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54410发布日期:2023-06-29 22:4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拉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1、现今服装上普遍使用到拉链,包括衣物的口袋、裤/裙头的开口或是外套的两门襟等处,然而只要是有内里的服装,当拉链头移动时,就可能夹到内里的布料,造成拉链头移动不顺。如果是严重的卷入内里布料,更将导致整个拉链头被卡死,完全无法进退,往往需要破坏式的修复。为此,先前的习知技术提出多种防夹拉链设计方案,例如wo2014033926a1、us6701584b2、ep3289908a1、cn107567291a、cn106333432a、cn104106888a、cn211298642u等所示。但以上的技术不尽理想,本案申请人曾提出一种防夹拉链(专利号m624460,并同时提出发明申请案),其主要特征为链布内侧边反折成一链齿带,再将链齿结合在链齿带前面,然后用一特殊结构的拉链头带动两链齿带相链合或分开,当拉链头滑动时,其背面的两翼会在链齿带下方的滑动空间中移动,利用链布阻隔作用,因此两翼不会接触衣物的内衬,可达成防夹的功能,可以应用成单开尾拉链上。

2、在习知拉链技术领域中有一种开尾拉链(例如us09549593b2所示),经常应用在外套的门襟,其在一条拉链的两链带之间设有两拉链头,两链带的下端设有可卡合与分离的下止装置。但是,上述本案申请人曾提出的防夹拉链构造具有链布内侧边反折的结构特征,与一般的开尾拉链的链布内侧边无反折的特征完全不同,因此造成习知的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不适于使用在双开尾防夹拉链。另外,习知的开尾隐形拉链结构中也有链布内侧边反折成一链齿带,及将链齿结合在该链齿带上的结构设计(例如us5586370a所示)。为此,如何提出一种适用于上述的双开尾防夹拉链及双开尾隐形拉链的下止装置,能够稳定住链布内侧边的反折状构造,使其具有更佳的抗横向拉力强度,且拉链下止端更容易穿插等效果即为本发明所要积极克服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提供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及其组装结构,使其能应用在双开尾防夹拉链、双开尾隐形拉链或其他双开尾拉链的链带下端,对链布内侧边反折的链齿带实施固定,能阻止拉链头向下脱离拉链及使两链带能相链合或完全分离,并达到稳定住防夹拉链链布的反折状的链齿带形状及具有更佳的抗横向拉力效果,并通过下止装置的结构设计,使拉链头向下滑到下止装置时,能卡合在下止装置,同时具有较容易的穿插使用等功效。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其用于分别结合在一双开尾拉链的两链带下端,作为该双开尾拉链的拉链头滑动的终止部,包含一挡止梢单元及一活动梢单元,该挡止梢单元与该活动梢单元的内侧边能彼此相互并拢及扣合在一起,其中:

3、该挡止梢单元系用于射出成型在该两链带其中之一链带的一第一链布下端处,其包含一体成型的一挡止梢、一第一背板、一第一链布槽、一挡块及一第一夹块;该挡止梢为形成在该第一背板前面的内侧边的一第一条形体,该挡止梢从该第一背板的顶边沿着该第一背板的内侧边延伸到该第一背板的底边,该挡止梢的上端用于与该第一链布内侧边的链齿下端相对齐;该第一背板连接在该挡止梢的后方,并向该挡止梢的外侧边延伸成一板片体;该第一链布槽形成在该挡止梢与该第一背板之间,其具有朝向该挡止梢上端与该挡止梢外侧边的一第一开口;该挡块形成在该第一背板的底边的前面,并从该第一背板的前面向前突出,该挡止梢的下端连接于该挡块的内侧端;该第一夹块形成在该第一背板的前面的外侧边,其与该第一背板之间形成一第一夹缝;

4、该活动梢单元系用于射出成型在该两链带其中另一链带的一第二链布下端处,其包含一体成型的一活动插梢、一第二背板、一第二链布槽及一第二夹块;该活动插梢为形成在该第二背板前面的内侧边的一第二条形体,该活动插梢从该第二背板的顶边沿着该第二背板的内侧边延伸到该第二背板的底边或突出该第二背板的底边,该活动插梢的上端用于与该第二链布内侧边的链齿下端相对齐;该第二背板连接在该活动插梢的后方,并向该活动插梢的外侧边延伸成一板片体;该第二链布槽形成在该活动插梢与该第二背板之间,其具有朝向该活动插梢上端与该活动插梢的外侧边的一第二开口;该第二夹块形成在该第二背板的前面的外侧边,其与该第二背板之间形成一第二夹缝。

5、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中,挡止梢的第一条形体具有一第一上段部及一第一下段部,该第一上段部与该第一链布的内侧边相平行,该第一下段部的朝向该第一上段部的外侧边斜向下方延伸直到连接于该挡块的内侧端;该活动插梢的第二条形体具有一第二上段部及一第二下段部,该第二上段部与该第二链布的内侧边相平行,该第二下段部的朝向该第二上段部的外侧边斜向下方延伸直到该第二背板的底边。

6、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中,挡块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于该挡块的顶面与底面之间,用于容许该拉链头的部件穿入该通孔。

7、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中,第一夹块的下端连接于该挡块的外侧端,且该第一夹块与该挡块之间具有一凹弧面。

8、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中,第一背板内侧边的前面具有连接在该挡止梢后面的一第一连接部,该第一连接部相邻于该第一链布槽;该第二背板内侧边的前面具有连接在该活动插梢后面的一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相邻于该第二链布槽。

9、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中,第一背板与该第一夹块之间通过一第一连接梢相连在一起;该第二背板与该第二夹块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梢相连在一起。

10、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中,挡止梢的内侧边突出一第一卡掣凸块,该活动插梢的内侧边突出一第二卡掣凸块,该第二卡掣凸块具有一卡掣凹槽;及该活动梢单元与该挡止梢单元相并拢时,使该第一卡掣凸块嵌入该卡掣凹槽。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2、1、能固定住双开尾防夹拉链两链布内侧边的反折状的链齿带形状。本发明能应用于专利号m624460所示的防夹拉链,使防夹拉链链布内侧边的反折装链齿带延伸到挡止梢单元及活动梢单元的链布槽中,稳固住反折状的链齿带及其滑动空间。

13、2、具有较佳的抗横向拉力。因为双开尾防夹拉链通常用在外套的两门襟,经常被使用者拉扯使其分离或插接在一起,本发明通过可射出成型在链布正反面的背板及夹块等夹持及定型的构造,使双开尾防夹拉链的下止装置具有更佳的抗横向拉力作用,能够更有效维持链布反折状的防夹构造,并使拉链开合时更容易穿插。

14、3、挡止梢单元的挡块能作为拉链头的下止点及手指施力的部位。本发明该挡止梢单元的挡块突出在第一背板的底边的前面,能挡止拉链头作为拉链头的止点。同时该挡块的内侧端连接于挡止梢及外侧端连接于第一夹块的下端,藉此形成稳固的结构,能预防挡止梢往前翻转变形。再者,该第一夹块与该挡块之间具有一凹弧面,当使用者手持该活动梢单元的活动插梢插入拉链头或反向拉出时,该挡块能作为另一手拿持施力的点。

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之组装结构,包含:一双开尾拉链,其具有两链带及带动该两链带彼此链合或分离的两拉链头;该两链带具有一第一链布与一第二链布,及分别结合在该第一链布与该第二链布的两链齿;该第一链布与该第二链布的内侧边分别朝向其正面反折向外侧边以分别形成反折的一链齿带,该第一链布与该第二链布分别与其链齿带之间形成一滑动空间,该滑动空间的开口侧朝向其链布的外侧边;该两链齿结合在该链齿带上,使该链齿分别位于该第一链布与该第二链布的正面,而该第一链布与该第二链布的反面分别遮蔽住该链齿;

16、该挡止梢单元一体射出成型在该第一链布的下端,该第一链布近下端及其反折的内侧边延伸进入并被固定在该第一链布槽内,该第一链布的滑动空间的下端对齐于该第一链布槽的上端,该挡止梢的上端接合在该第一链布的链齿带的端部;该第一链布近下端的背面贴合在该第一背板的前面并横向延伸通过该第一夹缝,使该第一链布延伸突出该第一背板的外侧边,该第一背板的前面密接在该第一链布的背面;该挡块从该第一背板的前面向前突出于该第一链布的前面的下端,用于该拉链头向下滑动时阻挡该拉链头;该第一夹块贴合在该第一链布的前面,其并与位于该第一链布的背面的该第一背板一起夹住该第一链布;及

17、该活动梢单元一体射出成型在该第二链布的下端,该第二链布的近下端及其反折的内侧边延伸进入并被固定在该第二链布槽内,该第二链布的滑动空间的下端对齐于该第二链布槽的上端,该活动插梢的上端接合在该第二链布的链齿带的端部;该第二链布近下端的背面贴合在该第二背板的前面并横向延伸通过该第二夹缝,使该第二链布延伸突出该第二背板的外侧边,该第二背板的前面密接在该第二链布的背面;该第二夹块贴合在该第二链布的前面,其并与位于该第二链布的背面的该第二背板一起夹住该第二链布。

18、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之组装结构中,第一背板与该第一夹块之间通过一第一连接梢相连在一起,该第一连接梢穿过该第一链布。

19、在上述一种双开尾拉链之下止装置之组装结构中,第二背板与该第二夹块之间通过一第二连接梢相连在一起,该第二连接梢穿过该第二链布。

20、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