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地面积水报警装置的手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29567发布日期:2021-09-29 05:1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地面积水报警装置的手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步行手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地面积水报警装置的手杖。


背景技术:

2.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在出行时大多需要使用辅助设备,例如手杖,无论室内、室外行走均需要。然而,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由于,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中很难分辨出地面上的积水,特别是在厨房和卫生间,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跌倒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日常活动及独立生活能力,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目前的多功能手杖中,缺少一款具备潮湿及积水报警功能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地面积水报警装置的手杖,利用手杖内部设置的积水报警装置为老人的行动提出预警,避免人身伤害。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带有地面积水报警装置的手杖,包括由空心轻质管材制作的手杖本体、底托、积水报警装置,所述底托包括圆台形的托座1,环绕托座轴线在其外圆壁上均布设置多根内部带有取样管的支腿2,所述取样管201汇聚于托座中部的检测室101,所述支腿2下部设有取样口202,所述取样口连接取样管,所述手杖本体包括手柄3、立杆4,所述积水报警装置包括取样机构和报警器,所述报警器5是集合声、光、振动于一体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的左、右触发头501、502设置在检测室101内,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伸缩气囊6、提拉线7、提升翘板8,所述伸缩气囊6设置于立杆4之内,所述提升翘板8设置于手柄3上部,所述提升翘板8中部与手柄3铰接,所述提拉线7连接于伸缩气囊6顶部与提升翘板8前端之间,所述伸缩气囊6下部设有正对于报警器左、右触发头之间的间隙的气口9。
6.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伸缩气囊6两端均设有刚性的上、下封帽601、602,所述上封帽601通过提拉线7与提升翘板8前端连接,所述下封帽602通过密封胶固定于立杆4内部。
7.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伸缩气囊6下部的气口9通过下封帽602与伸缩气囊6内部连通。
8.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报警器5的左、右触发头501、502是相对设置的两块金属极板,所述两块金属极板之间设有不大于1mm的间隙。
9.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气口9与报警器5的左、右触发头501、502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在3~5mm之间。
10.方案进一步是,所述伸缩气囊6的内部容积的变化量大于所有取样管201内部空间之和。
11.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支腿2下部的取样口202的材质为质地柔软的橡胶,所述取样口设有中心孔。
12.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提拉线7上设有换向转轮组10。
13.方案进一步是,所述报警器5设置于手柄3之内或贴附于立杆4之外。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 报警器发出声、光、振动三种报警信号,同时对使用者视觉、听觉、触觉施加刺激,确保使用者能够接收到,感知到地面上的危险;
16.2. 取样管通过托座中部的检测室连通,只有全部支腿下都有积水时,取样机构才能将积水吸入检测室触发报警器报警,避免误报警;
17.3. 取样机构中的伸缩气囊可以给取样管抽真空吸水,也可以向外喷出气体排水,让手杖具备遇积水报警,脱离积水时解除报警的能力;
18.4.提升翘板被使用者下压的时刻,也是使用者向前迈步的时刻,提升翘板带动取样机构吸水,手杖底托内呈现负压状态,外部的大气会将此时手杖底托压在地面之上难以移动,为使用者提供稳定支撑,避免其站立不稳滑到。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描述。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托与立杆结合部的细节展示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柄与提升翘板的配合细节展示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一种带有地面积水报警装置的手杖,见图1、图2所示,包括由空心轻质管材制作的手杖本体、底托、积水报警装置,底托包括圆台形的托座1,环绕托座轴线在其外圆壁上均布设置多根内部带有取样管的支腿2,取样管201汇聚于托座中部的检测室101,支腿2下部设有取样口202,取样口连接取样管,手杖本体包括手柄3、立杆4,积水报警装置包括取样机构和报警器,报警器5是集合声、光、振动于一体报警器,报警器的左、右触发头501、502设置在检测室101内,取样机构包括伸缩气囊6、提拉线7、提升翘板8,伸缩气囊6设置于立杆4之内,提升翘板8设置于手柄3上部,提升翘板8中部与手柄3铰接,提拉线7连接于伸缩气囊6顶部与提升翘板8前端之间,伸缩气囊6下部设有正对于报警器左、右触发头之间的间隙的气口9。伸缩气囊6两端均设有刚性的上、下封帽601、602,上封帽601通过提拉线7与提升翘板8前端连接,下封帽602通过密封胶固定于立杆4内部。伸缩气囊6下部的气口9通过下封帽602与伸缩气囊6内部连通。报警器5的左、右触发头501、502是相对设置的两块金属极板,两块金属极板之间设有不大于1mm的间隙。气口9与报警器5的左、右触发头501、502的连接部之间的距离在3~5mm之间。伸缩气囊6的内部容积的变化量大于所有取样管201内部空间之和。支腿2下部的取样口202的材质为质地柔软的橡胶,取样口设有中心孔。提拉线7上设有换向转轮组10。报警器5设置于手柄3之内或贴附于立杆4之外。
26.手柄3、提拉线7、提升翘板8之间的配合结构,见图3所示,提升翘板8前后两端各设有一个向下的封盖,前封盖是801,后封盖802。这两个封盖起防止夹伤使用者手的作用,前
封盖下端设有一个用以和提拉线7连接的连接孔。提升翘板8和手柄3通过中部的铰链11连接,提升翘板8的形状为扣接在手柄上的弧形板,弧形板的轴线高于手柄3的轴线,提升翘板8在手柄3之上呈现形成一个跷跷板形态,提升翘板8的后端为使用者的握持端。使用者向前行走迈步时,手向下压提升翘板8后端,提升翘板8前端上翘,带动提拉线7向上提,提拉线7拉长伸缩气囊6,伸缩气囊6内部空间增大,伸缩气囊6、检测室101、取样管201内部的空间总和就增大,处于伸缩气囊6、检测室101、取样管201内部的空间气压就低于外部大气压,再由于,取样口202是质地柔软的橡胶,如果此时地面上有积水,或处于潮湿状态,取样口202起到密封垫的作用,外部的大气会将此时手杖底托压在地面之上难以移动,手杖底托与地面结合力增大,手杖稳定性增加,即使手杖使用者脚下有滑动的趋势,手杖也可以给使用者以足够的支撑力,防止其滑倒。手柄前后两个端面301、302的位置还具有控制提升翘板8上翘幅度的作用,手柄前后两个端面301、302与前封盖801,后封盖802之间的间隙大,则提升翘板8上翘幅度就大,伸缩气囊6内部空间增减量就大,手杖底托与地面结合力进一步增大。在支腿2中至少有一个处于干燥地面时,取样口202起不到密封作用,手杖可以轻松的移动。
27.报警器5是成熟技术,触发头501、502是相对设置的两块金属极板,左、右触发头之间的距离在3~5mm。当地面上有积水时,由提升翘板8带动产生的负压会将积水吸入检测室101,触发头501、502之间通过积水导通,报警器5发出报警信号。在手杖移出积水时,伸缩气囊6收缩并向外排气,将触发头501、502之间的水吹除,报警器5解除报警。
28.实施例2:
29.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的改进,是对实施例1中报警器5设置位置的细化。见图4所示,报警器5设置于手柄3之内或贴附于立杆4之外。图中展示的是贴附于立杆4之外的方案,报警器5设置于手柄3之内有利于使用者接收振动信号,更适用于听力下降的很厉害的使用者使用;报警器5贴附于立杆4之外,有利于使用者接收声、光信号,同时,报警器所发出的声、光信号会进一步吸引使用者观察下部情况,及时发现地面上的积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