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及辅助脱衣装置

文档序号:30051206发布日期:2022-05-17 14:54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及辅助脱衣装置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及辅助脱衣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防疫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必须使用一次性医用防护服来进行日常防护,一次性医用防护服能使医护人员在病毒污染的环境中有一个相对安全的工作微环境,它能有效地阻隔患者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的飞沫以及呼出的气体,从而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3.如今,连体式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的首要选择,其主要由片状材料缝合而成,帽子面部收口、腰部、袖口、脚踝口处采用弹性束口,其较少的衣片结构和弹性松紧的设计使医用防护服的受众更广,不必像日常服装一样设计精确的码数密度。但是,医护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前身接触病毒的概率更高,而常规防护服的开口设计在前中位,虽有门襟覆盖防护,但由于着装人体头颈部的运动导致头颈部连帽位置的拉链防护门襟条易脱散,严重影响防护服的密封性能,增加了医护人员感染的概率,另外,医护人员在工作后需要严格把控时间安排,安全快速地脱卸防护服,据相关资料显示,现有一次医用防护服脱卸时需要近20个步骤,工序繁复且耗时耗力。因此,设计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就显得十分必要,既能降低病毒感染的概率,又能提高医护人员脱卸的便捷性。
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及辅助脱衣装置。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防护服裤部、防护服帽部,所述防护服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护服裤部,所述防护服本体顶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防护服帽部,所述防护服帽部正面开设有一露面孔,从所述防护服帽部背面中点处出发沿所述防护服本体背面中线竖直沿伸至所述防护服裤部背面裆部形成有一门襟,所述门襟上设置有一拉链,所述拉链两侧固定连接有一长度大于所述拉链的门襟封条,所述防护服裤部两裤腿内侧均设置有采用单线链式缝合法缝制的缝合线。
8.进一步地,所述门襟封条包括卡槽、卡体,所述卡槽固定连接在所述拉链一侧,所述卡体固定连接在所述拉链另一侧,所述卡体与所述卡槽卡接。
9.进一步地,所述卡体头部为可挤压变形的锤体,所述卡体头部卡接在所述卡槽中,所述卡槽内设置有倒刺。
10.进一步地,所述露面孔孔周设置有一弹性束线,所述弹性束线端部设置有一弹簧纽扣,挤压所述弹簧纽扣可调节所述弹性束线位于露面孔孔周内的长度。
11.进一步地,所述防护服裤部顶端腰线两侧均设置有一束腰组件,所述束腰组件包
括弹性拉条、扣子,所述弹性拉条对称设置在所述防护服裤部顶端两侧腰线上,所述弹性拉条上间隔设置有数个扣眼,所述扣子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服裤部靠近所述扣眼一侧且所述扣子的直径大于所述扣眼的直径。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使用的辅助脱衣装置,包括衔架、伸缩杆、抓手、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驱动件、抓手驱动件、滑轮驱动件,所述伸缩杆一端通过一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衔架顶部,所述伸缩杆上传动连接有所述伸缩杆驱动件,所述滑轮传动连接有所述滑轮驱动件,所述伸缩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抓手,所述抓手传动连接有所述抓手驱动件,所述抓手驱动件驱动抓手握紧或舒张。
13.进一步地,还包括医用垃圾箱、站立平台,所述医用垃圾箱固定连接在所述衔架底部,所述医用垃圾箱一侧固定连接有所述站立平台,所述站立平台与所述医用垃圾箱均位于所述衔架底部俯视投影内。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设计在服装结构上避开前部开合结构,采用后背开口拉链以及卡槽式门襟设计,一片式前衣身结构使得前身结构完整整洁,提升整体医护工作微环境状态,降低前片感染的几率,具有高安全性能。露面孔孔周采用弹簧纽扣来调节松紧维度,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面部特点需要调节松紧的大小,并且在脱卸时起到保护隔离的作用。在腰线处保留局部的松紧设计,另外在腰线处设置可调节的弹性拉条设计,穿着者可根据自身体型调节防护服腰部维度。此外本设计采用可快速脱卸的部分破坏结构,简化了脱卸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降低了病毒入侵的概率,同时本防护服设计采用辅助装置牵拉,抓手辅助脱衣,减少医护人员手与污染面的接触,简便的脱卸方式,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安全保障机制,缩短了脱卸时间。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束腰组件的第一状态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束腰组件的第二状态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束腰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服帽部的第一状态图;
2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防护服帽部的第二状态图;
24.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门襟封条的结构示意图;
25.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卡体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槽的结构示意图;
27.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缝合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脱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脱衣的步骤图a;
30.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脱衣的步骤图b;
31.图16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脱衣的步骤图c;
32.图17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脱衣的步骤图d。
33.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说明:
34.1-防护服本体;3-防护服裤部;31-缝合线;4-防护服帽部;41-露面孔;411-弹性束线;5-拉链;6-门襟封条;61-卡槽;611-倒刺;62-卡体;7-束腰组件;71-弹性拉条;72-扣子;8-辅助脱衣装置;81-衔架;82-滑轮;83-伸缩杆;84-抓手;85-医用垃圾箱;86-站立平台;9-弹簧纽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6.参考图1,一种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1、防护服裤部3、防护服帽部4,防护服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服裤部3,防护服本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服帽部4,防护服帽部4正面开设有一露面孔41。作为优选方案的是,该防护服由6片面料制成,分别为防护服本体1正面一片,防护服本体1背面两片,防护服裤部3两片,防护服帽部4一片,各片面料对应缝合后,缝线处粘贴有密封胶带。
37.参考图2及图9至图11,从防护服帽部4背面中点处出发沿防护服本体1背面中线竖直沿伸至防护服裤部3背面裆部形成有一门襟,门襟起点及终点处均密封有密封胶条,门襟上设置有一拉链5,优选的是,该拉链5始于防护服帽部4背侧二分之一处,止于防护服裤部3顶端腰线下10cm处,方便穿着,拉链5上设置有一长度大于拉链5的门襟封条6,保证医护人员穿套好防护服后门襟处可良好密封,防止病毒侵入,具体的是,门襟封条6包括卡槽61、卡体62,卡槽61固定连接在拉链5的一侧,卡槽61内设置有倒刺611,卡体62固定连接在拉链5的另外一侧,卡体62头部为可挤压变形的锤体或椭圆体等形状,卡体62头部卡接在卡槽61中,当卡体62受到向外的拉力时,卡槽61中的倒刺611将紧紧嵌入卡体62表面,防止卡体62从卡槽61中滑脱,提高了门襟使用时的可靠性,同时,该倒刺611具有单向性,当卡体62卡接在卡槽61中后将不会被取出,防止因头颈部的频繁运动而脱散。
38.参考图2至图6及图12,防护服裤部3两裤腿内侧均设置有可拆卸的缝合线31,该缝合线31采用单线链式缝线法,此种缝合法方便拉开,在保证防护服密封性的同时也便于在防护服需要脱卸时缝合线31可快捷打开,同时,为避免活头松动而出现缝线断开的情况,活头处打有线结。缝制后再用长度大于缝合线31的密封胶条进行密封,既能保持正常穿着时的防护功能,又能快速进行破坏达到脱卸的目的,在实现密封缝线的基础上,缝合线31在任一防护服裤部3裤脚处长出一截,将缝合线31的活头埋入密封胶条内密封,医护人员在脱卸时,拉出防护服裤部3裤脚处的活头,即可将裆部破开。防护服裤部3顶端腰线两侧均设置有一束腰组件7,束腰组件7包括弹性拉条71、扣子72,弹性拉条71对称设置在防护服裤部3顶
端两侧腰线上,弹性拉条71上间隔设置有数个扣眼,防护服裤部3靠近扣眼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直径大于扣眼的扣子72,本设计在传统防护服腰部松紧设计的基础上,腰线处保留局部的松紧设计,同时,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体型需要通过扣子72扣入不同位置的扣眼中来调节腰部的大小,提高使用时的舒适度。
39.再次参考图1、图7、图8,露面孔41孔周设置有一弹性束线411,弹性束线411端部设置有一弹簧纽扣9,挤压弹簧纽扣9可调节弹性束线411位于露面孔41孔周内的长度。本技术中露面孔41处采用弹簧纽扣9来调节松紧维度,医护人员可根据自身面部特点需要调节松紧的大小,此外,在脱卸防护服时利用弹簧纽扣9收紧面部开口,可进一步避免脱卸时面部被二次感染。
40.再次参考图1至图3,防护服本体1顶部、防护服裤部3顶部、防护服裤部3两裤脚处、防护服本体1袖口处均设置有束口用以贴紧皮肤进一步防止病毒侵入防护服内部。
41.参考图13,辅助脱衣装置8包括衔架81、伸缩杆83、抓手84、驱动组件(图中未示出),驱动组件包括伸缩杆驱动件、抓手驱动件、滑轮驱动件,衔架81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医用垃圾箱85,医用垃圾箱85一侧固定连接有一站立平台86,且站立平台86与医用垃圾箱85均位于底部衔架81俯视投影内,伸缩杆83一端通过滑轮82滑动连接在衔架81顶部,滑轮82传动连接有滑轮驱动件,滑轮驱动件驱动滑轮82进行左右滑动,伸缩杆83上传动连接有伸缩杆驱动件,伸缩杆驱动件驱动伸缩杆83进行上下伸缩运动,伸缩杆83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抓手84,抓手84传动连接有抓手驱动件,抓手驱动件驱动抓手84握紧或舒张,可准确牢固地抓住防护服裤部3裤脚处。本设计中的可快速脱卸高安全性一次性连体医用防护服利用辅助脱卸装置可实现快速脱卸,避免医护人员与污染的防护服接触,具有安全可靠的优点,降低了医护与病毒污染物的接触次数。
42.参考图14至图17,工作原理:使用时,医护人员在无菌环境下穿套防护服,并拉上拉链5,其后将卡体62卡接于卡槽61内以固定门襟封条6,根据医护人员实际需要用弹簧纽扣9来调节露面孔41的孔径,将扣子72扣入合适的扣眼中以调节腰线处的腰围。
43.使用后,医护人员站在辅助脱衣装置8衔架81下的站立平台86上,掀开缝合线31上的密封胶条并拉出防护服裤部3裤脚处的活头,此时防护服裆部处于破开状态,调整抓手84位置并抓紧防护服裤部3裤脚部分,待医护人员取下护目镜等配件后利用弹簧纽扣9将弹性束线411最大限度地束紧,使面部暴露区域完全隐没于防护服帽部4之内,举起双手方便防护服本体1的袖子被拉出,抓手84持续向上运动将防护服拉出,当防护服被完全拉出后,穿着者迅速远离污染区。最后驱动滑轮82使两支撑杆相对靠近,进一步使两抓手84相互靠近,防护服相对折叠,折叠后将防护服移动至医用垃圾箱85正上方处,随即舒展抓手84使防护服自由下落至医用垃圾箱85内,进而完成受污染防护服的回收。
44.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