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65581发布日期:2021-08-24 12:1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拉链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作为我们日常用品被运用在比如服装、包袋、帐篷等广泛的领域。拉链由链牙、链头、或锁紧件等组成。其中链牙是关键部分,它直接决定拉链的侧拉强度。一般拉链有两片链带,每片链带上各制有一列链牙,两列链牙相互交错排列。拉头夹持两侧链牙,借助拉襻滑行,即可使两侧的链牙相互啮合或脱开。

采用拉链制作的包裹、邮袋,配合耐磨坚固的编织袋,可以重复使用,减少快递等行业的浪费现象,但在货物运输或配送过程中,由于拉链容易被拉开,容易出现被盗现象,同时拉链容易在封闭后受推力或拉力,在非使用拉链头时扯开,造成封闭效果的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通过创新性的结构,解决现有的邮袋拉链容易被盗,以及容易在非使用拉链头时扯开,造成封闭效果的失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包括

布带,经尼龙编制而成,布带缝合有链牙,所述链牙有两层,分别位于布带上下侧面边缘,

链头,为三角状,分为上下两层,链头的头部上方,设置有扣环,所述扣环位于链头中心左侧或右侧,靠近中心一侧加厚,扣环中心带有通孔,两个链头靠近时,扣环对称,可通过穿过扣环的锁将链头锁紧和松开;链头上表面设置有基座、限位块,基座与限位块各有两个,沿链头中心面对称设置,基座由两个瓣板组成,

锁爪,为波浪形,包括尾部的插接尾和头部的尖角,头部和尾部向内收敛,插接尾斜向内,尖角竖向设置;链头上设置有贯通的插接口,插接口内侧设置有与插接尾匹配的斜面,插接尾插入插接口;链头上还设置有贯通的插孔,插孔位于基座之间,所述尖角可穿透插孔插入和脱出所述链牙,插入链牙的缝隙时,限制链头的移动;

拉舌,所述拉舌前部设置有缺孔,拉舌前端杆部套接在基座的两个瓣板之间,所述杆部内侧设置有翘台,所述翘台位于两个基座之间,且位于锁爪头部内侧,拉舌水平放置时翘台不与拉舌接触;拉舌旋转,翘台可带动锁爪头部上移,带动尖角脱出链牙。

进一步地,所述链头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插接口、插孔连接,位于两个限位块、基座之间,锁爪的尾部嵌入所述凹槽,锁爪的头部受凹槽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链头为金属,表面电镀。

进一步地,所述链头、基座、限位块一体加工。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的两个瓣板在拉舌前端放入后,受外力变形锁紧拉舌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拉舌远离基座的尾部下方设置有防滑突起,超出拉舌下表面不少于1mm,方便拉动拉舌。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本实用新型两个链头、拉舌为一组,缝合在包类物品后,旋转拉舌后两个链头可在拉舌作用下滑移,当布带闭合后,扣环对齐,通过锁可以将拉链锁紧,防止盗窃的发生。

在不使用锁时,将链头移动至任一位置后拉舌水平放置,锁爪头部可在插接尾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穿过链头上的插孔,插接在链牙之间的缝隙处,限制链头的移动,链头可处于布带1的任何位置而不受除拉舌以外的外力作用滑移;当旋转拉舌,拉舌的翘台旋转,推动锁爪头部上移,克服插接尾的弹力作用,尖角从链牙脱出,锁头可在链牙上自由移动。

锁爪,插接在插接口内,由于斜向设置,需要展开变形后插入,插入后受弹力作用不容易脱出,松开拉舌后插接尾的弹力使锁爪头部下移,尖角继续插入链牙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是,先将拉舌的杆部放入基座的两个瓣板之间,再将锁爪插入插接口内,锁爪前端的尖角穿过插孔插入链牙,将基座的两个瓣板上端封闭,使拉舌的杆部不易脱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在链头上设置有侧偏的扣环,可两两一对配合,在拉链锁合后,将扣环通过锁进行锁闭,具有防盗功能,避免运输、配送过程中货物的丢失;

2、本实用新型在链头上设置有锁爪,在拉舌水平放置时,在插接尾的弹力作用下,尖角插入链牙,避免链头被外力作用滑动脱开;而在转动拉舌时,锁爪前端被拉舌上的翘台推动上移,大于插接尾弹力,尖角上移,脱出链牙;旋转拉舌时才可以拉动链头,具有自锁功能,防脱效果好可以正常拉开拉链,结构较为合理、稳定;

3、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双排链牙,与之配合的的链头采用金属电镀,耐久性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单个链头和布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单个链头与拉舌的俯视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单个链头与拉舌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6为拉舌竖直状态,锁爪前端被抬起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7为拉舌竖直状态,锁爪前端被抬起的放大爆炸立体示意图;

图8为拉舌竖直状态,锁爪前端被抬起的放大爆炸主视示意图;

图9为拉舌竖直状态,锁爪前端被抬起的放大爆炸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的单个链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布带;2、拉舌;201、防滑突起;202、翘台;3、链头;4、锁爪;401、插接尾;402、尖角;5、扣环;6、链牙;7、基座;8、限位块;9、插接口;10、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编织袋防脱式自锁拉链,包括

布带1,经尼龙编制而成,布带1缝合有链牙6,所述链牙6有两层,分别位于布带1上下侧面边缘,

链头3,为三角状,分为上下两层,链头3的头部上方,设置有扣环5,所述扣环5位于链头3中心左侧或右侧,靠近中心一侧加厚,扣环5中心带有通孔,两个链头3靠近时,扣环5对称,可通过穿过扣环5的锁将链头3锁紧和松开;链头3上表面设置有基座7、限位块8,基座7与限位块8各有两个,沿链头3中心面对称设置,基座7由两个瓣板组成,

请参阅图5-7、10,锁爪4,为波浪形,包括尾部的插接尾401和头部的尖角402,头部和尾部向内收敛,插接尾401斜向内,尖角402竖向设置;链头3上设置有贯通的插接口9,插接口9内侧设置有与插接尾401匹配的斜面,插接尾401插入插接口9;链头3上还设置有贯通的插孔10,插孔10位于基座7之间,所述尖角402可穿透插孔10插入和脱出所述链牙6,插入链牙6的缝隙时,限制链头3的移动;

请参阅图8、9,拉舌2,所述拉舌2前部设置有缺孔,拉舌2前端杆部套接在基座7的两个瓣板之间,所述杆部内侧设置有翘台202,所述翘台202位于两个基座7之间,且位于锁爪4头部内侧,拉舌2水平放置时翘台202不与拉舌2接触;拉舌2旋转,翘台202可带动锁爪4头部上移,带动尖角402脱出链牙6。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链头3上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与插接口9、插孔10连接,位于两个限位块8、基座7之间,锁爪4的尾部嵌入所述凹槽,锁爪4的头部受凹槽限位。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链头3为金属,表面电镀。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链头3、基座7、限位块8一体加工。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基座7的两个瓣板在拉舌2前端放入后,受外力变形锁紧拉舌2前端。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拉舌2远离基座7的尾部下方设置有防滑突起201,超出拉舌2下表面不少于1mm,方便拉动拉舌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

本实用新型两个链头3、拉舌2为一组,缝合在包类物品后,旋转拉舌2后两个链头3可在拉舌2作用下滑移,当布带1闭合后,扣环5对齐,通过锁可以将拉链锁紧,防止盗窃的发生。

在不使用锁时,将链头3移动至任一位置后拉舌2水平放置,锁爪4头部可在插接尾401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穿过链头3上的插孔10,插接在链牙6之间的缝隙处,限制链头3的移动,链头3可处于布带11的任何位置而不受除拉舌2以外的外力作用滑移;当旋转拉舌2,拉舌2的翘台202旋转,推动锁爪4头部上移,克服插接尾401的弹力作用,尖角402从链牙6脱出,锁头可在链牙6上自由移动。

锁爪4,插接在插接口9内,由于斜向设置,需要展开变形后插入,插入后受弹力作用不容易脱出,松开拉舌2后插接尾401的弹力使锁爪4头部下移,尖角402继续插入链牙6缝隙。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是,先将拉舌2的杆部放入基座7的两个瓣板之间,再将锁爪4插入插接口9内,锁爪4前端的尖角402穿过插孔10插入链牙6,将基座7的两个瓣板上端封闭,使拉舌2的杆部不易脱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在旋转拉舌时才可以拉动链头,具有自锁功能,防脱效果好,且具有防盗功能,适用于邮包行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