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

文档序号:27852135发布日期:2021-12-08 11:5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

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


背景技术:

2.夜班是临床护士必有的工作模式,然而在夜班的工作中,如查房、观察病情、夜间用药等,护士一方面要避免影响其他患者的睡觉,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看得见,所以很多医院都使用夜灯来供护士进行查房。
3.但是,现有的查房夜灯,需要护士手持夜灯进行工作,不利于护士查房、观察病情、夜间用药等工作的进行,同时在检查多个病人时容易产生交叉感染。
4.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1566335.4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控式夜班护士查房夜灯,该设计通过固定夹的设置,可将查房夜灯夹持在护士的衣服口袋上,便于护士查房,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将照明装置通过固定夹夹置在衣服上,身体轻微晃动会造成照明装置的晃动,不能保证照明装置的稳定性且不能对照明装置的照射方向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能保证照明装置的稳定性且不能对照明装置的照射方向进行调节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包括灯体,还包括将所述灯体固定在手臂上的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另一端通过卡接弧片连接在一起,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内均设置有调节腔,所述上固定环内设置有控制所述灯体照射角度的调节组件,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靠近手臂一侧开设有与所述调节腔连通的贴合槽,所述贴合槽内安装设置有与手臂紧贴的贴合组件。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贴合组件包括安装设置在所述贴合槽内的弹性贴合环,所述弹性贴合环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贴合槽内,所述弹性贴合环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远离所述弹性贴合环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调节腔内壁上。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调节腔内壁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柱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一端延伸至所述调节柱靠近所述弹性贴合环端部垂直方向。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固定环外侧开设有供所述灯体安装的安装槽,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的微调柱,所述灯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微调柱上,所述微调柱一端安装设置有锥形转动齿轮,所述锥形转动齿轮上啮合有锥形调节齿轮,所述锥形调节齿轮一端连接有连接柱,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上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旋钮与所述连接柱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上贯穿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卡接弧片凸起部分抵接控制所述卡接弧片向内收缩。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设置贴合组件,使得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紧紧固定在手臂上,灯体跟随手臂的移动而移动,保证了照明手环的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调节组件对灯体的照射方向进行调节,便于对患者身体某一位置进行检查。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的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卡接弧片带动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固定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分开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20]1‑
灯体;2

上固定环;3

下固定环;4

卡接弧片;5

调节腔;6

调节组件;7

贴合槽;8

贴合组件;9

滑动槽;10

控制按钮;
[0021]
61

微调柱;62

锥形转动齿轮;63

锥形调节齿轮;64

连接柱;65

调节旋钮;
[0022]
81

弹性贴合环;82

调节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士值夜班用照明手环,本装置是作为手环戴在护士手上,可以通过手部移动带动照明手环移动,保证了照明装置的稳定性,还可以通过调节组件8对灯体1照射角度进行微调,以防手掌过大将灯体1照射挡住,也方便了对病人身体不同部位的检测。
[0025]
本装置包括灯体1以及将灯体1固定在手臂上的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一端转动连接在一起,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另一端通过卡接弧片4连接在一起,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内均设置有调节腔5,上固定环2内设置有控制灯体1照射角度的调节组件6,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靠近手臂一侧开设有与调节腔5连通的贴合槽7,贴合槽7内安装设置有与手臂紧贴的贴合组件8。
[0026]
其中,贴合组件8包括安装设置在贴合槽7内的弹性贴合环81,弹性贴合环81一端固定安装在贴合槽7内,弹性贴合环81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调节柱82,调节柱82远离弹性贴合
环81一端滑动设置在调节腔5内壁上,调节腔5内壁上开设有供调节柱82滑动的滑动槽9,滑动槽9一端延伸至调节柱 82靠近弹性贴合环81端部垂直方向;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上贯穿设置有控制按钮10,控制按钮10与卡接弧片4凸起部分抵接控制卡接弧片4向内收缩。
[0027]
图1和图2分别为弹性贴合环81在该装置戴上和摘下两种状态,当手环戴在手臂上时,卡接弧片4向调节腔5内推进,将调节柱82推动在滑动槽9 内滑动至端部,调节柱82另一端连接弹性贴合环81,弹性贴合环81在调节柱82的推动下向内移动,弹性贴合环81与手臂贴合,当需要摘下照明环时,按下控制按钮10,如图3和图4所示,按下卡接弧片4凸起部分,将卡接弧片4向外拖拽,至一定位置,卡接弧片4不对调节柱82产生抵制力,调节柱 82滑动至初始位置,并带动弹性贴合环81向贴合槽7内收容,弹性贴合环 81不对手臂进行贴合,抽出手臂,将照明环摘下。
[0028]
在手臂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手臂会将光照遮挡,所以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了调节组件6,上固定环外侧开设有供灯体1安装的安装槽11,调节组件6包括转动安装在安装槽11内的微调柱61,灯体1固定安装在微调柱 61上,微调柱61一端安装设置有锥形转动齿轮62,锥形转动齿轮62上啮合有锥形调节齿轮63,锥形调节齿轮63一端连接有连接柱64,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上侧壁上设置有调节旋钮65与连接柱64连接。
[0029]
调节组件6的主要调节原理为,转动调节旋钮65,锥形调节齿轮63转动,带动锥形转动齿轮62转动,锥形转动齿轮62在微调柱61上,所以微调柱61 微微转动,灯体1随之微调柱61转动,灯体1的照射方向发生变化。
[0030]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核心为,在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之间设置贴合组件8,使得上固定环2和下固定环3紧紧固定在手臂上,灯体1跟随手臂的移动而移动,避免身体移动产生的晃动,保证了照明手环的稳定性,另外通过设置调节组件6对灯体1的照射方向进行调节,避免在照射过程中被手部遮挡,并且便于对患者身体某一位置进行检查。
[0031]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