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按压件及母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40232发布日期:2022-01-26 17:46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弹性按压件及母扣的制作方法
一种弹性按压件及母扣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扣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弹性按压件及母扣。


背景技术:

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安全扣,例如在交通工具座椅、婴儿车等的安全带都需要配合安全扣进行使用。目前,市面上的安全扣都为两点式或者三点式的,即通过两点式连接两路安全带或者通过三点式连接三路安全带。由于现有安全扣具的打开和关闭操作比较不便,弹性件是影响安全扣具操作的重要因素,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方便扣具操作的弹性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弹性按压件及母扣,能够方便扣具的操作。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5.第一方面,一种弹性按压件,包括按压部、扣合夹持块和连接在所述按压部与扣合夹持块之间的可形变弹片;所述扣合夹持块设于所述按压部的前方;
6.所述可形变弹片具有与所述按压部相连接并向外侧张开的第一弹片以及与所述扣合夹持块相连接并向外侧伸出的第二弹片;所述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的外端相连接;
7.所述第一弹片上设有第一引导块,所述第二弹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引导块相配合用于引导扣合夹持块向外张开或者向内归位的第二引导块。
8.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的前端形成有连接端面,所述连接端面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可形变弹片,每所述可形变弹片均连接一所述扣合夹持块。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片包括由所述连接端面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段、与所述第一延伸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拐弯的第一弧形拐弯段、与所述第一弧形拐弯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延伸的弧形连接段、与所述弧形连接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后方拐弯的第二弧形拐弯段、与所述第二弧形拐弯段的末端相连接并沿着后方向外延伸的第一倾斜连接段、与所述第一倾斜连接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前方拐弯的第三弧形拐弯段、与所述第三弧形拐弯段的末端相连接并沿着前方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倾斜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倾斜连接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拐弯的第四弧形拐弯段以及与所述第四弧形拐弯段的末端相连接并沿着前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三倾斜连接段。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弹片包括由所述第三倾斜连接段的下部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延伸段、与所述第二延伸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上倾斜的第四倾斜连接段、与所述第四倾斜连接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下拐弯的第五弧形拐弯段、与所述第五弧形拐弯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五倾斜连接段以及与所述第五倾斜连接段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内侧延伸的第三延伸段,所述第三延伸段的末端与所述扣合夹持块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弧形连接段的前壁面为凹壁面,所述第一引导块固设于所述弧形
连接段的前壁面上,且所述第一引导块的外侧形成有第一引导斜面。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引导块固设于所述第三延伸段的末端,所述第二引导块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引导斜面,且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的斜度小于第一引导斜面的斜度。
13.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的底部设有滑动限位槽。
1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面的中部在滑动限位槽的两侧设置有推板,所述推板的前端形成有辅助脱扣斜面。
1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面的两侧端部设有限位块。
16.第二方面,一种母扣,所述母扣使用上述的弹性按压件。
17.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设计弹性按压件的可形变弹片包括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并在第一弹片上设置第一引导块,在第二弹片上设置第二引导块,使得在对弹性按压件施加外力时,可以通过第一弹片、第一引导块、第二弹片和第二引导块的相互配合快速带动扣合夹持块向外张开;因此,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按压件应用到母扣中,能够为母扣的扣合和打开操作带来方便,有助于实现快速打开或关闭扣具。2、通过在按压部底部的滑动限位槽两侧设置推板,使得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两块推板之间形成的间隔作为滑动限位槽的一部分,保证按压部能够沿着指定方向进行平稳地移动,而不会发生偏移;同时,推板的前端形成有辅助脱扣斜面,使得在施加外力将按压部向前移动时,推板前端的辅助脱扣斜面能够与公扣上端的锥部贴合,并在辅助脱扣斜面的推力作用下将公扣往外挤出,有利于实现快速脱扣。
【附图说明】
18.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按压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母扣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母扣在去除上壳体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公扣与母扣在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说明:
27.100-弹性按压件,200-母扣,1-按压部,11-连接端面,12-滑动限位槽,13-推板,131-辅助脱扣斜面,14-限位块,2-扣合夹持块,21-弧形夹持部,211-第三引导斜面,3-可形变弹片,31-第一弹片,311-第一延伸段,312-第一弧形拐弯段,313-弧形连接段,314-第二弧形拐弯段,315-第一倾斜连接段,316-第三弧形拐弯段,317-第二倾斜连接段,318-第四弧形拐弯段,319-第三倾斜连接段,32-第二弹片,321-第二延伸段,322-第四倾斜连接段,323-第五弧形拐弯段,324-第五倾斜连接段,325-第三延伸段,33-第一引导块,331-第一引导斜面,34-第二引导块,341-第二引导斜面,4-母扣壳体,41-公扣接纳腔,42-按压件分隔板,43-滑动导向板,44-下壳体,45-上壳体,46-活动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1
30.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性按压件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弹性按压件100包括按压部1、扣合夹持块2和连接在所述按压部1与扣合夹持块2之间的可形变弹片3;所述扣合夹持块2设于所述按压部1的前方;其中,按压部1中用于施力按压的一端为后端,与可形变弹片3连接的一端为前端;
31.所述可形变弹片3具有与所述按压部1相连接并向外侧张开的第一弹片31以及与所述扣合夹持块2相连接并向外侧伸出的第二弹片32;所述第一弹片31与第二弹片32的外端相连接;
32.所述第一弹片31上设有第一引导块33,所述第二弹片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引导块33相配合用于引导扣合夹持块2向外张开或者向内归位的第二引导块34。在具体实施时,所述弹性按压件100可以是塑料材质的,也可以是金属材质的。
33.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按压件100在具体使用时,当对按压部1施加向内的按压力使按压部1向内移动时,按压部1会带动第一弹片31上的第一引导块33向内移动,第一引导块33在向内移动的过程中会挤压第二引导块34,使第二引导块34带动第二弹片32向外挤压形变,第二弹片32在向外挤压形变的过程中会带动扣合夹持块2向外移动张开;而当撤销对按压部1施加的按压力时,按压部1在第一弹片31的弹力作用下自动向外移动归位,第一引导块33与第二引导块34分离,第二弹片32带动扣合夹持块2向内移动归位。因此通过将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按压件100应用到母扣200中,能够为母扣200的扣合和打开操作带来方便,有助于实现快速打开或关闭扣具。
3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1的前端形成有连接端面11,所述连接端面11的两侧对称设有所述可形变弹片3,每所述可形变弹片3均连接一所述扣合夹持块2。通过在按压部1前端的两侧对称设置可形变弹片3,并且每个可形变弹片3均连接一个扣合夹持块2,能够实现更好地关闭效果,保证扣具不会自动脱开。
3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片31包括由所述连接端面11向前延伸的第一延伸段311、与所述第一延伸段311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拐弯的第一弧形拐弯段312、与所述第一弧形拐弯段312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延伸的弧形连接段313、与所述弧形连接段313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后方拐弯的第二弧形拐弯段314、与所述第二弧形拐弯段314的末端相连接并沿着后方向外延伸的第一倾斜连接段315、与所述第一倾斜连接段315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前方拐弯的第三弧形拐弯段316、与所述第三弧形拐弯段316的末端相连接并沿着前方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倾斜连接段317、与所述第二倾斜连接段317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外侧拐
弯的第四弧形拐弯段318以及与所述第四弧形拐弯段318的末端相连接并沿着前方向外侧延伸的第三倾斜连接段319。
3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弧形连接段313的前壁面为凹壁面,以便于在弧形连接段313的前壁面上设置第一引导块33;所述第一引导块33固设于所述弧形连接段313的前壁面上,且所述第一引导块33的外侧形成有第一引导斜面331,以通过第一引导斜面331引导第二引导块34往外侧移动。
37.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弹片31在工作时,当对按压部1施力进行按压操作时,按压部1会推动第一延伸段311向前移动,由于弧形连接段313通过第一弧形拐弯段312与第一延伸段311的前端连接,因此,第一延伸段311会带动第一弧形拐弯段312和弧形连接段313一起向前移动;弧形连接段313在向前移动时会将第一引导块33往前推移,使第一引导块33将第二引导块34往外侧推出,在第二弹片32向外的推力作用下,第三倾斜连接段319会向外侧张开;由于弧形连接段313通过第二弧形拐弯段314与第一倾斜连接段315相连接,第一倾斜连接段315又与第三弧形拐弯段316相连接,因此在弧形连接段313的向前拉力作用下,第一倾斜连接段315会带动第三弧形拐弯段316产生向外的推力;第三弧形拐弯段316又通过第二倾斜连接段317和第四弧形拐弯段318与第三倾斜连接段319相连接,因此,在第三弧形拐弯段316的向外推力作用下,第二倾斜连接段317会推动第四弧形拐弯段318和第三倾斜连接段319向外侧张开。通过本实用新型第一弹片31的设计,使得当对按压部1施加压力时,第一弹片31能够很好地带动第二弹片32和扣合夹持块2向外移动。
3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弹片32包括由所述第三倾斜连接段319的下部向内侧延伸的第二延伸段321、与所述第二延伸段321的末端相连接并向上倾斜的第四倾斜连接段322、与所述第四倾斜连接段322的末端相连接并向下拐弯的第五弧形拐弯段323、与所述第五弧形拐弯段323的末端相连接并向下倾斜的第五倾斜连接段324以及与所述第五倾斜连接段324的末端相连接并向内侧延伸的第三延伸段325,所述第三延伸段325的末端与所述扣合夹持块2相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地带动扣合夹持块2向外移动,需要将第二弹片32的前端阻挡住,保证第二弹片32能够更好地向外产生形变并向外移动。
3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导块34固设于所述第三延伸段325的末端,所述第二引导块34的内侧形成有第二引导斜面341,且所述第二引导斜面的斜度小于第一引导斜面的斜度。通过设计使第二引导斜面341的斜度小于第一引导斜面331的斜度,使得在具体工作时,第一引导斜面331能够更快、更好地推动第二引导块341向外侧移动。
40.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弹片32在工作时,当第一引导块33向前移动并与第二引导块34接触时,第二弹片32因前端被挡住而无法向前移动,因此在第一引导块33的向前推力作用下,第二引导块34会带动第三延伸段325产生向外侧的推力;由于第三延伸段325与第五倾斜连接段324相连接,第五倾斜连接段324又通过第五弧形拐弯段323与第四倾斜连接段322相连接,因此在第三延伸段325的向外推力作用下,第五倾斜连接段324、第五弧形拐弯段323和第四倾斜连接段322会向外产生形变并向外侧移动;由于第四倾斜连接段322通过第二延伸段321与第三倾斜连接段319相连接,因此第二延伸段321会将第三倾斜连接段319往外推,使第三倾斜连接段319向外张开。通过本实用新型第二弹片232的设计,能够很好地配合第一弹片31将扣合夹持块2往外推拉,使扣合夹持块2向外张开实现脱扣。
4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按压部1的底部设有滑动限位槽12。通过在按压部1
的底部设置滑动限位槽12,使得在使用时可以滑动限位槽12实现滑动和限位功能,保证在对按压部1施加外力时,按压部1只能延伸设定方向移动,而不会发生偏移。
4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面11的中部在滑动限位槽12的两侧设置有推板13,所述有推板13的前端形成有辅助脱扣斜面131。所述辅助脱扣斜面131由下至上向前方倾斜设置,使辅助脱扣斜面131能够与扣入的公扣300上端的锥部贴合。通过在滑动限位槽12的两侧设置推板13,使得在具体使用时,可以将两块推板13之间形成的间隔作为滑动限位槽12的一部分,以保证按压部1能够沿着指定方向进行平稳地移动;同时,由于推板13的前端形成有辅助脱扣斜面131,因此在施加外力将按压部1向前移动时,推板13前端的辅助脱扣斜面131能够与公扣300上端的锥部贴合,并在辅助脱扣斜面131的推力作用下将公扣300往外挤出,有利于实现快速脱扣。
43.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端面11的两侧端部设有限位块14,以对按压部1起到限位的作用。
44.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扣合夹持块2的前端形成有弧形夹持部21,且弧形夹持部21上形成有与公扣300的锥部相匹配的第三引导斜面211,以便于引导公扣300与弧形夹持部21卡紧实现扣合。
45.实施例2
46.请参阅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母扣2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母扣200包括弹性按压件100和母扣壳体4。其中,所述弹性按压件100的具体结构请参照实施例1的叙述,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了。
47.所述母扣壳体4上形成有公扣接纳腔41,母扣壳体4内在公扣接纳腔4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弹性按压件100,且弹性按压件100的按压部1伸出至母扣壳体4外,弹性按压件100的扣合夹持块2伸入至公扣接纳腔41内,这样,当将公扣300顶入至公扣接纳腔41内时,扣合夹持块2能够将公扣300的上部卡紧实现扣合;而当需要打开公扣300时,通过施加外力作用到按压部1上,使可形变弹片3产生形变并带动扣合夹持块2向外侧张开,即实现公扣300与母扣200的分离。因此,通过采用上述弹性按压件100的母扣200,能够为实际的扣合和脱扣操作带来方便。
4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母扣壳体4的内底部设有按压件分隔板42,以通过按压件分隔板42将两个弹性按压件100分隔开,保证两个弹性按压件100不会相互影响;同时弹性按压件100的第二弹片32可以通过按压件分隔板42进行阻挡,保证第二弹片32能够更好地向外产生形变并向外移动。
49.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母扣壳体4的内底部还固设有与弹性按压件100中滑动限位槽12配合的滑动导向板43。通过滑动限位槽12和滑动导向板43的配合,使得在施加外力向内推动按压部1时,按压部1只能沿着滑动导向板43直线向内移动,而不会发生偏移,能够避免对两侧的可形变弹片3和扣合夹持块2造成影响。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滑动限位槽12设置在按压部1底部的中间位置,保证在移动的过程中两侧的可形变弹片3和扣合夹持块2受力均匀,有助于实现更好的脱扣和扣合效果。同时,在按压件分隔板42与滑动导向板43之间具有用于供扣合夹持块2和推板13伸入至公扣接纳腔41内活动槽口46。
5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母扣壳体4包括下壳体44和与所述下壳体44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45。通过设计下壳体44与上壳体45可拆卸连接,可便于弹性按压件100的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