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锁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2074发布日期:2022-07-23 06:14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锁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锁扣装置。


背景技术:

2.锁扣是用来扣紧两个物品的物件,一般由活动部分和固定部分构成,其通过活动部分与固定部分的结合与分离实现锁紧与解锁。
3.现有的锁扣大多采用单端的紧固锁扣,如背包上的锁扣装置,其与条带配合进行锁紧。然而,上述锁扣在使用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较难将条带缠入锁扣中;(2)对于任意一段条带,不能实现快速紧固;(3)对于较为光滑的条带,不能实现理想的紧固效果。而对于目前市场上开始流行的一些双端紧固锁扣,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单端紧固锁扣的某些不足,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条带两端锁紧后难以松开,只能剪断条带。
4.据此,目前急需一种新型锁扣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锁扣装置,其可避免使用现有锁扣装置带来的条带缠入困难、紧固拆卸麻烦、紧固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新型锁扣装置,包括两个相同的子锁扣,每个所述子锁扣的安装面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条带固定杆、两个条带紧固杆以及与所述条带固定杆、条带紧固杆分别对应的四个铆接接口;两个所述子锁扣的安装面相对而设,并且,两个配合的子锁扣之间通过子锁扣a上铆接接口与子锁扣b上条带固定杆、条带紧固杆的铆接,以及,子锁扣a上条带固定杆、条带紧固杆与子锁扣b上铆接接口的铆接,进行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每个所述子锁扣的安装面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分别为接口分布区与缠绕杆分布区;所述接口分布区设有四个上下贯通的铆接接口,缠绕杆分布区设有两个条带固定杆与两个条带紧固杆;其中,所述条带固定杆与条带紧固杆用于缠绕、固定条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以条带缠入起始位置为参照,所述缠绕杆分布区上由近及远地依次布置有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固定杆,所述接口分布区上由近及远地依次布置有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其中,所述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分别与另一子锁扣的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固定杆位置相应、且铆接配合。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固定杆在缠绕杆分布区的位置连线形状如图15所示;所述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在接口分布区的位置连线形状如图16所示。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条带紧固杆的横截面呈梯形,第二条带紧固杆的横截面呈水滴形,第二条带固定杆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条带固定杆的横截面呈割圆形;所述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固定杆的形状分别相应。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横截面呈梯形的所述第一条带紧固杆上,梯形的上底部分朝向所述条带缠入起始位置,其下底部分朝向所述第二条带紧固杆所在位置;横截面呈水滴形的所述第二条带紧固杆上,水滴形的尖端倾斜设置、且具体倾向所述第一条带固定杆所在位置;横截面呈割圆形的所述第一条带固定杆上,割圆的弧形部分朝向所述条带缠入起始位置,其割口部分远离条带缠入起始位置。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条带与两个子锁扣构成的锁扣装置之间具有“单锁扣配合状态”和“双锁扣配合状态”两个配合状态;单锁扣配合状态下,所述条带的两末端与两个子锁扣的第一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紧固杆进行配合锁定;双锁扣配合状态下,所述条带的两末端与两个子锁扣的第一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第二条带紧固杆进行配合锁定。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当所述条带为粗糙型条带时,条带与锁扣装置之间采用单锁扣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结构如下:所述粗糙型条带的一末端自初始位置开始依次经过所述子锁扣的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一条带固定杆,并在缠绕第一条带固定杆一圈后回穿至初始位置,此时,粗糙型条带末端紧固在所述第一条带紧固杆位置处。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之一,当所述条带为光滑型条带时,条带与锁扣装置之间采用双锁扣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结构如下:所述光滑型条带的一末端自初始位置开始依次经过所述子锁扣的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一条带固定杆,并在缠绕第一条带固定杆一圈后回穿至初始位置;回穿至初始位置的光滑型条带缠绕第一条带紧固杆一圈后朝第二条带紧固杆方向延伸,并在依次经过所述第二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后回穿至第二条带紧固杆位置;此时,所述光滑型条带紧固在所述第一条带紧固杆与第二条带紧固杆位置处。
16.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锁扣装置通过铆接的方式将两子锁扣进行锁死,极易安装拆卸,且在子锁扣上对于条带的插入较为方便;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于条带两端的快速紧固及拆卸,极大提升了条带的紧固效率,实现了条带及锁扣的重复使用;具体优点如下:
17.(1)锁扣为双端紧固锁扣,可以实现对于任意一段条带的快速紧固;
18.(2)条带插入便捷;本锁扣无需从锁扣中穿入,在子锁扣中按照固定方式插入即可;
19.(3)锁扣安装、拆卸快捷;将两子锁扣相对插入即可完成安装;在条带紧固后,拆卸锁扣时的受力方向垂直于紧固方向,仅受摩擦力较大,易于拆卸;
20.(4)锁扣为铆接方式紧固,可以根据条带宽度调节锁扣大小,即,调节条带固定杆、条带紧固杆的有效长度;
21.(5)每个子锁扣的单端均为双锁扣装置,可以实现对于光滑条带的紧固。
附图说明
22.图1是实施例1中新型锁扣装置在完全锁住状态下的结构图;
23.图2是实施例1中新型锁扣装置在子锁扣拆卸分离状态下的结构图;
24.图3是图2的正视结构图;
25.图4是图2的仰视结构图;
26.图5是实施例1中单个子锁扣的结构图;
27.图6是图5的正视结构图;
28.图7是图5的俯视结构图;
29.图8是实施例1中单个子锁扣与粗糙型条带配合使用时的局部结构图;
30.图9是图8的俯视结构图;
31.图10是实施例1中单个子锁扣与光滑型条带配合使用时的局部结构图;
32.图11是图10的俯视结构图;
33.图12是实施例1中新型锁扣装置与光滑型条带配合使用时整体结构图;
34.图13是图12中a部结构放大图;
35.图14是实施例1中根据条带宽度调节锁扣大小后的结构图;
36.图15是实用新型内容以及实施例1中第一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紧固杆、第二条带固定杆、第一条带固定杆在缠绕杆分布区的位置连线形状图;
37.图16是实用新型内容以及实施例1中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在接口分布区的位置连线形状图。
38.图中:1为子锁扣,11为子锁扣a,12为子锁扣b,13为安装面,131为接口分布区,132为缠绕杆分布区,2为条带固定杆,21为第一条带固定杆, 211为弧形部分,212为割口部分,22为第二条带固定杆,3为条带紧固杆,31 为第一条带紧固杆,311为上底部分,312为下底部分,32为第二条带紧固杆, 321为尖端,4为铆接接口,41为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42为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43为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44为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5为条带,51 为粗糙型条带,52为光滑型条带。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40.实施例1
41.如图1~16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锁扣装置,与条带5配合使用,包括两个相同的子锁扣1,每个子锁扣1的安装面13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条带固定杆 2、两个条带紧固杆3以及与条带固定杆2、条带紧固杆3分别对应的四个铆接接口4;两个子锁扣1的安装面13相对而设,并且,两个配合的子锁扣1之间通过子锁扣a11上铆接接口4与子锁扣b12上条带固定杆2、条带紧固杆3 的铆接,以及,子锁扣a11上条带固定杆2、条带紧固杆3与子锁扣b12上铆接接口4的铆接,进行固定。本实施例中,锁扣装置为双端紧固锁扣,可实现对于任意一段条带5的快速紧固;同时,锁扣装置通过铆接的方式将两子锁扣 1进行锁死,极易安装拆卸,且在子锁扣1上对于条带5的插入较为方便,极大提升了条带5的紧固效率,实现了条带5及锁
扣的重复使用。
42.以下结合具体的附图对所述新型锁扣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43.请参阅图5、图6和图7,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子锁扣1的安装面13分为左、右两个区域,分别为接口分布区131与缠绕杆分布区132。接口分布区131 设有四个上下贯通的铆接接口4,缠绕杆分布区132设有两个条带固定杆2与两个条带紧固杆3;其中,两个条带固定杆2与两个条带紧固杆3均可用于缠绕、固定条带5。该设计使得本实施例的每个子锁扣1的单端均成为双锁扣装置,可以实现对于条带5的加强紧固。
44.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以条带5缠入起始位置为参照,缠绕杆分布区132 上由近及远地依次布置有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二条带紧固杆32、第二条带固定杆22、第一条带固定杆21,接口分布区131上由近及远地依次布置有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41、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42、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43、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44。其中,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二条带紧固杆32、第二条带固定杆22、第一条带固定杆21在缠绕杆分布区132的位置连线形状如图15所示,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41、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42、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 43、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44在接口分布区的位置连线形状如图16所示;并且,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41、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42、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43、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44分别与另一子锁扣1的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二条带紧固杆32、第二条带固定杆22、第一条带固定杆21位置相应、且铆接配合。
45.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第一条带紧固杆31的横截面呈梯形,第二条带紧固杆32的横截面呈水滴形,第二条带固定杆22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条带固定杆21的横截面呈割圆形;第一紧固杆铆接接口41、第二紧固杆铆接接口42、第二固定杆铆接接口43、第一固定杆铆接接口44的形状与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二条带紧固杆32、第二条带固定杆22、第一条带固定杆21的形状分别相应。
46.同时,请参阅图7,横截面呈梯形的第一条带紧固杆31上,梯形的上底部分311朝向条带5缠入起始位置,其下底部分312朝向第二条带紧固杆32所在位置;横截面呈水滴形的第二条带紧固杆32上,水滴形的尖端321倾斜设置、且具体倾向第一条带固定杆21所在位置;横截面呈割圆形的第一条带固定杆 21上,割圆的弧形部分211朝向条带5缠入起始位置,其割口部分212远离条带5缠入起始位置。
47.需要说明的是,各条带紧固杆3与条带固定杆2的位置布置与形状设计均使得本实施例锁扣装置与条带5配合使用时,能更好、更快的实现紧固与拆卸。
48.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条带5与两个子锁扣1构成的锁扣装置之间具有“单锁扣配合状态”和“双锁扣配合状态”两个配合状态,如图8 至图11所示。单锁扣配合状态下,参见图8,条带5的两末端与两个子锁扣1 的第一条带固定杆21、第一条带紧固杆31进行配合锁定;双锁扣配合状态下,参见图10,条带5的两末端与两个子锁扣1的第一条带固定杆21、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二条带固定杆22、第二条带紧固杆32进行配合锁定。
49.具体地,请参阅图8和图9,条带5为粗糙型条带51时,条带5与锁扣装置之间采用单锁扣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结构如下:粗糙型条带5的一末端自初始位置开始依次经过子锁扣1的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一条带固定杆21,并在缠绕第一条带固定杆21一圈后回穿至初始位置,此时,粗糙型条带5末端紧固在第一条带紧固杆31位置处。
50.请参阅图10和图11,当条带为光滑型条带52时,条带5与锁扣装置之间采用双锁扣
配合状态,具体配合结构如下:光滑型条带52的一末端自初始位置开始依次经过子锁扣1的第一条带紧固杆31、第一条带固定杆21,并在缠绕第一条带固定杆21一圈后回穿至初始位置;回穿至初始位置的光滑型条带52缠绕第一条带紧固杆31一圈后朝第二条带紧固杆32方向延伸,并在依次经过第二条带紧固杆32、第二条带固定杆22后回穿至第二条带紧固杆32位置;此时,光滑型条带52紧固在第一条带紧固杆31与第二条带紧固杆32位置处。
51.使用方法:参阅图12和图13,将条带5围绕在需扣紧物件的外周,同时将条带5两端分别缠绕在两个子锁扣1的相应条带固定杆2与条带紧固杆3上;当条带5与子锁扣1间紧固到位,再将两个子锁扣1以对插的形式安装固定。
52.本实施例锁扣的有益之处:
53.(1)锁扣为双端紧固锁扣,可以实现对于任意一段条带5的快速紧固;
54.(2)条带5插入便捷;本锁扣无需从锁扣中穿入,在子锁扣1中按照固定方式插入即可;
55.(3)锁扣安装、拆卸快捷;将两子锁扣1相对插入即可完成安装;在条带 5紧固后,拆卸锁扣时的受力方向垂直于紧固方向,仅受摩擦力较大,易于拆卸;
56.(4)锁扣为铆接方式紧固,参见图14,可以根据条带5宽度调节锁扣大小,即,调节条带固定杆2、条带紧固杆3的有效长度;
57.(5)每个子锁扣1的单端均为双锁扣装置,可以实现对于光滑型条带的加强紧固。
5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