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36151发布日期:2022-04-07 04:03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列车智能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


背景技术:

2.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保产业已进入发展黄金期,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保市场规模约为1682亿元。至2029年,城市轨道交通年运营维保市场规模将达到4875亿元。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运维中,仍然采用人工巡检,对车辆、车站及隧道内的设备进行日常巡检作业。这种传统方式的流程、工具及方法简单,且容易出现漏检、漏修等违反作业纪律的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安全事件。为排除安全隐患,提高作业效率,加强作业质量监控,有效预防,做到对巡检作业全过程监控和追溯,需要从流程、工艺、标准等方面提升智能化巡检水平。
3.在现有技术中,列车巡检作业主要由人工完成,工作人员通过工具对列车轨道进行试检,对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标注、拍照等再进行维修,这种传统检修方式存在跳检、漏检、违规作业、检测过程无法回溯等问题,致使即便经过检验仍有较大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巡检装置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巡检操作。
4.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对列车轨道的巡检过程中存在跳检、漏检、违规作业、检测过程无法进行回溯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以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巡检。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智能安全帽包括:
8.帽体;
9.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前端上;
10.边缘设备,所述边缘设备用于运行故障识别程序,所述边缘设备设置在所述帽体上,且与所述摄像头电路连接。
1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帽体上设置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前端,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边缘设备固定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
12.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保护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位于所述帽体的上方一侧,所述保护壳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开口部上。
13.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盖体上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卡扣,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弹性卡扣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卡扣卡合设置在所述卡槽内。
14.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弹性卡扣包括:
15.卡合部,所述卡合部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下方,所述卡合部的形状与所述卡槽的形状适配;
16.拨动部,所述拨动部设置在所述盖体的上方,所述盖体上与所述拨动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让位槽,所述拨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让位槽内;
17.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卡合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拨动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的中心弹性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18.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补光灯,所述补光灯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所述补光灯和所述摄像头均嵌合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19.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蓄电池的一端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嵌合设置在所述盖体上;
20.所述开关和所述补光灯、摄像头电路连接。
21.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传输组件,所述传输组件与所述边缘设备电路连接;
22.所述传输组件包括:红外数据连接器、蓝牙数据连接器、wifi数据连接器和脉冲数据连接器。
23.所述的智能安全帽,其中,所述边缘设备包括:
24.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故障对比程序;
25.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处理数据。
26.一种列车巡检辅助设备,其中,所述列车巡检辅助设备包括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安全帽。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该智能安全帽在帽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和边缘设备,在工作人员对列车轨道进行巡检的过程中,摄像头能够对检测部件进行拍摄,并通过边缘设备进行数据对比和故障识别,并进行暂时性存储,以便于对巡检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发生跳检、漏检、违规作业等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检测过程进行回溯,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中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中a节点的结构放大图。
31.在图1至图3中:100、帽体;200、保护壳;210、壳体;211、卡槽;220、盖体;221、弹性卡扣;221a、卡合部;221b、拨动部;221c、连接部;222、让位槽;300、摄像头;400、补光灯;500、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

……
),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所述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所述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所述“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在现有技术中,列车巡检作业主要由人工完成,工作人员通过工具对列车轨道进行试检,对出现问题的部位进行标注、拍照等再进行维修,这种传统检修方式存在跳检、漏检、违规作业、检测过程无法回溯等问题,致使即便经过检验仍有较大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巡检装置辅助工作人员进行巡检操作。
36.基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如图1所示,该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100;摄像头300,所述摄像头300设置在所述帽体100的前端上;边缘设备,所述边缘设备用于运行故障识别程序,所述边缘设备设置在所述帽体100上,且与所述摄像头300电路连接。
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该智能安全帽在帽体100上设置有摄像头300和边缘设备,在工作人员对列车轨道进行巡检的过程中,摄像头300能够对检测部件进行拍摄,并通过边缘设备进行数据对比和故障识别,并进行暂时性存储,以便于对巡检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发生跳检、漏检、违规作业等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检测过程进行回溯,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38.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的主体为帽体100,该帽体100与现有技术中的安全帽相似,摄像头300设置在安全帽上与用户面部对应的一侧,且摄像头300的摄像区域对应用户的视角区域,以便于对用户检测列车轨道的过程进行记录,边缘设备与摄像头300电路连接,边缘设备具有高算力,能够对摄像头300拍摄的画面进行校验,以识别故障,本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体100积、重量与普通安全帽相仿,不会对用户产生过多的额外负担,便于为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提供辅助。
39.在上述实施例中,摄像头300采用高清防抖摄像头300,在摄像头300的内部设置ios防抖功能,适应巡检过程中产生的晃动和抖动,摄像头300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到边缘设备中,进行部件检测及故障识别,边缘设备能够对检查结果进行上报,当巡检过程中出现跳检、漏检或部件故障时,其管理系统会对工作人员进行提示,以进行复检。
4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帽体100上设置有保护壳200,保护壳200用于固定摄像头300和边缘设备,在实际设置时,保护壳200设置在帽体100上,且朝向用户面部所在的一侧,保护壳200与帽体100固定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保证保护壳200与帽体100的结构强度,可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将保护壳200和帽体100进行制作,从而在不影响帽体100强度的同时实现对摄像头300和边缘设备的装配。
41.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述保护壳200包括壳体210和盖体220,壳体210和盖体220相互组合安装,在壳体210上,朝向帽体100上方的一侧设置有开口部,上述摄像头300和边缘
设备可通过该开口部装配到壳体210的内部,从而实现安装和保护,盖体220的形状与开口部的形状相互适配,盖体220可拆卸安装在开口部上,对壳体210形成封闭,避免灰尘等杂物进入到壳体210内,对壳体210内的摄像头300和边缘设备形成保护。
42.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盖体220上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弹性卡扣221,在壳体210上与弹性卡扣221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槽211,当盖体220扣合在壳体210的开口部上时,弹性卡扣221对应伸入到卡槽211所在的位置,与卡槽211形成卡合,从而对盖体220与壳体210的安装关系进行锁定。
43.更加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卡扣221由:卡合部221a、拨动部221b和连接部221c组成,其中,卡合部221a设置在盖体220的下方一侧,被设置为与卡槽211形状适配的l形形状;
44.拨动部221b设置在盖体220的上方,用户可通过移动拨动部221b使卡合部221a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卡合部221a与卡槽211脱离卡合关系,在实际设置时,在盖体220上与拨动部221b对应的位置还设置有让位槽222,拨动部221b滑动设置在让位槽222内,可实现一定范围内的活动,从而带动卡合部221a进行对应范围内的移动;
45.连接部221c的一端与卡合部221a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拨动部221b固定连接,连接部221c起到承接卡合部221a和拨动部221b的效果,当拨动部221b进行移动时,带动连接部221c并撬动卡合部221a对应移动,连接部221c的中心弹性设置在盖体220上,保持连接固定的同时通过弹性连接具有一定的弯折角度,从而能够跟随拨动部221b移动。
46.对应地,在壳体210上设置的卡槽211优选镂空设置,以便于工作人员对卡槽211和卡合部221a的连接关系进行确认,避免发生盖体220与壳体210之间装配未达到预定位置的情况发生。
4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由于列车车库中光线较暗,为保障工作人员的视域清晰,且保证摄像头300拍摄的部件较为清晰,在本实施例中还设置有补光灯400,补光灯400设置在摄像头300的一侧,补光灯400和摄像头300均以嵌合的方式设置在壳体210上,;在实际设置时,补光灯400优选采用散光灯源,防止列车部件的金属表面出现光斑,影响拍摄效果。
4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可实施方式中,上述智能安全帽还包括蓄电池,蓄电池可拆卸设置在壳体210内部,蓄电池用于对上述摄像头300、边缘设备和补光灯400进行供电,以保障上述部件能够正常使用;在蓄电池上的一端还设置有开关500,开关500以嵌合的方式设置在上述盖体220上,开关500还同时与补光灯400、摄像头300电路连接,以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开关500控制蓄电池对上述功能部件的供电状态。
49.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实施方式中,智能安全帽还包括传输组件,该传输组件与边缘设备电路连接,传输组件用于将边缘设备内存储的检测结果上传至系统服务器中,以实现对检测过程备案与复查,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组件具有多种设置方式,例如红外数据连接器、蓝牙数据连接器、wifi数据连接器以及脉冲数据连接器等。
50.在上述实施例中,边缘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51.处理器用于运行故障对比的程序,通过ai算法的输出结果,可获知巡检人员的作业路径,进而根据正确的部件顺序,及ai检测到的部件顺序,对巡检工作人员的作业流程是否规范做出判断,当出现跳检、漏检等情况时,可快速提醒作业人员。
52.存储器用于对处理器计算的结果进行保存,由于列车车库内的无线网络信号未完全覆盖,因此巡检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不能实施上传至管理服务器中,通过存储器可暂时对数据和结果进行存储,待工作人员移动至无线网络的覆盖区域时,再通过传输组件上传至管理服务器中。
53.本实用新型智能安全帽通过在帽体100上设置有摄像头300和边缘设备,在工作人员对列车轨道进行巡检的过程中,摄像头300能够对检测部件进行拍摄,并通过边缘设备进行数据对比和故障识别,并进行暂时性存储,以便于对巡检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发生跳检、漏检、违规作业等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检测过程进行回溯,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54.基于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列车巡检辅助设备,该列车巡检辅助设备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的智能安全帽,该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前端上;边缘设备,所述边缘设备用于运行故障识别程序,所述边缘设备设置在所述帽体上,且与所述摄像头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该智能安全帽在帽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和边缘设备,在工作人员对列车轨道进行巡检的过程中,摄像头能够对检测部件进行拍摄,并通过边缘设备进行数据对比和故障识别,并进行暂时性存储,以便于对巡检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发生跳检、漏检、违规作业等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检测过程进行回溯,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5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其中,该智能安全帽包括:帽体;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帽体的前端上;边缘设备,所述边缘设备用于运行故障识别程序,所述边缘设备设置在所述帽体上,且与所述摄像头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安全帽及列车巡检辅助设备,该智能安全帽在帽体上设置有摄像头和边缘设备,在工作人员对列车轨道进行巡检的过程中,摄像头能够对检测部件进行拍摄,并通过边缘设备进行数据对比和故障识别,并进行暂时性存储,以便于对巡检过程进行监督,避免发生跳检、漏检、违规作业等情况,便于工作人员对检测过程进行回溯,提高检测过程的准确性。
56.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