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5209发布日期:2021-10-09 12:35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防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打篮球、羽毛球等快速跑动的运动,在人急速跑动的开始时刻,会用力蹬地面以得到反作用力助跑。
3.因为运动场地有很多种,运动鞋的底面粗糙度以及材质也多种,所以经常出现人用力蹬地面而打滑现象。
4.现有鞋子与地面打滑后经常使用户突然滑倒,允许用户反应的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以延长用户在可能滑倒时的反应时间。
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包括固定件和带状的底带,所述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底带和鞋子连接,所述底带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到鞋子的底部,所述固定件与鞋子通过可拆装方式连接;所述底带靠近鞋子侧的面为第一面,远离鞋子侧的面为第二面,所述第一面与鞋底面贴合,所述第二面与地面接触,且所述第二面为粗糙面,鞋子通过所述底带对地面施加蹬力时,以所述第二面为固定的支撑,鞋子带动所述防滑带对应不同的蹬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移。
7.可选的,所述固定件采用非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底带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第一面与鞋底面贴合并相对固定。
8.可选的,所述底带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固定件由非弹性材质制成。
9.可选的,所述固定件为可自由弯曲的绳状,所述底带上设有通孔,绳状的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通孔穿插配合后,所述固定件的自由端捆绑固定于鞋子上。
10.可选的,所述的弹性材质采用橡胶制成。
11.可选的,所述底带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12.可选的,所述底带包括硬质的固定板和具有弹性的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件与鞋子固定,所述防滑件与地面接触。
13.可选的,所述底带包括硬质的防滑件和具有弹性的固定板,所述防滑件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固定板通过所述固定件与鞋子固定,所述防滑件与地面接触。
14.可选的,所述防滑件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防滑件相互粘接的面均为光滑的平面,所述固定件与鞋底接触的面以及所述防滑件与地面接触的面分别为粗糙面。
15.可选的,所述固定件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底带采用非弹性材质制成。
16.相对于仅靠鞋子自身的防滑设计的方案来说,本技术的防滑带通过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到待使用的鞋子上,防滑带可代替鞋子与地面摩擦,防滑带与地面接触的面为粗糙面,这样使用者在起跑或改变方向用力蹬地面时,传统的裸鞋此时与地面直接接触而产生滑动导致打滑,使用者会突然摔倒,而本技术中的防滑带与地面还未打滑时,防滑带会因为受力而产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的产生过程中,根据正常人的自然反应,这种时候使用者已然察觉蹬地用力过猛,大脑中也想到可能会出现摔倒结果,所以提前做好可能摔倒的准备,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使用者通过调整自身而避免了摔倒,另一种结果是使用者摔倒了,但是有提前准备的,那么基本不会受伤或者受伤较轻,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比没有时间准备的突然摔倒更好,因此,本技术通过将具有弹性的防滑带安装到鞋子上,延长用户在可能滑倒时的反应时间。
附图说明
17.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18.图1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鞋子与一种防滑带配合的示意图;
19.图2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鞋子与另一种防滑带配合的示意图;
20.图3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防滑带的示意图;
21.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防滑带的示意图;
22.图5是本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底带与防滑件的示意图。
23.其中,100、防滑带;101、固定件;102、底带;103、第一面; 104、第二面;105、通孔;106、固定板;107、防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 或其组合。
26.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7.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
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29.如图1至图5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100,包括固定件101和带状的底带102,所述固定件101分别与所述底带102和鞋子连接,所述底带102通过所述固定件101固定到鞋子的底部,所述固定件101与鞋子通过可拆装方式连接;所述底带102靠近鞋子侧的面为第一面103,远离鞋子侧的面为第二面104,所述第一面103与鞋底面贴合并相对固定,所述第二面104与地面接触,且所述第二面104为粗糙面,鞋子通过所述底带102对地面施加蹬力时,以所述第二面104为固定的支撑,鞋子带动所述防滑带100对应不同的蹬力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变形。
30.根据公式mv=ft,m:质量,v:速度变化量,f:作用力,t:作用力持续的时间,即质量一定,若速度变化量越大,那么就需要作用力与作用力持续的时间乘积越大,而速度变化量越大是运动者经常遇到的,且经常是作用力极大,同时作用力持续的时间极短,这种时候常会导致运动者鞋子与地面打滑而滑倒,而根据公式可知,若是减小作用力,增大作用力持续的时间,那么也可以实现对应数值的速度变化量,据此,本技术的发明人做出一种用于鞋子的具有弹性的防滑带 100,相对于仅靠鞋子自身的防滑设计的方案来说,本技术的防滑带 100通过可拆装的方式固定到待使用的鞋子上,防滑带100可代替鞋子与地面摩擦,防滑带100与地面接触的面为粗糙面,这样使用者在起跑或改变方向用力蹬地面时,传统的裸鞋此时与地面直接接触而产生滑动导致打滑,使用者会突然摔倒,而本技术中的防滑带100与地面还未打滑时,防滑带100会因为受力而产生弹性变形,该弹性变形的产生过程中,根据正常人的自然反应,这种时候使用者已然察觉蹬地用力过猛,大脑中也想到可能会出现摔倒结果,所以提前做好可能摔倒的准备,这样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使用者通过调整自身而避免了摔倒,另一种结果是使用者摔倒了,但是有提前准备的,那么基本不会受伤或者受伤较轻,无论哪种结果,都是比没有时间准备的突然摔倒更好,因此,本技术通过将具有弹性的防滑带100安装到鞋子上,以延长作用力持续的时间,从而延长用户在可能滑倒时的反应时间,甚至是可以防止鞋子与地面出现打滑导致的滑倒。
31.其中,所述底带102由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固定件101由非弹性材质制成。本技术的防滑带100安装到鞋子上后,在使用者使用中达到一定的蹬地力时,底带102产生弹性变形使第一面103与第二面 104相向错开移动,但是第一面103与鞋子是需要相对固定的,所以本方案的底带102采用弹性材质制成,可以满足受力后弹性变形,而固定件101采用非弹性材质,即在正常人使用受力时基本上不产生能感受到的形变,如此来保证防滑带100的形变仅来自于底带102,这样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方便掌握防滑带100的使用。
32.当然,还可以是所述底带102由非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固定件 101由弹性材质制成;或者所述底带102与所述固定件101均由弹性材质制成。只要在使用者使用中达到一定的蹬地力时,防滑带100可以产生弹性形变,从而延长使用者将要滑倒时的时间,或者防止鞋子与地面出现打滑导致的滑倒。具体本方案中的弹性材质采用带有橡胶成分的材质,因为橡胶制造技术成熟,而且原料来源广泛,弹性良好。
33.具体的,所述固定件101为可自由弯曲的绳状,所述底带102上设有通孔105,绳状的所述固定件101与所述通孔105穿插配合后,所述固定件101的自由端捆绑固定于鞋子上。
本方案中通过绳状的固定件101将底带102固定在鞋子上,对应的底带102上设有通孔105 与固定件101配合,类似鞋带与鞋子上的穿线孔,然后绳状的固定件 101的自由端穿过通孔105后与鞋子缠绕固定,当然固定件101可以是缠绕鞋子表面也可以是与鞋子上的穿线孔配合固定。本技术的防滑带100也可以是采用其他固定方式,例如魔术贴、卡扣等可拆装方式均可。
34.进一步的,本技术一实施例公开了所述底带102包括硬质的固定板106和具有弹性的防滑件107,所述防滑件107固定在所述固定板 106上,所述固定板106与所述固定件101连接,所述固定板106通过所述固定件101与鞋子固定,所述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所述防滑件107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06上,所述固定件101 与所述防滑件107相互粘接的面均为光滑的平面,所述固定件101与鞋底接触的面以及所述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的面分别为粗糙面。本方案中的固定板106设为硬质结构与鞋子固定,硬质结构方便固定时的受力,而防滑件107采用弹性材质制成,这样在使用中,使用者施加蹬力后,防滑件107会产生弹性形变,以延长作用力持续的时间;而固定件101与防滑件107相互接触的面均为光滑的平面,并采用胶粘固定,因为平面贴合度高,胶粘后的固定较牢固,同时固定件101 与鞋底接触的面以及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的面分别为粗糙面,因为本方案实施中,固定板106与鞋子之间是要相对固定的,所以为避免两者接触面产生摩擦,所以将对应侧的固定板106的面设计为粗糙面来增大摩擦系数,同理防滑件107与地面之间也是要避免相对打滑的,所以将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的面设为粗糙面以增大摩擦系数。
35.另外,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公开了所述底带102包括硬质的防滑件 107和具有弹性的固定板106,所述防滑件107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06 上,所述固定板106与所述固定件101连接,所述固定板106通过所述固定件101与鞋子固定,所述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所述防滑件 107通过胶粘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固定板106上,所述固定件101与所述防滑件107相互粘接的面均为光滑的平面,所述固定件101与鞋底接触的面以及所述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的面分别为粗糙面。本方案的固定板106设为弹性结构与鞋子固定,而防滑件107采用硬质材质制成,这样在使用中,使用者施加蹬力后,位于防滑件107与鞋子之间的固定件101会产生弹性形变,也可以起到延长作用力持续的时间作用;而固定件101与防滑件107相互接触的面均为光滑的平面,并采用胶粘固定,因为平面贴合度高,胶粘后的固定较牢固,同时固定件101与鞋底接触的面以及防滑件107与地面接触的面分别为粗糙面,与上述实施例的效果相同,本方案考虑防滑件107使用中经常与地面摩擦会产生磨损,所以硬质的防滑件107可以更耐磨损。
36.本技术还公开了一实施方式,所述固定件101采用弹性材质制成,所述底带102采用非弹性材质制成,这样使用者在起跑或改变方向用力蹬地面时,弹性的固定件101可以用于消化过大的冲力,可以起到延长用户在可能滑倒时的反应时间。
37.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底带102的形状体积不做特定要求,具体根据市面上的鞋子而制造生产,可以是固定尺寸,也可以为可伸缩设计以应用于鞋子的底部不同位置,而且防滑带100也可以直接安装到使用者脚上或其它部位,只要使用条件满足均可适用。另外,本技术中的底带10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同理,本技术中的防滑带 100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设计,具体其中一种方式为采用含有橡胶成分的材质制成,防滑带100的表面均采用防滑设计,具体不仅限于采用粗糙面的设计,也可以是其他设计。
38.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