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64462发布日期:2021-12-08 13:28阅读:585来源:国知局
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属于服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保暖裤是冬季必需的服装,尤其对于有膝部关节炎的人来说,在秋冬来临时如果及时做好腿部保暖和防护后疼痛就会减轻或者消失。
3.目前,市面上的冬季防寒产品多数是高弹的针织外面料和针织弹性丰富的里绒面料。它随型度好,但紧箍在腿上让怕冷的人更冷,冷风和寒气直逼肌肤;在将这些防寒产品内外弹性拉大时,纤维间的间隙也会增大,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防寒保暖。还有另一种冬季保暖产品用的外面料没有透气性,在穿着时身体自然呼吸的汗液气体不能排出,使衣内有潮湿的感觉。传统的棉裤保暖透气但是没有弹性,穿着时不美观,舒适性、随型度差。
4.另一方面,中青年需要后腰高,前腰低的保暖裤。一般着装短款棉服上衣偏多,保暖裤不是时尚外裤,在低温下凑合使用。而且,保暖裤因汗渍、洗涤、穿脱等原因造成腰部松紧带易老化,失去弹性,不得不丢弃。在销售中同体型不同年龄对松紧带松紧要求也不同,年轻人喜欢紧,年龄大的人怕勒,而且有些人喜欢跨型选购,偏大腰围喜欢细腰围的型号,固定长度松紧带满足不了这些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如果针对保暖裤后腰高、前腰低的要求进行高度测量,前后高点至低点落差达到11

16厘米(随号型增大而增加),通过剪裁面料就能很容易地做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并不能达到使用目的,后腰高出部分由于无前腰平行环形牵拉会造成下垂、外翻,同时,连接前裤腰左、右侧缝的直形松紧带不能实现两侧腰至前裆线的7.5

9.0厘米的“u”形连接。试验证明直形松紧带外沿起浪翘起不能达到使用目的,按角度在前裆对应位置坐“v”形连接,同样达不到使用目的。
6.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考虑到群体需求,着装习惯,拼接面料与主面料密度上差异,设计了一种新型适合后腰高、前腰低款式防风抗寒保暖裤。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由外面的防风层和里面的保暖层两层组成,防风层和保暖层对应部位采用相同设计;
9.裤腿部分包括前裤片和后裤片;
10.所述的后裤片包括后翘腰拼片和后裤片主体;所述的后裤片通过后翘腰下线分割成后翘腰拼片和后裤片主体,所述的后翘腰下线为后裤片内缝线(后裆线延长线)低于后翘腰下腰线(腰线)的一点与后裤片外缝线和后翘腰下腰线(腰线)的交点之间的直线,所述的后翘腰下腰线为后裤片腰线,也是整个裤体的腰线;所述的后翘腰下线是后裤片主体的腰口线;
11.所述的后翘腰拼片包括上翘、腰部和下翘三部分;
12.所述的下翘部分呈三角形状,上边为后翘腰下腰线,下边为后翘腰下线,侧边为后裤片内缝线;
13.所述的腰部为后翘腰上腰线以下、后翘腰下腰线以上的部分,所述的后翘腰上腰线设置于后翘腰下腰线上部且与后翘腰下腰线平行;
14.所述的上翘部分为后翘腰上腰线以上的部分,其上边缘为弧形的后翘腰上线,所述的后翘腰上线为后裤片内缝线上高于后翘腰上腰线的一点至后裤片外缝线(或者后翘腰外缝线)和后翘腰上腰线的交点之间的弧线;
15.所述的前裤片包括前裤片上拼片和前裤片主体;所述的前裤片通过上拼片下线分割成前裤片上拼片和前裤片主体,所述的上拼片下线为立裆的中心点(腰线与横裆线之间1/2处)与前裤片外缝线上低于臀围线、高于横裆线的一点之间的弧线;前裤片上拼片的上边缘为上拼片上线,上拼片上线为裤腰线与前裤片外缝线的交点与低于腰线且位于前裤片内缝线(立裆线)外侧的一点之间向下凹陷的弧线,和该点至前裤片内缝线的垂线,所述的裤腰线设置于前裤片腰线上部且与腰线平行。
16.进一步地,所述后裤片的后翘腰上线包括向上凸起的凸弧和向下凹陷的凹弧两部分,凸弧与凹弧的连接点位于后翘腰的内缝线与外缝线之间1/2处;凸弧能扩大后腰背部保暖,凸弧与凹弧连接处不易在侧转体时引起后高腰下卷,凹弧能迅速减小落差与前腰下凹弧顺畅连接。经过两个弧线的连接点且平行于后翘腰上腰线的平行线与后裤片外缝线(或者后翘腰外缝线)的交点与后翘腰上线与后裤片内缝线(立裆线)的交点之间的连线(直线),与后裤片内缝线(立裆线)垂直。
17.进一步地,后裤片的后翘腰下腰线与前裤片的腰线相互连接,构成一条完整的腰线;后裤片的后翘腰上腰线与前裤片的裤腰线相互连接,构成一条完整的腰线。后裤片的后翘腰下腰线与后裤片的后翘腰上腰线是使用腰线,前裤片的腰线与前裤片的裤腰线是定位腰线。
18.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裤片在后翘腰拼片下方还设置上外侧拼接片(即在后裤片主体上部设置上外侧拼接片),后裤片上外侧拼接片的上端为后裤片主体的腰口线的中间点以外的部分腰口线,外侧为后裤片外缝线,内侧和下侧为腰口线的中间点至后裤片外缝线在横裆线以下的一点之间的弧线
‑‑
即后裤片弧形线,该点在横裆线以下3.0

5.5cm处(根据身高不同而变化)。优选的,上外侧拼接片上的后裤片弧形线与主裤片(后裤片主体)上的后裤片弧形线相比,向后中线方向凸出的更多,这样可以达到立体裁剪效果。
19.进一步地,所述的后裤片下脚口设置弹力拼接片,拼接片与后裤片之间通过斜直线缝合连接,拼接片仅设置在外层面料上,里层面料不加拼片,其作用是方便穿脱。后裤片下脚口拼接片的上端为后裤片内缝线距脚口线9

12cm处(根据身高不同,裁剪长度不同)至后裤片外缝线距脚口线6

8cm(根据身高不同,裁剪长度不同)处的斜直线,下端为脚口线。
20.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翘腰下翘,后裤片内缝线(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后翘腰下线及后翘腰下腰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3

4厘米,根据型号不同长度不同。
21.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翘腰腰部,所述的后翘腰上腰线与后翘腰下腰线之间的距离为3.0

7.0厘米,该距离为后翘腰腰宽,根据型号的不同,长度也不同。
22.进一步地,所述的后翘腰上翘,后裤片内缝线(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后翘腰上线(凸弧)及后翘腰上腰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5.0

8.0厘米,其中,后裤片内缝线(后裆
线延长线)分别与后翘腰上线(凸弧)和经过后翘腰上线凸弧和凹弧两个弧线的连接点且平行于后翘腰上腰线的平行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5

4.0厘米,后裤片内缝线(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所述的平行线和后翘腰上腰线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5

4.0厘米。
23.进一步地,所述前裤片的上拼片下线包括向上凸起的凸弧和向下凹陷的凹弧两部分,腹部凹弧可以增加主裤体面料面积,提高保暖部位,向外侧凸弧连接在坐立时,辅助增加臀围和腹围。
24.进一步地,所述前裤片的上拼片下线在前裤片外缝线上的端点与臀围线的距离为2.0

5.5厘米。
25.进一步地,所述前裤片的上拼片上线中,低于腰线且位于前裤片内缝线(立裆线)外侧的点与腰线之间的距离为2.0

4.0厘米,与前裤片内缝线(立裆线)之间的距离为1.0

2.0厘米。
26.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拼片上线位于前裤片外缝线上的一端到腰线的距离为3.0

7.0厘米,随着型号的增加而增大。
27.进一步地,在前裤片的腰边上安装弧形松紧带,连接前腰左右侧边。
28.进一步地,所述的弧形松紧带是将比所需松紧带宽度大1.0厘米的松紧带,通过折边1.0厘米使其外凸形成弧形,用双针缝纫机缝纫而成。
29.进一步地,所述的前裤片外层面料在两侧裤外缝松紧带宽度处设置开口,一侧开口方便用于取出、更换松紧带,另一侧开口方便调整时拉出钩圈松紧带。
30.进一步地,所述的松紧带为可调松紧带,所述的弧形松紧带与弹力布搭配使用,两者之间通过3

5排的圈、钩、进行连接;在腰边一侧开口位置缝纫固定弹力布,弹力布宽为3.0厘米,长为4.0厘米,软弹布易拉出调整口,在松紧带拉伸时可以调整0

10厘米(6

10厘米)腰围差。弹力布的一端连接圈部分,与圈对接的钩缝纫固定在松紧带一端,松紧带另一端缝纫固定在腰边另一侧的开口位置。
31.进一步地,后翘腰拼片和前裤片上拼片的里层面料选用银狐绒复合高弹泳衣面料(锦纶加氨纶针织面料),外层面料选用高弹泳衣面料(氨纶锦纶针织面料),里层和外层面料同方向使用,保持里外面料功能相同。
32.后裤片的上外侧拼接片的里层面料选用银狐绒复合高弹泳衣面料,如锦纶加氨纶针织面料,或者,高密摇粒绒复合面料;外层面料选用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针织面料,或者,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梭织面料。
33.后裤片下脚口拼接片采用四面弹针织布料。
34.进一步地,主裤体(包括前、后裤片主体)的里层面料选用高密摇粒绒复合面料,外层面料选用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梭织面料。
35.上述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的裁剪和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保暖裤的设计裁剪得到后翘腰拼片、后裤片的上外侧拼接片、后裤片下脚口拼接片、前裤片上拼片及前、后裤片主体的外层和里层;里层材料缝纫时,后翘腰拼片左右内缝用四线锁边机缝合,其他部位先用平缝机窄缝做初连接,再使用四针六线压缝;外层面料缝纫时,先用平缝机做初连接,再采用四线锁边机二次缝纫。
36.保暖裤内、外层裤体的缝合顺序为把拼接片与主裤片(裤片主体)采用两次缝合,得到完整的前、后裤片;再将前、后裤片采用两次缝合,形成两个裤腿;最后两个裤腿采用两
次缝合,形成整体裤子。
37.进一步地,腰边两侧外裤缝与松紧带同位开口,与松紧带缝位相同,后裤片外层面料与主裤体侧缝缝合,前裤片同松紧带同位处不缝和,松紧带使用宽度与开口相同,一侧方便调整时拉出钩圈松紧带,一侧更换老化松带时方便拿出。
38.本实用新型的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的优点:
39.1、后翘腰由下翘、腰部、上翘三部分组成,下翘部分呈三角形,腰部包含后裤腰长度与宽度,上翘呈长边凹凸连接三角形。后翘腰拼片具有上、下弹力,站直时贴身,坐和下蹲时后裆线牵拉不会产生“v”裤体下移暴露身体腰背处影响保暖。
40.2、前裤片上拼片与前裤片主体形成完整前裤片,上拼片具有左、右弹力,方便穿脱。后翘腰拼片和前裤片上拼片都考虑到短棉服上衣可以保暖位置。
41.3、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弧形松紧带,连接前腰侧缝完成侧腰至裆线“u”形连接,同时,扩大了可调的松紧范围,并且使更换松紧带更便利。腰侧缝与松紧带同位的开口,一侧是调节松紧带的调节口,一侧是更换松紧带的更换口。采用可调松紧带的设计,以女士文胸背扣钩圈做配件,增加了可调的松紧范围。
附图说明
42.图1为后裤片结构示意图;
43.图2为后翘腰拼片的结构示意图;
44.图3为后裤片上外侧拼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45.图4为后裤片整体及下脚口拼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46.图5为前裤片结构示意图;
47.图6为弧形松紧带结构示意图。
48.图7为前裤片松紧带安装示意图。
49.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50]1ꢀꢀꢀꢀ
后翘腰下线(腰口线)
ꢀꢀꢀꢀꢀꢀꢀ2ꢀꢀꢀ
后翘腰上线
[0051]3ꢀꢀꢀꢀ
后翘腰下腰线(腰线)
ꢀꢀꢀꢀꢀꢀꢀ4ꢀꢀꢀ
后翘腰上腰线
[0052]5ꢀꢀꢀꢀ
后裤片内缝线
ꢀꢀꢀꢀꢀꢀꢀꢀꢀꢀꢀꢀꢀ6ꢀꢀꢀ
后裤片外缝线(后翘腰外缝)
[0053]7ꢀꢀꢀꢀ
平行线
ꢀꢀꢀꢀꢀꢀꢀꢀꢀꢀꢀꢀꢀꢀꢀꢀꢀꢀꢀ8ꢀꢀꢀꢀ
横裆线
[0054]9ꢀꢀꢀꢀ
臀围线
ꢀꢀꢀꢀꢀꢀꢀꢀꢀꢀꢀꢀꢀꢀꢀꢀꢀꢀꢀ
10、10
’ꢀꢀ
后裤片弧形线
[0055]
11
ꢀꢀꢀ
脚口线
ꢀꢀꢀꢀꢀꢀꢀꢀꢀꢀꢀꢀꢀꢀꢀꢀꢀꢀꢀ
12
ꢀꢀꢀ
腰线
[0056]
13
ꢀꢀꢀ
裤腰线
ꢀꢀꢀꢀꢀꢀꢀꢀꢀꢀꢀꢀꢀꢀꢀꢀꢀꢀꢀ
14
ꢀꢀꢀ
上拼片下线
[0057]
15
ꢀꢀꢀ
上拼片上线
ꢀꢀꢀꢀꢀꢀꢀꢀꢀꢀꢀꢀꢀꢀꢀ
16
ꢀꢀꢀ
立裆1/2处
[0058]
17
ꢀꢀꢀ
前裤片内缝线
ꢀꢀꢀꢀꢀꢀꢀꢀꢀꢀꢀꢀꢀ
18
ꢀꢀꢀ
前裤片外缝线
[0059]
19
ꢀꢀꢀ
松紧带
ꢀꢀꢀꢀꢀꢀꢀꢀꢀꢀꢀꢀꢀꢀꢀꢀꢀꢀꢀ
20
ꢀꢀꢀ
折边(1厘米)
[0060]
21
ꢀꢀꢀ
双针缝纫线迹
ꢀꢀꢀꢀꢀꢀꢀꢀꢀꢀꢀꢀꢀ
22
ꢀꢀꢀ
弧形松紧带
[0061]
23
ꢀꢀꢀ
开口
ꢀꢀꢀꢀꢀꢀꢀꢀꢀꢀꢀꢀꢀꢀꢀꢀꢀꢀꢀꢀꢀ
24
ꢀꢀꢀ
弹力连接布
[0062]
25
ꢀꢀꢀ

ꢀꢀꢀꢀꢀꢀꢀꢀꢀꢀꢀꢀꢀꢀꢀꢀꢀꢀꢀꢀꢀꢀꢀ
26
ꢀꢀꢀ

[0063]
a
ꢀꢀꢀꢀ
后翘腰拼片
ꢀꢀꢀꢀꢀꢀꢀꢀꢀꢀꢀꢀꢀꢀꢀ
b
ꢀꢀꢀ
后裤片主体
[0064]
c
ꢀꢀꢀꢀ
上翘
ꢀꢀꢀꢀꢀꢀꢀꢀꢀꢀꢀꢀꢀꢀꢀꢀꢀꢀꢀꢀꢀ
d
ꢀꢀꢀ
腰部
[0065]
e
ꢀꢀꢀꢀ
下翘
ꢀꢀꢀꢀꢀꢀꢀꢀꢀꢀꢀꢀꢀꢀꢀꢀꢀꢀꢀꢀꢀ
f
ꢀꢀꢀ
前裤片上拼片
[0066]
g
ꢀꢀꢀꢀ
前裤片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67]
本实用新型的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由外面的防风层和内面的保暖层两层组成,防风层和保暖层对应部位采用相同设计;裤腿部分包括前裤片和后裤片。
[0068]
如图1、2和4所示,后裤片包括后翘腰拼片a和后裤片主体b;后裤片通过后翘腰下线1分割成后翘腰拼片a和后裤片主体b,后翘腰下线1为后裤片内缝线5(后裆线延长线)上低于后翘腰下腰线3(腰线)3

4厘米的点与后裤片外缝线6和后翘腰下腰线3(腰线)的交点之间的直线,后翘腰下腰线3为后裤片腰线,也是整个裤体的腰线;后翘腰下线1也是后裤片主体的腰口线;后翘腰拼片a包括上翘c、腰部d和下翘e三部分;下翘e部分呈三角形状,上边为后翘腰下腰线3,下边为后翘腰下线1,侧边为后裤片内缝线5;腰部d为后翘腰上腰线4以下、后翘腰下腰线3以上的部分,后翘腰上腰线4设置于后翘腰下腰线3上部且与后翘腰下腰线3平行;上翘c部分为后翘腰上腰线4以上的部分,其上边缘为弧形的后翘腰上线2,后翘腰上线2为后裤片内缝线5上高于后翘腰上腰线4以上5.0

8.0厘米的点至后翘腰上腰线4与后裤片外缝线6(或者后翘腰外缝线)的交点之间的弧线。前裤片的腰线12与后裤片的后翘腰下腰线3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腰线;前裤片的裤腰线13与后裤片的后翘腰上腰线4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完整的腰线。
[0069]
如图2所示,后裤片的后翘腰上线2包括向上凸起的凸弧和向下凹陷的凹弧两部分,凸弧与凹弧的连接点位于后翘腰的内缝线与外缝线之间1/2处;凸弧能扩大后腰背部保暖,凸弧与凹弧连接处不易在侧转体时引起后高腰下卷,凹弧能迅速减小落差与前腰下凹弧顺畅连接。经过凸弧和凹弧两个弧线的连接点且平行于后翘腰上腰线4的平行线7与后裤片外缝线6(或者后翘腰外缝线)的交点与后翘腰上线2与后裤片内缝线5(立裆线)的交点之间的连线(直线),(“去掉,7不垂直5”)。其中,后裤片内缝线5(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后翘腰下线1及后翘腰下腰线3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3

4厘米,根据型号的不同,长度也不同。后翘腰上腰线4与后翘腰下腰线3之间的距离为3.0

7.0厘米,该距离为后翘腰腰宽,根据型号的不同,长度也不同。后裤片内缝线5(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后翘腰上线2(凸弧)及后翘腰上腰线4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5.0

8.0厘米,其中,后裤片内缝线5(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后翘腰上线2(凸弧)和经过后翘腰上线凸弧和凹弧两个弧线的连接点且平行于后翘腰上腰线4的平行线7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5

4.0厘米,后裤片内缝线5(后裆线延长线)分别与平行线7和后翘腰上腰线4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为2.5

4.0厘米。
[0070]
如图3所示,后裤片在后翘腰拼片a下方还设置上外侧拼接片(即在后裤片主体b上部设置上外侧拼接片),后裤片上外侧拼接片的上端为腰口线,即后翘腰下线1的中间点以外的部分腰口线,外侧为后裤片外缝线6,内侧和下侧为腰口线,即后翘腰下线1的中间点至后裤片外缝线6上在横裆线8以下5cm的点之间的凹形弧线(向后中线方向凸出),即后裤片弧形线10。
[0071]
如图4所示,在某些情况下,上外侧拼接片上的后裤片弧形线10’与主裤片(后裤片主体)上的后裤片弧形线10相比,向后中线方向凸出的更多,这样可以达到立体裁剪效果。
[0072]
如图4所示,后裤片下脚口设置弹力拼接片,拼接片与后裤片之间通过斜直线缝合
连接,只在外层面料上设置拼接片,里层面料不加拼片,其作用是方便穿脱。后裤片下脚口拼接片的上端为后裤片内缝线5距脚口线10cm处(根据身高不同,裁剪长度不同)至后裤片外缝线6距脚口线7cm(根据身高不同,裁剪长度不同)处的斜直线,下端为脚口线11。
[0073]
如图5所示,前裤片包括前裤片上拼片f和前裤片主体g;前裤片通过上拼片下线14分割成前裤片上拼片f和前裤片主体g,上拼片下线14为立裆1/2处16(腰线12与横裆线8之间的中心点)与前裤片外缝线18上低于臀围线9、高于横裆线8的一点之间的弧线;前裤片上拼片f的上边缘为上拼片上线15,上拼片上线15为裤腰线13与前裤片外缝线18的交点至低于腰线12且位于前裤片内缝线17(立裆线)外侧的一点之间向下凹陷的弧线,和该点至前裤片内缝线17的垂线,裤腰线13为设置于前裤片腰线12以上且与腰线12平行的直线。
[0074]
如图5所示,前裤片的上拼片下线14包括向上凸起的凸弧和向下凹陷的凹弧两部分,腹部凹弧可以增加主裤体面料面积,提高保暖部位,向外侧凸弧连接在坐立时,辅助增加臀围和腹围。前裤片的上拼片下线14在前裤片外缝线18上的端点与臀围线9的距离为3.0厘米。前裤片的上拼片上线15中,低于腰线12且位于前裤片内缝线17(立裆线)外侧的点与腰线12之间的距离为2.0厘米,与前裤片内缝线17(立裆线)之间的距离为1.0厘米。上拼片上线15位于前裤片外缝线18上的一端到腰线12的距离为3.0

7.0厘米,随着型号的增加而增大。
[0075]
如图6所示,在前裤片的腰边上安装弧形松紧带,连接前腰左右两侧边。弧形松紧带是将比所需松紧带宽度大1.0厘米的松紧带19,通过折边20(1.0厘米)使其外凸形成弧形,用双针缝纫机缝纫而成,其上形成双针缝纫线迹21。
[0076]
如图7所示,前裤片外层面料在两侧裤外缝松紧带宽度处设置开口23,一侧开口方便用于取出、更换松紧带,另一侧开口方便调整时拉出钩圈松紧带。松紧带为可调松紧带,弧形松紧带22与弹力连接布24搭配使用,两者之间通过3

5排的圈25、钩26进行连接;在腰边一侧开口位置缝纫固定弹力连接布24,弹力连接布24宽为3.0厘米,长为4.0厘米,该软弹布易拉出调整口,在松紧带拉伸时可以调整0

10厘米(6

10厘米)腰围差。弹力连接布24的一端连接圈25部分,与圈25对接的钩26缝纫固定在松紧带一端,松紧带另一端缝纫固定在腰边另一侧的开口位置。
[0077]
拼接片里层面料:后翘腰拼片a和前裤片上拼片f的里层面料选用银狐绒复合高弹泳衣面料(锦纶加氨纶针织面料),银狐绒是针织面料,横竖向有拉伸,但久用后回弹差,因此本实用新型采用高弹泳衣四面八方弹性带动银狐绒回弹。后裤片的上外侧拼接片的里层面料选用银狐绒复合高弹泳衣面料,或者高密度摇粒绒复合面料。
[0078]
拼接片外面料:后翘腰拼片a和前裤片上拼片f的外层面料选用高弹泳衣面料(氨纶锦纶针织面料),里层和外层面料同方向使用,保持里、外面料功能相同。后裤片的上外侧拼接片的外层面料选用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针织面料,或者,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梭织面料。后裤片下脚口拼接片采用四面弹针织布料。
[0079]
主裤体里层面料:主裤体(包括后裤片主体b、前裤片主体g)及后裤片的上外侧拼接片的里层面料选用高密摇粒绒复合面料,防风、抗寒、保暖性能好,同时摇粒绒是针织面料经过复合处理后仍保持针织面料性质,具有低弹性,在人体正常活动时不易有紧绷感。
[0080]
主裤体外面料:主裤体(包括后裤片主体b、前裤片主体g)外层面料选用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梭织面料,纤维结构紧密,对外来风寒有阻止作用,对里层温度有保护作
用,氨纶赋予它一定的弹力,这种弹力能和里绒主体材料保持一致,使穿着活动时舒适。
[0081]
上述后腰高、前腰低款防风抗寒保暖裤在裁剪和制作时,按照上述保暖裤的设计裁剪得到后翘腰拼片a、前裤片上拼片f及前裤片主体g、后裤片主体b的外层和内层;里层材料缝纫时,后翘腰拼片a左、右内缝采用四线锁边机缝合,线迹特点安全有弹性,这种弹性不会影响后翘腰拼片内缝的使用效果;其他部位先用平缝机窄缝做一次缝合,再使用四针六线压缝进行二次缝合。外层面料缝纫时,一次用平缝机缝合,二次采用四线锁边机缝纫,安全有弹性。保暖裤内、外层裤体的缝合顺序为把拼接片与主裤片(裤片主体)采用两次缝合,得到完整的前、后裤片;再将前、后裤片采用两次缝合,形成两个裤腿;最后两个裤腿采用两次缝合,形成整体裤子。
[0082]
保暖裤在穿脱时脚跟围大于脚掌脚踝围,由于外面料是涤纶加氨纶或锦纶加氨纶的梭织面料,没有里层针织面料拉伸时弹出长度大,穿脱时造成障碍。里层面料是针织面料,在穿脱时可顺利通过脚跟,又因脚口要随身型好增强保暖功能,外面料脚口拉伸达不到需要长度,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后裤片内缝脚口线上10厘米用斜直线连接后裤片外缝脚口线上7厘米做弹力拼片,后裤片在裁剪基础原理上大于前裤片,在内层与外层脚口侧缝固定后能保障穿脱自如。
[0083]
弹力拼片的面料选择与外层裤面接近的涤纶或锦纶加氨纶针织面料。缝纫先用平机一次缝合,二次用四线锁边机缝合,安全有弹性。
[0084]
弧形松紧带选料在所需松紧带宽度上加1.0厘米宽。在同一条松紧带上折边1.0厘米用双针缝纫机缝纫,它是针织弹性面料专用机器,不改变面料原有性质缝合(如t恤边)缝纫后折边外凸形成弧形。翘起的弧度随松紧带加长而加高,弹性不变,连接前腰两侧缝与“u”弯保持同形状达到使用目的。
[0085]
在腰侧缝与松紧带同位开口,与松紧带缝位相同,后片外面料与主裤体侧缝缝合,前裤片与松紧带同位处不缝合,松紧带使用宽度与开口相同,一侧方便调整时拉出钩圈松紧带,一侧更换老化松带时方便拿出。安装可调松紧带,在调整口位置缝纫钩圈部分,将6.0厘米宽、4.0厘米长的弹力布折成3.0厘米宽、4.0厘米长的弹力布,在腰边一侧开口位置缝纫固定弹力布,弹力布的另一端连接固定圈环部分。对接的钩缝纫在松紧带一端顶处,松紧带另一端缝纫固定在腰边另一侧的开口位置,选择3

5排钩圈做配件。在松紧带拉伸时可以调整0
‑6‑
10厘米腰围差,因此可以解决松紧带在密闭特种缝纫下不易自行更换的问题。
[0086]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尽管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做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