牙,其特征在于,所述颈部连接面包括:

9.一种拉链,包括拉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拉链链牙。

10.一种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拉链。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拉链链牙、拉链及一种制品,该拉链链牙的链牙本体包括:牙头、牙尾、颈部连接面和中性面,链牙本体沿厚度方向经中性面对称设置,颈部连接面的两端分别与牙头和牙尾连接;颈部连接面包括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设于中性面的两侧,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相交线设于中性面的一侧,相交线与中性面间设有预设距离;预设距离所对应的颈部连接面形成咬合作业面,相邻链牙本体间经咬合作业面进行面面接触。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相邻链牙本体间的线接触,本申请中的拉链链牙接触面积增加,受力面积增加,提高拉链链牙的抗拉开能力,提高相邻链牙连接时的稳固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凌剑,朱松峰,张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浔兴拉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